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 易經智慧 楊力易經 易經 楊力教授 國學大家 國學 北京周易 蘇民峰 文化
■國學大家、著名作家解讀易經的智慧的奧秘
■易經是一本治國和做人的奇書,是中國文化的源頭
■《易經》最神秘的部分是預測,預測方法只有兩大類
■演講者:楊力
■演講地點:西安市清華大學總裁班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
■演講者小傳
楊力教授,國學大家、中國首席中醫養生專家、著名中醫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會會長、中國作家學會會員。1946年出生於書香人家,自幼熟讀詩書,十二歲即開始研究《易經》至今已五十年,精通文、史、哲、醫。八十年代,即以一部百萬字巨著《周易與中醫學》蜚聲海內外。更以《中醫運氣學》、《中醫疾病預測學》奠定了她在中醫學術界的地位。文化文學著作有六百萬字的“中華五千年系列”,八部歷史小說"千古系列",並且已成為品牌著作而深受讀者好評。
《易經》是中國人智慧的寶藏,它不是一人所寫,也非成書於一個朝代,而是“歷更三聖”千千萬萬中國人智慧的結晶。
《易經》和《詩經》、《書經》一樣,是中國傳統的“五經”之一,是中國文化的源頭。
它是以易學為核心的儒學、經學,曾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其包含的哲理、事理和物理,令人嘆為觀止。幾千年來,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所以一部易學史,其實就是一部中國文化史。中國的思想文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都和《易經》有着密切的關係。
它反映了中國由弱到強的奮發精神,積累了中國從奴隸制到封建社會崛起的治國智慧,它是中國早期治國經驗的集大成。
■《易經》是一部治國的書
一部《易經》治天下。
西周: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時代,就是以《易經》治天下的;漢代:漢武帝時代,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易經》就成為儒家的元典、治國的經典;宋代:亞聖朱熹(皇帝的顧問)把《易經》作為理學的經典,科舉考試的必讀之書!易學成為了官方理朝治國的圭臬;明清:康熙、雍正、乾隆,同樣把《易經》奉為治國之寶。那麼,《易經》治國有哪些法寶呢?
(一)《易經》主張變革
我們大概不敢相信,三千年前的《易經》就會有這樣先進的思想,但這是千真萬確的,《易經》說:“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易經·革》)
湯武革命指成湯滅了夏,建立了殷商盛世,周武王滅了商紂,開創了西周盛世,中國歷史上這兩場革命,都是奴隸制向封建制社會的變革。
《易經》認為這兩場推翻舊制度的革命是順天意、合民意的,所以堅決支持和擁護,這充分證實了《易經》是支持社會變革、主張革命的。
《易經》的變革還主張改革,如說:“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易經·序卦》)
這就是破舊立新,因為鼎是權力的象徵,革鼎意味着改朝換代,推翻舊制度,重立新綱紀。這一先進革新思想是《論語》和孔子都無法相比的。
(二)《易經》強調以德治國,以德立人。如說:“君子以振民育德。”
《易經》尤其強調要任賢,古代有一段歷史說的是:商代武丁即位,想復興殷商,苦於無賢助,於是悶悶不樂,政事都交給太宰去處理。一天夜裡做了一個夢,得一聖人名說。次日他暗察宮中無一個是夢中之賢,於是派畫工去暗訪,終於在傅險這個地方找到了說。他作為刑奴在這裡當建築工人,武丁見了這個人,是夢中賢人,一交談,果然如聖人,就把他封為宰相,殷商果然得治。於是給他起名傅說。這個故事充分反映出我國古代人任人唯賢的崇高思想境界。
(三)《易經》強調創新
創新是《易經》最突出的精神,即:“日新之謂盛德”(《易經·繫辭》)。
《易經》主張變革、反對保守,這是《易經》治國最寶貴的經驗,因為沒有創新,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就沒有希望。只有創新才有發展。
(四)《易經》強調居安思危
《易經》提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這就是說,要有憂患意識、危機意識。這對後世的憂國憂民思想有重大影響。
《易經》還說:“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矣”。可見,早警惕、早察覺是居安思危的精髓。
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管理的靈魂。《易經》之所以稱為《易經》,就是因為它主張貴新,在變化中出新,而《易經》最早提出市場經濟。
■《易經》的管理智慧
三千年前的《易經》中的“日中之為市”,提出了市場經濟的雛形,這是很了不起的,是中國人的智慧!
