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是秋季開始的節氣,故立秋又稱交秋。
立秋節氣在每年的8月7日----9日,2009年的立秋節氣在8月7日。
曆書曰:“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這時太陽黃經為135度。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
下降。
立秋一般預示着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節氣之後,秋後下一次雨,天氣就涼快一些,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
《四民月令》中有:“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的說法。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很重視這個節氣。
據記載,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儀式。後來逐漸演變成立秋日帝王親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設壇迎秋。
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說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隨之,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然後,感陰而鳴的
寒蟬也開始鳴叫了。
舊時立秋有很多禁忌。
因為秋後是收割的季節,所以很多禁忌與此有關。據說雲南等地忌立秋日在田間行走,認為會對秋收不利;河南、江蘇、湖北一帶,立秋日忌雷、雨、風,認為會影
響秋後的收成。
還有一些習俗則和健康有關。
據載,很多人家會用紅紙書寫“今日立秋,百病皆休”字樣貼於牆壁上,以起到預防疾病之意;婦女們用紅布剪成葫蘆形,縫在兒童的衣服的背後,用以驅除病災。
而山東萊西一帶,則忌秋日洗澡,否則會起痱子等,還有的地方認為秋日洗澡,秋後會拉肚子等等。
立秋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
古人認為養生必須要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才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所以秋季養生的原則,務必一切要以養收為要。
精神方面:
立秋時節天氣多變,冷暖交替,尤其是草枯葉落、花木凋零更能引發情緒變化,極易誘發消沉的心緒。
看看“愁”字是怎麼寫的?秋心謂愁。
古人早就有悲秋的說法,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落無留意”中的悲涼;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凄慘,而秋瑾的“秋風秋雨愁煞人”更是怎樣的一
番慘烈啊。
所以在進行自我調養時,要遵循循古人的“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飲食方面:
1、多食酸味食物:
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
2、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
3、應以滋陰潤肺為宜
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4、多吃豆類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膩厚味
5、要有選擇性地吃蔬菜水果,以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代謝產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
蔬菜應選擇新鮮汁多的蘿蔔、黃瓜、冬瓜、西紅柿等。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廣柑、椰子汁。
立秋以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因此,脾胃虛寒者要注意。
6、要多飲水,常喝稀飯、淡茶、菜湯、豆漿、果汁等,多飲粥品,尤其是豆類的;
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滿足機體代謝,還不含膽固醇,且多具有健脾利濕的功能,正合此節氣之用。宜食的豆類粥品有紅豆、綠豆、眉豆粥,赤小豆粥、扁豆粥
等。
7、不可盲目進補
立秋後天氣逐漸涼爽,人們胃口變好,有所謂的“貼秋膘”之說,但魚、肉吃得太多,有可能引發血脂升高,誘發冠心病和
癌症等。
所以秋季進補不可盲目“亂補”,以免影響健康。
8、注意飲食衛生
立秋季節,氣溫仍然較高,利於蚊蠅滋生和病菌繁殖,食物容易變質;而人體胃腸功能經盛夏消磨,處於一年四季中的低谷期,飲食稍有不慎,即可導致腸道傳染病
的發生。
所以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食品污染,把住“病從口入”關。
在立秋時節,把陽氣聚足,形成“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就可在冬天不受寒邪的
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