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魂是什么?——是自强,是厚德

  首先,魂是什么?魂即精神。民族魂指一个民族最崇高的精神,也叫国魂。那么,我们中华民族魂是什么?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出自《易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干》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坤》

  这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千古警句。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就是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就是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曾经经历过无数磨难,遭遇过无数次逆境,甚至是灭顶之灾,但中国人都没有倒下,而是一次又一次地渡过难关,从困境中站了起来,生存了下来,并且发展壮大,傲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华民族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我们“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一人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主。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也是一个奋发向上的民族,每当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中国人总能前赴后继、挺身而出,去为祖国而战,去为民族而战。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当祖国落伍的时候,中国人就会穷则思变。穷则思变是自强不息的一个内容,出自《易经•系辞》:“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就是仁厚,就是厚道。中华民族魂还包括与自强不息并列的厚德载物,同样出自《易经》,全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乾卦代表天,坤卦象征地。地,代表万物之母,宽厚而包容,厚德载物就是指为人的气量要保鲜大地一样宽广深厚,具有磅礴大气。厚德,就是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国,这是为人的最高境界,是任何厚财、厚物所不能比拟的。

  《易经》的乾卦象父、坤卦象母,所以厚德载物又比喻广大人民就是母亲,只有依靠人民,扎根于群众,基础才雄厚,也才能百川归海、天下归心。乾卦为刚,坤卦为柔,所以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组成中华民族魂这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中华民族就是靠着自强不处,靠着团结包容,靠着吃苦耐劳、艰苦努力,才能够在自己国家,在世界各地立足。(温家宝2006年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柬埔寨等国对海外华侨所讲)

  民族气节是民族魂的象征

  中华民族最看重的情操是什么?是民族气节。什么是气节?气节就是志气,也叫节操。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气节叫民族气节,这是最高的气节,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是民族魂的象征,是国魂的集中体现。

  杨力提示

  气节之本在于自强不息,在于爱国爱民,在于忧国忧民,没有爱国爱民,就不可能忧国忧民,也就不可能有民族气节,也就是说只有有了强烈的爱国爱民的精神,才可能有强烈的民族气节。

  中国历史上,民族气节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了许多英雄豪杰,留下了不少千古励志警言,如:

  “杀身以成仁。”(孔子《论语•卫灵公》)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论语•子罕》)

  “威武不能屈。”(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河南程氏程遗书》卷二十二)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生当作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乌江》)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烈士《就义诗》)

  “满天风雨满天愁,革命何顺怕断头。”(杨超烈士)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总之,民族气节极大地增强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维护了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民族气节让人们勇于坚持正义,敢于面对邪恶。在民族落后时,不消沉、不悲观、不自暴自弃,而是热血潮涌、发愤图强地去摆脱落后,迎头赶上。当外敌入侵时,不畏缩、不投降、不当汉奸,而是以血肉之躯筑成保卫国家的万里长城。我们中国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强大,就是因为我们有爱国家爱民族的气节。所以,民族气节不只是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清高,更是每一个优秀的中国人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国魂。

  《易经》对中华民族魂的巨大的贡献

  《易经》对中华民族魂的继承和弘扬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历史事例数不胜数,《易经》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我已经讲过《易经》这部书在中国文化中的三大作用。其一,《易经》是中国三千年文化的集大成;其二,《易经》是中国六千年文化的枢纽;其三,易学是中国五千年思想文化的主干。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及厚德载物的精神源远流长,在《易经》之前及《易经》成书时代就已经有了这样的精神魂魄。如大禹新婚不久便奉命治水,并且一去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就是中国古代自强不息的典范。周公“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辅佐年幼的成王,7年后天下初定,成王也已成年,周公即还政于成王,自己就臣位,周公不愧是厚德精神的象征。

  因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奋发向上的民族,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从尧舜禹时代到近现代的中国,中华民族一直闪烁着民族魂的光辉。如:尧死后百姓悲哀如丧父母,舜20岁就以孝顺闻名于世;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齐桓公流浪19年后终于称霸春秋时代,诸葛亮鞠躬心瘁死而后已,郑成功枕戈泣血16年收复了台湾;中国各族人民历经八年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法西。

