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魂是什麼?——是自強,是厚德

  首先,魂是什麼?魂即精神。民族魂指一個民族最崇高的精神,也叫國魂。那麼,我們中華民族魂是什麼?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都出自《易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乾》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坤》

  這是中國最負盛名的千古警句。

  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就是發憤圖強、自力更生,就是生生不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曾經經歷過無數磨難,遭遇過無數次逆境,甚至是滅頂之災,但中國人都沒有倒下,而是一次又一次地渡過難關,從困境中站了起來,生存了下來,並且發展壯大,傲立於世界的東方。

  中華民族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我們“自強不息”的傳統美德。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說:一人國家只有首先自強,才能在世界上自主。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也是一個奮發向上的民族,每當在最艱難困苦的時候,中國人總能前赴後繼、挺身而出,去為祖國而戰,去為民族而戰。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當祖國落伍的時候,中國人就會窮則思變。窮則思變是自強不息的一個內容,出自《易經•繫辭》:“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厚德載物

  厚德載物就是仁厚,就是厚道。中華民族魂還包括與自強不息並列的厚德載物,同樣出自《易經》,全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乾卦代表天,坤卦象徵地。地,代表萬物之母,寬厚而包容,厚德載物就是指為人的氣量要保鮮大地一樣寬廣深厚,具有磅礴大氣。厚德,就是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國,這是為人的最高境界,是任何厚財、厚物所不能比擬的。

  《易經》的乾卦象父、坤卦象母,所以厚德載物又比喻廣大人民就是母親,只有依靠人民,紮根於群眾,基礎才雄厚,也才能百川歸海、天下歸心。乾卦為剛,坤卦為柔,所以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組成中華民族魂這個統一體的兩個方面。溫家寶總理曾經說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我們中華民族就是靠着自強不處,靠着團結包容,靠着吃苦耐勞、艱苦努力,才能夠在自己國家,在世界各地立足。(溫家寶2006年出訪澳大利亞、新西蘭、柬埔寨等國對海外華僑所講)

  民族氣節是民族魂的象徵

  中華民族最看重的情操是什麼?是民族氣節。什麼是氣節?氣節就是志氣,也叫節操。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氣節叫民族氣節,這是最高的氣節,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是民族魂的象徵,是國魂的集中體現。

  楊力提示

  氣節之本在於自強不息,在於愛國愛民,在於憂國憂民,沒有愛國愛民,就不可能憂國憂民,也就不可能有民族氣節,也就是說只有有了強烈的愛國愛民的精神,才可能有強烈的民族氣節。

  中國歷史上,民族氣節對後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出了許多英雄豪傑,留下了不少千古勵志警言,如:

  “殺身以成仁。”(孔子《論語•衛靈公》)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論語•子罕》)

  “威武不能屈。”(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河南程氏程遺書》卷二十二)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生當作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烏江》)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自嘲》)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夏明翰烈士《就義詩》)

  “滿天風雨滿天愁,革命何順怕斷頭。”(楊超烈士)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毛澤東)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徐悲鴻)

  總之,民族氣節極大地增強了我們民族的凝聚力,維護了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民族氣節讓人們勇于堅持正義,敢於面對邪惡。在民族落後時,不消沉、不悲觀、不自暴自棄,而是熱血潮湧、發憤圖強地去擺脫落後,迎頭趕上。當外敵入侵時,不畏縮、不投降、不當漢奸,而是以血肉之軀築成保衛國家的萬里長城。我們中國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強大,就是因為我們有愛國家愛民族的氣節。所以,民族氣節不只是士大夫知識分子的清高,更是每一個優秀的中國人的靈魂,是中華民族的國魂。

  《易經》對中華民族魂的巨大的貢獻

  《易經》對中華民族魂的繼承和弘揚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歷史事例數不勝數,《易經》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我已經講過《易經》這部書在中國文化中的三大作用。其一,《易經》是中國三千年文化的集大成;其二,《易經》是中國六千年文化的樞紐;其三,易學是中國五千年思想文化的主幹。

  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及厚德載物的精神源遠流長,在《易經》之前及《易經》成書時代就已經有了這樣的精神魂魄。如大禹新婚不久便奉命治水,並且一去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就是中國古代自強不息的典範。周公“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輔佐年幼的成王,7年後天下初定,成王也已成年,周公即還政於成王,自己就臣位,周公不愧是厚德精神的象徵。

  因此,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奮發向上的民族,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從堯舜禹時代到近現代的中國,中華民族一直閃爍着民族魂的光輝。如:堯死後百姓悲哀如喪父母,舜20歲就以孝順聞名於世;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卧薪嘗膽;齊桓公流浪19年後終於稱霸春秋時代,諸葛亮鞠躬心瘁死而後已,鄭成功枕戈泣血16年收復了台灣;中國各族人民歷經八年抗戰,終於打敗了日本法西。

