談風水設計在房地產中的應用與思考
- 作者: 中國風水學院
- 發佈於 7/07/2011
風水學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源於遠古時代人類在與自然生存的抗爭中,通過探究季節轉換、星象變化,以及人在乾坤中的位置和它們所形成的關係,並且在所觀測到的自然規律的引導下領悟和發展出來的一套生存居住法則,是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關於對環境的選擇和建房選址的一門學問。
中國古時的建築與風水學有着極密切的關聯,城市、皇宮及民間房宅的選址建造皆遵循風水的準則,而用今天的觀點來看,也的確有着其科學依據的一面。比方,風水學在建房造屋之前,對於所選基址的判定,就有着極重要的土質勘測的鑒定方法和標準,而符合標準的土質也一定是容易長出好的糧食和植物的優質土。例如,《溫州府志》中有記載,晉代風水大師郭璞曾用“稱土法”選定溫州城建於江南的基址,用今天的科學手段測量江南與江北的土質,確定江南的土質的確勝於江北。
再看古時房屋的建造也無不受着風水的牽引和指導,舉個例子,中國民宅的建造,到現在還有些這樣的建築保留下來,如,上海周邊周庄的民宅建築、朱家角的建築等等,都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民宅建造的講究和與風水之間的關聯。
這些建築都是格局方正,座北朝南,門前朱雀方(南方)開闊或有小溪蜿蜒流過。一些稍有規模的民居都會建有代表青龍、白虎的東、西廂房以及建在玄武方(北方)的地基高大的正堂,宅中間是由正堂與東廂、西廂房所圍成的中庭。我們來看看這樣的民居建築是否有它的科學性。首先,宅院座北朝南,大門面南而開,是為避風向陽; 門前開闊是為視野開闊,門前陽光不會被遮擋;門前有小溪在炎熱的夏天,熱風吹來,可以通過溪流來達到調節降低溫度的作用。宅內東、西廂房建在兩邊,正堂建在北方且地基高大,正因為正堂高大可以遮蔽冬天北方吹來的冷風,而由正堂與東、西廂房所圍成的中庭才不致受冬天冷風的吹襲,家人可以在這塊“中土”空地上做活動。
從以上所舉的例子中可以看出,風水學中的一些規則其實是人類利用對人有益的自然氣候和環境來選擇生存安居的環境以及建房造屋的經驗學問,它的一些流傳下來的法則與現代建築學中的採光、通風、溫濕環境等有着相通的地方。
風水學起源於人類的生存安居文化,講究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狀態,這裡的“天”是指環境。換句話說,也就是人與自然之間互惠互利、彼此融洽、促進的共同生存的一種狀態。由於中國風水學講究的是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的學問,因此理所當然在當今現代社會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重視,並且被作為了生態建築設計的標準依據。
例如,德國是世界上對風水學研究得較早的國家,原因是現代化的住宅所引發的“建築物綜合症”得到了政府的重視,並因此在國內興起的“令人迷戀的生物住宅”熱的依據標準就是中國的風水學,德國政府還特撥專款專題研究。還有日本,中國的風水學早在六世紀就傳入日本國並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日本的城市規劃和住宅甚至寺廟與墳墓的建造無不和風水有着密切的關聯,日本著名的建築師岡本還著有《配合陽宅學的間隔設計》一書。中國風水學在東南亞各國及中國的香港、台灣也是廣泛的推行,酒店、企業、民宅以及墓地都講究風水。
據統計,現在全世界目前大約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極快的速度增長。可以說,城市環境已經成為現代人類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城市環境的優、劣與否就顯得極其重要了。如今,城市的現代化程度與日俱增,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因而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口湧入城市,然而任何事物都會有它的二面性,這當然也包括城市人口的過度增長。城市人口在激增的同時亦相應帶來了諸多的城市病。例如,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引發了住宅短缺進而造成土地資源的緊張、道路交通擁擠以及大氣和垃圾污染等諸多弊病,一些住宅因土地緊缺而不得不建造在機場周圍、高架橋邊上甚至化工廠附近等有嚴重噪音及空氣污染的惡劣環境之中,這些都嚴重阻礙了城市經濟和環境功能的正常發揮,特別是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因此,如何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演變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現在都要提倡健康的、綠色的、環保的生活理念。因為在這樣一個嚴峻的現實面前,大家已經意識到,人類本身是屬於自然系統的一部分,是與環境密切相關的,只有將人、建築、環境三者和諧、有機的結合,才可能有效解決這些矛盾,人類的子孫後代才會有一個健康的生存發展的空間。所以依據自然生態為原則,根據自然環境,結合生態學、建築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和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合理安排人、建築與自然環境三者之間的關係,使建築和環境之間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以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的環境舒適度,在人、建築與自然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建築設計無可爭議的受到當今世界的推崇,這也是中國風水學再度興起的主要原因,而我們的建築設計師們如何研究挖掘風水學中潛在的科學性的一面,並將中國這門傳統的文化結合應用到房地產與設計中去是如今需要大家共同思考與努力的。 作 者: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