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端午節的別稱最多,如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女兒節、粽子節、 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亦稱端五,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 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關於端午節的傳說也有很多版本。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孝女曹娥、古越民族圖騰祭還有惡日說。無論那個傳說都有其特定的意義。

   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

   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

   第三個意義,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第四個意義,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後人為敬仰其詩,復哀其忠勇事迹,便與詩人節合併舉行紀念,而詩人節亦因紀念愛國詩人。

   傳統舊習俗中,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現在很多地方都簡化了,在保留賽龍舟的活動外, 大都在這天吃五子:粽子、餅子(燒餅)、蒜子(大蒜)、包子、餑餑子(鹹鴨蛋)。

   其實這天不光是吃的節日,端午一直是民間防疫祛病、避瘟驅邪、祈求健康的節日,它更是精神層面的節日,寄寓了人們平安和順的美好心愿。

 

辟邪除瘟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不只是中國大陸,也是中國港澳台以及新加坡等華人聚集區的傳統節日。而韓國、朝鮮、日本等地也在這一天進行相關民俗活動。在中國本 土,辟邪除瘟說被學者普遍認為是最初的源頭,而分析現存於日本、韓國等地端午的節俗也可找到類似的原生態文化元素。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蛇開始活躍,鬼魅 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必須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為孩子消災防毒,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說成是“小孩 節”或“娃娃節”。

   驅鬼的方法有許多,常見的一種是在節前五月初一晚上插桃樹枝。當時人們認為桃木能避邪,所以日落之前折些桃樹枝,插在門前、窗上以達驅祟的作用。另一種重 要的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當時掛驅鬼符也有一些嚴格的儀式。如有的要求必須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時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硯內、書寫人口中必須放上硝石 等。較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類。另外,類似於此的祛鬼禳魔的習俗,還在兒童額上點雄黃酒。節日一早,便將兒童耳上夾艾蒿,頭 上戴菖蒲,然後用雄黃酒在額上寫一個“王”字。據說這樣可使百鬼畏懼,保命長生。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洒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 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由此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洒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 腐,殺菌防病。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由此可見,端午節的種種習俗不單單是儀式,很多都是有實際用途的。

來源網站: 董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