  過去我已經講過《易經》出自商周時代,歷史背景是周文王至周武王伐紂滅商前後的一段時期。周文王被紂王囚禁七年,期間為了麻痹紂王,甚至被迫吞下了親生兒子的肉製成的肉羹,終於使紂王認為他不是聖人而將其釋放。之後,他發憤圖強,強大了周的勢力,為武王伐紂奠定了基礎。最終,他們經歷了極其艱苦的浴血奮戰,取得了勝利。我的歷史小說《千古王朝》寫的就是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易經》時代,西周以一個弱小的邦國,竟然滅掉了強大的商國,這是西周時代最讓人震驚的天翻地覆的大事,它的偉大意義在打破了突命觀。西周的崛起,為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樹立了典範。

  西周之前,中國歷史上也有自強不息的典型。如商湯滅夏:商湯與夏桀浴血奮戰於鳴條,最終以少勝多,打敗了夏桀,建立了商朝。又如武丁中興:武丁起用了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給商朝帶來中興,《易經》的革卦記載了這段歷史:“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楊力提示

  當保守派在說湯武革命是臣僭君、下犯上時,《易經》卻以革卦鮮明地提出“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並首次提出革命二字,堅決支持這一革命行動,可以見得《易經》的氣魄和先進。

  另外,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厚道的民族,尤其中原人民最為突出,黃河哺育了一個老實厚道的民族,自古仁道厚道的人層出不窮,如堯、舜、禹、周文王、周公,尤其周公是西周仁臣的典範。所以《易經》厚德精神是對前人的繼承,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務有餘殃”,是後世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源頭。這比佛學的慈悲觀、因果報應傳入中國早了幾千年。

  可見,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及厚德精神源遠流長,《易經》歷史背景至少是從伏羲畫八卦到西周,而《易傳》的時代背景是春秋戰國。孔子晚年,收弟子三千,整理六經(包括《易經》),又撰寫《易傳》,他們把當時的思想文化、民族精神注入《易傳》是符合客觀情況的。

  《易經》也是一部史書,有學者考證:《易經》上卷是原始時代到商末的的歷史,下卷是周代文王、武王、成王的歷史,所以《易經》中反映了不少中華民族早期自強不息及厚德精神。如:《易經》以元、亨、利、貞強調四德。元:善之長也,即元是眾善之首。亨:嘉之會也,即亨是美的會合。利:義之和也,即利是義的體現。貞:事之干也,即正直、正義是治事的根本。

  另外,《易經》的坎卦、困卦都是兇險卦象,隱喻着重重陷阱,那麼如何走出逆境?坎卦說:“入於坎 ,勿用”,告誡我們落入洞穴深處不可輕舉妄動,謹防落於陷阱。困卦說:“困於赤紱,乃徐有說(即脫)”,講了只有堅持努力才能擺脫困境,即當身陷困難之中時,不能心焦氣躁,應堅持自己的理想,堅守中正的原則。蹇卦說:“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是說看到艱險在前而能停下來,這是十分明智的選擇。所以,有時面對困難不要硬衝上去,停下來思考一下對策未嘗不是解決困難的好選擇。乾卦又說:“終日乾乾”,是指出只有一直嚴謹、自強不息,這樣才能衝破所有艱難險阻。

  孔子對中華民族魂的巨大作用

  中國人為什麼最重視倫理教育?為什麼從小不讀聖經而讀論語?是孔子和《易經》阻止了宗教在中國的傳播,這是對中國文明的重大貢獻。

  我們知道,西方的倫理源頭是對基督教的信奉,如上帝創造了人, 耶穌拯救人類。而中國的道德始於孔子和《易經》的倫理教化,在西方人深信上帝創造了人的時候,《易經》堅信人是由天地的氤氳之氣構成。

  某種意義上說基督教是西方的凝聚力,而東方中國早期的民族凝聚力是《易經》的天,《易經》說:“天之大德曰生”、“萬物本乎天”,從而使中國社會早期倫理道德的教育就遠遠勝過宗教教化。
唐朝,皇帝獨奉佛教,唐僧從印度取經回國,佛經如潮水般湧入中原,是易學著作的大量誕生和整理起來與之抗爭,終於使中國沒有淹沒在如汪洋大海般的佛經之中。

  楊力提示

  孔子的《論語》和《易經》的倫理,共同阻止了中國的宗教化,從而使中國沒有成為宗教大國,而成為了倫理大國,這是對中國文明的重大貢獻,對中國民族魂的繼承和弘揚起到了深刻的影響。

