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顧問吳一凡:
命運的真諦:
a>凡人被陰陽氣所操控,不能修達到無心、明心之境地,便生定數,則命運。
一個極善之人,命運絕不能約束他;同樣一個極惡之人,命運也約束不了他。
b>一個人的命運能逃得了嗎?<求富貴,求子女,求長壽>:命由己作,相由心生,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c>你認為自己該得功名利祿?應該有子女嗎?
同輩中人多有福相,而我相貌輕薄,又未能積德以造福,加以本性不耐煩重,
度量狹窄,縱情任性,輕言妄談,自尊自大..怎當得大事!<地穢多生物,
水清常無魚>,如今你好潔癖,形同孤寡,是無子女一因。脾氣暴躁,乏養育和氣,
是無子女二因。仁愛是化育之本,刻薄是不育之因,若一向潔身自好,不能捨己為人,
不同情別人,是無子女三因。另有多話秏氣,好酒損精,徹夜長座不知養護元氣,
亦是無子女之因。世間不應得到的事還多得很,豈只功名與子女,世人能享有千萬財富.
或享百萬財富,或者應該捱窮餓死,是取決於各人心性所造成,天只會<因材施教,
因勢利導>而已。只要了解個人的因素,是造就人生吉凶禍的關鍵,將化吝嗇成施捨,
偏激為平和,虛偽成虔誠,浮躁改成沉着,驕傲改成謙虛,懶敗改為勤奮,
殘忍化為仁慈,刻薄改為寬容,盡量自愛,珍惜自己,別蹧蹋自己,
讓前種種比如昨日死,以後種種如今日生,如此,必能去除身上的病根,
重新獲得仁義道德的新身軀。血肉物質之身,假若必受生或滅氣數的影響,
則人類的道德精神之體,必能感動天地而獲福,則表明:<天作孽猶可違,
自作孽不可活>。引詩經所說:<人若能了悟立命之道,順天之理,
自然就能求得厚福>。同時指出:今天自己所祈求的是天作之孽,仍可避免,
只要自己擴充德行,廣積陰德,多作善事,則自己所造的福,那有不應驗之道理?
若以易經一書所說之趨吉避凶道理,話說命運不能改變,則吉又如何取得?
凶又如何可避?只有坤卦可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福澤子孫。
若誓改以往過失,向上天表白懺悔,誠求心願《目標》誓作三千善事,
以報答天地祖宗養育之恩德;並記下善功以作警惕:
1>將善事記錄在功過簿上,如有過失,則須功過相抵。
2>改造命運必須心不動意念,靜下一塵不染,在此心如止水,如青空之刻,祈壽天地,
則人心即是天心,必能感動天地而得福。
立命之說:
據孟子說:<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夭與壽是二種截然不同的遭遇,
但孟子則說是一樣呢?
釋疑:
a>人若能心處於不動慾念之境,隨遇而安,善盡生之職責,命必然過得踏實,
那還有夭與壽之分別嗎?
b>貧富、窮通、貴賤等等,也都只是在心存慾念之後才有分別,
正因為世人心存妄念,不敢面對現實,不能以靜心處理順境,以善心安於逆境,
因此生死就變成嚴重的二面,故一切吉凶禍福、毀譽是非、窮通貴賤,
也就困擾著世人,而弄得心神不靈,永無寧日。]
c>人若能修身養性,去惡向善,安於順逆現實,時刻處於不動絲毫非非之念,
達致<明心似鏡、似光、似無>的境界,則離<反本還原,歸根復命>的境界,
這樣一切罪惡過失,自然也就無蹤無影,命運自然歸於稱心如意,全吉無凶之境,
這才是真正利人利己,有價值的行為。若靜修以達空靈難言之境,
則天地合一,使純心靈受福蔭!
誰能安命而力行?
