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泰卦
【11.1】
泰:小往大來,吉亨。
【白話】
泰卦:小人去,大人來,吉祥通達。
【解讀】
○泰卦是下乾上坤,地天泰卦。《序卦傳》:“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人必履行禮儀而後上下得其安泰,故泰卦在履卦之後。
○下卦為內,上卦為外,卦爻由內到外曰往,由外到內曰來。坤為小人,乾為大人。坤在外,故曰“小往”,乾在內,故曰“大來”。詳細解讀見下邊的彖傳。
【11.2】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白話】
彖傳說:泰卦,小人去而大人來,吉祥通達。意思是天地相交而萬物暢通,上下相交而志同道合。內陽剛而外陰柔,內剛健而外柔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之道在增長,小人之道在衰減。
【解讀】
○泰卦闡述了宇宙人生處於暢通時的運動規律。天地何以通暢?天之陽氣下降,地之陰氣上升,形成天在下而地在上的狀態,如此天地相交,萬物暢通。人事何以暢通?居上位之君體恤在下之民情,在下之民意能上達於朝廷,則上下志同道合,社會和諧。
○泰卦的陰陽屬性是內陽而外陰,泰卦的功能屬性是內剛健而外柔順,泰卦的人文屬性是內君子而外小人。泰卦的社會屬性是君子道長而小人道消。“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是老子兌泰卦的完美總結。
○泰卦下乾陽上坤陰,六爻的運動是從下往上,乾卦的三陽在繼續增長,坤卦的三陰在衰退,最後的目標就是六爻純陽的乾卦。此說明我們的社會是一半黑暗,一半光明,如果社會的發展方向是泰卦的“君子道長而小人道消”,那麼未來必然是乾卦“見群龍無首”的大同世界。
同樣,一個人也是半善半惡,如果做到“內君子而外小人”,也就是“內方外圓”,“內修德而外守法”,那他就是一個光明暢達的人。說“外小人”而不說“外君子”,蓋小人往往以君子之貌出現於世也。
【11.3】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白話】
象傳說:天地二氣相交,這就是泰卦;君王因此裁成天地之大道,輔助天地之相宜,用來輔佐護佑百姓。
【解讀】
○后,君王。財成,謂裁節調理。財,通“裁”。輔相,謂輔佐襄助。相,助也。左右,通“佐佑”,謂輔佐保佑。
○天地相交以氣,人之相交以心。由於泰卦闡述的是宇宙人生處於暢通時的運動規律,於是泰卦就成了帝王治理社會的法則,君王根據天地陰陽之道裁成禮樂法度,根據天地氣候之變化相宜,輔助百姓按時搞好四時農業生產,因此輔佐保佑百姓,使百姓身心得以安康。
社會有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裁成天地之大道,制定禮樂法度,屬於上層建築;輔助天地之相宜,搞好四時農業生產,屬於經濟基礎。
【11.4】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白話】
初九:拔取茅草,根相牽連,同質匯聚,前行吉祥。
象傳說:拔取茅草,前行吉祥,因為志向在外。
【解讀】
○初九動,乾變巽,巽為木,為白,引申為茅根。茹,根相牽引之狀。匯,類聚也,即同質匯聚。乾卦的三個陽爻,象白茅根牽連匯聚。
○泰卦取天地交、上下交為義,故初九應六四,九二應六五,九三應上六,剛柔相應具有同一性,故言“拔茅茹,以其匯”,如王弼曰:“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象傳》言“志在外也”,“外”指外卦坤體,初九所在的內卦乾體三個剛爻與外卦坤體三個柔爻相應。
【說卦傳補遺:巽為白茅】
巽為白茅,另見於大過卦,下巽上兌,初六“藉用白茅”。而泰卦之後的否卦初六爻辭與泰卦同為“拔茅茹”,蓋初六動,坤變震,震為萑葦,為蕃鮮,亦可引申為茅茹。因泰否之初爻變卦巽震,故曰“拔”,拔,動也。大過初爻不用變卦,唯用原經卦巽,故曰“藉”,藉,靜也。
爻之辭,若取之原卦,則是靜態之義;若取之變卦,則是變動之義。——此筆者所新發現者。
【11.5】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於中行,以光大也。
【白話】
九二:容括四荒,徒步過河,不遺棄遠方賢者,也不結黨營私,能夠佑助行中道的君主。
象傳說:容括四荒,能夠佑助行中道的君主,並因此推廣壯大。
【解讀】
○包荒:
容括四荒。《易》以陽包陰為包,九二為卦主,與六五相應,九二以天容地,下乾體包容上坤體。蒙卦九二“包蒙吉”,姤卦九二“包有魚”,皆以陽包陰也。
《說文》:“巟,水廣也。從川,亡聲。《易》曰:‘包巟用馮河。’”荒,原為巟,表示洪災(川)之後了無人煙(亡)。另造“荒”字加草,表示洪災之後田地長草,《說文》“草掩地也。”
愚以為“巟”與“荒”字起源於虞舜時期的大洪水,泰卦九二爻講述了四千多年前大禹領導各部落治理洪水的故事。
○用馮河:
馮(píng),即憑(凴)。馮,《說文》“馬行疾也。”《爾雅·釋訓》“馮河,徒涉也。”乾為馬,故為馮,“馬行疾”引申為徒步而行。
互卦(互體)二至四兌為澤,引申為河。又二爻動,變卦離,離為為鱉,為蟹,為蠃,為龜,取之變卦,則是變動之義,如水族龜鱉之涉河,結合互體兌河澤,則其象為:不用舟船而徒步過河。愚以為“用馮河”是指大禹奮不顧身徒涉大川考察治水的情景。
○不遐遺,朋亡:
遐(xiá),指乾卦,天之遠,遠方的賢者,君子;朋,指坤卦(坤卦辭見“朋”),指結黨營私,小人。不遐遺,納賢也;朋亡,去小人也。泰卦乾增坤消,陽進陰退,“君子道長,小人道衰”,故有納賢去小人之象。
面臨大洪水,各個部落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應對,禹的治水工程使天下各個部落的人力歸屬禹統一調配使用,從而使星羅棋布、各不統屬的氏族部落迅速產生了向心力、凝聚力。這正是“不遐遺,朋亡”的真實寫照。禹在治水過程中也形成了更大的權力和威信,這是夏酋邦發展成為早期國家的主要原因(童書業曾說:中國國家權力的形成,極有可能與防禦和集體的水利事業有關,亦即與控制集體勞動的人力有關,而與土地所有制沒有直接的關係)。
○得尚於中行:
九二居於中位,與六五君上相應。
程頤曰“二雖居臣位,主治泰者也”,愚以為九二指禹,六五指舜,《中庸》引孔子曰:“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用其中於民”即“中行”,故舜為“中行”之君。《爾雅》:“右,助,勴也。”“亮,介,尚,右也。”《廣韻》:“尚,佐也。佐,亦助也。”故“得尚於中行”喻禹以治泰之德輔佐舜治理水患。
【11.6】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
象曰:無往不復,天地際也。
【白話】
九三:沒有一直平坦而不傾斜的,沒有一直前進而不回歸的,在艱難中守正就沒有咎害,不必擔憂自己的誠信不夠,在飲食上有福可享。
象傳說:沒有一直前進而不回歸的,因為正處於天地交接之際。
【解讀】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陂(bēi),傾斜。九三正處於下乾上坤天地陰陽交接處,坤為地,大地沒有一直平坦而不傾斜的;乾主健行,坤主安靜,沒有一直前進而不回歸的。
○艱貞無咎,勿恤其孚:
泰卦上坤下乾,九三處於“天地際”,三位多凶,然九三得正,與上六相應,故能“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恤為憂,孚為信。
○於食有福:此句言卦象,九三為互體兌之中。九三乾體為天,為金玉,得正且與上六相應,故有福。兌為口,引申為飲食,故曰於食有福。
【11.7】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白話】
六四:輕快飛舞,不富實連同它相鄰的(上兩爻);不待告誡就保持誠信。
象傳說:輕快飛舞,不富實,因為都不是陽實。不待告誡就保持誠信,是因為內心愿意如此。
【解讀】
○翩翩:
《釋文》:“篇篇,如字。《子夏傳》作翩翩,向本同,云:輕舉貌。古文作偏偏。”
六四進入上卦坤,四為互體震卦之中,震為動,四為陰柔,故曰翩翩。四應初,初九“拔茅茹”,三陽一同上進,六四連同上體柔爻一同下應而翩翩起舞。
○不富,以其鄰:易以陰虛無陽為不富,六四與其相鄰之六五、上六皆陰爻,故不富。
○不戒以孚,中心愿也:六四與初九相應,六五、上六亦與下體相應,故不待告誡就保持誠信,此兩廂情願,故曰中心愿也。
【11.8】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白話】
   六五:帝乙下嫁其妹,獲得福澤而至為吉祥。
   象傳說:獲得福澤而至為吉祥,是因為居中而實現自己的願望。
【解讀】
   ○帝乙歸妹:五爻是天子之位,故於六五稱帝乙,陰爻有似王者嫁妹。帝乙,商代帝王,或謂商湯,或謂微子、紂王之父。詳見后《孔子冤家陽虎為趙簡子卜筮周易》。歸:女子出嫁曰歸。
