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對儒學及思想文化的巨大影響

《易經》與儒學、孔子、經學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共同的命運

在中國古代的每一個歷史時期,易學和儒家幾乎是那個時代思想文化的主流,所以歷史上,易學和儒學的興衰,幾乎經歷了共同的命運。

孔子及其弟子作《易傳》時,把儒學思想充分注入其中,使《易經》與儒學相通,特別是孔子把《易經》列為六經之後,奠定了《易經》在儒家的地位,並使之成為儒學的重要經典。

漢代漢武帝“獨尊儒術”,於是《易經》超越諸經而成為儒學的宗典。

從唐代開始《易經》成為經學之冠,位列十三經之首。

宋元時期,《易經》成了新儒家的核心。原因在於以程頤、朱熹為首的被稱為新儒家的宋元理學,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的核心,於是新儒學進一步把《易經》作為主幹。

明清時期,繼宋元新儒學之後,儒學被進一步確定為中國傳統思想。

但是,清末,隨着西學東新、海禁打開和清朝的沒落,封建綱常和孔孟之道被衝擊,儒學開始走向衰落。“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打倒孔老二,至此儒學日趨衰微。

現代,伴隨着回歸傳統的思潮,尤其隨着國際儒學的興起,儒學在中國又開始興起,而且呈現了新的特點和新的發展趨勢。

易學與儒學為何關係密切

第一,易學與儒學都主張積極入世,積极參与國家大事,這些主張與後世“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觀念是一脈相承的。但《易經》比儒家的保守維護正統更為先進,主張積極變革;而無論孔子還是孟子,這兩個儒家祖師都反對變革,主張維護周禮,所謂“克己復禮”。《易經》提出:“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易經•序卦》)。這些難能可貴的思想,是儒字維護正統不變思想所遠遠不及的。

《易經》不但強調變革,同時也主張“保守大和……萬國咸寧”,這種革命和安定的辯證統一,在三千年前是難能可貴的。

第二,《易經》的仁政德治與儒家相通。《易經》強調“立人之道”是“曰仁與義”,並突出“君子以果行育德”(《易經•蒙》)及“君子以振民育德”(《易經•蠱》)都說明《易經》崇德尚仁,這與孔孟儒家是一致的,正因為一致,所以《易經》才始終被儒家列為宗典。

第三,在天道觀方面,《易經》不信天命,那個時候孔子還“畏天命”(《論語•季氏》),惟獨《易經》提出“自強不息”。可見,在天命方面,《易經》更堅信人本的力量。

第四,在仁德方面,易儒相通。孔子強調“仁者愛人”,《易經》突出仁義是立人之道,二者極為相通,考慮到《易傳》有一部分是孔子及其弟子撰寫的,所以這種相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必然的。

第五,在禮方面相通。孔子主張“克己復禮”,“為國以禮”。《易經》強調“君子以非禮弗履”(《易經•大壯》),說明易儒基本相通,當然這跟孔子及其弟子整理《易經》、撰寫《易傳》是分不開的。

《易經》歷代被儒家列為宗典的緣由

人們只承認《易經》是講哲理的書,卻忽略了《易經》在倫理方面的貢獻,其實《易經》的倫理比孔孟更全面。

第一,《易經》極為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一句“自強不息”就超越了先秦諸子的做人精神。

第二,《易經》把“仁義”作為“立人之道”,比《論語》、《孟子》旗幟還要更鮮明。

第三,《易經》強調革命,孔孟主張保守,可見《易經》的政治性更強。

第四,《易經》強調發展、創新、主張變革,更體現了它的先進之處。

第五,《易經》不僅其義理在社會學上很有優勢,而且象數在自然科學上的影響都是其他諸子百家無法企及的。

諸此種種,都印證了為什麼儒家要把《易經》奉為經典。

《易經》與道家及其啟示

道源於《易》


儒家和道家都來源於《易》,同源現殊途。

儒家尊《易》之乾天陽動,道家則崇坤地陰靜,於是以《易傳》為經典的儒家貴剛健,主張積極入世,強調有力;而以《老子》為圭臬的道家則主柔順,推崇避世,突出無為,於是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史上既對立又互相滲透的兩大思想主流。

儒道兩大家一源二歧於《易經》,二者相反相成,共同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所以,研究儒道兩家必須研習易學,同樣要研究易學也必須研習儒道。