在經營理念上,《易經》強調商人要講信義。
《易經》中的中孚卦說:“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就是說辦事要守信用。《易經》更重視商人的義利觀。認為義是一種道德規範,利是獲得的經濟效益,二者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約,是不可偏廢的。
《易經》的易簡觀對商業經營的啟示很大。
因為市場是紛繁雜亂的,商業經營又是錯綜複雜的,任何事物既可把它高度複雜化,也可高度簡化,易簡正是指出執簡馭繁地駕馭複雜市場。那麼,如何才能執簡馭繁?第一,產品的設計必須精簡方便,切忌繁瑣複雜。第二,機構要精簡,人要少而精,而不是多而雜。第三,手續簡化。
《易經》提出“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講的就是要執簡馭繁的智慧。“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簡之善配至德。”都說明執簡是管理的重要原則。
《易經》對公司人才的組合具有較強的啟示。
一個公司的人員組合應該是簡而精,組合原則可以參考《易經》的“八卦人”。
領導者、決策者應選擇什麼氣質的人?
作為一個領導者、組織者,應該挑選像《易經》乾卦一樣的人,因為乾卦像天,秉天之金氣,故性剛健堅正。這類人多心胸寬廣,富於遠見,且穩重自持,組織力強,具有領導者的素質。但這一型人往往有虛偽、虛榮心、自尊心強的一面,甚至以我獨尊,非我莫屬,又應加以注意。這類人的外表特徵多是寬額面白,骨大體魁,個頭中等。
公關、外交人士應選擇什麼氣質的人?
搞外交和公關的人應選像巽卦一樣氣質的人。因為巽卦氣質的人像風,秉天之風氣,風性屬陽主動,所以該型人好動性急,敏捷能幹、思維靈敏、善於外交、善於商務談判,有外交家的素質。但風性善變,不穩定,時而柔順,時而又剛犟,而且此類人的弊端是多疑善妒,心胸偏窄。這類人的外表多為面青體瘦,身稍長,或小巧玲瓏。
出謀劃策者應選什麼樣的人?
給公司出謀劃策的人應選像坎卦氣質一樣的人,因為坎為水,水性下沉,故坎卦人高度內向。這類人特點是多陰而沉靜,城府較深,且善謀,長於心計。他們的耳朵特別靈敏,善於暗中聆聽、觀風向。所以,用他們出謀劃策最好。此型人還有易消沉、抑鬱或陰險、詭秘的弊端。這類人外表特徵是面黑、體瘦、個中等,目深耳大。
實幹者應選什麼樣的人?
一個公司應有一些實幹的人,這樣的人應選像坤卦一樣的人,坤為地、為母、柔順利貞。《易經》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明坤卦質人多寬容厚道,勤懇實幹,安詳謙虛,具有實幹家的素質,他們的氣質比較穩定。但這類人反應較慢,言行較遲緩,對新鮮事物欠敏感,有時會出現與世無爭、安於現狀的缺點。他們的外形多為面黃、頭大,個矮敦實,脈緩,唇厚鼻大。
《易經》說:“保合大和,乃利貞”,就是說只有做到合和,才能萬國咸寧,才能國泰民安。
■《易經》的和諧智慧
《易經》強調合和觀與社會和諧。
和諧思想是中國古代的優秀文化,其最早發祥於《易經》,《易經》合和觀在中國思想文化中影響甚大。北京故宮的三大主殿分別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名就是來自《易經》的“保合大和,乃利貞”,可見在封建時代的君主們就已經意識到合和思想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了。
中國自古強調禮治、德治重於法治,這也是合和思想的反映。孔子強調“和為貴”,《易經》突出“保合大和”,都是一個目的:希望構建國泰民安的和諧社會。歷史上,大凡社會和諧則國泰民安,國家統一,人民安居樂業;反之,矛盾尖銳,兩極分化,必然導致戰爭,引起分裂,人民則苦不堪言。
“保合大和”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易經》說:“保合大和,乃利貞”,就是說只有做到合和,才能萬國咸寧,才能國泰民安。那麼,《易經》的“保合大和”是什麼意思呢?保合一詞按《易經》解釋是博大、包容,由部分集中為一個整體。
當然,《易經》強調的是中和之道:包括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中更重要的是人和。
戰國時期,趙惠文得了一件稀世珍寶——和氏璧,秦王強以五十座城池交換,趙王得知其實詐,卻不敢不換。舍人藺相如自薦,攜璧赴秦,且不懼生死,大義責秦王,並舉璧欲撞柱,誓與璧共存亡。秦王懾於藺相如的正義,只好作罷。藺相如完璧歸趙,被封為宰相。老將廉頗居功不服,屢次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局為重,容忍謙讓。廉頗終於悔悟,負荊請罪。二人和好,將相和睦,共同輔國。秦不敢侵趙,趙國得保平安。