  孔子對自強不息的重大發展

  上次我曾講過的一個專題叫做孔子與《易經》,說的是孔子研究《易經》之謎,論證了孔子研究《易經》和寫《易傳》的歷史事實,闡述了孔子和《易經》、《易傳》的密切關係,今天,我們要進一步論證孔子、《易經》與中華民族魂的關係。

  孔子一生歷盡坎坷,經過了千錘百鍊,才寫出了《易經》、《論語》等不朽的著作,留給他的弟子及後世的中國人。也許大家要問我,孔子不是聖人嗎?他怎麼也有坎坷?不錯,孔子是聖人,但是這是後人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而給予他的尊稱,其實,孔子一生都很悲涼,而且經歷了常人沒有經歷過的坎坷。他自己也不承認他是聖人,他認為,聖人必須是“博施於人而能聚眾”的人。

  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一生不得志。我們看看他的一生就可瞭然。

  (一)孔子少年時代的不幸

  孔子三歲喪父后,寡母含辛茹苦撫養他長大,他每天在油打下苦學。孔子的父親去世后,有人污衊說他是私生子(孔子是不是私生子,我將在後面講孔子的出身之謎),他母親顏征在不得不帶着他離開家鄉,搬到曲阜去。孔子的母親搬家一方面是想讓孔子有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更主要的是為了保護孔子幼小的心靈少受創傷。

  孔子的母親死後,有一次,孔子去參加一個貴族的宴會,卻被拒之門外。這使孔子遭受到巨大的羞辱,從此,他開閉門苦讀,豐富自己的學識,期待有朝一日可以出人頭地。

  (二)孔子青年時代的坎坷

  孔子辦學受到貴族的打擊而三虛三實。什麼叫三虛三實,就是曾經有三次他辦的學堂里的學生幾乎都跑光了。

  第一次是孔子的學新舉行拜師儀式時,貴族學校也請來官方,同時舉行盛大的拜師儀式,想從聲勢上壓倒孔子,與他爭搶學生。

  第二次是貴族學校為了排擠、打擊孔子的學校,故意蓋了一座漂亮的學校來跟孔子的露天學堂爭搶學生。要知道,孔子的杏樹下,擋不了風雨,所以學生便跑貴族學校去了。

  第三次是貴族學校勾結官方,以“保證畢業分配”來打擊孔子的學堂。

  然而,事與願違,這三次打擊不但沒有使孔子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他一定要辦好、辦大學校的信念。當然,孔子取得了成功。

  (三)孔子中年時代的遭遇

  孔子曾在魯國從政三年,官至中都宰。在魯國與齊國的一次夾谷之會上,齊國想羞辱魯國,孔子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為魯國挽回了顏面,爭得了榮譽,展示了他非凡的政治才華。然而,由於來自世襲貴族的阻力,孔子想振興魯國的抱負始終不能實現,加之對魯國禮崩樂壞的現狀痛心疾首,他只得帶着弟子周遊列國,去宣傳他的政治主張。

  孔子周遊列國期間歷盡磨難,政治抱負非但不能實現,還屢屢遭受到各國國君的冷落、圍困,曾一度斷糧,正如孔子自己所描述的:淪落如喪家之犬。在衛國,孔子甚至還遭到陪同國君妃子出遊的羞辱,這些都磨鍊了他的意志。如孔子身處絕境七天還弦歌不絕,反映了他的頑強精神。還有一次,孔子被歹人所圍,逃出來后,獨不見了顏回,後來顏回追了上來,孔子說:“回啊,老師以為你死了。”顏回答道:“老師健在,弟子怎敢死。”

  (四)孔子晚年回國后的不幸

  孔子憤然歸國后,立志於整理六經,他繼續辦學,收有弟子三千。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在與孔子作對,他又遭遇了晚年喪子的打擊,之後,他最鍾愛的弟子子路、顏回等的死,也使他悲痛萬分。更為不幸的是,魯國進一步的禮崩我壞也給孔子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於是,他憤然擲筆以示反抗。

  所以,真實的孔子是一生坎坷的,這不僅磨鍊了他的鬥志,也升華、鑄就了他自強不息的精神,同時,這種精神也注入《論語》及《易傳》,並深刻地影響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

  我們從《論語》中可以看到許多關於自強不息名句,如: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為政》)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

  “吾日三省吾身”。(《學而》)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

  孔子對厚德載物的重大發展

  孔子最重視仁,仁是孔子倫理道德的核心。孔子把厚德發展為仁義道德,從而成為中華民族的倫理核心。孔子把仁寫入了《易傳》:“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傳•說卦》)。那麼,仁的含義是什麼?孔子的《論語》中仁的含義有兩個:一是愛人,二是克己復禮。