  过去我已经讲过《易经》出自商周时代,历史背景是周文王至周武王伐纣灭商前后的一段时期。周文王被纣王囚禁七年,期间为了麻痹纣王,甚至被迫吞下了亲生儿子的肉制成的肉羹,终于使纣王认为他不是圣人而将其释放。之后,他发愤图强,强大了周的势力,为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最终,他们经历了极其艰苦的浴血奋战,取得了胜利。我的历史小说《千古王朝》写的就是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易经》时代,西周以一个弱小的邦国,竟然灭掉了强大的商国,这是西周时代最让人震惊的天翻地覆的大事,它的伟大意义在打破了突命观。西周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树立了典范。

  西周之前,中国历史上也有自强不息的典型。如商汤灭夏:商汤与夏桀浴血奋战于鸣条,最终以少胜多,打败了夏桀,建立了商朝。又如武丁中兴:武丁起用了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给商朝带来中兴,《易经》的革卦记载了这段历史:“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杨力提示

  当保守派在说汤武革命是臣僭君、下犯上时,《易经》却以革卦鲜明地提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并首次提出革命二字,坚决支持这一革命行动,可以见得《易经》的气魄和先进。

  另外,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厚道的民族,尤其中原人民最为突出,黄河哺育了一个老实厚道的民族,自古仁道厚道的人层出不穷,如尧、舜、禹、周文王、周公,尤其周公是西周仁臣的典范。所以《易经》厚德精神是对前人的继承,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务有余殃”,是后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源头。这比佛学的慈悲观、因果报应传入中国早了几千年。

  可见,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及厚德精神源远流长,《易经》历史背景至少是从伏羲画八卦到西周,而《易传》的时代背景是春秋战国。孔子晚年,收弟子三千,整理六经(包括《易经》),又撰写《易传》,他们把当时的思想文化、民族精神注入《易传》是符合客观情况的。

  《易经》也是一部史书,有学者考证:《易经》上卷是原始时代到商末的的历史,下卷是周代文王、武王、成王的历史,所以《易经》中反映了不少中华民族早期自强不息及厚德精神。如:《易经》以元、亨、利、贞强调四德。元:善之长也,即元是众善之首。亨:嘉之会也,即亨是美的会合。利:义之和也,即利是义的体现。贞:事之干也,即正直、正义是治事的根本。

  另外,《易经》的坎卦、困卦都是凶险卦象,隐喻着重重陷阱,那么如何走出逆境?坎卦说:“入于坎 ,勿用”,告诫我们落入洞穴深处不可轻举妄动,谨防落于陷阱。困卦说:“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即脱)”,讲了只有坚持努力才能摆脱困境,即当身陷困难之中时,不能心焦气躁,应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守中正的原则。蹇卦说:“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是说看到艰险在前而能停下来,这是十分明智的选择。所以,有时面对困难不要硬冲上去,停下来思考一下对策未尝不是解决困难的好选择。乾卦又说:“终日乾乾”,是指出只有一直严谨、自强不息,这样才能冲破所有艰难险阻。

  孔子对中华民族魂的巨大作用

  中国人为什么最重视伦理教育?为什么从小不读圣经而读论语?是孔子和《易经》阻止了宗教在中国的传播,这是对中国文明的重大贡献。

  我们知道,西方的伦理源头是对基督教的信奉,如上帝创造了人, 耶稣拯救人类。而中国的道德始于孔子和《易经》的伦理教化,在西方人深信上帝创造了人的时候,《易经》坚信人是由天地的氤氲之气构成。

  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是西方的凝聚力,而东方中国早期的民族凝聚力是《易经》的天,《易经》说:“天之大德曰生”、“万物本乎天”,从而使中国社会早期伦理道德的教育就远远胜过宗教教化。
唐朝,皇帝独奉佛教,唐僧从印度取经回国,佛经如潮水般涌入中原,是易学著作的大量诞生和整理起来与之抗争,终于使中国没有淹没在如汪洋大海般的佛经之中。

