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在垓下中了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際,發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慨時,不知會怎樣回想自己的一生。

    但估計霸王是不會後悔的。古人云:大丈夫敢作敢當,有什麼可後悔的。更何況霸王項羽呢?

    雖然連毛澤東同志也認為他犯了三大錯誤,(鴻門宴放在劉邦、機械性遵守鴻溝規定、不建都咸陽而建都彭城),以至於歷史的走向改寫。但是,項羽就是項羽,他 的所作所為絕對是當得起大丈夫這個字眼的。這點,從司馬遷將其傳記列在《本紀》,與歷代最高統治者同級中,可見古人對他的推崇。

    項羽這人還真是了不得。出身於楚國貴族之家,且生有中國傳統上認為的聖人異相---重瞳(即雙眼各有兩個相疊瞳孔)。據說,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只有四個人,虞舜、倉頡、李煜.項羽。虞舜是禪讓的聖人,倉頡是著名文聖人,李煜是詞聖人,項 羽則是武聖人。

    力能舉鼎,精通十八般兵器,獨愛百兵之霸——戟!其所用的巨型虎頭盤龍戟, 長一丈二尺九寸,重129斤,項羽為其起名曰“鬼神”!所創霸王拳,拳法至剛猛烈,霸道無比,此拳六式分別是“拔山蓋世”、“霸王舉鼎”、 “破釜沉舟”、“天下無雙”、“四面楚歌”和“飲劍烏江”,幾乎概括了霸王的一生。

    據史書記載,項羽少年英雄,志在天下,起兵反秦;在雍丘之戰中初露頭角;於巨鹿之戰 后,雄霸天下;彭城之戰,以弱勝強,青史垂名;如果鴻門宴上項莊舞劍,不僅僅是意在沛公,而是直接行動的話,歷史的方向 絕對從此改寫。

    可嘆的是在項羽最後的逃命途中,漢將夏廣化妝指點死路,呂馬童、楊喜、王翳、呂勝、楊武五將領將其屍體分為五份去邀功。最可惡的是,呂馬童還是所謂的“故 人”。

    項羽死後,在九泉之下也大為不服,給誰誰能服氣啊?更何況是一生光明磊落的項羽呢?縱然是俘虜了對頭劉邦的父親、妻小,尚且待之以賓;寧願與劉邦決戰疆 場,也不在酒席宴前設計害人。最後一死卻成了這些宵小之輩邀功請賞的道具,如果真是死在了英雄手裡倒也罷了,不行!絕對不能忍受這樣的恥辱,於是項羽遂一 狀告到了閻羅王處。

    但同樣因為此案牽連甚廣,難住了閻羅王,一直拖了三百多年未能審清,成為歷史積案。

    直到也遇到那位只暫代理閻羅王之職六個時辰、就審理清韓信、劉邦一案的曠世奇才,才把這一沉冤得雪,平了項羽的幾百年怨氣。


這位閻羅王是這樣判的:那六將原無斗戰之功,只不過乘項羽兵敗力竭,逼之自刎,卻加官進爵,太僥倖了。來生判他們還轉世為六將,卻使項羽斬首,以報 項羽的冤讎。於是,這六將就轉世成了三國時候的曹操部下,守把關隘。楊喜改名卞喜,王翳改名王植,夏廣改名孔秀,呂勝改名韓福,楊武改名秦琪,呂馬童改名 蔡陽。

    而將項羽發在三國後期的蒲州解良關家投胎,只改姓不改名,姓關,名羽,字雲長。同樣有萬夫不當之勇,與劉備桃園結義,共立基業。而項羽因為生前不殺太公, 不污呂后,不於酒席上暗算人。有此三德,註定來生義勇剛直,死而為神。

    只看看各處皆供奉的關公,就知道關羽有多麼深入人心了。

    作為劉備桃園三結義的義弟,他名列五虎大將第一位。汜水關前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聞名天下。降漢不降曹,不為曹操的“上馬金,下馬迎”所動,夜讀 《春秋》全義嫂的名節;為曹操殺袁紹名將顏良、文丑后,得知劉備的消息后,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注意:這六將,就是轉世的那六將,關羽過五關,斬 六將,以泄前生烏江逼命之恨。)回到劉備身邊。談笑間刮骨療毒,威名遠揚。惜最後兵敗麥城,死時五十八歲。

 

    關羽死後,不僅受到儒家的崇祀,同時受到道家、佛家的膜拜,所以關羽是橫貫儒、道、佛三大中國教派的神祇,倍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道教稱為“關聖帝君”, 簡稱“關帝”;統治者崇為“武聖”, 與“文聖孔子齊名。最後被封為“蓋天古 佛”。又因其忠義,被奉之為武財神,受各行各業的香火。尤其在香港,黑白兩道在對待關公的態度上達到了高度的統一,一謝敬仰。

    在世界各國,只要有華人的社區,都必然有人祭祀關羽。日本也有為數眾多的關帝廟,日本人奉關羽為學問與生意之神。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來源網站: 董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