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百家姓》,但卻不止有一百種姓氏,“百”家姓只是對中國眾多姓氏的一個冠名,形容其複雜繁多。據考證,中國見之於文獻的姓氏就有5660 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0個,三字姓146個,這還不包括四字姓、五字姓和文獻上沒有記載的姓氏,這些更加說明了姓氏本身的複雜。有的姓氏出 現很早,比如“姜”、“姬”等帶有女字旁的姓氏,早在夏商之前就已經出現,因為那之前是母系氏族,以女子為上,所以很多最古老的姓氏都和女子有關,“姓” 字本身為“女”、“生”,也形象的說明了姓氏最早是和母親密不可分的。

    但是有的姓氏出現較遲,大致在漢魏之際構成雛形,到南朝末期姓名文化就出現了--個普遍現象,已婚婦女都有兩個姓氏,也就是人們所熟悉的“妻從夫姓”。究 其原因,估計同世家大族式的家族組織逐漸形成有直接的因果關係,特別是到了東晉南朝時期,以莊園為範圍的同宗聚居已經是戰亂年代中求得家族生存和發展的主 要形式,作為增進家族共同體內一切成員之凝聚力的辦法之一,把妻冠夫氏作為一種稱謂原則確定下來,顯然是必要的,而其副作用必然是妻子對夫家人身依附的關 系進一步加強。不過,這種“稱謂”只有在依附丈夫的前提條件下才能被認定,如果丈夫已故,或因其它原因需要她們以法人資格或獨立人身份出現於公共場合、官 私文件(如案牘、契約)中時,由於眾多人同用一個姓氏的現象普遍存在,這種過於簡化的稱謂顯然難以起到識別作用。相應的解決措施就是把丈夫的姓氏加在妻子 的姓氏前面,如“劉王氏”、“陳趙氏”、“洪李氏”,既標明已婚身份,又提示她是某姓成員及其母家的姓氏,可謂一舉兩得。所謂“妻從夫姓”的稱謂習俗,正 是在這種既成歷史條件下為適合一定需要而產生了。

    時至今日,講究男女平等,姓氏也就順理成章的平等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每個人的姓氏大多來源於血緣關係,孩子可以姓母親的姓氏,也可以姓父親的姓 氏,但無論怎樣,這都是對血統的一種繼承,是家族和父母生命的延續。更有一部分人追求時尚,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姓氏,甚至發明出很多新的姓氏,這樣一來, 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百家姓”也會不斷的發展壯大下去,與中國傳統姓氏文化相輔相成,成為一種新的另類文字藝術。


來源網站: 董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