  杨力提示

  孔子的《论语》和《易经》的伦理,共同阻止了中国的宗教化,从而使中国没有成为宗教大国,而成为了伦理大国,这是对中国文明的重大贡献,对中国民族魂的继承和弘扬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孔子对自强不息的重大发展

  上次我曾讲过的一个专题叫做孔子与《易经》,说的是孔子研究《易经》之谜,论证了孔子研究《易经》和写《易传》的历史事实,阐述了孔子和《易经》、《易传》的密切关系,今天,我们要进一步论证孔子、《易经》与中华民族魂的关系。

  孔子一生历尽坎坷,经过了千锤百炼,才写出了《易经》、《论语》等不朽的著作,留给他的弟子及后世的中国人。也许大家要问我,孔子不是圣人吗?他怎么也有坎坷?不错,孔子是圣人,但是这是后人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而给予他的尊称,其实,孔子一生都很悲凉,而且经历了常人没有经历过的坎坷。他自己也不承认他是圣人,他认为,圣人必须是“博施于人而能聚众”的人。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一生不得志。我们看看他的一生就可了然。

  (一)孔子少年时代的不幸

  孔子三岁丧父后,寡母含辛茹苦抚养他长大,他每天在油打下苦学。孔子的父亲去世后,有人污蔑说他是私生子(孔子是不是私生子,我将在后面讲孔子的出身之谜),他母亲颜征在不得不带着他离开家乡,搬到曲阜去。孔子的母亲搬家一方面是想让孔子有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更主要的是为了保护孔子幼小的心灵少受创伤。

  孔子的母亲死后,有一次,孔子去参加一个贵族的宴会,却被拒之门外。这使孔子遭受到巨大的羞辱,从此,他开闭门苦读,丰富自己的学识,期待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

  (二)孔子青年时代的坎坷

  孔子办学受到贵族的打击而三虚三实。什么叫三虚三实,就是曾经有三次他办的学堂里的学生几乎都跑光了。

  第一次是孔子的学新举行拜师仪式时,贵族学校也请来官方,同时举行盛大的拜师仪式,想从声势上压倒孔子,与他争抢学生。

  第二次是贵族学校为了排挤、打击孔子的学校,故意盖了一座漂亮的学校来跟孔子的露天学堂争抢学生。要知道,孔子的杏树下,挡不了风雨,所以学生便跑贵族学校去了。

  第三次是贵族学校勾结官方,以“保证毕业分配”来打击孔子的学堂。

  然而,事与愿违,这三次打击不但没有使孔子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一定要办好、办大学校的信念。当然,孔子取得了成功。

  (三)孔子中年时代的遭遇

  孔子曾在鲁国从政三年,官至中都宰。在鲁国与齐国的一次夹谷之会上,齐国想羞辱鲁国,孔子临危不惧、大义凛然,为鲁国挽回了颜面,争得了荣誉,展示了他非凡的政治才华。然而,由于来自世袭贵族的阻力,孔子想振兴鲁国的抱负始终不能实现,加之对鲁国礼崩乐坏的现状痛心疾首,他只得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去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历尽磨难,政治抱负非但不能实现,还屡屡遭受到各国国君的冷落、围困,曾一度断粮,正如孔子自己所描述的:沦落如丧家之犬。在卫国,孔子甚至还遭到陪同国君妃子出游的羞辱,这些都磨炼了他的意志。如孔子身处绝境七天还弦歌不绝,反映了他的顽强精神。还有一次,孔子被歹人所围,逃出来后,独不见了颜回,后来颜回追了上来,孔子说:“回啊,老师以为你死了。”颜回答道:“老师健在,弟子怎敢死。”

  (四)孔子晚年回国后的不幸

  孔子愤然归国后,立志于整理六经,他继续办学,收有弟子三千。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在与孔子作对,他又遭遇了晚年丧子的打击,之后,他最钟爱的弟子子路、颜回等的死,也使他悲痛万分。更为不幸的是,鲁国进一步的礼崩我坏也给孔子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于是,他愤然掷笔以示反抗。

  所以,真实的孔子是一生坎坷的,这不仅磨炼了他的斗志,也升华、铸就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这种精神也注入《论语》及《易传》,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我们从《论语》中可以看到许多关于自强不息名句,如: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为政》)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吾日三省吾身”。(《学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

