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欣聞領導扎堆學周易
- 作者: 中國風水學院
- 發佈於 10/05/2010
摘要:知識是智慧的基礎,好學是雅俗共賞的事。古雅的,有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之類的格言典故。俚俗的大白話,則有活到老學到老這些說法。故而,見媒體報道中組部要求2000名司局級官員年內必須在7所指定院校進修,並完成40個學分的學習任務(5月7日《重慶晚報》),我覺得用“欣聞”來形容得知這個消息的心情,就顯得不但客氣,而且支持。無論如何,願意學習,增長見識,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迫,不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是大好事。
知識是智慧的基礎,好學是雅俗共賞的事。古雅的,有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之類的格言典故。俚俗的大白話,則有活到老學到老這些說法。故而,見媒體報道中組部要求2000名司局級官員年內必須在7所指定院校進修,並完成40個學分的學習任務(5月7日《重慶晚報》),我覺得用“欣聞”來形容得知這個消息的心情,就顯得不但客氣,而且支持。無論如何,願意學習,增長見識,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迫,不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是大好事。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這次國家出資並騰出時間,讓2000名中央官員進修,課程安排上有了重大的改革,不再統一指定科目,而是尊重進修官員的意願,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於是,一抓就死、一放就活的法則再次靈驗,出現了一個空前生動活潑的結果。其中最有趣的有兩點:其一,《周易智慧》、《道家思想與老莊智慧》、《佛教禪宗與人生》成了選課者最多的三個課程。其二,心理學、系統科學和環境保護等講座,則因選修人數不足,課程被取消了。
我之所以說這兩點有意思,和我的教育背景有關。記得上述三大熱門課,都屬於我中學學到的唯心主義範疇。即便是以與時俱進的觀念看,這三門課側重的也是提升個人智力,加強個人修養,公私天平的傾斜度是顯而易見的,考慮到沒有私哪有天下為公,我看就是進步。
這次《周易智慧》的主講人、82歲的余敦康先生曾經對媒體說“《周易》最早是用來占卜,但正統的《周易》是用來做最高決策”,“《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用它來看風水是沒有用的”。這位老者暗諷用《周易》看風水之輩為小人,我狠狠高興了一把。卻又覺得他也未免有點道學氣,特別是關於最高決策之說,放在被取消的系統科學課程面前就很冬烘。比如,針對適齡青年,結婚是關乎一生幸福的最高決策,那麼究竟是擺一個八卦圖,掐指一算好,還是翻翻《婚姻法》,趕緊去辦執照更強,優劣是很容易互現的啦。
在我淺薄的知識儲備里,《周易》乃是傳統術數的重要組成部分,夾雜着許多迷信成分。從經世致用層面講,它主要是用來推算未來,趨吉避凶,倒也算得上是決策。稍微務虛一點兒看,《易》則記載了一些上古的風俗,比如“匪寇,婚媾”就是一例。它更重要的則是用格言的方式說了些修身養性的常識:“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以及君子當“以容民畜眾”、“以非禮勿履”、“以自昭明德”等,屬於道德教化,可以歸於反腐倡廉的範疇。
聯繫到中國最大的博士群體是官員的現實,對於心理學、系統科學及環境保護等現代學科被取消,其實疑惑是很容易冰釋的。我對官員們對三大熱門課趨之若鶩也很贊同,私見以為,課程中的“智慧”疑似“道德”之誤,而後者,當然也是亟待加強而且永無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