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和思考,它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对此,儒、道、佛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
“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
柔克刚,安时处顺;佛家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排除烦恼,自度度人。三家虽有差异,但各有特色,又相互融合。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古以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也称为天人之学,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
从先秦到明清,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
之,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三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观点虽各有差异,但主
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可以统一的。
《易传》提出的朴素而精辟的思想主要包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人生的理想
是天人和谐。要达到天人和谐,首先要解决“穷神知化”的问题,唯此,方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易传》又提出“裁成辅相”说,就是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
基础上,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
《易传》认为人生的理想应当是与天地相合,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讲究天人和谐。
天人和谐也强调人的特殊性,但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应“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并将仁的精神推广及天下,泽及草木禽兽,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
二、人与人的关系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文化主张“修己以安人”,通过自我完善,和谐处世,最终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①“仁”的精神:是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的象征,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德目,在世俗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
标准。《论语》中讲“仁”有104次之多,可见其重要。
孔子还提出了仁的一些具体条目,例如恭、宽、信、敏、惠,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即庄重、自
尊。宽即宽厚,对他人宽厚,对自己严格。信即诚实,讲信用,不说假话。敏即勤快、认真。惠即帮助他人。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
②和而不同:为实现和谐,中国文化提供了两大法宝,一是“和”,一是“中”。
“和为贵”一词出自《论语》,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主张借礼的作用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孟子提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
早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过所谓“和同”之辨。“和”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同”是简单
的同一。聚集不同事物而得其平衡,叫做“和”,“和”能产生新事物;而把相同事物叠加起来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
则可食。推及施政,则必须综合不同意见,否则,“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认为君子能汲取别人有益思想,力求公允正确,不盲从,这叫
“和而不同”;小人只会随声附和,从不提出自己独立见解,这叫“同而不和”。
“和”的内涵丰富,充满了大智慧。一是主张多样,二是主张平衡,“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提倡宽厚
之德、“厚德载物”的博大精神。主张:一有独立见解,坚持己见;二是尊重别人,求同存异;三要通过协商方式增进共识,取得双赢。
“和”不是“同”,而是有矛盾、有斗争的。但对立和斗争不应以一方消灭另一方作结局,而应相辅相成,协调配合,趋向
于“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③中和之境:中庸之道是儒家人生智慧的核心理论。《礼记·中庸篇》讲:“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
指世事洞察,万物通观,“道中庸”是行事圆融,不走极端。“中”,是说凡事应有“度”,超过是“过”;没达到是“不及”。处理事情合乎“度”是“执中”,
讲究适时、适当、适度。“庸”是传统、规律、不变的法则,是“中”的最高表现,是实现“中”的规律法则和途径。
关于“中”的含义,孔子解释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中立不倚”,就是既无“过”,也无“不
及”。同时又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如在行为上,他主张中行,认为中行是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在人际关系上他主张“无适”、“无
莫”,“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群而不党”。在待人接物上,他主张“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些都是孔子灵活运用
“中”的具体表现。
与“中”有关的还有“权”、“和”等概念。权与中是相互配合使用的,其本义是秤锤,可随物体的轻重在秤
杆左右移动后达到平衡,可引申为变通。儒家提出“权”作为“中”的补充,使人能通权达变,以利于“执中”。“和”是“中”要达到的效果。
三、人与自我的关系
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强调做人要自知。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①认识自我:每个人身上都有四个“我”:一是公开的我,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二是隐私的我,自
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三是背后的我,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部分。四是潜在的我,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前两种是浅层的,易于认识的,绝
大部分人的盲点在于后两种。
清除自我认识中的盲点,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开拓,而认识自我则是人生“自觉”的起点,人生永恒的主题。
②磨炼自我:孔子十分重视“刚”的品德:“刚毅木讷近仁”,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
种临大节而不夺的品质即是刚毅的生动表现。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他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儒家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治学之道,主张刻苦学习,不甘人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
之”。
《易传》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出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体运行,健动不止,生生不已,人的活动乃是效法天,故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③提升自我:人生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问题,是中国人生智慧的一大特色,这是一种在精神层面上对
生命、生活、生存方式的升华,是中国哲学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极致的一种精神状态、精神天地。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是他哲学思想中最为珍贵的一部分。“……人所可能有的境界,可以分为四种: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论人生中的境界》)。
在自然境界中的人是顺从自然来发挥自己的才能的;在功利境界中的人是“为利”的;在道德境界中的人是
“行义”、利他的;在天地境界中的人是“事天”的,不仅认识到社会的全,还认识到自然之全,因而不但对社会有贡献,也对自然有贡献。
④善待自我: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其正面和反面,人生也是如此。自古常言不我欺,不论顺境逆境、圆缺福祸,
都要理解别人,善待自己,自解得失,善处顺逆,随缘自适,用舍由时,善对名利,安心为本,才是处理好人与自我关系的关键。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