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指的是山與水構成的地理環境。這是一般人對風水的概念。在[葬書]裡面有這樣的論述:“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這是古聖賢從“氣的深度給風水下了定義。風水應用的原理原則,在[葬書]里也作了論述。“葬者,乘生氣也。這是風水應用的原則,也是[葬書]的總綱。“五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經日:氣感而應,鬼福及人,是以銅山西崩,靈鍾東應,木華於春,栗芽於室。”這是風水作用的原理。
風水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古聖賢發現的天地人和諧統一的自然規律,陰陽二宅的選址與布局是風水學應用的具體表現。風水對人的影響巨大而深遠,世間富貴貧賤,壽夭賢愚,善惡之類,都由特定的風水結構氣化而形生。因此風水與人類社會現象是一一對應的。有怎樣的風水,就會感應出怎樣的人事現象。正如[雪心賦]文中所描述的那樣:“三千粉黛瑞鍾帷幄之家,八百煙花兆開萬乘之貴。”“娥眉山現,女作宮妃,金誥花開,男婚公主。”魚袋若居兌位,卿相可期。天馬若在南方,公侯必至。”同樣,從人事現象可以反推風水的結構特點。此即俗語所云:“非地靈無以鍾人傑,非人傑無以顯地靈。”由於風水與人的關係如此緊密。古往今來,人們對風水的研究和應用從未停止過。在我們之前,古聖賢對風水的認識和應用己達到極致,其理論與實踐都已相當圓滿,我們只需繼承和發揚,如果自作聰明加以篡改或創造,將背道而馳。
好的風水能給人帶來福祉,命運蹇滯的人通過風水調整也能得到改善。但是風水與德行是感應道交的。俗話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就是這個道理。風水雖好,人若無德,根本消受不起,反招凶禍。因此,[雪心賦]在篇末特別提醒:“欲求滕公之佳城,須積叔敖之陰德,積善必獲吉扞,造惡還招凶地,莫損人而利己,勿喪善以欺天。”註解日:“穴鐘山川之靈自有一定之所,非人力私智所為,是謂天成。得此生成之穴,則不期福而福自至,然非此心之善何以致之?世人獨求風水於地而不求風水於心,抑何愚哉。古人云:“人定能亦能勝天,人心善惡之端即鬼神禍福之由也。故日,積善有餘慶,積不善有餘殃。秦不及期,周過其歷。祈天永命歸於有德,而心術之壞,氣數隨之,此必然之理也。”古人尋地葬親,使父母魂有所依,以盡孝道。今人尋地葬親,則思地不思親,追求富貴,違背了天道。縱然得吉地,葬之亦凶。現今八運,是風水學興旺的時運,學風水找風水的人越來越多。然而,由於世風日下,導致正法不現,邪知邪見到處橫行。更要緊的是,有許多真龍真穴的風水己經遭到破壞,有的還在形成中,也由於開山等原因被毀了。這是人類不善的業因所感召的。其實,尋地葬親,使孝道得以延續,這是風水學產生的初衷,別無他意。若想求富貴,須積德行善,這才是根本。好風水亦由善心感得。倘若心外求法,將如夢幻泡影。在此篇末,我想用聖人的一句話,與廣大的風水愛好者共勉。“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作者 黃紅流[QQ 1604843298 手機1387877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