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對人生智慧的關注和思考,它究其根底是研究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的關係。對此,儒、道、佛從不同角度給予了闡釋,
“以佛修心,以道養身,以儒治世”,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修行處世之道。儒家講入世,強調剛健有為,以天下為己任;道家講忘世,強調清靜無為,精神超脫,以
柔克剛,安時處順;佛家講出世,強調萬物皆空,排除煩惱,自度度人。三家雖有差異,但各有特色,又相互融合。
一、人與自然的關係
自古以來,探索人與自然關係的學問,也稱為天人之學,與義理之學、會通之學並稱為三大學問。
從先秦到明清,我國大多數思想家、哲學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觀”,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獨特現象。縱觀
之,一是老子的“見素抱樸”、“回歸自然”的“順天說”,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說”,三是《易傳》提出的天人和諧說,觀點雖各有差異,但主
張天人和諧是一致的,認為天與人、天道與人道、天性與人性是相類相通的,可以統一的。
《易傳》提出的樸素而精闢的思想主要包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規律,人也要服從普遍規律;人生的理想
是天人和諧。要達到天人和諧,首先要解決“窮神知化”的問題,唯此,方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務。《易傳》又提出“裁成輔相”說,就是應在認識自然規律的
基礎上,對自然加以輔助、節制或調整,使其更加符合人類的要求。
《易傳》認為人生的理想應當是與天地相合,人與自然的關係“不違”、“不過”,講究天人和諧。
天人和諧也強調人的特殊性,但不主張片面征服自然。應“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
並將仁的精神推廣及天下,澤及草木禽獸,達到天地萬物人我一體的境界。
二、人與人的關係
在人與人的關係上,中國文化主張“修己以安人”,通過自我完善,和諧處世,最終實現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①“仁”的精神:是中國文化與人生智慧的象徵,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德目,在世俗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
標準。《論語》中講“仁”有104次之多,可見其重要。
孔子還提出了仁的一些具體條目,例如恭、寬、信、敏、惠,認為“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恭即莊重、自
尊。寬即寬厚,對他人寬厚,對自己嚴格。信即誠實,講信用,不說假話。敏即勤快、認真。惠即幫助他人。在此基礎上,又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寬廣情懷和安老懷少的社會風尚。
②和而不同:為實現和諧,中國文化提供了兩大法寶,一是“和”,一是“中”。
“和為貴”一詞出自《論語》,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主張借禮的作用來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孟子提出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表達了對人與人和諧關係的追求。
早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過所謂“和同”之辨。“和”是眾多不同事物之間的和諧;“同”是簡單
的同一。聚集不同事物而得其平衡,叫做“和”,“和”能產生新事物;而把相同事物疊加起來是不能產生新事物的。五聲和,則可聽;五色和,則成文;五味和,
則可食。推及施政,則必須綜合不同意見,否則,“天奪之明,欲無弊,得乎?”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認為君子能汲取別人有益思想,力求公允正確,不盲從,這叫
“和而不同”;小人只會隨聲附和,從不提出自己獨立見解,這叫“同而不和”。
“和”的內涵豐富,充滿了大智慧。一是主張多樣,二是主張平衡,“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提倡寬厚
之德、“厚德載物”的博大精神。主張:一有獨立見解,堅持己見;二是尊重別人,求同存異;三要通過協商方式增進共識,取得雙贏。
“和”不是“同”,而是有矛盾、有鬥爭的。但對立和鬥爭不應以一方消滅另一方作結局,而應相輔相成,協調配合,趨向
於“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
③中和之境:中庸之道是儒家人生智慧的核心理論。《禮記·中庸篇》講:“極高明而道中庸”,“極高明”
指世事洞察,萬物通觀,“道中庸”是行事圓融,不走極端。“中”,是說凡事應有“度”,超過是“過”;沒達到是“不及”。處理事情合乎“度”是“執中”,
講究適時、適當、適度。“庸”是傳統、規律、不變的法則,是“中”的最高表現,是實現“中”的規律法則和途徑。
關於“中”的含義,孔子解釋為“過猶不及”、“執兩用中”、“中立不倚”,就是既無“過”,也無“不
及”。同時又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時間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如在行為上,他主張中行,認為中行是高於狂狷的修養境界。在人際關係上他主張“無適”、“無
莫”,“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群而不黨”。在待人接物上,他主張“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泰而不驕,威而不猛”。這些都是孔子靈活運用
“中”的具體表現。
與“中”有關的還有“權”、“和”等概念。權與中是相互配合使用的,其本義是秤錘,可隨物體的輕重在秤
桿左右移動后達到平衡,可引申為變通。儒家提出“權”作為“中”的補充,使人能通權達變,以利於“執中”。“和”是“中”要達到的效果。
三、人與自我的關係
中國文化和人生智慧強調做人要自知。老子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①認識自我:每個人身上都有四個“我”:一是公開的我,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部分。二是隱私的我,自
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部分。三是背後的我,自己不知道,別人知道的部分。四是潛在的我,自己不知道,別人也不知道的部分。前兩種是淺層的,易於認識的,絕
大部分人的盲點在於后兩種。
清除自我認識中的盲點,是一種積極的自我開拓,而認識自我則是人生“自覺”的起點,人生永恆的主題。
②磨鍊自我:孔子十分重視“剛”的品德:“剛毅木訥近仁”,所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
種臨大節而不奪的品質即是剛毅的生動表現。剛毅和有為是不可分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剛毅,又要有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他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儒家提倡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治學之道,主張刻苦學習,不甘人後,“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
之”。
《易傳》對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思想作出了概括的經典性的表述。《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
息。”《繫辭下》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天體運行,健動不止,生生不已,人的活動乃是效法天,故應剛健有為,自強不息。
③提升自我:人生境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要問題,是中國人生智慧的一大特色,這是一種在精神層面上對
生命、生活、生存方式的升華,是中國哲學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極致的一種精神狀態、精神天地。
馮友蘭先生的“人生境界說”是他哲學思想中最為珍貴的一部分。“……人所可能有的境界,可以分為四種: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論人生中的境界》)。
在自然境界中的人是順從自然來發揮自己的才能的;在功利境界中的人是“為利”的;在道德境界中的人是
“行義”、利他的;在天地境界中的人是“事天”的,不僅認識到社會的全,還認識到自然之全,因而不但對社會有貢獻,也對自然有貢獻。
④善待自我: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其正面和反面,人生也是如此。自古常言不我欺,不論順境逆境、圓缺福禍,
都要理解別人,善待自己,自解得失,善處順逆,隨緣自適,用舍由時,善對名利,安心為本,才是處理好人與自我關係的關鍵。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