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這是一個流行改名的時代
- 作者: 中國風水學院
- 發佈於 10/02/2010
去年的“山寨春晚”以“洗澡聯歡”的形式舉行,很是有點灰頭土臉的感覺,今年的“山寨春晚”在改名為“民間春晚”之後,終於拿到文化管理部門頒發的演出許可證,可以登堂入室了。媒體在報道老孟向春晚工作組成員展示許可證時,用了“興奮”這個詞。從無證到有證,等於私生子上了戶口,擱誰都會興奮。
對於放棄“山寨春晚”的稱呼,老孟有點遺憾,這也是正常的,“山寨”的帽子雖不中用,畢竟也名噪一時。老孟的退一步,換來了“民間春晚”的海闊天空,不僅資金問題解決了,與上星衛視的合作也開展得較為順利,並且有七八十家網站與劇組聯繫打算摻和一把。對此老孟很自豪,憋屈了一年,如今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番事業了,擱誰都會自豪。
其實比較起來,“山寨春晚”和“民間春晚”本沒什麼大區別,“山寨”一詞源自民間,山寨文化流行於民間,山寨產品暢銷於民間,在一段時間裡,山寨就是民間的代名詞。也就是說,儘管名稱改了,老孟的春晚還是換湯不換藥,觀眾看着“民間春晚”的大背景招牌,免不了還會時常想起“山寨”這個詞。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民間春晚”無論在內容還是在形式上,都要比“山寨春晚”看上去更正規一些,畢竟領了證嘛,就要有點領證后的樣子。
從首次舉辦的磕磕絆絆,到第二次舉辦的順風順水,兩年來老孟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可能差不多,但得到的回報卻大相徑庭,這種變化的奇妙之處,用兩個字就可以解釋得很通透:改名。
中國傳統文化關於改名,有兩種相悖的觀點:一種是武俠小說和評書中經常可以見到的“坐不改姓,行不改名”,另一種是“名分名分,有名才有分”。我們通常會在歷史故事中發現,那些堅持以自己名號行天下的,大多沒好下場,而瞅準時機改為皇姓或隨了權貴之姓的人,基本上都飛黃騰達了。老孟的春晚改名,雖不見得是從歷史典故中獲得了醍醐灌頂般的靈感,也當是摸爬滾打一年後,終於了解了所謂主流文化的強大扭轉力———想出入廳堂,想獲得商業回報,抱歉,不改名的話,這兩樣你都是名不正言不順。
說到改名,前幾天還有一樁新聞,那就是文化部正在加強對SNS社交網絡中的一些遊戲進行監管,要求各個SNS社交網絡中的“偷菜”遊戲改名。於是著名的開心網就把“偷菜”改成了“採摘”。一改之下,從此網絡無賊,常於半夜行動偷別人家虛擬菜園的行為,變成了光明正大的田園採摘。一邊是賊眉鼠目、偷下黑手,一邊是風光旖旎、景象和諧,雖然做的事情還是一模一樣,但說法更改之後,居然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反差,叫人不得不佩服改名之妙。
俗語云“蘿蔔白菜,各有所愛”,說的就是對待事物的不同態度,會帶來不一樣的樂趣。這是個樸素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因為明白,所以理解,有了這樣的心態,無論老孟的春晚是“山寨”還是“民間”,無論網上的遊戲是“偷菜”還是“採摘”,都不能阻止我們對不同樂趣的追尋———在這個流行改名的時代,誰還沒有一點對“嚴肅與惡搞,成全與顛覆”的判斷能力和娛樂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