  孔子的學生樊遲問孔子“仁是什麼”?孔子回答道:“仁者愛人”。愛人,即愛民,就是要關愛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包括愛人、立人及達人,這是孔子劃時代的貢獻,告誡人們一個人活着不是只為自己。這是對“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思想的挑戰,標誌着人類文明史已進入一個新的篇章。現在把愛人作為夫妻的代名詞,這是把意義縮小了,應該還愛人一詞的本來面目。

  孔子的仁愛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對先輩的繼承。他最崇拜周公,常黨夢到周公,因為周公是西周仁臣的典範。有一句話叫做“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就是說,周公為了接待賢士,竟“一飯三吐哺”,即周公正在吃飯,吃到有賢士求見,急得顧不上咽下,而把嘴裡的肉吐到碗里,趕快到府門外去接見,所以很得人心。他輔政成王七年後,還政於成王,自己就臣位,上朝時,低着頭規規矩矩地趨步而上,表明了他還政的決心。這說明周公有政治愛心而無政治野心,所以,孔子夢周公意味着他的仁愛是對中國古代仁愛美德的繼承和弘揚。

  楊力提示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我們的仁義必須是建立在祖國利益和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的基礎上的仁義,而非忠君、忠義的迂腐的仁義。

  孔子對仁的含義還提出:“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愛眾是什麼意思?就是愛民,就是博愛,標誌着孔子的愛已超越了“血緣”的愛,已經社會化。可見,孔子的仁愛的基本內涵是利他主義,是人道主義的升華,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從而奠定了孔子人生觀的最高境界,說明孔子的仁愛既是家庭的,也是社會的。也說明博愛一詞並非西方的專用詞,早在2500年前的中國,孔子就已經開始強調博愛了。

  孔子的仁愛還包括孝愛,如孔子說:“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也”(《論語•學而》),表明孔子的愛人是在血緣愛的基礎上的升華,從而使仁愛不僅有最強的人道精神,而且有高度的人情味。孔子最強調仁孝,我們知道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孝悌是人倫之本,首先要有孝道才稱得上仁愛,孝道是仁愛的根本,因為沒有父母,就沒有子女,也就沒有人。古時候父母死了通常要守孝三年。

  孔子認為孝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標誌,是人倫的根本。如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之?”就是說,人對親長如果沒有孝敬之情,僅僅是養着,那又體操異於犬馬?說明孔子高度重視孝道,認為孝道是人類文明的第一標誌。

  孔子尤其強調孝敬父母,認為這是人間第一美德。他甚至提出“父母在,不遠遊”(《論語•里仁》)。除了對父母的“孝”之外,孔子還強調弟對兄的敬愛,並把它稱為悌,所謂“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論語•學而》)。他認為人首先要能孝敬自己的父母兄弟,這是孝道的最基本的準則,也是做人的最起碼的行為規範。

  而廣義孝道,指對非血緣關係的敬愛,也即仁愛,這是孔子對孝道的重大發展,是對血緣愛的超越。廣義的孝道指“忠孝”,即指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敬愛,包括少對老、下對上的尊敬以及臣對君、民對國的孝忠。孝忠是孝道的政治化及社會化,也是孝道的最高境界。

  孔子強調孝是人性之本。他將孝作為人倫之本,認為孝是人與犬馬的根本區別,不遵從孝道的人犬馬不如,也談不上其他人性。

  孔子強調孝是諸德之根。他認為孝是一切道德的總根源,並極為強調孝是仁的根本,如他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也”(《論語•學而》)。就是是說,孔子強調孝是仁的根本。

  孝也是忠之本,如果沒有“親親”之孝為基礎,也不可能有社會化的“尊尊”之忠。孝同樣為義之源,忘恩負義之人往往是不孝敬父母之第二徒。所以孔子將忠信與孝敬之間的關係總結為“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就是說,每個人的言行都離不開忠信和孝敬,忠信、孝敬諸德是密切不可分割的。

  總之,仁孝對家庭的鞏固起到了積極作用,這是人性的美德,也是一個國家文明度的重要標誌之一,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和孔子提倡孝道,並在幾千年裡通過儒家對中華民族的素質進行鑄造是分不開的。有仁孝的家庭,和睦美好,老人安樂;無仁孝的家庭打鬧不和,老人悲涼,。所以,無論哪朝哪代,無論古代或現代,孝道都應該是必須弘揚的社會美德。而現在我們在公交車上,有的年輕人就不會主動給老年人讓座,說明孝道還沒有弘揚好。

