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价值支撑
- 作者: 中国风水学院
- 发布于 5/07/2013
提 要
近代以来,在内忧外患的挤压之下,中华儿女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前赴后继,不懈奋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做出了巨大努力。辛亥革命的成功,五四运动的狂飙,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百年中国梦的阶段性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取得了不同特质不同内容的成果,而其价值指向,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中国梦的阶段性实现。
回首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儿女追求中国梦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轨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1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深厚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表现
始于《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传统,纵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司马迁记载了历史上发奋图强的典型例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经过长期的传承和习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成为中华儿女的行为习惯。
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里,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完善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是重视团结、崇尚统一的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也是其基本载体。早在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就明确表示:“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七》)三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在其《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表达了“投死为国,以义灭身”的思想。同一时期还有与之呼应的更为慷慨的表白:“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三国志·魏书·杨阜传》裴松之注引皇甫谧《列女传》)唐代韩愈崇尚“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送许郢州序》)北宋时期的苏洵说:“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管仲论》)。苏洵的儿子苏轼在《杭州召还乞郡状》中宣示:“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南宋时期的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清代吴趼人在其《痛史》第十回中申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如此类的以爱国主义为特征的家国意识、民族情怀,数千年不绝如缕。我们可以说,三代以降,直到清末,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崇尚国家统一、重视民族团结,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汉代董仲舒所讲的“《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汉书·董仲舒传》),揭示了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发展规律。
与上述思想传统互相发明的,是和而不同、兼容天下的思想。春秋时期史伯、晏婴关于和同关系的阐释,尽管是比较粗浅的,但却真实而深刻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这就是重和去同。据《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论述和同关系:“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史伯认为只有保持事物因素的多样性及其统一性,事物才能够发展;反之,就没有生命力了。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婴回答齐景公问题时说,“和”是不同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同”是单一的要素简单相加、拼凑在一起。不同佐料的合理调配,方能烹制出可口的食物;不同观点的有机整合,方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关系。“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这种重和去同的思想,后来被孔子创造性地发展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包容、宽厚思想。至于《中庸》所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著名思想,则更是中华文化开放兼容性质的精粹表达,也是其重要标志。
上述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的精神力量。
2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是近现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质言之,振兴中华,是近代以来的时代强音,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近现代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凌辱,迫使中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一方面,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痼疾有强烈的自我批判自我超越意识,并力图通过向西方先进国家寻找真理而充实自身、改变自身、提升自身。另一方面,面对帝国主义的宰割和掠夺,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下,理性的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力图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光大,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后被迫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空前巨大的耻辱。从此,空前严峻的民族危机时刻刺激着中国的有志之士、有识之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是近现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质言之,振兴中华,是近代以来的时代强音,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鸦片战争后开展的洋务运动,尽管在今天看来有诸多不足,但其“自强”的理念无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中体西用”思维框架中的洋务运动本质上是“自强”运动,是要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依托本土优良文化的根基,创造强大的物质文明,以解决社会危机的自救运动。当然,由于清政府的无能,由于内忧外患各种因素的制约,作为物质层面的学习西方和自我变革的洋务运动,最终归于失败。继后的戊戌维新运动,本质上是从制度上学习西方,从制度上自我变革而达到自强,它的变法,它的维新,是要维资产阶级之新,实际上是一种渐进式的革命。再后,以民主共和思想为主导的辛亥革命的发生,是从思想文化的深层结构上着力切入,最终推翻了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纪元。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我们显而易见: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光荣梦想。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是具有很强的文化自觉意识,具有很强的文化自信底气,具有很强的文化自尊理念。1894年,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在其成立宣言中,第一次明确表达了“振兴中华”的宏愿。兴中会的人希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通过富国强兵之学,挽救民族危亡:“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庶我子子孙孙,或免奴隶于他族。”他们指出,“盖中国今日,政治日非,纲维日坏,强邻轻侮百姓。其原因皆由众心不一,只图目前之私,不顾长久大局。不思中国一旦为人分裂,则子子孙孙世为奴隶,身家性命,且不保乎!故特联络四方贤才志士,切实讲求当今富国强兵之学,化民成俗之经,力为推广,晓谕愚蒙,务使举国之人皆能通晓。联智愚为一心,合遐迩为一德,群策群力,投大遗艰,则中国虽危,庶可挽救。”从兴中会宣言的这些核心理念来看,它切实地体现了数千年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而这,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显然,“振兴中华”理念和目标的提出,是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觉和价值引领。
在以“振兴中华”为表征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目标的激励下,近现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不停奋争,光大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纳外国先进文化,把世界文明迎头赶上去,把中国文化中华民族从根救起来。从而,救亡与启蒙并举,新民与图强同行,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坚韧奋斗,最终于1949年以新中国的诞生为表征,真正地在世界上“站起来”了。
在从鸦片战争开始被帝国主义打下去,到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站起来,百年中国的发展方向,始终是在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解放的价值主题引领下前进。其间,既自觉继承了前述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并自觉地根据时代要求创新了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的“新民”文化,就与古代中国朱熹们的“新民”文化截然不同),更在新的条件下,形成了新的优秀文化传统。比如,反帝爱国的传统,追求科学与民主的传统,革命的传统,救亡与启蒙并重的传统,用激进方式求渐进改良的传统。其中,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传统,是自强不息、革故鼎新、追求民族复兴的传统。这个追求复兴的传统,是近现代中国形成的区别于古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传统,是具有新的特质新的特征的优秀传统文化。
3
应进一步光大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理念,自觉地把中国梦的实现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相互结合,全面贯通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奋斗,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在世界上和平崛起,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不断追寻的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越来越接近实现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应当进一步光大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理念,自觉地把中国梦的实现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相互结合,全面贯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文化建设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并首次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在国家层面,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毫无疑问,这些思想和理念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历史感。从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民族性的视角看,要落实这些思想和理念,就必须自觉地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道理很简单,也很明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而光荣的中国梦的根本保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文化建设,是不可动摇的思想原则。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实现光荣的中国梦,还必须勇于并善于发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深厚的智慧,有很多至今仍然熠熠生辉的思想。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发展战略之中。
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其原因还在于它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宝贵的历史资源。在价值多元、需求多元的现代开放性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地位不同观念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发端并绵延至今的传统文化热、国学热,社会上热潮不断的古典字画收藏热,古典戏剧热,古代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热,各种国学讲习班、社会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发掘、保护的热潮,以及其他种种涉及传统文化的文化热点、社会热点,无不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强烈需求。我们应当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正确引导社会大众,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民族成员精神联系的纽带。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而不衰,中华民族在磨难中日益强大,走向复兴,其重要的价值根源之一,便是对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觉认同。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表明,中华民族能够顽强挺立,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其每个成员都能够自觉认识到我是中国人、我属于中华民族,而之所以有如此的根基,正是家国意识、民族情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海内外中华儿女构成中华民族的实体,这个实体需要共有的精神家园。共有,不是特有,不是专有,既不是大陆地区才有,也不是共产党员才有,而是海内外中华儿女不分地区不分阶层不分角色,大家都能拥有。为此,必须有一个能够让所有人都能够认同并践行的文化价值体系或者系统的观念,以及相应的认知心理和接受心理。而这,只有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承载。如前文所说,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深厚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绵长的和而不同、兼容天下的思想,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振兴中华的抱负,都是凝聚全民族的主流价值,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价值支撑。
当然,不言而喻的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最为根本的价值理念,是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精神力量,是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功能、实现其正能量的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宏阔的载体。
(李宗桂作者系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