《論語》教我們怎樣做人,《易經》不但教我們怎樣做人,更教我們怎樣做事。《易經》告訴人們,要做好事,首先要做好人。
■《易經》是一部立人之書
《論語》教我們怎樣做人,《易經》不但教我們怎樣做人,更教我們怎樣做事。《易經》告訴人們,要做好事,首先要做好人。
做好人意味着什麼?《易經》強調以德立人。
《易經》提出“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即高度強調仁義道德為做人之本,德之基礎。
什麼叫仁?《易經》說:“守仁曰仁”。就是說,正守其本位,不謀奪非位,謂之仁。
什麼叫義?《易經·繫辭》說:“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就是說,不貪財,能正行利義關係是謂義。
《易經》強調敬德,就是指要行仁義、仁愛。
關於仁義,我認為應該賦予時代的內涵。怎樣使仁義更有價值,我們當然不能做那種不仁不義的小人,但是,當我們面臨窮途末路之時,我們就應該應變。當我們需要換一個單位或者換一個環境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面臨仁義考驗,東方人往往會陷於仁義的束縛。但是,如果我們暫時離開我們的仁朋義友,等我們重新發展了,再回過頭來資助原來的企業,這才是仁義價值,才是仁義的高境界。反之,如果我們死死地抱住仁義,不能一起生,大家就都一起困死,那就顯得太迂腐了。我舉個劉備的例子:關羽被孫權殺了,他不顧一切地去為關羽報仇,結果,被打得大敗而郁死於白帝城,因為當時他並不具備打敗孫權的實力,但是他恪守不能同年同日生,也要同年同日死的仁義,結果他是成也仁義,敗也仁義。其實他完全可以冷靜下來,待時機成熟時再去報仇。當然,也不是說要大家去作不仁不義之徒,而是說,既要重仁義,但又不能被仁義所縛。
做好人還意味強調自強不息。《易經》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突出要相信自己,要發憤圖強。
民國時期,戊戌變法之一的梁啟超,在清華大學演講時,曾經引用的《易經》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從此以後,清華大學的校碑就刻上了這兩句格言,至今未變。
所以,我們說《易經》是中國古代一部最生動的立人之書、勵志之書。
《易經》的哲理,尤其是它的辯證法思想,是中國古代哲理的傑出代表,是東方文明的象徵。
■《易經》體現哲學思維
第一,《易經》的世界觀是唯物的。當同時代的西方認為是上帝創造了人時,我們東方的《易經》早已確信宇宙運動誕生了生命,“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媾精,陰陽有體”。《易經》唯物的世界觀,決定了《易經》積極的人生觀。
第二,《易經》的辯證法是唯物的,開創了中國最早的矛盾法則。我們知道人生觀是由世界觀決定的。《易經》的世界觀決定了自強不息的人生觀、有為的人生觀、積極的人生觀。
第三,《易經》的思維特色主要是形象思維。
中國人最早就是通過形象思維來探索事物的本質、預見未來。比如《易經》有一個卦叫做小畜卦,其中有一句話叫做“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就是說天上的雲層集中到一起了,即使當時未下雨,也要考慮到它有可能下雨,並且要考慮可能從哪個方向下雨。小畜卦又說:“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就是說夫妻失和,男子不能規正妻室,那麼妻子的正位就有可能保不住。上述說明《易經》的形象思維主張從形象、現象聯繫到未來,並預測未來。
第四,《易經》認為事物是不斷發展的,變化着的,《易經》的易,就是變易,變易的目的是革命,是創新。“革命”二字最早就出自於《易經》。
第五,《易經》的整體觀是“天人合一”,也就是“天道、人道、地道的三位一體”,我們強調的是人與天、地、社會相應,而非天人感應。這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也有很重要的啟示。
《易經》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繫辭》)
這是中國古代辯證法中最光輝的命題,其精髓在於通過陰陽之間的依存、制約關係,揭示萬事萬物的對立統一規律。這也是中國古代矛盾法則的最早源頭。對我國辯證法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在卓越的方法論方面,《易經》提出了五大法寶。這就是:
中行觀——走中行、中和、中正的道路可以不犯左、右傾的錯誤。
易簡觀——執簡馭繁,反對極煩瑣臃腫,這在管理學中有重大意義。
與時偕行觀——與自然合拍及與社會同步。
