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夢價值支撐
- 作者: 中國風水學院
- 發佈於 5/07/2013
提 要
近代以來,在內憂外患的擠壓之下,中華兒女為了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前赴後繼,不懈奮鬥,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做出了巨大努力。辛亥革命的成功,五四運動的狂飆,新中國的成立,標誌着百年中國夢的階段性實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時期,取得了不同特質不同內容的成果,而其價值指向,都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是中國夢的階段性實現。
回首一個多世紀以來中華兒女追求中國夢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清晰的軌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夢的價值支撐。
1
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深厚的家國意識和民族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表現
始於《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傳統,縱貫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司馬遷記載了歷史上發奮圖強的典型例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報任安書》)這種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經過長期的傳承和習染,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構成,成為中華兒女的行為習慣。
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格局裡,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並發展完善的家國意識和民族情懷,是重視團結、崇尚統一的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現,也是其基本載體。早在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晏嬰就明確表示:“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晏子春秋·內篇諫上七》)三國時期的軍事家政治家曹操在其《讓縣自明本志令》中表達了“投死為國,以義滅身”的思想。同一時期還有與之呼應的更為慷慨的表白:“人誰不死?死國,忠義之大者”。(《三國志·魏書·楊阜傳》裴松之注引皇甫謐《列女傳》)唐代韓愈崇尚“以國家之務為己任”。(《送許郢州序》)北宋時期的蘇洵說:“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管仲論》)。蘇洵的兒子蘇軾在《杭州召還乞郡狀》中宣示:“報國之心,死而後已”。南宋時期的陸遊說:“位卑未敢忘憂國”(《病起書懷》)。清代吳趼人在其《痛史》第十回中申論:“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諸如此類的以愛國主義為特徵的家國意識、民族情懷,數千年不絕如縷。我們可以說,三代以降,直到清末,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崇尚國家統一、重視民族團結,是社會發展的主流思想。漢代董仲舒所講的“《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也”(《漢書·董仲舒傳》),揭示了古代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發展規律。
與上述思想傳統互相發明的,是和而不同、兼容天下的思想。春秋時期史伯、晏嬰關於和同關係的闡釋,儘管是比較粗淺的,但卻真實而深刻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智慧,這就是重和去同。據《國語·鄭語》記載,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論述和同關係:“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史伯認為只有保持事物因素的多樣性及其統一性,事物才能夠發展;反之,就沒有生命力了。據《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晏嬰回答齊景公問題時說,“和”是不同要素有機整合在一起,“同”是單一的要素簡單相加、拼湊在一起。不同佐料的合理調配,方能烹制出可口的食物;不同觀點的有機整合,方能創造良好的社會政治關係。“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幹,民無爭心。”這種重和去同的思想,後來被孔子創造性地發展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的包容、寬厚思想。至於《中庸》所講的“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著名思想,則更是中華文化開放兼容性質的精粹表達,也是其重要標誌。
上述中國古代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構成,是推動中華民族不斷發展進步的內在的精神力量。
2
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是近現代中國的時代精神。質言之,振興中華,是近代以來的時代強音,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近現代的中國,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凌辱,迫使中國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中華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強。一方面,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對於本民族文化的痼疾有強烈的自我批判自我超越意識,并力圖通過向西方先進國家尋找真理而充實自身、改變自身、提升自身。另一方面,面對帝國主義的宰割和掠奪,在嚴重的民族危機的刺激下,理性的中國人自覺不自覺地增強了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認同,力圖通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光大,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
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失敗后被迫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空前巨大的恥辱。從此,空前嚴峻的民族危機時刻刺激着中國的有志之士、有識之士,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是近現代中國的時代精神。質言之,振興中華,是近代以來的時代強音,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鴉片戰爭后開展的洋務運動,儘管在今天看來有諸多不足,但其“自強”的理念無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中體西用”思維框架中的洋務運動本質上是“自強”運動,是要通過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依託本土優良文化的根基,創造強大的物質文明,以解決社會危機的自救運動。當然,由於清政府的無能,由於內憂外患各種因素的制約,作為物質層面的學習西方和自我變革的洋務運動,最終歸於失敗。繼后的戊戌維新運動,本質上是從制度上學習西方,從制度上自我變革而達到自強,它的變法,它的維新,是要維資產階級之新,實際上是一種漸進式的革命。再后,以民主共和思想為主導的辛亥革命的發生,是從思想文化的深層結構上着力切入,最終推翻了延續兩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開啟了民族復興的新紀元。
