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風水的女碩士:讓人類的生命受到切實的尊重
6月9日,一大早王蓉帶着羅盤飛往榆林,直奔佳縣。
(蔡勇)這是黃土高原上一處三山環抱的坡地。王蓉要為這裡將建造的一座莊園勘測,研討設計規劃方案。她爬了一面坡翻了兩座山,走走停停,不時用手中的羅盤測算着。站在高處仔細查看了山勢后,在她的指導下,開始放線,初步為莊園場地開挖定位。
“風水學”碩士
王蓉大學學的是攝影專業。2006年,成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第一屆招生的建築美學研究生。
導師祁嘉華是國家住建部專家委員會委員、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文化研究所所長。
王蓉選擇了難啃而敏感的“風水學”研究方向。“我的學位論文沒有巨人的肩膀,有的只是熱愛和好奇心……”王蓉說,經常感到知識不夠,盲點太多。
2009年,王蓉碩士畢業。還沒來得及享受學有所成的喜悅,就遭遇了一連串的尷尬。女碩士就業難,學了一個冷門專業的女碩士就業更難。面試變成了普及風水知識的過程,在一片驚訝的“哦”聲后就沒戲了。
2012年,她辭職了,靠寫文案、做策劃、拍照片,來養活自己…….
2014年春,30歲的王蓉下決心租了一套房子,開始了她的工作室創業之旅。
人居環境美學
“風水學,用現代學科分類,應該叫做人居環境美學,是解決人與居住問題。”王蓉說,風水學服務的對象是人,通過一系列的安排,讓人生命受到切實的尊重。
“過去談風水繞不過陰宅,中華民族有個傳統叫事死如事生,風水中古人先談陰宅。”王蓉說,按照過去的說法,陰宅的選擇會對後輩產生影響,很多民間傳說都把某個人或家族的成功,歸功於祖先埋的地方好,這當然是一種非科學的神秘主義觀念,和現代科學格格不入.現代建築要體現的”風水學”,主要是去除這些神秘主義元素,把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放在首位.
現在,王蓉的工作是利用所學做些項目指導.小到一間房子一個店面,大到四五百畝地的大樓盤,十幾棟樓的小區的布局、戶型、方位、朝向位置確立,並和設計部門配合,解決好戶型設計上的硬傷。
7月14日,王蓉來到西安一家剛剛搬遷新址的母嬰服務公司,對自己的設計作追蹤調查。“(該機構)為媽媽們創造一個場,成為她們自由通暢的交流空間。”王蓉說。
“這個空間的主人是員工,是他們在這裡工作、學習、生活,他們的意見特別重要。”王蓉說,這個機構做的事業是與生命相關的事,因此在設計上着重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一、把控造型,例如沙發的形狀及空間的流線分佈;二、注重色彩的情感表達;三、甄選材質。例如,綠色植物五行屬“木”,“木”代表東方,東方代表生命的生髮,就契合了該機構的職能。
王蓉說。風水自古以來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問。從商鞅為秦國擬選新都咸陽,到隋唐長安,一直到香港的著名建築中銀大廈,都會考慮風水。這裡既有建築選址、施工方便與安全、符合當時審美習慣的考慮,也有文化品味、價值觀的追求。不好一味簡單斥之為迷信。
風水學的現狀與爭議
“風水,屬於傳統文化的範疇,西安建科大開設的‘人居環境美學’專業課里就有風水。因為就業難,沒有人願意學,研究生里僅有王蓉一人學習。”祁嘉華教授說,風水”的現狀是,南方熱北方冷,外國熱國內冷,陰宅熱陽宅冷。
祁教授認為,風水是祖先生存智慧,其源頭在黃土高坡,窯洞就是最能體現風水的建築,建窯先看環境,四合院就是延續了這個原理。
人生存的匹配有內外兩種環境:外環境,包括植被和適合人生存的冷暖衣食;內環境,選的環境與居住者的命相是否匹配,內外都能夠匹配的就是一個最佳的居住地。把一座城市當成一個人,如果不按風水的規律做,就會基因錯亂,容易出現畸形。在只講效益不講文化的當下,一些城市建設的規劃原則是追求容積率,而不是生活質量。
“風水,上世紀50年代以來很長時間是不能說的。”中國工程建設設計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張錦秋教授說,風水是我們先民在解決人與自然相處的問題、解決人和自然的關係問題的思維。首先要考慮安全宜居。怕刮大風,背後要有山擋風,取水方便門前要有水池和河流,房屋朝南,為使陽光充足。這是對居住環境的選擇:安全、健康、舒適。
張錦秋教授認為,傳統的“風水”貫穿於我國古代城址選擇,規劃設計,以及營造活動。這種古老的技藝以“擇吉而居”為主旨。比如把地形、地貌歸成若干類型,靈活選擇,有時自然地形不理想,比如東面風大就在那邊多種些樹,大風來了也能擋風。實際上就是指導人們用人工方法能動地優化自然環境。
“有些把人的命相攪合進去我就不信了。”張錦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