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召開的安陽周易研究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上,。

3月3日上午,在安陽周易研究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上,新當選的會長秦文學宣布:根據安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10】15號文件:“2010年全市重點文化項目任務分解”的通知第二十二條精神,安陽市人民政府組織舉辦周易文化節。時間要求:2010年10月底前完成”。為此,作為責任單位的安陽周易研究會,就舉辦好首屆“周易文化節” 正式面向社會公開發布徵求意見,問計與民。安陽市政協副主席董寶在會上說:舉辦周易文化節在中國是首次,在國外也沒有先例,我們要舉全社會之力,積極地把周易文化節辦好,爭取做大做強,成為安陽市、河南省,以及中國甚至世界周易文化界的一個大亮點。由此進一步提升安陽市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安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王衛在會上指出:歸藏易和周易形成於3300年前殷商時期的安陽,《周易》文化是殷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周易文化至今已成為中國以及世界人民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安陽市自1989年以來連續舉辦了20屆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二十年風雨鑄成安陽易都的響亮品牌,形成世界周易文化研究的中心。20年以來,安陽市緊緊圍繞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普及周易基礎知識的主題,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採的活動。累計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學者1萬餘人次來安陽參加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出現了歷史上國內外從未有過的大規模、高檔次的易學會議水平。安陽市憑藉周易發祥地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將易學研究推向新階段,這是其他國家和任何城市都難以比擬的。市委、市政府重視和支持周易文化的程度還表現在“三陽開泰”的文化產業戰略中。尤其是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的高度重視下,安陽周易研究會積極配合安陽市文化局準備大量的周易文化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文化資料,2007年2月,河南省政府發表新聞宣布,周易文化成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功勞是永載史冊的。 

安陽周易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會長秦文學在工作報告中說:20年來,每年召開的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市政府都是主辦單位。自2004年至2009年,安陽周易研究會在羑里城向姬昌文王舉行祭祀活動,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亮點。2008年5月和2009年10 月,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忠禹向安陽第19屆和第20屆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發來祝賀信。安陽周易研究會還經常邀請北京、台灣等地知名度較高的周易學者在安陽舉行大型周易知識講座,一些局機關和企業組織人員參加學習,我市已形成學習周易文化知識的良好氛圍,湧現出許多優秀易學人才。聰明好學的安陽人在掌握周易知識之後,運用到工作、生產、生活中,以及到外地去研究和交流,有效地促進了海內外易學研究和交流,推動了周易文化的普及與發展。可以豪不誇張地說,20年來,安陽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已經成為世界品牌,對安陽成為世界周易文化研究中心的地位起到了奠基作用。2008年11月15日在北京,由北京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北京師範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主辦的改革開放30年周易研究成果回顧與展望高峰論壇上,北京周易研究會和安陽周易研究會發起,來自上海、河北、湖北、四川、廣東等相關省、市周易研究會和周易學者積極響應,成立了“中國周易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聯盟”,發表了《周易》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宣言》,在全國產生了強烈反響。一致讚揚和大力支持《周易》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10月17日,在第20屆安陽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的開幕式上,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著名周易學家唐明邦在致辭中說:安陽周易研究會以及成功舉行的20屆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在中國、在世界只此一家,已形成世界著名品牌,影響力最大,成為世界研究周易的中心,在世界易學界享有盛譽,安陽的成功經驗值得認真總結和發揚。

在安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郭獻軍的主持下,與會代表一致選舉並通過:秦文學為安陽周易研究會第四屆會長;譚基仁、周金鼎、陳凱東、楊雲慶、楊彥明、李全慶、劉書民為副會長;陳凱東兼秘書長。秦文學表態:一定不辜負市委市政府的期望,集全市人民智慧,努力把 “首屆周易文化節” 開得成功。在安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直接領導下,團結全市愛好周易文化的人們,一起把安陽的特色文化品牌周易文化做大做強,做成國內外一流的文化品牌,積極發展周易文化產業,形成世界研究、學習、應用周易的中心和基地。力爭把周易文化申報成為中國以及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陽周易研究會第四屆會員大會的代表們對安陽市人民政府將組織舉辦並由安陽周易研究會承辦周易文化節給以積極評價。當場,會員代表藏邦成、安陽市新華書店副經理王建強、市衛生局王文志、市財政局張運澤、著名畫家程文鳴、張擁軍、申天安等人為舉辦周易文化節遞交了建議書。   (劉書民)

  原文來自:http://www.852fs.com/html/lanmuyi/lanmu1_3/2010/031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