   “帝乙歸妹”爻辭另見於歸妹卦之六五,歸妹卦下兌上震,少女配於長男之象。泰卦二至四為兌,三至五為震,互體為歸妹卦,此周易古經用互體之證。
○祉,福,謂獲得福澤。
○中以行願:
劉沅曰:二、五皆中正,為泰之主,以中交中,行其所願而成泰,蓋陰陽之正,天地之義也。
【11.9】
上六:城復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象曰:城復於隍,其命亂也。
【白話】
上六:城牆倒塌在壕溝里,不能出動軍隊,從鄉邑傳來命令,守正以防憾惜。
象傳說:城牆倒塌在壕溝里,命運發展已趨於敗亂。
【解讀】
○上六居泰之極,處於泰極否來、物極必反之時,猶如城牆倒塌在壕溝里,此坤土復歸原處而成否卦之象。當此之時,居高位者,切不可興師妄動,當接受邑人之告誡,謹守正道,或可避免災吝。
○城復於隍:復,通“覆”。隍,城下溝也,無水曰隍,有水曰池。六爻動,上卦坤變艮,取之變卦,用其變動之義,艮為止,為門闕,引申為城牆,變動之義即是城牆倒塌。
○勿用師,自邑告命:
   六爻為宗廟,古代帝王誓師大會、頒賜爵命一般都在宗廟舉行。所以這裡提到師和命。坤為眾為順為邑,居泰之極,已有否象,“城復於隍”,權柄回歸於民眾之象,故象曰“其命亂也”,此時當順從民心,不可出兵,接受邑人之告誡。
   ○帛書《昭力》篇:
   又問曰:《泰》之“自邑告命”,何謂也?子曰:昔之賢君也,明以察乎人之欲惡,《詩》《書》以成其慮,外內親賢以為紀綱,其人弗告則弗識,弗將不達,弗遂不成。易曰《泰》之“自邑告命,吉”,自君告人之謂也。
   今本《周易》泰上六爻辭“自邑告命,貞吝”,阜陽漢簡《周易》同,帛書《周易》作“自邑告命,貞閵”,閵是吝的通假字。這裡引用的泰卦爻辭“自邑告命,吉”與這三種版本都不同。
    泰之“自邑告命”,如何理解呢?這裡“子曰”即傳《易》經師說,賢明的國君能明察人的好惡,誦習《詩》《書》以成就思想,親近賢人作為綱紀。若百姓得不到教育,百姓就不能有通達。“自邑告命”就是君主自己要教導百姓的意思。
   這裡帛書《昭力》篇引用的爻辭和解讀思路與其他版本都不相同,它屬於早期義理派易學的一種,無疑豐富了易學史的研究。
【孔子“冤家”陽虎為趙簡子卜筮周易】
    陽虎之於孔子,如提婆達多之於佛陀,猶大之於耶穌。陽虎對孔子的成聖歷程的磨練起到了極大地作用。
    《列子》一書中對孔子一生所遭受的磨難概括為四:“窮於商周,圍於陳蔡,受屈於季氏,見辱於陽虎。”其中兩難(圍於陳蔡和見辱於陽虎)與陽虎有着直接的關聯,另兩難亦或多或少與陽虎有一定的關係。
   陽虎(生卒年不詳):姬姓,陽氏,名虎,一名貨。春秋後期魯國人,季孫氏家臣。他以季孫家臣之身,毫無雄厚家底與政治背景,卻能夠躋身魯國卿大夫行列,從而指揮三桓,執政魯國,開魯國“陪臣執國政”的先河。所以陽虎是一位有才無德之人。
    陽虎後來在魯國失勢,先跑到齊,后又奔晉投趙簡子。這位趙簡子其優秀的權謀之術駕馭着這位野心家陽虎,結果趙氏因陽虎之才而得到大治,趙簡子最終成為晉國最強大的世卿。
   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晉國的趙鞅(即趙簡子)欲援鄭而伐宋,陽虎用《周易》占筮,得到《泰》卦變成《需》卦,也就是泰卦的六五爻:“帝乙歸妹,以祉元吉”,陽虎說:“宋國正在吉利的時候,不能以他為敵。微子啟,是帝乙的大兒子。宋國和鄭國,是舅舅和外甥的關係。福祉,是爵祿。帝乙下嫁其妹獲得福澤而至為吉祥,我們哪裡能夠吉利?”於是晉國就不去援鄭伐宋。
   微子啟與紂王都是帝乙的兒子,殷商滅亡后,周武王命微子啟繼承殷祀,封於宋,為宋國始祖。泰卦六五言“帝乙歸妹,以祉元吉”,宋國是帝乙之後,宋國必大吉,所以不可伐宋。
   對“帝乙歸妹”帝乙的解讀,孔子時期已有兩種說法,陽虎的解讀是紂王之父帝乙,而孔子的著名弟子子夏說帝乙是商湯:“帝乙歸妹,湯之歸妹也。湯一曰天乙。”


文章標題 :李守力:泰卦新解來自:藏風得水 ,原文鏈接:http://www.zangshu.com/2011/0521/22400.html

藏風得水http://www.zangshu.com
吉祥居商城·http://www.jixiangju.com
堪輿堂http://www.kanyutang.com
徽盤手工製作技藝研究http://www.huipan.com
風水羅盤網http://www.luopan.org
免費在線算命http://www.zang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