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孟之鄉的濟寧市有個汶上縣,在明代就曾經出過四個尚書,其中有個叫路迎的尚書,他的父親原來是一個和大財主家放牛的小童。一日,尚書的父親正在地里給牛割草,看到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正端着一個圓東西在地里比劃着什麼,出於好奇他便近前去看,(後來才知道老者原來是江西來斷風水的堪輿家)老者看他是小孩,於是對他說:“小孩,你給我幫個忙。”於是便在地下插了個棒,說;"你在這裡看着這個樹棒,我到那邊去,問你有什麼反映你就告訴我好嗎?”尚書的父親點頭應允。老者便跑出去離棒大約有500米左右的距離,喊道:“小孩!看看棒是不是往上竄。”尚書的父親果然看到樹棒在地里竄上來一節,因為當時他小,正是調皮的年齡,也不知道老者的用意,於是便用腳吧棒踩了下去,大聲回答“沒有!”老者於是又在他站的地方跺了一腳,“這回上了嗎?”小孩又給踩了回去,當時老者因為年齡的關係,根本沒有看到小孩踩棒,然後又大聲說:“這回看仔細,看到底上了沒有。”隨即又在原地狠狠地跺了三腳“上來了嗎?”
小孩又給把棒踩回去了,答道:“什麼動靜也沒有.”。(其實老者每一次跺腳,樹棒都是往上竄的)老者垂頭喪氣地走過來,自言自語地說“難道我看錯了,難道是伐地嗎.。”......便對尚書的父親說,這裡雖然是塊伐地,你以後把你的先人葬在這裡也是一塊不可多得的好地,然後又交代了一些事情給小孩,便悻悻而去。
再說尚書的父親一晃長到18歲了,他的父親由於病故而亡,老財主家念小孩在他家這麼多年,為了照顧他,於是就撥了塊肥田讓其安葬父親的亡靈,小孩呢便想起當年老先生交代他的那些話,便說:“感謝東家的厚恩,我還是把父親葬在以前經常去割草的那片荒地里吧。”東家便欣然應允。
在以前的喪葬禮俗中,為人臣子者是應該守孝三年的,等小孩的父親下了葬,東家為了照顧小孩守孝,於是便在那塊荒地里蓋了間小房,以便尚書的父親連看護莊稼加看墳。第一夜小孩睡下后,便做了個夢,夢見天生下來兩個天將說;“怎麼幾天沒來,這是誰家的墳葬在此,馬上給他挪了......”,第二天小孩醒來果然發現父親的棺材從地里上來了,小孩於是又給埋回去,一連幾天都如此。
按下此事不表,單說老財主每天見小孩回來吃飯都精神萎靡,出於心疼便說,以後不要在來回吃了,讓個丫鬟給你送飯吧,便打發了個丫鬟每天都給他送飯,這樣一來二去小丫鬟和小孩產生了愛慕之情,兩人也就互定了終生。
又一天夜裡,小孩突然夢中驚醒,然後聽到“怎麼這個墳還在這裡,馬上給他挪到別處去...”小孩便知事情又不妙了,但等了一會又聽到說:“不好,大人,尚書上身了,挪不動了。”於是幾個天兵天將便離去了(因為當時小丫鬟已有身孕)在以下的日子裡也就安然無恙了。
當老財主知道小孩和小丫鬟的事情之後,也就成人之美,成全了這門姻緣,以後兩人生一子,也就是尚書路迎。
路 迎——明朝汶上四尚書之一
路 迎(1483~1562) 字賓暘,郭倉鄉路海村人。明正德三年(1508)進士。初任南京兵部主事,不久遷本部郎中。後轉任襄陽、松江、淮安知府等。路迎處事沉穩,平易近人。與人交結首先施以仁愛。即使對下級官吏,亦嚴慈並施,以慈為本。被稱為“善政中第一人”(《路氏族譜》),甚得皇帝賞識。很快由陝西、湖廣副使,升河南參政使、浙江按察使。以兵部僉都御史巡撫宣府時,他深入實際,甚至跟士兵結交,一舉查清了用改名換姓、虛報兵員等手段冒領錢糧的大案。被查軍官十分恐懼,有的潛逃,有的引頸受死。不料路迎並未治罪,只藉此教育下屬。之後,擢升副都御史、山西巡撫。回朝後,任兵部左、右侍郎。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兵部尚書。因上疏告老乞休,違背皇帝意旨,被免職。路迎一生雖多武職,卻善詩文,與同代大儒王陽明有文字之交。所詠佳作,后被鐫刻於汶上城內“獨樂園”壁間。民國初年,獨樂園拆除,僅部分詩文流傳民間。路迎卒年80歲,皇帝頒諭以祭,葬於城南路家林。【汶上】小縣不大四尚書之工部尚書郭朝賓
