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麼樣的企業,都必須解決好投入與產出的關係,投入與產出的關係是企業的第一生產關係,也就是要處理好投入的價值的最小化與產出的價值的最大化的問題,這是企業最大的問題,也是企業最大的矛盾。而處理這兩個問題就自然地引出了另外的兩個問題,即企業的硬件和企業的軟件的配套問題,而某一企業的硬件和軟件的配套問題的處理又與該企業所面對的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息息相關,企業的運作必須面對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而企業對其的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運作大致有兩種情況,即一是健康地發展,另一個就是衰落。企業的運作過程正是企業健康發展與衰落的運行過程,這就是現代企業運作的辨證關係。

《易經》與企業的八個方面的辨證要素相對應如下

大環境  [乾]

小環境  [坤]

硬資源  [艮]

軟資源  [震]

外輸入  [巽]

內輸出  [兌]

后衰退  [坎]

前發展  [離]

譬如,我們拿企業來說事,企業是由[正與反(相當於前發展和后衰退)]、[大與小(相當於大環境和小環境)]、[陰與陽(相當於硬資源和軟資源)]、[矛與盾(相當於外輸入和內輸出)]四對概念構成的,即企業具有一個抽象的多維運作空間結構。管理方式、企業文化和運作模式與廠房、設備和物資是企業的軟資源和硬資源結構;輸入資源價值的最小化與輸出資源的最大化是企業的矛盾結構,即是其的外輸入和內輸出結構;企業發展的大與小、強與弱、放與收是相互轉換的運變結構,即大環境和小環境的運變轉換結構;企業運動的進步性、發展性、推動性、向上性、積極性與落後性、倒退性、頹廢性、消極性、下策性是運作正與反的結構關係,即前發展和后衰退的運變結構。

這些結構,促使企業和組織系統的運作和運行具有多維性、多層次性和立體運動性的特徵。在這所有的結構中,陰與陽是最大的結構,也是事物的本源結構,正與反、大與小、矛與盾等等都是由陰與陽派生而來的。

《企業運作易經》採用了《易經》八卦的排列組合機理,它把複雜多變的社會現象和形態詮釋為八個方面的範疇。《企業運作易經》同樣採用了《易經》六十四卦的排列組合機理,它把宇宙現象和人類社會現象經高度類比、概括、抽象分解或推演出與易經六十四卦相對應的六十四個派生概念,它們與易經六十四卦相對應的企業運作要素。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開始就可以完全完善的,《企業運作易經》也同樣經歷了不斷的改進與發展的過程,這是一個艱巨的過程。《企業運作易經》共經歷了五次探索性演進,即:

㈠尋找與《易經》相對的八個原始概念,即企業的八個方面的辨證要素;

㈡定位八個原始概念的內涵框架和意義;

㈢推演與《易經》相對應的六十四個派生概念;

㈣定位六十四個派生概念的內涵框架和意義;

㈤尋找六十四個派生概念的內藏要素;

㈥演繹六十四個派生概念的運變變數。

以上這些說明了《企業運作易經》的誕生過程。

《企業運作易經》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部分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與性能的整體運作框架。其有如下的基本特徵:整體的八大系統可以分解或推演出六十四個子系統,各子系統內部還可以有若干層次的子系統,大系統內部的各子系統之間具備一定的結構,整體的大系統具備各子系統所不具備的功能。

從系統性的角度出發,《企業運作易經》有九個特徵:1.輸入輸出性,指其具有信息、質量和能量的進入出去、接收發射、吸收排放的模擬特性;2.架構性[結構性],指《企業運作易經》的運作框架其具有可模型、模式、模擬的特性;3.功能性,指《企業運作易經》各概念系統的本性、用途、作用,或在母系統里的功能、作用和地位的獨立功能性。4.相關性,指《企業運作易經》的概念與概念之間,具有局部和整體、部分和全局的關係性及組件與組件的關係網絡性;5.適應性,指《企業運作易經》的框架體系的模擬運行與外部環境可相互依存;6.運行性,指其在某種模型、模式上的可運動性;7.內外性,指《企業運作易經》中的大環境與小環境的識別性、區別性,內是指小環境,外是指周圍環境或大環境;8.穩定性,指《企業運作易經》設計了組織系統為了生存進行必要的界乎運行風險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穩定運動性;9.閉合性,指《企業運作易經》的運作框架自身能產生循環、代謝、周而復始等特性;10.規律性,指《企業運作易經》具備了得知組織系統的運行規律后,知其如何生,知其如何死,如何運行,遵循其規律即可複製、再造新組織系統的特性;11.組合嫁接性,指《企業運作易經》概念組件的有機組合,相互融合,相互銜接的力度和強度,組合優勢等特性。

《企業運作易經》的派生概念揭示了企業或組織系統運作的全方位的運行現象,所以,六十四個派生概念對系統的運作具有整體性,具體體現在:1. 六十四個派生概念可以全方位考察系統的運作和運行,進而使系統可以識別和利用外部環境和資源,預測和計劃系統的發展;2. 六十四個派生概念可以完整地揭示系統在各種狀態和環境下的運作和運行,進而指導系統在不同的環境下進行趨利避害的運作和運行;3. 六十四個派生概念可以全面地展開系統在各種層面的運作和運行,使系統對自身的運作和運行隨環境的需要展開必要的運作框架,而六十四個派生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全面的運作框架系統。

