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对儒学及思想文化的巨大影响

《易经》与儒学、孔子、经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共同的命运

在中国古代的每一个历史时期,易学和儒家几乎是那个时代思想文化的主流,所以历史上,易学和儒学的兴衰,几乎经历了共同的命运。

孔子及其弟子作《易传》时,把儒学思想充分注入其中,使《易经》与儒学相通,特别是孔子把《易经》列为六经之后,奠定了《易经》在儒家的地位,并使之成为儒学的重要经典。

汉代汉武帝“独尊儒术”,于是《易经》超越诸经而成为儒学的宗典。

从唐代开始《易经》成为经学之冠,位列十三经之首。

宋元时期,《易经》成了新儒家的核心。原因在于以程颐、朱熹为首的被称为新儒家的宋元理学,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于是新儒学进一步把《易经》作为主干。

明清时期,继宋元新儒学之后,儒学被进一步确定为中国传统思想。

但是,清末,随着西学东新、海禁打开和清朝的没落,封建纲常和孔孟之道被冲击,儒学开始走向衰落。“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打倒孔老二,至此儒学日趋衰微。

现代,伴随着回归传统的思潮,尤其随着国际儒学的兴起,儒学在中国又开始兴起,而且呈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

易学与儒学为何关系密切

第一,易学与儒学都主张积极入世,积极参与国家大事,这些主张与后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是一脉相承的。但《易经》比儒家的保守维护正统更为先进,主张积极变革;而无论孔子还是孟子,这两个儒家祖师都反对变革,主张维护周礼,所谓“克己复礼”。《易经》提出:“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易经•序卦》)。这些难能可贵的思想,是儒字维护正统不变思想所远远不及的。

《易经》不但强调变革,同时也主张“保守大和……万国咸宁”,这种革命和安定的辩证统一,在三千年前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易经》的仁政德治与儒家相通。《易经》强调“立人之道”是“曰仁与义”,并突出“君子以果行育德”(《易经•蒙》)及“君子以振民育德”(《易经•蛊》)都说明《易经》崇德尚仁,这与孔孟儒家是一致的,正因为一致,所以《易经》才始终被儒家列为宗典。

第三,在天道观方面,《易经》不信天命,那个时候孔子还“畏天命”(《论语•季氏》),惟独《易经》提出“自强不息”。可见,在天命方面,《易经》更坚信人本的力量。

第四,在仁德方面,易儒相通。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易经》突出仁义是立人之道,二者极为相通,考虑到《易传》有一部分是孔子及其弟子撰写的,所以这种相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必然的。

第五,在礼方面相通。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国以礼”。《易经》强调“君子以非礼弗履”(《易经•大壮》),说明易儒基本相通,当然这跟孔子及其弟子整理《易经》、撰写《易传》是分不开的。

《易经》历代被儒家列为宗典的缘由

人们只承认《易经》是讲哲理的书,却忽略了《易经》在伦理方面的贡献,其实《易经》的伦理比孔孟更全面。

第一,《易经》极为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句“自强不息”就超越了先秦诸子的做人精神。

第二,《易经》把“仁义”作为“立人之道”,比《论语》、《孟子》旗帜还要更鲜明。

第三,《易经》强调革命,孔孟主张保守,可见《易经》的政治性更强。

第四,《易经》强调发展、创新、主张变革,更体现了它的先进之处。

第五,《易经》不仅其义理在社会学上很有优势,而且象数在自然科学上的影响都是其他诸子百家无法企及的。

诸此种种,都印证了为什么儒家要把《易经》奉为经典。

《易经》与道家及其启示

道源于《易》


儒家和道家都来源于《易》,同源现殊途。

儒家尊《易》之干天阳动,道家则崇坤地阴静,于是以《易传》为经典的儒家贵刚健,主张积极入世,强调有力;而以《老子》为圭臬的道家则主柔顺,推崇避世,突出无为,于是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既对立又互相渗透的两大思想主流。

儒道两大家一源二歧于《易经》,二者相反相成,共同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所以,研究儒道两家必须研习易学,同样要研究易学也必须研习儒道。