a>只要終日小心行事,便覺心安理得,變成了戰戰兢兢,小心謹慎辦事,
甚至處於暗室之中,亦不怨天,碰到有人罵我毀我,也都能淡然處之,不與計較;
便能如願以償。
b>達願後,必須再檢討自身,若還感覺修養很勉強,如行善而不徹底,
救人而心存疑慮,身行善而口不擇言,平時操持守節,或醉後放蕩不拘等,
都將功抵過如形同虛度,如此宜再發願,歷時久遠,積累善事《以千為單位》,
如願可成,便即還願。復行許願、記錄善舉、願成再向上天還願。。。。
c>每行一善,就筆記於書,時間長短必需於許願時呈明,如行三千善舉,
就要在此段時間完成。
d〉書經上說:<天難諶、命靡常>,又說:<惟命不於常>。天命之說, 其實是不可信的,
也非一成不變,命運更不可能不變。 故證:<凡是說人生禍福惟天定者,必是凡夫俗子;
禍福憑心定,賢達能安命者,必是聖賢豪傑>。
改過命運三階段:
a>從事上改、
b>從理上改、
c>從心上改,作法不同,其功效各異。
積善之方:
a>積善之家有餘慶
b>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c>上天有好生之德
d>心地光明鬼神欽
e>敬神護法世代昌
隨緣濟眾,行善積德:
a>與人為善
b>敬愛存心
c>成人之美
d>勸人為善
e>救人危急
f>興建大利
g>捨財作福
h>護持正法
i>敬重尊長
j>愛惜物命
謙德之功效,引易經所說:
a>上天對於驕傲自滿的萬事萬物,總是虧損他,以幫助謙虛之事物。
b>地道理也一樣,高處之山水,總要往下流,以漆補低陷的地方。
c>鬼神對於驕傲自滿的,總要折損他,而庇護謙虛之人。
d>人心也一樣,驕傲自滿者,必為人所憎恨,惟有謙虛之人,才受人敬重。
彿家有言: <求富貴得富貴,求功名得功名>,人能立志,像樹立根,
立定志向須念念不忘謙虛,處處與人方便,自然就能感動天地。因此造化惟心,
成敗在己。引孟子說: 人若能擴充自己的德性,將各人祈求功名富貴的希望,
推及於眾人,與人共享,與人同樂, 則人生自必無憂無慮,和平安祥。
疑問一:
女性手上生斷掌紋,主夫妻難白頭,若說相由心生,修心能補相嗎?
而斷掌紋或破相會消失嗎?
答:
人的掌紋及面相,記錄著前生及今生的遭遇,既然留下了記號,就不會消失。
不宜只憑片段的斷掌紋,就說夫妻不能白頭偕老,就像不能僅憑部份面相,
斷人吉凶一樣,必須綜合其他各部位的紋路面相,才能修心養性,
必會有其他補救之因素出現。要知道,掌紋、面相,會隨着生活環境,祖先的遺傳,
<含地理環境>,以及本人的心理及身體狀態而變化。因此,為人者不必為一時長相的美醜,
一部份缺陷的紋路而憂心忡忡,若信<相>有徵象,也需從各方面作綜合的判斷,
不能僅憑<管中瞧豹>或<盲人摸象>,便作一知半解的推斷。
況且人生的吉凶禍福,根本是繫於一念之間,而非繫於變化不定的長相跟紋路。
僅引太上老君所說::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一般迷信命運的人,
所應深入探討的<至理名言>。
疑問二:
我一生不作虧心事,何必拜天求神,以增加麻煩?
答:
這是一般人的<通病>,也是一般人的<過失>,自認自己十全十美,
正是驕傲自滿的毛病,也是超粗心大意的糊塗人。
如易經所言:<滿招損,謙受益>,大凡自高自大之人,幾乎都是處於<招損及物極必反>
的衰敗關鍵上,這種人若有福,則禍已不遠;若無福,則衰象已現。
再說:藐視<宗教鬼神>,排擠僧人修士,鄙視人生哲理,
或一幅自命清高,我行我素的行徑,正是自暴自棄的最佳寫照。
平日也有開口閉口就說:<信教之人,都是惡心有過之人,或有所求,因此才信教>,
就算信教者都曾犯過失!難道自己就不曾犯過嗎?何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有何不好?人若無德即是過,若祖宗未積蔭德,自己又不行善,縱靠人力智取,
終日為鈎心鬥角競鬥心機以發福,則發蹟後必有奇禍,甚至禍福交加,
不信可驗証左鄰右舍,若有以不擇手段謀得之福,誰能得以常持,而無禍害隨之?
疑問三:
神<天虛>如何無所不知?
答:
俗語雲:<舉頭三尺有神明,鬼神無所不知>。信真有這回事嗎?