強調預測先知——這是在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思想指導下的一種生活方式。
突出取象比類——善於觸類旁通,要會舉一反三。
《易經》預測的方法有兩個。第一,從縱向的因果關係分析和推測事物的吉凶順逆。第二,以橫向的相關依存關係進行推測。
■《易經》神秘的預測思維
預測,是《易經》最神秘的部分,也是《易經》最智慧的內容。其實,《易經》的預測是研究憂患意識及未卜先知,強調“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智慧,而不是去算某個人的命運,更不是去迷信算命先生。
全息的原理是《易經》預測的基本原理。全息是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就是說一個小的局部包含着一個大的整體,一個大的整體包含着若干小的局部。
那麼,什麼叫全息預測?任何事物都可以從它的一個斷層面,或者一個小的局部窺測出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比如《易經》里坤卦的“履霜堅冰至”就是最早的全息原理,意思是你的腳剛踩着霜,就意味着冰天雪地的日子將要來到。
歷史上有一個故事,殷商時期,紂王命令工匠為他打造一雙象牙筷子,大臣箕子在旁邊聽后憂慮的想到:紂王打造象牙筷子之後,肯定要配備銀碗,有了銀碗又要配錦衣,有了錦衣又要配宮殿,這樣一定會造成征戰,去掠奪,從此將天下無寧日,於是箕子就逃走,得以倖存。而比干卻沒有逃走,而是對紂王直諫,結果被紂王挖去了心。這就說明箕子善於預測。
《易經》為什麼能包羅萬象?為什麼能觸類旁通?原因就在於《易經》是一部大全息書,六十四卦辭、三百八十六爻辭都是一個個小全息窗口。
《易經》為什麼可以趨吉避凶?
第一,把握事物的轉化規律才能轉危為安。《易經》的太極蘊含著事物轉化的規律,即凡事盛極必衰,衰極必盛,否極泰來,這就啟示了我們任何事物都存在着轉機。
第二,預見事物的發展規律才能居安思危。《易經》的開門兩大卦涵蓋的就是事物的轉化規律。
《易經》中高度強調憂患意識,如“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這就是“防患於未然”,也就是“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道理。
第三,要善變才能趨吉避凶。
第四,《易經》中有許多卦教我們怎樣趨吉避凶。比如《易經》著名的遁卦,遁,即隱遁,其中就蘊含有趨吉避凶的智慧,《易經》說:“好遁,君子吉,小人否”,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該避開的時候就要避開,不該避時就不避,何時避開,能否把握好避與不避的度,這是君子與小人的區分。
《易經》在坎卦中告誡人們,一旦陷入陷阱或險境要掌握幾個脫離凶境的原則:首先要避免陷入;一旦陷入險境,要會靜待時機,就是冷靜分析,尋找脫險辦法,把握脫險的最佳時機。
預測的最高境界是掌握事物的轉化規律,把握有利時機,從而促進事物的更新,即創新。
《易經》預測的方法有兩個。
第一,從縱向的因果關係進行推測。就是通過縱向的因果聯繫分析和推測事物的吉凶順逆。第二,以橫向的相關依存關係進行推測。主要包括預兆預測及類推預測、感應預測法等。
其中,預兆預測方法在疾病預測中應用很多。如中醫的面診、舌診,就是通過舌象、面象判斷疾病。另外,占卜中的面相法,就是能通過觀象進行預測,也叫觀相取象預測。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利用龜卜往往被刻意作為規諫君主,或是決定國家大事的一種重要方式。
有一個叫作“卜立國君”的故事,很有名。
公元前645年,秦穆公因晉惠公回國後背信棄義而興兵討伐,晉國占卜,卜官稟告秦穆公占卜結果為蠱卦,卦辭提示:晉師必三敗,三敗之後,其君父被獲。因為蠱卦內卦是風,外卦為山,時值秋天,山上起風,風起枝落,樹木被伐,故蠱卦示晉君必然被擒,後果然如此。
晉惠公被擒,將押往秦國,秦穆公的夫人秦穆姬是晉惠公的妹妹,得知其兄被擒將至,為救其兄,於是領着太子、公子、公主等足踩柴薪,站在秦國都土城牆上準備自焚,並令國人穿喪服以待。還叫人告訴秦穆公說:上天降下了災難,使我秦晉兩國不能以禮相見卻大動干戈,如果晉君早晨被虜進秦,我們母子早晨就死;晚上進來,我們晚上死。秦穆公顧及兒女只好將晉惠公安置於靈台,後來又釋放了。
晉惠公回國后,為收買人心,而演出了卜龜另擇君的鬧劇,即假意要占卜讓太子圉即位,晉臣們都被感動得哭了,晉惠公也因此保住了他的君位。
這個故事兩次占卜,占卜結果的解說都具有政 治 軍事目的性,充分說明占卜絕非天命,純屬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