  孔子对厚德载物的重大发展

  孔子最重视仁,仁是孔子伦理道德的核心。孔子把厚德发展为仁义道德,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伦理核心。孔子把仁写入了《易传》:“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传•说卦》)。那么,仁的含义是什么?孔子的《论语》中仁的含义有两个: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孔子“仁是什么”?孔子回答道:“仁者爱人”。爱人,即爱民,就是要关爱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包括爱人、立人及达人,这是孔子划时代的贡献,告诫人们一个人活着不是只为自己。这是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思想的挑战,标志着人类文明史已进入一个新的篇章。现在把爱人作为夫妻的代名词,这是把意义缩小了,应该还爱人一词的本来面目。

  孔子的仁爱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对先辈的继承。他最崇拜周公,常党梦到周公,因为周公是西周仁臣的典范。有一句话叫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是说,周公为了接待贤士,竟“一饭三吐哺”,即周公正在吃饭,吃到有贤士求见,急得顾不上咽下,而把嘴里的肉吐到碗里,赶快到府门外去接见,所以很得人心。他辅政成王七年后,还政于成王,自己就臣位,上朝时,低着头规规矩矩地趋步而上,表明了他还政的决心。这说明周公有政治爱心而无政治野心,所以,孔子梦周公意味着他的仁爱是对中国古代仁爱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杨力提示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仁义必须是建立在祖国利益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基础上的仁义,而非忠君、忠义的迂腐的仁义。

  孔子对仁的含义还提出:“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爱众是什么意思?就是爱民,就是博爱,标志着孔子的爱已超越了“血缘”的爱,已经社会化。可见,孔子的仁爱的基本内涵是利他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升华,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从而奠定了孔子人生观的最高境界,说明孔子的仁爱既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也说明博爱一词并非西方的专用词,早在2500年前的中国,孔子就已经开始强调博爱了。

  孔子的仁爱还包括孝爱,如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论语•学而》),表明孔子的爱人是在血缘爱的基础上的升华,从而使仁爱不仅有最强的人道精神,而且有高度的人情味。孔子最强调仁孝,我们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孝悌是人伦之本,首先要有孝道才称得上仁爱,孝道是仁爱的根本,因为没有父母,就没有子女,也就没有人。古时候父母死了通常要守孝三年。

  孔子认为孝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是人伦的根本。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之?”就是说,人对亲长如果没有孝敬之情,仅仅是养着,那又体操异于犬马?说明孔子高度重视孝道,认为孝道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标志。

  孔子尤其强调孝敬父母,认为这是人间第一美德。他甚至提出“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除了对父母的“孝”之外,孔子还强调弟对兄的敬爱,并把它称为悌,所谓“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他认为人首先要能孝敬自己的父母兄弟,这是孝道的最基本的准则,也是做人的最起码的行为规范。

  而广义孝道,指对非血缘关系的敬爱,也即仁爱,这是孔子对孝道的重大发展,是对血缘爱的超越。广义的孝道指“忠孝”,即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敬爱,包括少对老、下对上的尊敬以及臣对君、民对国的孝忠。孝忠是孝道的政治化及社会化,也是孝道的最高境界。

  孔子强调孝是人性之本。他将孝作为人伦之本,认为孝是人与犬马的根本区别,不遵从孝道的人犬马不如,也谈不上其他人性。

  孔子强调孝是诸德之根。他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总根源,并极为强调孝是仁的根本,如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就是是说,孔子强调孝是仁的根本。

  孝也是忠之本,如果没有“亲亲”之孝为基础,也不可能有社会化的“尊尊”之忠。孝同样为义之源,忘恩负义之人往往是不孝敬父母之第二徒。所以孔子将忠信与孝敬之间的关系总结为“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就是说,每个人的言行都离不开忠信和孝敬,忠信、孝敬诸德是密切不可分割的。