近代科學家經特別效果照相機實驗已證明,人體皮膚之外表,被一層三寸至三尺的<氣光>所籠,
當身體某臟腑有病時,此部位之<氣光>,即呈暗淡衰弱。此<氣光>則俗稱<光環>,
亦稱為<人體元氣>;在身是氣,離身是<靈魂>,俗稱<是神是鬼>;
當應古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之理。若三寸之外一團虛靈,無形無象,無所不在,
即是神的<人神>的靈體。神,只可意會,難予言傳筆錄,勉強下定義,
可解說:則人身元氣之外的虛空,即是神的<靈體>,其大無外。
而鬼與神本是一理一體,因此說其小無內。
故可說:<鬼神無所不在>的實證,既是無所不在,也就應無所不知之疑問。
疑問四:
人神溝通靠意念,其理何在?
答:
一般人祈禱而言,方式各異,有唸出聲,有動嘴唇,有心中默唸。
其間用語亦各異,祈求不一;或有以籤符咒求問求解,到底,<鬼神>如何神機妙算?
<神>能同時了解凡人的心聲,不分動或靜,不分語言都能一目了然的原因,
因為<神>只看人的<意念>,而不聽人的語言,其過程是:人一動心,必產生<意念>,
即思想,然後再轉成語言或文字。有意念便產生一道心波,而一團虛靈的<神>,
是無形的導體,也是萬緣的接收器,一瞬間,神便了解凡心的心思。
故云:<心有邪念,就已犯罪,不一定作了才算>。正因為神能與人的意念互相共鳴,
故祈禱不一定要開口,只要心無什念即能通神。有三心兩意,或意亂情迷而成雜波,
這如所謂:<誠者靈,不誠不靈>;亦如孔子說:<祭神如神在>一樣靈現。
疑問五:
因果業力<陰德、氣數>能支配凡人的命運嗎?
答:
常云:人一生之吉凶禍福,只繫於前生累世造因而來,則可說人一生的際遇,
是受因果業力所支配,非人力所能左右。如此今生行善積德,也只能替來生種善因,
以期結下善果。
疑問六:
若今生行善積德,不能改變因果業力,創造今生好命運,則有待下世,人成了無可奈何的動物,
茫茫前程,叫人如何有心向善?
答:
人生之命運,也受因果業力所影響,然而絕對不是一成不孌的。人只要修心養性,
也能創造新命運,活在自己的理想中。如果你不修德行,隨波逐流,
則一生命運吉凶之遭遇,必然同時在肉身上應驗,而受因果佐駛。若能一心向善,
淡薄明志,明惡結真我之哇鎊來嗎>一樣效果,翎的 答:一舫家已證明,
充實心靈的生活,免除肉體,物慾的依賴,則必可改造命運,
化解前生之孽障,也能達上隨心所慾,創造全吉無凶之境地。
其中發夢是個實例:夢中之我是<神識>,即是我之<性靈>,
這個<性靈>是本身歷萬世而不朽的<真我>,
其肉身之我只是一世即逝的<假我>,只因吾人之<性靈>被物慾所迷,
隨而託附該肉身。人<性靈與肉體>若能修心養性,自然能做到<歸根復命>,
達到<明心見性>的境界,從而了解真我之秘,則進一步達到<誰欠誰還>,
及趨吉避凶的方法。比如:此生遭遇之吉凶,既由真我<即性靈>累世造因而來之果,
則此果也應由此造因的<性靈真我>去擔負,
而吾人肉體之假我<性靈託附之身>並沒有代人受過的義務,如此,則前生所造之因,
只會去報應<真我之性靈>,作補償結果。由此可知,人生之本<修心>及<立命>,
必能改變個人一生之命運。
疑問七:
人生真會有<命運的機緣>那巧妙的際遇嗎?
答:
a>人的一生,隨時都有無數影響他命運的機緣,其中可反映於掌紋及面相上,
以記錄著前生及今生的遭遇,既然留下了記號,就不會消失。
而命運的機緣隨時會從每個人的身旁眼前溜過,其造成禍福的結果,但憑一念之間。
上天並沒有對誰作特別的照顧。
b>有業障重重之無福—群,其心念不正,凡事往壞的一面去想,聞正論而鄙視,
逢君子而迴避,因此只有痛苦與失敗的機緣;能與其有緣者才留下此記錄。
c>有福慧厚之人,心存謙虛,凡事往好的一面看,因此一草一木,一砂一石,
都是磨鍊人生的試金石,好事當榜樣,惡事當警惕,兢兢戰戰,
則人生自會有許多巧妙的境遇。
總評:
一般人為處世,追求功名富貴,都只是一時高興,一廂情願而己,興之所至,意興闌珊則止,
缺乏恆心,缺乏眼光。因此,凡人修身立命,必須有恆,立定志向, 廣積陰德,加被十方,
則命運也就拘束不了人。
命運的真諦:
a>凡人被陰陽氣所操控,不能修達到無心、明心之境地,便生定數,則命運。
一個極善之人,命運絕不能約束他;同樣一個極惡之人,命運也約束不了他。
b>一個人的命運能逃得了嗎?<求富貴,求子女,求長壽>:命由己作,相由心生,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c>你認為自己該得功名利祿?應該有子女嗎?