《企業運作易經》最大的生命力就在於其的延伸性,具體表現在:1.八個原始概念派生出六十四個派生概念;2. 六十四個派生概念可以延伸出四千零九十六個子派生概念;3. 四千零九十六個子派生概念並不是終結,而是一個層次,這種層次從八個原始概念開始,可以無窮無盡地延伸下去。

《企業運作易經》六十四個派生概念具有一定的運變性,具體體現在:1.概念和定義是不變的,但,隨着運變環境的變化,特定概念可轉化成其它的概念,極大豐富了組織系統的運變性和實現了對系統運作運變的全方位的跟蹤;2. 組織系統可以根據不同的運作環境選擇不同的權變運作,即,為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提供了理論支持。

《企業運作易經》的演繹性就在於其的推演性,六十四個派生概念是由八個原始概念推演出來的,譬如,“機制”是由原始概念前發展和軟資源有機組合推演而出的,軟資源有機組合使其具有前瞻性和發展性就是機制,而原始概念的組合是有前後和上下之分的,如,“機制”就是上前發展和下軟資源的組合,而上軟資源下前發展的組合是“順勢”。再譬如,“和諧”是由原始概念小環境和大環境有機組合而推演出的,大環境是主流,小環境是輔助,如果,本末倒置就成了“阻塞”。

《企業運作易經》的思想性就體現在在《企業運作易經》內,運作已成為一套運作思想體系和運作理論體系,這套思想體系和理論體系可以運用到政府、軍隊、事業單位、企業單位等組織系統的運作過程,並在思想層面指導高端的運作行為。

《企業運作易經》的謀略性體現在:1.針對不同的環境,施以不同的策略,針對不同的問題,施以不同的解決對策;2.設局規避風險,使有利資源最大化利用,使不利資源對我創傷最小化;3. 用《企業運作易經》可以推演出“運作三十六計”,兵法三十六計是由《易經》推演而出,同理,《企業運作易經》同樣可以推演出“運作三十六計”。

《企業運作易經》的對抗性體現在:1.地位、能量不同的組織系統都可以使用《企業運作易經》的運作框架進行競爭和對抗,所佔角度、地位、能量不同,策略和定位都將不同,大的可以變小,小的亦可以變大,《企業運作易經》的運作框架反映的就是這種運作思想;2.在有些方面其的運變性也是其的對抗性,如“和諧”和“阻塞”,“和諧”是大環境佔主導地位,小環境占輔助地位,大環境支配小環境,反過來“阻塞”是個別小環境佔主導地位,而迫使大環境占輔助地位,這裡“和諧”和“阻塞”所指的大環境和小環境就兼具有一定的運變性和對抗性,是一對矛盾問題和一個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面。

《企業運作易經》的創新性就是《企業運作易經》從中國古代《易經》中,科學、合理地複製出現代版的運作易經,這種創新性解決了古代《易經》與現代社會的信息錯位和現代社會需要辨證運作思想的指導之間的矛盾。

《企業運作易經》具有較強的運變性,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企業運作易經》認為,企業或組織系統的運行、運作、經營、管理與其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相互作用或被作用有關。如:大環境就是以人類所面對的宇宙、星際、自然界、物種和人類社會的國際、地域、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法律、宗教、文化、教育、科技、行業、市場、組織及其相互間的層際關係、維際關係、元際關係、有機結構、運作模式和運行機制等大的多層維元互動、時空立體發展運動的環境狀況作為考察企業或組織系統的運行規律的根源和基礎。反過來,小環境自身的條件、基礎、資源、能力、功能和人、財、物組合結構及其維持生存的機制、體制和模式等內部環境狀況,又是促進和制約大環境健康發展的根源和基礎。

2. 《企業運作易經》認為,企業或組織系統的大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如:大環境被迫轉化為小環境,小環境又可以發展壯大成為大環境。

3. 《企業運作易經》認為,企業或組織系統的運作和運行必須通過自身內部和外部的輸入與輸出的交流形式來體現。

如:企業和組織系統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必須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國際、地域、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宗教、文化、教育、科技、行業、市場、組織等環境中取得或索取所需要的供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綜合資源,這實際就是一種對自身的輸入活動。

而企業或組織系統為大環境提供某種可供利用或使用的條件、基礎、資源、能力、功能和人、財、物等給需要的組織系統或人使用就是一種對外部的輸出活動。

4. 《企業運作易經》認為,企業或組織系統的運作和運行的方向有兩個方面,即用發展和衰退的形式來體現。企業和組織系統朝着進步性、發展性、推動性、向上性、積極性的方向運動那就是前發展的運作;而企業和組織系統朝着落後性、倒退性、頹廢性、消極性、下策性的方向運動那就是后衰退的運作。王一博於2009年3月31日貴陽新添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