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年代略晚於《夢溪筆談》的《萍洲可談》中記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載。文中指 出,當時只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時候才使用指南針,可見剛開始使用指南針時,並不熟練。二十幾年後,許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也有類似的記載:“惟視星斗 前邁,若晦冥則用指南浮針,以揆南北。”

吳魯衡羅經店”第七代傳人吳水森在製作羅盤。新華社 資料使用指南針導航在早期並不熟練,宋人怎樣擺弄它的?

      翻越古徽州的崇山峻岭,清澈的橫江邊有一座古樸的小鎮——休寧縣的萬安鎮。兩三百年前,這裡商業繁華、店鋪林立,有“小小休寧城,大大萬安鎮”的說法,古鎮的繁華甚至超過了當時的縣城。在省外,萬安鎮也大大有名,過去建築師們定方位、沿海船主們船舶上定航向的羅盤,幾乎一半以上產自萬安。南商北販們不辭辛苦,從全國各地聚集萬安,搭載船隻,沿橫江、新安江、錢塘江,把精緻的萬安羅盤帶到杭州,再從杭州販到全國。

      1915年,萬安“吳魯衡羅經店”生產的羅盤被送到美國巴拿馬世博會參展。400年前就將中國羅盤技術引入西方、並發展了近代遠洋航海的西方人,見到了這種別具一格的羅盤,敬奉地將其譽為“羅盤祖先”,毫不猶豫地向它頒發了金獎。

中國羅盤“找到”美洲
      萬安羅盤至遲興起於元代,在明代得到發展,清代中葉進入鼎盛時期。但中國羅盤的製作史卻可上推到宋朝或者更早些。因為在北宋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就已經記載了四種羅盤的樣式。

       “宋代,羅盤的製作以江西贛州為中心;到宋末元初,贛州的羅盤製作開始衰落,製作中心轉移到安徽休寧的萬安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吳魯衡羅經店”的後人吳水森表示,“這以後,休寧的萬安鎮逐漸成為'內陸派’羅盤的製造中心;後來,沿海的廣州、福州、香港等地繼承並發展了贛州、徽州的航海羅盤業,他們生產的航海羅盤更精緻,工藝水平更高。”

        明代鄭和下西洋的船隊里用以指示航海方向的就是 “沿海派中國羅盤”。這種用於航海的羅盤大約於15世紀前後傳入歐洲,航海家哥倫布依靠羅盤的導航,進行了極富冒險精神的遠洋航行,並於1492年發現了美洲大陸。

徽商促進萬安羅盤業
萬安鎮興起羅盤製作有獨特因素。
       從地理位置上看,萬安鎮坐落在橫江之濱,由橫江經新安江,從錢塘江經杭州直達大海,這是一條交通十分便利的水路。在陸路交通不發達時,萬安一直是古徽州的重要水運碼頭,來往行商者眾多,逐步發展為商業重鎮。萬安鎮在明、清鼎盛時期,店鋪多達400餘家,行業多達100多種,街長5華里,雄踞休寧縣九大街市首位,享有“小小休寧城,大大萬安鎮”的美譽。

“'徽商’的作用不可低估,某種程度上,正是'徽商’促成了徽州萬安古鎮羅盤業的興起。”安徽史學研究會學者、“徽商”研究專家袁志清認為。
         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萬安盛產銀杏樹和虎骨樹(也叫絲綿樹),這是製作羅盤的上等材料。在吳水森看來:“只有用這兩種樹木製作羅盤,才能保證其質地優秀,防裂防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壞。”

小學徒偷藝成大師
             萬安羅盤業最早的名店,是在明清時期聞名全國羅盤業界的“方秀水羅經店”,“羅經”是當時人們對於羅盤的敬稱。隨後,相繼誕生的名店有“胡茹易”、“胡平秩”和“吳魯衡”等,而真正讓萬安羅盤風靡全國、揚名天下的,則是曾在“方秀水羅經店”里學藝的小學徒吳魯衡。

據吳魯衡的後人吳水森介紹,在萬安羅盤業內,有一條清規戒律:為保證萬安羅盤的製作技藝不被外傳,“安放磁針”這道工序必由店主親自在密室里安裝,旁人不得窺視偷學。而且,這道秘技“傳媳不傳女”。而其他五道工序,也是各守其位,不得旁騖。技工年少進店,老死出店。諸多學徒即便後來成了師傅,頂多也只能掌握前五道工序。

            但吳魯衡卻是個“例外”。據《吳氏家譜》記載,吳魯衡十二三歲就被送到了“方秀水羅經店”當學徒,由於天資聰穎、嘴甜腿勤,很快就贏得了店主的信任和賞識,進而擁有了更多的學藝機會,包括能自由走動偷學。

              清雍正年間,大約在1723年和1735年之間,吳魯衡離開“方秀水羅經店”,集徽盤、粵盤、閩盤之精華,揚徽盤之特色,在萬安上街創辦“吳魯衡羅經店”。憑藉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製作態度,吳魯衡製作出的羅盤很快就在市場上超越了方氏羅盤。而吳魯衡並不滿足,又獨具匠心地開發出日晷、月晷和指南針盤等產品,成為國內羅盤製作界之翹楚。

“吳魯衡羅經店”製作的羅盤、日晷等產品,以質量上乘、精密度高而暢銷各地,遠的甚至已銷售到日本等國家。1915年,吳氏羅盤與日晷被選送美國巴拿馬世博會。

          據史料記載,巴拿馬世博會的評委對精緻的中國羅盤讚譽有加。更重要的是,評委們認為,中國羅盤從指南針技術發展而來,而指南針則為現代航海、現代地理學等奠定了基礎。因而,他們把萬安羅盤稱為“羅盤祖先”,並授予其金獎。

              然而,進入現代社會,羅盤使用得越來越少。在萬安,羅盤生產不再興盛,甚至有些後繼乏人。為了保護這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羅盤 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世博歷史之謎
        羅盤源自指南針技術,而指南針是中國人引以為豪的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歷史學家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其樣子像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古人稱這種儀器為“司南”。當時的著作《韓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記載了司南的應用,鄭國人采玉時就帶了司南以確保不迷失方向。

        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留下了歷史上對指南針的最早記載,他不僅記載了指南針的製作方法,而且通過實驗研究,最早發現了地磁偏角現象。

       成書年代略晚於《夢溪筆談》的《萍洲可談》中記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載。文中指出,當時只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時候才使用指南針,可見剛開始使用指南針時,並不熟練。二十幾年後,許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也有類似的記載:“惟視星斗前邁,若晦冥則用指南浮針,以揆南北。”

到了元代,指南針一躍成為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儀器。不論晝夜晴陰都用指南針導航了,而且還發展到羅盤導航。羅盤的方位盤仍是二十四向,盤式由方形演變成圓形。這樣一來只要看一看磁針在方位盤上的位置,就能斷定出方位來。南宋時,曾三異在《因話錄》中曾有記載:“地螺或有子午正針,或用子午丙壬間縫針。”這是有關羅經盤最早的文獻記載。文獻中所說的“地螺”,就是羅盤。

萬安羅盤
【世博會榮譽榜】
       羅盤是從指南針發展而來的傳統實用民俗工藝品,可用於天文、地理、航海等。宋末元初以後,安徽休寧的萬安鎮逐漸成為羅盤製作中心,並於明清時期達到鼎盛。在1915年巴拿馬世博會上,萬安鎮“吳魯衡羅經店”的羅盤獲得金獎。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儲靜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