縱觀中國近現代史,我們顯而易見:復興偉大的中華民族,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光榮夢想。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說是具有很強的文化自覺意識,具有很強的文化自信底氣,具有很強的文化自尊理念。1894年,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在其成立宣言中,第一次明確表達了“振興中華”的宏願。興中會的人希望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通過富國強兵之學,挽救民族危亡:“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庶我子子孫孫,或免奴隸於他族。”他們指出,“蓋中國今日,政治日非,綱維日壞,強鄰輕侮百姓。其原因皆由眾心不一,只圖目前之私,不顧長久大局。不思中國一旦為人分裂,則子子孫孫世為奴隸,身家性命,且不保乎!故特聯絡四方賢才志士,切實講求當今富國強兵之學,化民成俗之經,力為推廣,曉諭愚蒙,務使舉國之人皆能通曉。聯智愚為一心,合遐邇為一德,群策群力,投大遺艱,則中國雖危,庶可挽救。”從興中會宣言的這些核心理念來看,它切實地體現了數千年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展現了深厚的家國意識和民族情懷。而這,正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顯然,“振興中華”理念和目標的提出,是對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自覺和價值引領。
在以“振興中華”為表徵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目標的激勵下,近現代的中國人,前赴後繼,不停奮爭,光大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吸納外國先進文化,把世界文明迎頭趕上去,把中國文化中華民族從根救起來。從而,救亡與啟蒙並舉,新民與圖強同行,經過無數仁人志士的堅韌奮鬥,最終於1949年以新中國的誕生為表徵,真正地在世界上“站起來”了。
在從鴉片戰爭開始被帝國主義打下去,到1949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站起來,百年中國的發展方向,始終是在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解放的價值主題引領下前進。其間,既自覺繼承了前述中國古代優秀傳統文化,並自覺地根據時代要求創新了優秀傳統文化(比如梁啟超、孫中山、毛澤東的“新民”文化,就與古代中國朱熹們的“新民”文化截然不同),更在新的條件下,形成了新的優秀文化傳統。比如,反帝愛國的傳統,追求科學與民主的傳統,革命的傳統,救亡與啟蒙並重的傳統,用激進方式求漸進改良的傳統。其中,最為重要最為根本的傳統,是自強不息、革故鼎新、追求民族復興的傳統。這個追求復興的傳統,是近現代中國形成的區別於古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新傳統,是具有新的特質新的特徵的優秀傳統文化。
3
應進一步光大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的理念,自覺地把中國夢的實現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相互結合,全面貫通
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60多年的奮鬥,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努力,中國已經在世界上和平崛起,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不斷追尋的民族復興的光榮夢想,越來越接近實現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我們應當進一步光大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的理念,自覺地把中國夢的實現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相互結合,全面貫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大力弘揚一切有利於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思想和精神,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必然要求。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專門研究文化建設問題,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並首次提出了“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思想。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此,在國家層面,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在社會層面,要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個人層面,要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毫無疑問,這些思想和理念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和歷史感。從文化發展的連續性和民族性的視角看,要落實這些思想和理念,就必須自覺地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相銜接。道理很簡單,也很明白: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中國夢的價值支撐。
毫無疑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而光榮的中國夢的根本保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和文化建設,是不可動搖的思想原則。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要實現光榮的中國夢,還必須勇於並善於發掘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蘊涵著極為豐富深厚的智慧,有很多至今仍然熠熠生輝的思想。優秀傳統文化凝聚着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因此,我們應當正確認識並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將其融入實現中國夢的發展戰略之中。
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是中國夢的價值支撐,其原因還在於它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寶貴的歷史資源。在價值多元、需求多元的現代開放性社會,不同階層不同地位不同觀念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發端並綿延至今的傳統文化熱、國學熱,社會上熱潮不斷的古典字畫收藏熱,古典戲劇熱,古代歷史題材的影視劇熱,各種國學講習班、社會講座,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和發掘、保護的熱潮,以及其他種種涉及傳統文化的文化熱點、社會熱點,無不反映出人們對傳統文化價值的重新審視和強烈需求。我們應當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角度,正確引導社會大眾,創造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價值認同、民族成員精神聯繫的紐帶。中華文明延續數千年而不衰,中華民族在磨難中日益強大,走向復興,其重要的價值根源之一,便是對自己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成員的自覺認同。近現代中國的歷史表明,中華民族能夠頑強挺立,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其每個成員都能夠自覺認識到我是中國人、我屬於中華民族,而之所以有如此的根基,正是家國意識、民族情懷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優秀傳統文化是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最大公約數,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海內外中華兒女構成中華民族的實體,這個實體需要共有的精神家園。共有,不是特有,不是專有,既不是大陸地區才有,也不是共產黨員才有,而是海內外中華兒女不分地區不分階層不分角色,大家都能擁有。為此,必須有一個能夠讓所有人都能夠認同並踐行的文化價值體系或者系統的觀念,以及相應的認知心理和接受心理。而這,只有優秀傳統文化才能承載。如前文所說,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深厚的家國意識和民族情懷,綿長的和而不同、兼容天下的思想,特別是近現代以來振興中華的抱負,都是凝聚全民族的主流價值,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價值支撐。
當然,不言而喻的是,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是最為根本的價值理念,是凝聚整個中華民族的最基本的精神力量,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其功能、實現其正能量的最為基本的也是最為宏闊的載體。
(李宗桂作者系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