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圖

 



 

謝曄先生"煮茶論易"

    主講人:

 

謝曄,易安主人,著有《風水實學》。秉承祖業,自幼酷愛傳統文化,師承多位術數名師和風水專家,曾在第三屆國際易經大會發表論文《易經與茶經的關係》,第四屆易經大會發表論文《城市建築與風水》。現為廣東省易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國際風水科學協會高級會員,香港中美易學會會員,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員。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在使用各種方法探索宇宙的奧妙,直到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宇宙對於人類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人如何破解宇宙的密碼?《易經》總結了古人對未來時態發展預測的規律理論,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這部古老而深邃的中國經典在現代社會中有何用途?

 

2月27日晚上八點,中山市博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博雅書店靜遠居舉辦了一場“煮茶論易”清談沙龍,邀請《風水實學》作者、廣東省易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謝曄先生與中山讀者一起品茶、賞樂、交流學《易》心得。

 

以茶杯比喻“八卦”

 

“中山人對《易經》也有重要的貢獻。”在說《易》之前,謝曄簡單地介紹了《易經》的發展史,其中也有中山人的身影:在理論研究方面,中山長洲人黃畿傾注一生心血研究《易經》,重編北宋邵康節所著的《皇極經世書》,他去世后,其子黃佐又承繼父志,將其完成。在實務操作上,小欖人士李默齋撰寫《辟徑集》,在風水界留下較大影響。

 

“《易經》到底是唯心的還是科學的?”沙龍上有人問得尖銳,謝曄的回答也很巧妙:“如果強調《易經》是科學,可能就會變成偽科學。”《易經》或許不可用科學來形容,它是古人對萬事萬物的總結,更似一種文化,其中有許多東西現代人還未能解釋。然而,說它唯心,也不太準確,可以說,《易經》是一種樸素的相對論,它把天下萬物歸納成八個卦象。

 

適逢本次沙龍“煮茶論易”,謝曄繼而以眾人手中的茶杯為例,對乾、兌、震、巽、坤、艮、離、坎等八個卦象做了一番形象的比喻:乾卦猶如一個滿盈着茶水的茶杯、坤則似一個無水且底穿的茶杯、兌似滿杯的茶水被喝去一口茶、震宛如一個空杯、巽是茶水結成冰后反扣過來的茶杯、艮則是沒有茶、反扣的茶杯、離是空杯上還加了一個蓋子、坎則是茶水結冰、反扣過來、且杯底也被擊破。

 

“許多初學者都覺得《易經》文字晦澀難懂,其實它只是在說著八個卦。”謝曄說。令許多讀者感到迷惑的是,關於《易經》的種種解讀似無標準可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只要自圓其說即可。謝曄指出,其實《易經》講究圓融,其中心思想即為“變”,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變通的,任何一卦都不是死的,它針對不同的情況而變化。

 

《易經》是本“卜筮”之書

 

占卜不同於算命

 

謝曄表示,《易經》與現代管理之間也存在着微妙的關係,六十四種卦象可解釋為六十四種管理基本模式,384個爻可視作384條細則。當企業處於某種狀態時可通過算卦,得知企業在何“爻”存在問題。

 

“有人說,學了《易經》便懂得算卦,的確,古時一些考不上科舉的讀書人做了街邊的算命先生。《易經》也因此曾一度被視為封建迷信,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又重新復興。”謝曄也不否認,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一本關於“卜筮”之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但他同時表示,《易經》只是占卜,與算命還是有所區別。

 

“《易經》的占卜可視作一種運籌學,當你對某類問題感到迷惑時,它可通過卦象,指引我們如何做出決策。著名心理學家榮格的同時性原理即是在中國《易經》的基礎上研究得出的。”

 

他介紹,關於算卦,《易經》的分析方法只有一條,即孔子為解說和發揮《易經》所著的《易傳》中曾經介紹過“大衍之數五十”的占筮法算卦。在其漫長的操作中,其實也是靜心的過程,促使我們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卦象與心念相差無幾,我們可以大膽去行事,若相反,則要自己想法趨吉避凶。

 

1.兩種學派:

 

歷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為兩個學派:義理派和象數派。前者強調從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義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發掘周易的哲學價值;後者則注重從八卦所象徵的物象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將周易用於占卜。

 

2.大衍之數: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即古代“占卜”用50根蓍草,用其中一根代表太極,然後用49根求卦。

 

3.榮格的“同時性原理”

 

榮格對《易經》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一定的心理狀態下通過占筮得出與實際情況相符的結論乃是常有的事,這與他多年的個人經驗和臨床所看到的情況——潛意識中浮現出的心理事件有時會以意味深長的方式與外部事件相巧合——正好吻合。所以,他認為正規的占筮活動可以將人的潛意識以象徵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顯示出心理世界與現實世界奇妙的對應性和平行性——這是一種與因果律完全不同的聯繫,榮格稱之為“同時性原理”。  來源於:中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