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百家姓》,但却不止有一百种姓氏,“百”家姓只是对中国众多姓氏的一个冠名,形容其复杂繁多。据考证,中国见之于文献的姓氏就有5660
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0个,三字姓146个,这还不包括四字姓、五字姓和文献上没有记载的姓氏,这些更加说明了姓氏本身的复杂。有的姓氏出
现很早,比如“姜”、“姬”等带有女字旁的姓氏,早在夏商之前就已经出现,因为那之前是母系氏族,以女子为上,所以很多最古老的姓氏都和女子有关,“姓”
字本身为“女”、“生”,也形象的说明了姓氏最早是和母亲密不可分的。
但是有的姓氏出现较迟,大致在汉魏之际构成雏形,到南朝末期姓名文化就出现了--个普遍现象,已婚妇女都有两个姓氏,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妻从夫姓”。究
其原因,估计同世家大族式的家族组织逐渐形成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特别是到了东晋南朝时期,以庄园为范围的同宗聚居已经是战乱年代中求得家族生存和发展的主
要形式,作为增进家族共同体内一切成员之凝聚力的办法之一,把妻冠夫氏作为一种称谓原则确定下来,显然是必要的,而其副作用必然是妻子对夫家人身依附的关
系进一步加强。不过,这种“称谓”只有在依附丈夫的前提条件下才能被认定,如果丈夫已故,或因其它原因需要她们以法人资格或独立人身份出现于公共场合、官
私文件(如案牍、契约)中时,由于众多人同用一个姓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过于简化的称谓显然难以起到识别作用。相应的解决措施就是把丈夫的姓氏加在妻子
的姓氏前面,如“刘王氏”、“陈赵氏”、“洪李氏”,既标明已婚身份,又提示她是某姓成员及其母家的姓氏,可谓一举两得。所谓“妻从夫姓”的称谓习俗,正
是在这种既成历史条件下为适合一定需要而产生了。
时至今日,讲究男女平等,姓氏也就顺理成章的平等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每个人的姓氏大多来源于血缘关系,孩子可以姓母亲的姓氏,也可以姓父亲的姓
氏,但无论怎样,这都是对血统的一种继承,是家族和父母生命的延续。更有一部分人追求时尚,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姓氏,甚至发明出很多新的姓氏,这样一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百家姓”也会不断的发展壮大下去,与中国传统姓氏文化相辅相成,成为一种新的另类文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