同輩中人多有福相,而我相貌輕薄,又未能積德以造福,加以本性不耐煩重,
度量狹窄,縱情任性,輕言妄談,自尊自大..怎當得大事!<地穢多生物,
水清常無魚>,如今你好潔癖,形同孤寡,是無子女一因。脾氣暴躁,乏養育和氣,
是無子女二因。仁愛是化育之本,刻薄是不育之因,若一向潔身自好,不能捨己為人,
不同情別人,是無子女三因。另有多話秏氣,好酒損精,徹夜長座不知養護元氣,
亦是無子女之因。世間不應得到的事還多得很,豈只功名與子女,世人能享有千萬財富.
或享百萬財富,或者應該捱窮餓死,是取決於各人心性所造成,天只會<因材施教,
因勢利導>而已。只要了解個人的因素,是造就人生吉凶禍的關鍵,將化吝嗇成施捨,
偏激為平和,虛偽成虔誠,浮躁改成沉着,驕傲改成謙虛,懶敗改為勤奮,
殘忍化為仁慈,刻薄改為寬容,盡量自愛,珍惜自己,別蹧蹋自己,
讓前種種比如昨日死,以後種種如今日生,如此,必能去除身上的病根,
重新獲得仁義道德的新身軀。血肉物質之身,假若必受生或滅氣數的影響,
則人類的道德精神之體,必能感動天地而獲福,則表明:<天作孽猶可違,
自作孽不可活>。引詩經所說:<人若能了悟立命之道,順天之理,
自然就能求得厚福>。同時指出:今天自己所祈求的是天作之孽,仍可避免,
只要自己擴充德行,廣積陰德,多作善事,則自己所造的福,那有不應驗之道理?
若以易經一書所說之趨吉避凶道理,話說命運不能改變,則吉又如何取得?
凶又如何可避?只有坤卦可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福澤子孫。
若誓改以往過失,向上天表白懺悔,誠求心願《目標》誓作三千善事,
以報答天地祖宗養育之恩德;並記下善功以作警惕:
1>將善事記錄在功過簿上,如有過失,則須功過相抵。
2>改造命運必須心不動意念,靜下一塵不染,在此心如止水,如青空之刻,祈壽天地,
則人心即是天心,必能感動天地而得福。
立命之說:
據孟子說:<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夭與壽是二種截然不同的遭遇,
但孟子則說是一樣呢?
釋疑:
a>人若能心處於不動慾念之境,隨遇而安,善盡生之職責,命必然過得踏實,
那還有夭與壽之分別嗎?
b>貧富、窮通、貴賤等等,也都只是在心存慾念之後才有分別,
正因為世人心存妄念,不敢面對現實,不能以靜心處理順境,以善心安於逆境,
因此生死就變成嚴重的二面,故一切吉凶禍福、毀譽是非、窮通貴賤,
也就困擾著世人,而弄得心神不靈,永無寧日。]
c>人若能修身養性,去惡向善,安於順逆現實,時刻處於不動絲毫非非之念,
達致<明心似鏡、似光、似無>的境界,則離<反本還原,歸根復命>的境界,
這樣一切罪惡過失,自然也就無蹤無影,命運自然歸於稱心如意,全吉無凶之境,
這才是真正利人利己,有價值的行為。若靜修以達空靈難言之境,
則天地合一,使純心靈受福蔭!
誰能安命而力行?
