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寒露
初候 - 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伫列大举南迁。
二候 - 雀入大水为蛤: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 - 菊有黄花:菊花已普遍开放。

九月/霜降
初候 - 豺乃祭兽: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二候 - 草木黄落: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
三侯 - 蛰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十月/立冬
初候 - 水始冻:水已经能结成冰。
二候 - 地始冻:土地也开始冻结。
三侯 - 雉入大水为蜃:雉即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十月/小雪
初候 - 虹藏不见:由于不再有雨,彩虹便不会出现了。
二候 - 天气上升地气下将: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
三侯 - 闭塞成冬: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十一月/大雪
初候 - 鹖鴠不鸣: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
二候 - 虎始交: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三候 - 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十一月/冬至
初候 - 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著身体。
二候 - 麇角解: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侯 - 水泉动: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十二月/小寒
初候 - 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二候 - 鹊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三候 - 雉雊:雉在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十二月/大寒
初候 - 鸡乳:孵小鸡。
二候 - 征鸟厉疾: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三候 - 水泽腹坚: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以上这七十二候的起源很早,对农事活动曾起过一定作用。虽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那么准确,其中还有不科学成份,但对于了解古代华北地区的气候及其变迁,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