明朝中後期,政治日益腐敗,特別是嘉靖年間,世宗皇帝終日沉迷於道教,不問政事,朝政大權落在江西籍內閣首輔嚴嵩及其子嚴世蕃父子手中。他們網羅同鄉黨羽,上欺天子,下壓同僚,群臣多畏懼權勢,噤若寒蟬。只有汶上籍四大尚書團結一致,扶正怯斜,能夠與之相抗衡。
一日,嚴嵩和一些江西籍官員在朝堂上大誇其中說:“滿朝文武半江西。”時任工部尚書的資政大夫郭朝賓笑而對曰:“小縣不大四尚書。”嚴嵩聽後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孰為“四尚書”?即兵部尚書路迎、吏部尚書吳岳、戶部尚書王杲、工部尚書郭朝賓,此四人皆為汶上籍人士。
明朝中後期,為了加強皇帝的專制統治,不設中書省,經以六部分理軍政事務。各部首席長官稱尚書,等於國務大臣,屬一品大員,直接接受皇帝的領導。六大尚書中,區區有十數萬之眾的汶上縣就佔到四個,無怪乎“滿朝文武半江西”被“小縣不大四尚書”頂得啞口無言。
工部尚書郭朝賓(公元1513年—1585年),字尚甫,號黃涯。幼年時就讀於曇山文昌閣,嘉靖辛卯年(1513年)中舉,乙未年(1535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同年遷郎中,歷任陝西、河南副使,浙江左右布政使。隆慶辛未年入朝,擢順天府尹,右都御史,巡撫浙江,戶部左待郎。其間曾因力保一忠良,被奸權嚴氏父子所參,被貶為高郵判員,平反后官拜工部大司空(即工部尚書),誥授資政大夫。
郭公曆事三朝,為人老誠渾樸,志行端淳,雅有器局。穆宗帝稱之為“有長者之風”,神宗皇帝亦稱之為“能任大事,決斷神敏,乃國之樑柱。”汶上縣誌載“其在西寧撫綏諸羌時,不妄剿雜,諸羌皆奉約束。縣誌又載:明宗室韓王府的奴才入市斗變,為軍尉所攝,因夜入官舍,擊傷軍尉。懼而殺其小兒以誣軍尉。軍尉坐死。郭尚書讞其獄曰:“軍尉所攝有名,無與兒事,安以殺一少兒。”遂雪其冤。由此可見,郭尚書嚴明執法,不畏權貴。
郭朝賓為官四十餘年,雖身居要職,一生與工程錢糧打交道,卻清正廉明,家無浮財。六十三歲時告老還鄉,九年後壽終正寢。卒后,神宗皇帝為彰其德、顯其功,御批於家鄉汶上城東北三十里處建陵立祠。太子太傅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于慎行奉旨前來視察陵地建設時,為其寫下了世人傳頌的墓志銘(現存於縣博物館碑林內),並為牌坊前的華表題寫楹聯:“水繞山環鍾靈秀之氣則千年不竭,虎踞龍盤萃形勝之軀而萬載長安。”后其子孫為護其林也由汶上城東賈柏遷來此處安家,數百年來繁衍生息,已發展到千餘人口,這就是現在的汶上縣白石鄉郭家林村。
明代萬曆年間資政大夫工部尚書郭朝賓林墓,坐落在汶上縣城東北35華里的白石鄉郭林村境內。凡去過尚書林的人,無不稱讚林墳確實不愧為一塊風水寶地。林的建設工程艱巨,耗資龐大,建築宏偉,做工精細,堪稱一絕。可說是別具風格,獨具特色。尚書林自建林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幾百年來它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中都大地上,流傳着優美動聽的故事。
