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門口土地
何謂門口土地:
土地神,又有各種稱謂包括福德正神、福德老爺、土地公公、土地伯公、福德公、土地公、土地爺、地主公、福德、土公、土地、土伯、土正、地主、社神、社公、社官、後土等。
土地神乃中國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主要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民間信仰 中的地方保護神,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在一般民間的信仰中,神明多半會有明確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處很多,眾說紛紜,傳說之多不勝枚舉,此舉兩例。
一說為:周 朝一位官吏張福德,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廉正,勤政愛民,至周穆王三年辭世,享年一百零二歲,有一貧戶 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貧轉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資建廟並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發展。
另一說為:周朝時,上大夫的家僕張福德(或張明德),主人赴遠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張明德帶女尋父,途遇風雪,脫衣護主,因而凍死途中。臨終時,空中出 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九字,蓋為忠僕之封號,上大夫念其忠誠,建廟奉祀,周武王感動之餘說:「似此之心可謂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
在台灣,土地神的造像有多種。一般都是以長者形象出現,但服飾則有所不同,市區、鬧區的土地神像多為富人樣貌,甚至手持玉如意、金元寶、銀錠。田野地區的土地神像一般多持柺杖。山區的土地神像,則有騎馬、騎虎甚至騎龍、麒麟的。有些地區會將土地神像以文官樣貌呈現,以崇高其神格。
台灣傳說「土地神轄山中虎」,而土地神坐騎也常被認為是虎,也有傳說虎神能守護廟境。故許多廟宇會在土地神的供桌下供奉一座虎的雕像,謂之「虎爺」、「虎將軍」。
門口土地作用:
中國自古就有土地神的崇拜,左 傳通俗篇有云:「凡有社裡,必有土地神,土地神為守護社裡之主,謂之上公。」。所謂土地神就是社神,其起源是來是對大地的敬畏與感恩;說文解字:「社,地 主也」,顧名思義,社就是土地的主人,社祭就是對大地的祭祀,又有後土之說;禮記:「後土,社神也」;史記·封禪書:「湯以伐夏,祭告後土」,後漸由自然 崇拜轉化為人格神;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此似為社神人格化之始。
閩南、台灣人則認為,土地神可以保佑農業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經商順利,旅客旅途平安,甚至還保護墳墓,不受邪魔的侵擾。土地神是功能性極強的神明。一般說法,土地神為地方之守護神祇,為鄉里之神。
土地公名責:
土地公的職責是「造福鄉里,施德百姓」,故稱「福德正神」或「福德財神」,以一村或鄰里為管轄範圍。民間以生前行善者或廉
正官吏為土地神,土地才有人格名字。按正統道教規定,城鎮和寺廟的土地才稱「福德」,鄉村的只能叫「土地」。村落裡則俗稱土地公、社公或福神等,客家人更
以「伯公」來表示相互間的親密關係。而在郊野、墓地則以「後土」稱呼。儘管名稱各異,各地土地公皆由「後土皇地祗」統轄,後者是總司土地的國家大女神,與
天帝相對應。
土地公又稱「五方五土龍神、前後地主財神」。五方是指東、南、西、北、中。而五土者,就是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和原隰。
地有龍脈,故土地神又稱龍神。「有土斯有財」,土地也是財神。全名指的是遍佈四面八方、無所不在的土地神眾,可謂「公佈天下」、「天下為公」。「田頭田尾
土地公」就是對社神親切的暱稱。
安門口土地步驟:
一) 須擇一個好的日子,以期得天時、地利、人和。
二) 安於好土地牌,土地牌一般是寫上「門口土地財神」(見圖);若環境不許可安於土地牌的話,可貼一張寫上的紅紙亦可。
常見於香港住宅門外的土地公牌位「門口土地財神」
三) 用柚葉或溪錢拭土地牌以作開光。
四) 於置一個香爐於土地牌之前,香爐須以瓷器製品為合,勿用金屬香爐。
五) 敬貢品。貢品包括三牲(即雞、燒肉、及魚或鴨)、生果(通常是橙及蘋果)、一杯酒及一杯茶或水(先敬酒、後敬茶)。
六) 燒衣紙。衣紙包括:圓貴人、長貴人、銀紙、溪錢、金寶、銀寶、土地衣、長壽香(三支)。
注意:土地安放完畢後,以後須每日上香三支,以示敬意。
土地祭拜的日子:
民間百姓播種和收成的時候拜土地,叫「春祈」和「秋報」。人們也會把土地公迎進家裡,早晚清香一柱,奉茶三盞,每遇初一十五,則以三牲酒禮祀祭。 也會在以下的日子拜祭:
土地公生日:農曆二月初二 |
二月初二是土地誕,會燒衣致謝。
土地公得道升天日:農曆八月十五 |
《諸羅縣志》:「中秋祀當境土神,與二月二日同;訪秋報也。四境歌吹相聞。為之社戲」,故所謂春祈秋報即與上述兩日相同,現今之祭儀應為舊有社祭習俗之變。
作牙:「作牙」,由於土地公是「財神」,習俗上舊曆每月的初二、十六,商家都祭拜土地公,祈求生意興隆,稱之「作牙」,又稱「牙祭」、「作禡」,閩粵一帶叫「做牙」。 以二月初二的「頭牙」,和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最為重要。 |
其他有關土地的事項:
掃墓:民間認為土地神乃墓園之守護,故掃墓前需先祭拜土地神,答謝其看守墳墓之辛勞。
在民間,除了將土地公視為地神之外,也視之為財神與福神,因為民間相信「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因此土地公就被商家奉為守護 神。據說他還能使五穀豐收並能鎮鬼神,因此,很多人就把土地公迎進家裡祭拜。一般家庭的廳堂五神中必有供奉土地公,家中沒有供奉土地公的,也在每月的初 二、十六,在家門前設香案、燭台、供品祭拜。不過一般農家則是以每月的朔、望兩天,也就是初一和十五祭拜土地公。
值得注意的是: 門口土地財神是在門口外面的,而五方五土龍神,前後地主財神是地主,應供奉在家中,兩者不可混亂,亦不可以一起供奉。
若因搬家而請走土地,可以準備一份土地衣紙,點香三支,蠟燭一對,稟明土地不能供奉的原因,再化寶,待香燭衣紙燒完後,用紅紙包如土地牌位,可以棄置在一般的垃圾桶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