《老子》继承和发展了《易经》

《老子》思想不但产生于《易经》之后,而且,其成书年代也晚于《易传》,所以,《老子》思想对《易经》思想作了重要的发展。然而遗憾的是,《老子》思想虽然源于《易经》,却作了相反方向的发展,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第一,在本体论方面:《老子》的本体论脱胎于《易经》,都强调天地为万物的本源,但《易经》强调“有”,《老子》却突出“无”。《易经》以氤氲本体论,强调“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是唯物的,强调万物包括人,起源于宇宙运动,而老子则提出“有生于无”,结果走向了唯心的宇宙本体论。

第二,在哲理方面:《易经》有阴阳对立统一等鲜明的矛盾法则,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的齐物论,把有为与无为等同,把生与死等同,取消了无为与有为之间的转化条件,主张绝对相对论从而导致了老庄消极的人生哲理,可见,《老子》的矛盾观渊源于《易》,却又作了相反的发展。
第三,在社会观方面:《老子》的出世观与《易经》、儒家的入世观相反,主张“无为而有为”,不争不斗,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死不相往来,一切听从自然……所谓“道法自然”。而《易经》却恰恰相反,强调一统天下“建万国”(统一的万乘大国),亲诸侯(互建邦交),“大人以继明照四方”“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派奋发向上的气势,是与《老子》的思想体系迥然不同的。

第四,在伦理观方面:《易经》强调的是人与社会的融一,而《老子》更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而庄子则强调超越社会群体的自由,将伦理的高度自由化、逍遥化、个体化及绝对相对化发展到了极致。

儒道同源殊途的重大启示

儒家和道家同出于《易经》,但却在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方面同源而异辙,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思想观点、人生哲理、处世哲学有天壤之别呢?

这是许多人都问我的问题。我想,要回答这一问题,其实不难,根本的原因有三,而这三点既是两派分歧的主要根据,也是对我们的重大启示。

第一,宇宙本体论是世界观的分水岭。

导致儒道两派严重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对宇宙本体认识论的不同,也就是说,根源在于两家对世界本源的认识不同,是有还是无,是实还是虚,一句话,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

儒家认同的《易经》对宇宙本源的认识是实有的,因而决定了其人生观是积极的和入世的、有为的。

相反,道家由于对宇宙本源的认识是虚无的,因而决定了其人生态度是消极出世和无为的。

从儒、道两家的不同人生观,也启示了对宇宙本源认识的重大意义。因为这是世界观的问题,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观、伦理观的严重分歧,可见对世界本源的认识的重大启示。

第二,对矛盾转化条件的认识的重大启示

《易经》和《老子》的辩证法都是相当杰出的,但结果却形成了积极和消极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根源在于对矛盾转化条件的认识不同。

《易经》强调人的主题能动性在矛盾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主张积极入世,强调有为,强调革命,突出自强。而《老子》则恰恰相反,取消了矛盾转化的条件,而过分重视自然转化,轻视个人能力在矛盾转化中的作用,这也是导致其消极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第三,《易经》的日新哲理对人生哲理的重大启示

我们都知道,事物的发展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即旧事物不断被否定而转化为新事物的规律,旧事物必然灭亡,新事物必然取而代之,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也就是说新旧事物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易经》极为重视事物的产生,高度突出生生和日新,而且突出的是辩证的否定观。

杨力提示

《易经》极为强调通过内在矛盾运动进行知我否定,而不是依靠外力,这就是《易经》为什么高度强调自强不息、高度突出以有为的努力实现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也就是说,高度强调主观努力,突出新生,强调上进。

反之,《老子》采取的是绝对否定,对新生不感兴趣,主张遁世离俗,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全盘否定,正是由于《老子》把否定和肯定对立起来,因而采取了消极的、看破社会隐居无为的生活方式,走向了修身养性的精神超脱的世界观。

杨力提示

孔子和老子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经历着同样的社会现实,但人生态度却有着天壤之别,这启示了世界观对人生态度的重大影响,由此可见对世界观,包括唯物宇宙观、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认识是何等重要!因为世界观决定着人生态度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