據說,郭尚書1577年告老還鄉后,住在縣城東門裡路北郭尚書府。有一天同朝為官的好友,當時的太子太傅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于慎行奉旨去南方視察,路經汶上,前來探望。在談話中,兩人說到百年後之事,於尚書建議郭尚書選擇一處風水寶地作為百年之後的墓地,並推薦一位很有名望的風水先生前來看風水。郭尚書同意了於尚書的建議,並托他辦理。
于慎行到達南方,說明此事,老風水先生欣然同意,擇吉日前往。準備起程這天,一隻鳳凰在風水先生的宅院周圍盤旋飛翔。老風水先生及隨員一行,開始起程前往汶上。誰知這隻鳳凰卻在前面帶路,他們行走得快,鳳凰飛得就快,他們行走得慢,鳳凰飛得也慢。夜間住宿鳳凰就在所住房頂棲息,從不落地。風水先生這才明白這是一隻神鳳,隨命隨從人員緊跟鳳凰。就這樣一行人等晝行夜宿,不一日來到汶上境內,路遇一大片生長茂盛的柏樹林。誰知鳳凰卻圍繞柏樹林盤旋三圈隨即向西繼續飛行。到達城東門后,在一棟樓房的頂端站立。風水先生讓隨人問及此府第是何人所住,回答是郭尚書府。風水先生喜出望外,就在此時郭尚書親自迎出門外,寒暄之後迎入府內,設宴款待,待為上賓。敘談之中,說及鳳凰在城東約五里許,遇有一大片柏樹林是何人家之林地。郭尚書答曰:“此乃我郭氏祖林也。”老風水先生恍然大悟口中自語道:“真乃仙鳳也。”隨即隨鳳凰前往,郭尚書親自陪同。時值正午,一行人等來到曇山以北約3華里的地方,鳳凰突然在此盤旋數周,隨即降落,等眾人趕到后,鳳凰卻不見了。老風水先生隨即命人將鳳凰降落的地方做好標記。他說:“此乃仙鳳,它決不落無名之地,此地就是塊風水寶地。我一生為人看風水甚多,像這種情況乃屬首次,很可能也是最後一次,這事真神也。”回到尚書府,郭尚書命人將這地方買下。又將自己兒孫叫來,命他們磕頭拜見風水先生,並要求他們精心照顧。在郭尚書的再三挽留下,老風水先生從此之後一直在郭尚書兒孫的精心照顧下安度晚年。去世后,尊其所囑,葬於鳳凰山南面平坦而向陽處。
萬曆十三年六月十一日(1585年)郭尚書因病去世。萬曆皇帝命令為郭尚書建造高規格的林墓,並命於尚書親自督建。萬曆十四年(1586年)于慎行奉命視察尚書林建設情況,他從林的前方向後觀看:尚書林門前一對華表像擎天立柱聳立兩旁;一對雄獅對視而立;刻有“劾建”二字的林門牌坊橫跨於林的前方;馬羊及其他吉祥物石刻群活龍活現;文官武將樹立兩旁;二道牌坊立於石刻群的後方,上刻有萬曆皇帝諭祭文和諭祭供品的兩龜跌透龍碑更加為尚書林增加了光彩;南北寬7米,東西長約15米的大過廳建在林的正中;尚書墳墓座中而建,上刻有“明資政大夫工部尚書郭公黃涯之墓”的墓碑立於墓前。于慎行看后連聲說“好!好!好!郭尚書林東有鳳凰山,西有九頂蓮花山,兩山好比是鳳凰的雙翼,鳳凰頭正位於林的前方,而玉山就是鳳凰尾。尚書林正建在鳳凰的脊背上,遠遠望去就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說它是一塊風水寶地一點也不為過。郭尚書頭枕玉山,腳蹬曇山,這風水太好了!”並親自揮毫潑墨為郭尚書撰寫墓志銘,東山也因此更名為鳳凰山,林后則為玉山。村內郭姓因都是郭尚書後裔,村莊也因此得名。自尚書之後,其後代又有三名五品官,其中兩名被封為大夫。正如林前華表詩曰:水繞山環鍾靈秀之氣則千年不竭,龍蟠虎踞澎湃騰之區而萬載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