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易經》研究水平高 專家稱別把它當算命書
- 作者: 中國風水學院
- 發佈於 28/03/2011
我省《易經》研究水平高 專家稱別把它當算命書
《易經》是我國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經典,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自古就有“不讀易不能為太醫,不讀易不可為將相”之說。千百年來,《易經》這本書一直被人們爭論不已,有人認為這是一本占卜的書,也有人認為它是中國的哲學和智慧的源泉。
最牛之經:孔孟“儒學”鼻祖
《易經》產生於人類創造文字之前,用畫來表達意思,是八卦的開始,被稱為六經之祖。談到《易經》的發展,昨日,吉林省易經學會常務副會長蔡雨珉告訴記者,伏羲製作的八卦是《易經》的起源,被稱為先天八卦。之後周文王將其演繹為六十四卦,被稱為後天八卦。“周、漢、明、清時期,《易經》最為鼎盛,其中的哲學部分被當時的帝王所推崇,是孔孟、老莊儒家思想的總源頭。”蔡雨珉表示,除了哲學思想外,其中的占卜方面也被當時百姓所普遍運用。
目前,我國對《易經》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我省更是在學術上處於領先位置。蔡雨珉說,吉林省易經學會雖然會員數量只有150人,但會員對易文化的造詣卻是最精的。其實,早在2009年,我市就成立了關於易經方面的學會,但由於市級學會易受地域方面的限制,不利於傳統文化的弘揚。如今,吉林省易經學會的成立恰好彌補了這一缺陷,為更好地弘揚和傳承易文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蔡雨珉說,韓國、日本等國家也非常重視易文化,都曾申遺但未成功。“目前,我們也在籌劃申報易經堪輿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祖先留下這麼好的東西,我們應該好好保護。”
爭議之經:算命只是皮毛
很多人認為,《易經》只是“老古董”,是街邊擺攤算命先生的糊口“乾糧”,與現代人的生活毫無關聯。對於這種觀念,蔡雨珉表示,任何東西都有糟粕與精華,《易經》也不例外,占卜、算命只是《易經》中最粗淺的一部分,《易經》中的哲學思想才是大道,它可以讓大家學會如何做人、做事。
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利用《易經》中的象數為他人占卜算命、消災解禍,漸漸地,《易經》已成為他們的斂財工具。對此,蔡雨珉告訴記者,自古至今《易經》都是一種文化,它不是科學更不是封建迷信。《易經》博大精深,其中包含天文、地理、象數、建築等不同方面,它的哲學思想貫通於人類生活之中,乃是大道之源。一些人利用《易經》中的占卜方法大搞封建迷信是不可取的,這樣只能揚短避長,不利於易文化的發展。
豁達之經:教人修德為先
既然《易經》包羅萬象,那麼,大家又能從中獲得什麼呢?採訪中,蔡雨珉說:“《易經》不只是一本書,學習關注《易經》,大家可以從中學會如何認識自己,如何認識世界,有利於開發智商、增長智慧,提高自身素質。”
提到《易經》,很多人難免望而卻步,暗自揣想:這本博大精深的奇書普通百姓能看懂嗎?對於這個觀念,市民劉先生深有體會。“初看《易經》,我是一頭霧水,但當把它的內容與生活聯繫起來時,我發現它真的是本百科全書”。劉先生說,他以前沒有仔細鑽研過《易經》,印象里那是一本晦澀難讀的“天書”。但一次假期閑暇時,一個朋友介紹他看《易經》,說是可以修身養性。起初閱讀時,劉先生並不太上心,可漸漸走近《易經》后,他發現書里蘊藏着很多智慧。劉先生說:“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些耳熟能詳的句子,讓我有了新的認識。每每翻閱《易經》,都能從中領悟到關於人生的闡釋、關於處世的智慧,給予我心靈的洗禮,讓我學會對人寬容,放下思想包袱。” 長春晚報 作者:蔣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