  总之,仁孝对家庭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人性的美德,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和孔子提倡孝道,并在几千年里通过儒家对中华民族的素质进行铸造是分不开的。有仁孝的家庭,和睦美好,老人安乐;无仁孝的家庭打闹不和,老人悲凉,。所以,无论哪朝哪代,无论古代或现代,孝道都应该是必须弘扬的社会美德。而现在我们在公交车上,有的年轻人就不会主动给老年人让座,说明孝道还没有弘扬好。

  孔子的仁的仪包括为国以仁。孔子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论语•卫灵公》),就是说老百姓需要仁,如同需要水火一样。为国以仁的重大意义在于,孔子把伦理高度社会化,政治化,从而把人的伦理提高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难怪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达到仁的境界是极不容易的。

  孔子的仁的含义还包括仁礼。什么是礼?孔子说:“克己复礼”、“约之以礼”、“约之以礼”,就是说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敬别人,二是要被人敬。那么要被人敬重,就要先有自爱,自我约束,所以孔子进一步对弟子们说“克己复礼”,就是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孔子的学生问孔子,礼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孔子说:“为国以礼”(《论语•先进》),标志着孔子儒家的礼已经政治化,为中国的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的仁礼是一对统一体,其中,礼为形式,仁为内容,仁为主导,仁重于礼,又受礼的约束,二者相辅相成,两千多年来,共同为中国成为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和文明古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仁与义

  上面我们已提到,《易经》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就是说义是仁的一个主要内容,孔子在《论语》中对义作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及“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等著名观点。可见,孔子与《易经》都十分注重仁义,并且把仁义作为人的道德的基本准则,所谓“立人之道。”

  总之,仁义观源远流长,对后世影响极深远。现在胡锦涛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中国古代传统伦理美德和现代社会的很好结合,如“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来自于孔子“见利思义”的名言。

  孟子对中华民族魂的重大影响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人,孟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仅次于孔子的儒家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开创人之一,故又被称为亚圣。

  孟子的主要成就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而使孟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一起共同成为我国古代思想主体,尤其是儒家思想的主体,因此,对中国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孟子最重气节

  孟子有一句名言叫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句话是对《易经》“自强不息”的继承和发展,孟子强调了大丈夫应有的气节,对中国后世影响甚大。

  孟大强调人要立壮志

  孟子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这句话同样是对《易经》自强不息的发展。孟子还有一句励志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告子》)。

  孟子主张人性善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即言人的天性本善,就保鲜水往低处流一样的自然,这是对《易经》行善、积善观的弘扬。

  孟子突出舍生取义

  孟子还提出“舍生取义”,把人生价值提高到了最高境界。他对《易经》仁义观作了进一步诠释,他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提出义是正义、大义、他高举《易经》的仁义大旗,和孔子一起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孟子主张礼让

  子说:“无礼义,则上下乱”(《孟子•尽心》),就是强调没有礼义,上下都会混乱。

  总之,孟子继承、弘扬了《易经》及孔子的立人原则,共同对中国人的民族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华民族对中国人的深刻影响

  自强不息对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影响

  司马迁《史记》有一段名言,对古代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魂作了精彩的记载:

  “昔西伯拘羑里,演《易经》;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明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泰,《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始公自序》)

  这是说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演绎了《易经》;孔子和弟子们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后来写出了《春秋》;屈原被楚王放逐,写了长诗《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写出了《国语》;孔子被庞涓削去了膝盖,双脚残废,写出了《孙膑兵法》;秦相吕不韦被罢相迁蜀,写出了《吕氏春秋》,韩非子被秦国囚禁,在狱中写了《说难》、《孤愤》;《诗经》三百篇,大多是圣贤的发愤之作。
司马迁的这段关于自强不息的经典名言,几千年来不知鼓舞了多少中国人。

  自强不息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历代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层出不穷,农民陈胜也说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豪言壮语。另外还有:

  项羽:“力拔山兮盖世”。

  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启示

  孔子和《易经》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所以要研究孔子必须懂得《易经》,不懂《易经》就不能深刻了解孔子。

  孔子的《论语》和《易传》交相辉映,都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论语》及《易经》都为弘扬中华民族魂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我们一定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我们的中华民族魂,为迎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振兴而竭尽我们一切力量。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又注入了现代伦理的特点,弘扬了中华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