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寒露
初候 - 鴻雁來賓: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佇列大舉南遷。
二候 - 雀入大水為蛤: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
三候 - 菊有黃花:菊花已普遍開放。

九月/霜降
初候 - 豺乃祭獸: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後再食用。
二候 - 草木黃落: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
三侯 - 蟄蟲鹹俯: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

十月/立冬
初候 - 水始凍:水已經能結成冰。
二候 - 地始凍:土地也開始凍結。
三侯 - 雉入大水為蜃:雉即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十月/小雪
初候 - 虹藏不見:由於不再有雨,彩虹便不會出現了。
二候 - 天氣上升地氣下將: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
三侯 - 閉塞成冬: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十一月/大雪
初候 - 鶡鴠不鳴: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嗚叫了。
二候 - 虎始交: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
三候 - 荔挺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十一月/冬至
初候 - 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候 - 麇角解: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侯 - 水泉動: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十二月/小寒
初候 - 雁北鄉: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
二候 - 鵲始巢: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
三候 - 雉雊:雉在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十二月/大寒
初候 - 雞乳:孵小雞。
二候 - 征鳥厲疾:鷹隼之類的征鳥,卻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  
三候 - 水澤腹堅:在一年的最後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

以上這七十二候的起源很早,對農事活動曾起過一定作用。雖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那麼準確,其中還有不科學成份,但對於瞭解古代華北地區的氣候及其變遷,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