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源遠流長,易學包羅萬象。

    易學作為東方古老文明的組成部分之一,伴隨着中華民族經歷了幾千年的變遷,一直到今。不管時移世易,易學始終以其自有的方式,視角長存於世。

    大江東去,淘盡一代風流;笑談古今,萬變皆有其宗。

   

    如果沒有勾踐的卧薪嘗膽,三千越甲未必可吞吳;倘若項羽在鴻門宴按計而行,又何來烏江自刎?更遑論漢室的百年社稷了。

    同為年少才高,王勃的《滕王閣序》千古傳頌,方仲詠卻淪為以《傷仲詠》來教育孩子的反面案例。

   

    一切皆有變數,變為天下之公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數呢?

   《易經》第一卦《乾》就解釋了這個疑問。“元,亨,利,貞。”包含了事物從小到大,由衰到盛的發展變化規律,;“天 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勝者強,自強者勝。戰勝別人未必很難,而戰勝自己的人才算得上堅強。雖然自強者未必都能成功,但“不自強而功成者天下未之有 也”。

    所以自強的勾踐和未能戰勝自己的項羽都令江山易主了,王勃和不思進取的仲詠結果迥異。

觀史為的是今用。避免歷史的悲劇重演正是研習易學的意義所在。

    諸葛亮運籌帷幄,終於幫助劉備由無立足之地而三分天下,卻難改後主劉禪樂不思蜀的結局。不是諸葛亮力有不逮,他是為報劉備三顧茅廬之情,在當時的時勢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而朱元璋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後,終於從元末起義的數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建立了明朝。非朱元璋智勇超群,只不過天時地利人和盡數為他所用爾。

    由此可以看出:最後的結果並不僅僅取決於你是否“自強”?還要取決於你審時度勢后的作為。誰能順勢而為,自易接近成功;逆勢而行,往往適得其反。

    審時度勢是門大學問,時機的選擇有時就是成敗的關鍵。準備不足,急於求成,必然事倍功半;無限蓄積,裹足不前,則可能錯失良機。

   

     古今中外,凡有為之人,必是“能自強”之人;凡有為之人,一般都是蓄勢而來待勢而發,不倉促起事,不貿然行事。他們或指點江山,或叱詫風雲, 他們成功的背後往往離不開奇人異士的出謀劃策,范蠡,張良,諸葛亮,劉伯溫哪一位不是易學高人?“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若非對時機火候的準確 把握,三國的歷史也許就此重寫。世事的改變有時就取決於時機的把握。

   

    典籍史書記錄的當然都是軍國大事,這就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為易學僅僅作用于軍國大事。很多人也認為易學很深奧,很難懂,很難應用於生活。其 實這統統都是誤解,易學高於百學,易學又匯納百川,讓易學廣泛地應用到人生、社會、經濟、科學等各個領域,為世人指明方向正是我輩的奮鬥方向。

    如何讓世人改變這種看法,如何讓易學貼近我們的生活,這就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充當易學傳播的橋樑,讓易學步入生活,為生活更好地服務。

 

    世間眾生,更關心的還是自身:功名利祿,妻子兒孫,人生一世,幾個能逃得出這個圈外?誰不期望自己的一生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可不經意間,時勢也許就改變 了人生的軌跡。

    生活需要易學的指引,易學需要生活的鮮活。

    我們大聲疾呼:“引易學步入生活”!

來源網站: 董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