《老子》繼承和發展了《易經》

《老子》思想不但產生於《易經》之後,而且,其成書年代也晚於《易傳》,所以,《老子》思想對《易經》思想作了重要的發展。然而遺憾的是,《老子》思想雖然源於《易經》,卻作了相反方向的發展,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第一,在本體論方面:《老子》的本體論脫胎於《易經》,都強調天地為萬物的本源,但《易經》強調“有”,《老子》卻突出“無”。《易經》以氤氳本體論,強調“天地氤氳,萬物化醇”是唯物的,強調萬物包括人,起源於宇宙運動,而老子則提出“有生於無”,結果走向了唯心的宇宙本體論。

第二,在哲理方面:《易經》有陰陽對立統一等鮮明的矛盾法則,但《老子》“無為而無不為”,莊子的齊物論,把有為與無為等同,把生與死等同,取消了無為與有為之間的轉化條件,主張絕對相對論從而導致了老莊消極的人生哲理,可見,《老子》的矛盾觀淵源於《易》,卻又作了相反的發展。
第三,在社會觀方面:《老子》的出世觀與《易經》、儒家的入世觀相反,主張“無為而有為”,不爭不鬥,小國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老死不相往來,一切聽從自然……所謂“道法自然”。而《易經》卻恰恰相反,強調一統天下“建萬國”(統一的萬乘大國),親諸侯(互建邦交),“大人以繼明照四方”“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一派奮發向上的氣勢,是與《老子》的思想體系迥然不同的。

第四,在倫理觀方面:《易經》強調的是人與社會的融一,而《老子》更注重人與自然的融合,而莊子則強調超越社會群體的自由,將倫理的高度自由化、逍遙化、個體化及絕對相對化發展到了極致。

儒道同源殊途的重大啟示

儒家和道家同出於《易經》,但卻在世界觀、社會觀、人生觀方面同源而異轍,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的思想觀點、人生哲理、處世哲學有天壤之別呢?

這是許多人都問我的問題。我想,要回答這一問題,其實不難,根本的原因有三,而這三點既是兩派分歧的主要根據,也是對我們的重大啟示。

第一,宇宙本體論是世界觀的分水嶺。

導致儒道兩派嚴重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對宇宙本體認識論的不同,也就是說,根源在於兩家對世界本源的認識不同,是有還是無,是實還是虛,一句話,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

儒家認同的《易經》對宇宙本源的認識是實有的,因而決定了其人生觀是積極的和入世的、有為的。

相反,道家由於對宇宙本源的認識是虛無的,因而決定了其人生態度是消極出世和無為的。

從儒、道兩家的不同人生觀,也啟示了對宇宙本源認識的重大意義。因為這是世界觀的問題,唯物的還是唯心的,決定了他們的人生觀、倫理觀的嚴重分歧,可見對世界本源的認識的重大啟示。

第二,對矛盾轉化條件的認識的重大啟示

《易經》和《老子》的辯證法都是相當傑出的,但結果卻形成了積極和消極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根源在於對矛盾轉化條件的認識不同。

《易經》強調人的主題能動性在矛盾轉化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主張積極入世,強調有為,強調革命,突出自強。而《老子》則恰恰相反,取消了矛盾轉化的條件,而過分重視自然轉化,輕視個人能力在矛盾轉化中的作用,這也是導致其消極人生觀的哲學基礎。

第三,《易經》的日新哲理對人生哲理的重大啟示

我們都知道,事物的發展是否定之否定規律,即舊事物不斷被否定而轉化為新事物的規律,舊事物必然滅亡,新事物必然取而代之,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也就是說新舊事物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

《易經》極為重視事物的產生,高度突出生生和日新,而且突出的是辯證的否定觀。

楊力提示

《易經》極為強調通過內在矛盾運動進行知我否定,而不是依靠外力,這就是《易經》為什麼高度強調自強不息、高度突出以有為的努力實現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化,也就是說,高度強調主觀努力,突出新生,強調上進。

反之,《老子》採取的是絕對否定,對新生不感興趣,主張遁世離俗,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全盤否定,正是由於《老子》把否定和肯定對立起來,因而採取了消極的、看破社會隱居無為的生活方式,走向了修身養性的精神超脫的世界觀。

楊力提示

孔子和老子雖然生活在同一時代,經歷着同樣的社會現實,但人生態度卻有着天壤之別,這啟示了世界觀對人生態度的重大影響,由此可見對世界觀,包括唯物宇宙觀、唯物辯證法的正確認識是何等重要!因為世界觀決定着人生態度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