a>只要終日小心行事,便覺心安理得,變成了戰戰兢兢,小心謹慎辦事,
甚至處於暗室之中,亦不怨天,碰到有人罵我毀我,也都能淡然處之,不與計較;
便能如願以償。
b>達願後,必須再檢討自身,若還感覺修養很勉強,如行善而不徹底,
救人而心存疑慮,身行善而口不擇言,平時操持守節,或醉後放蕩不拘等,
都將功抵過如形同虛度,如此宜再發願,歷時久遠,積累善事《以千為單位》,
如願可成,便即還願。復行許願、記錄善舉、願成再向上天還願。。。。
c>每行一善,就筆記於書,時間長短必需於許願時呈明,如行三千善舉,
就要在此段時間完成。
d〉書經上說:<天難諶、命靡常>,又說:<惟命不於常>。天命之說, 其實是不可信的,
也非一成不變,命運更不可能不變。 故證:<凡是說人生禍福惟天定者,必是凡夫俗子;
禍福憑心定,賢達能安命者,必是聖賢豪傑>。
改過命運三階段:
a>從事上改、
b>從理上改、
c>從心上改,作法不同,其功效各異。
積善之方:
a>積善之家有餘慶
b>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c>上天有好生之德
d>心地光明鬼神欽
e>敬神護法世代昌
隨緣濟眾,行善積德:
a>與人為善
b>敬愛存心
c>成人之美
d>勸人為善
e>救人危急
f>興建大利
g>捨財作福
h>護持正法
i>敬重尊長
j>愛惜物命
謙德之功效,引易經所說:
a>上天對於驕傲自滿的萬事萬物,總是虧損他,以幫助謙虛之事物。
b>地道理也一樣,高處之山水,總要往下流,以漆補低陷的地方。
c>鬼神對於驕傲自滿的,總要折損他,而庇護謙虛之人。
d>人心也一樣,驕傲自滿者,必為人所憎恨,惟有謙虛之人,才受人敬重。
彿家有言: <求富貴得富貴,求功名得功名>,人能立志,像樹立根,
立定志向須念念不忘謙虛,處處與人方便,自然就能感動天地。因此造化惟心,
成敗在己。引孟子說: 人若能擴充自己的德性,將各人祈求功名富貴的希望,
推及於眾人,與人共享,與人同樂, 則人生自必無憂無慮,和平安祥。
疑問一:
女性手上生斷掌紋,主夫妻難白頭,若說相由心生,修心能補相嗎?
而斷掌紋或破相會消失嗎?
答:
人的掌紋及面相,記錄著前生及今生的遭遇,既然留下了記號,就不會消失。
不宜只憑片段的斷掌紋,就說夫妻不能白頭偕老,就像不能僅憑部份面相,
斷人吉凶一樣,必須綜合其他各部位的紋路面相,才能修心養性,
必會有其他補救之因素出現。要知道,掌紋、面相,會隨着生活環境,祖先的遺傳,
<含地理環境>,以及本人的心理及身體狀態而變化。因此,為人者不必為一時長相的美醜,
一部份缺陷的紋路而憂心忡忡,若信<相>有徵象,也需從各方面作綜合的判斷,
不能僅憑<管中瞧豹>或<盲人摸象>,便作一知半解的推斷。
況且人生的吉凶禍福,根本是繫於一念之間,而非繫於變化不定的長相跟紋路。
僅引太上老君所說::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一般迷信命運的人,
所應深入探討的<至理名言>。
疑問二:
我一生不作虧心事,何必拜天求神,以增加麻煩?
答:
這是一般人的<通病>,也是一般人的<過失>,自認自己十全十美,
正是驕傲自滿的毛病,也是超粗心大意的糊塗人。
如易經所言:<滿招損,謙受益>,大凡自高自大之人,幾乎都是處於<招損及物極必反>
的衰敗關鍵上,這種人若有福,則禍已不遠;若無福,則衰象已現。
再說:藐視<宗教鬼神>,排擠僧人修士,鄙視人生哲理,
或一幅自命清高,我行我素的行徑,正是自暴自棄的最佳寫照。
平日也有開口閉口就說:<信教之人,都是惡心有過之人,或有所求,因此才信教>,
就算信教者都曾犯過失!難道自己就不曾犯過嗎?何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有何不好?人若無德即是過,若祖宗未積蔭德,自己又不行善,縱靠人力智取,
終日為鈎心鬥角競鬥心機以發福,則發蹟後必有奇禍,甚至禍福交加,
不信可驗証左鄰右舍,若有以不擇手段謀得之福,誰能得以常持,而無禍害隨之?
疑問三:
神<天虛>如何無所不知?
答:
俗語雲:<舉頭三尺有神明,鬼神無所不知>。信真有這回事嗎?
近代科學家經特別效果照相機實驗已證明,人體皮膚之外表,被一層三寸至三尺的<氣光>所籠,
當身體某臟腑有病時,此部位之<氣光>,即呈暗淡衰弱。此<氣光>則俗稱<光環>,
亦稱為<人體元氣>;在身是氣,離身是<靈魂>,俗稱<是神是鬼>;
當應古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之理。若三寸之外一團虛靈,無形無象,無所不在,
即是神的<人神>的靈體。神,只可意會,難予言傳筆錄,勉強下定義,
可解說:則人身元氣之外的虛空,即是神的<靈體>,其大無外。
而鬼與神本是一理一體,因此說其小無內。
故可說:<鬼神無所不在>的實證,既是無所不在,也就應無所不知之疑問。
疑問四:
人神溝通靠意念,其理何在?