  孔子的仁的儀包括為國以仁。孔子說:“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論語•衛靈公》),就是說老百姓需要仁,如同需要水火一樣。為國以仁的重大意義在於,孔子把倫理高度社會化,政治化,從而把人的倫理提高到了一個極高的境界,難怪孔子認為一個人要想達到仁的境界是極不容易的。

  孔子的仁的含義還包括仁禮。什麼是禮?孔子說:“克己復禮”、“約之以禮”、“約之以禮”,就是說禮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敬別人,二是要被人敬。那麼要被人敬重,就要先有自愛,自我約束,所以孔子進一步對弟子們說“克己復禮”,就是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

  孔子的學生問孔子,禮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孔子說:“為國以禮”(《論語•先進》),標誌着孔子儒家的禮已經政治化,為中國的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的仁禮是一對統一體,其中,禮為形式,仁為內容,仁為主導,仁重於禮,又受禮的約束,二者相輔相成,兩千多年來,共同為中國成為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和文明古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仁與義

  上面我們已提到,《易經》說“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就是說義是仁的一個主要內容,孔子在《論語》中對義作了進一步發展,提出了“見利思義”(《論語•憲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及“君子喻於義”(《論語•里仁》)等著名觀點。可見,孔子與《易經》都十分注重仁義,並且把仁義作為人的道德的基本準則,所謂“立人之道。”

  總之,仁義觀源遠流長,對後世影響極深遠。現在胡錦濤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是中國古代傳統倫理美德和現代社會的很好結合,如“以見利忘義為恥”,就是來自於孔子“見利思義”的名言。

  孟子對中華民族魂的重大影響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戰國時期人,孟子是中國歷史上影響僅次於孔子的儒家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是儒家思想的主要開創人之一,故又被稱為亞聖。

  孟子的主要成就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從而使孟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一起共同成為我國古代思想主體,尤其是儒家思想的主體,因此,對中國的倫理道德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孟子最重氣節

  孟子有一句名言叫做:“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這句話是對《易經》“自強不息”的繼承和發展,孟子強調了大丈夫應有的氣節,對中國後世影響甚大。

  孟大強調人要立壯志

  孟子提出:“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這句話同樣是對《易經》自強不息的發展。孟子還有一句勵志名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孟子•告子》)。

  孟子主張人性善

  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即言人的天性本善,就保鮮水往低處流一樣的自然,這是對《易經》行善、積善觀的弘揚。

  孟子突出捨生取義

  孟子還提出“捨生取義”,把人生價值提高到了最高境界。他對《易經》仁義觀作了進一步詮釋,他說:“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孟子•離婁》),提出義是正義、大義、他高舉《易經》的仁義大旗,和孔子一起對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產生了重大影響。

  孟子主張禮讓

  子說:“無禮義,則上下亂”(《孟子•盡心》),就是強調沒有禮義,上下都會混亂。

  總之,孟子繼承、弘揚了《易經》及孔子的立人原則,共同對中國人的民族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中華民族對中國人的深刻影響

  自強不息對中華民族千秋萬代的影響

  司馬遷《史記》有一段名言,對古代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魂作了精彩的記載:

  “昔西伯拘羑里,演《易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明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泰,《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史記•太始公自序》)

  這是說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在羑里,演繹了《易經》;孔子和弟子們被圍困在陳國和蔡國之間,後來寫出了《春秋》;屈原被楚王放逐,寫了長詩《離騷》;左丘明雙目失明,寫出了《國語》;孔子被龐涓削去了膝蓋,雙腳殘廢,寫出了《孫臏兵法》;秦相呂不韋被罷相遷蜀,寫出了《呂氏春秋》,韓非子被秦國囚禁,在獄中寫了《說難》、《孤憤》;《詩經》三百篇,大多是聖賢的發憤之作。
司馬遷的這段關於自強不息的經典名言,幾千年來不知鼓舞了多少中國人。

  自強不息對中華民族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歷代關於自強不息的名言層出不窮,農民陳勝也說出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豪言壯語。另外還有:

  項羽:“力拔山兮蓋世”。

  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啟示

  孔子和《易經》密切相關,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所以要研究孔子必須懂得《易經》,不懂《易經》就不能深刻了解孔子。

  孔子的《論語》和《易傳》交相輝映,都閃爍着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輝,《論語》及《易經》都為弘揚中華民族魂作出了偉大的貢獻。我們一定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繼承我們的中華民族魂,為迎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振興而竭盡我們一切力量。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既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和弘揚,又注入了現代倫理的特點,弘揚了中華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