答:
一般人祈禱而言,方式各異,有唸出聲,有動嘴唇,有心中默唸。
其間用語亦各異,祈求不一;或有以籤符咒求問求解,到底,<鬼神>如何神機妙算?
<神>能同時了解凡人的心聲,不分動或靜,不分語言都能一目了然的原因,
因為<神>只看人的<意念>,而不聽人的語言,其過程是:人一動心,必產生<意念>,
即思想,然後再轉成語言或文字。有意念便產生一道心波,而一團虛靈的<神>,
是無形的導體,也是萬緣的接收器,一瞬間,神便了解凡心的心思。
故云:<心有邪念,就已犯罪,不一定作了才算>。正因為神能與人的意念互相共鳴,
故祈禱不一定要開口,只要心無什念即能通神。有三心兩意,或意亂情迷而成雜波,
這如所謂:<誠者靈,不誠不靈>;亦如孔子說:<祭神如神在>一樣靈現。
疑問五:
因果業力<陰德、氣數>能支配凡人的命運嗎?
答:
常云:人一生之吉凶禍福,只繫於前生累世造因而來,則可說人一生的際遇,
是受因果業力所支配,非人力所能左右。如此今生行善積德,也只能替來生種善因,
以期結下善果。
疑問六:
若今生行善積德,不能改變因果業力,創造今生好命運,則有待下世,人成了無可奈何的動物,
茫茫前程,叫人如何有心向善?
答:
人生之命運,也受因果業力所影響,然而絕對不是一成不孌的。人只要修心養性,
也能創造新命運,活在自己的理想中。如果你不修德行,隨波逐流,
則一生命運吉凶之遭遇,必然同時在肉身上應驗,而受因果佐駛。若能一心向善,
淡薄明志,明惡結真我之哇鎊來嗎>一樣效果,翎的 答:一舫家已證明,
充實心靈的生活,免除肉體,物慾的依賴,則必可改造命運,
化解前生之孽障,也能達上隨心所慾,創造全吉無凶之境地。
其中發夢是個實例:夢中之我是<神識>,即是我之<性靈>,
這個<性靈>是本身歷萬世而不朽的<真我>,
其肉身之我只是一世即逝的<假我>,只因吾人之<性靈>被物慾所迷,
隨而託附該肉身。人<性靈與肉體>若能修心養性,自然能做到<歸根復命>,
達到<明心見性>的境界,從而了解真我之秘,則進一步達到<誰欠誰還>,
及趨吉避凶的方法。比如:此生遭遇之吉凶,既由真我<即性靈>累世造因而來之果,
則此果也應由此造因的<性靈真我>去擔負,
而吾人肉體之假我<性靈託附之身>並沒有代人受過的義務,如此,則前生所造之因,
只會去報應<真我之性靈>,作補償結果。由此可知,人生之本<修心>及<立命>,
必能改變個人一生之命運。
疑問七:
人生真會有<命運的機緣>那巧妙的際遇嗎?
答:
a>人的一生,隨時都有無數影響他命運的機緣,其中可反映於掌紋及面相上,
以記錄著前生及今生的遭遇,既然留下了記號,就不會消失。
而命運的機緣隨時會從每個人的身旁眼前溜過,其造成禍福的結果,但憑一念之間。
上天並沒有對誰作特別的照顧。
b>有業障重重之無福—群,其心念不正,凡事往壞的一面去想,聞正論而鄙視,
逢君子而迴避,因此只有痛苦與失敗的機緣;能與其有緣者才留下此記錄。
c>有福慧厚之人,心存謙虛,凡事往好的一面看,因此一草一木,一砂一石,
都是磨鍊人生的試金石,好事當榜樣,惡事當警惕,兢兢戰戰,
則人生自會有許多巧妙的境遇。
總評:
一般人為處世,追求功名富貴,都只是一時高興,一廂情願而己,興之所至,意興闌珊則止,
缺乏恆心,缺乏眼光。因此,凡人修身立命,必須有恆,立定志向, 廣積陰德,加被十方,
則命運也就拘束不了人。
來源網站: 吳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