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國學與易學研究基地於遵義縣毛石鎮成立
(本報訊 王淼)7月22日,貴州省易學與國學研究中心易學研究基地成立大會暨2015·首屆貴州易學論壇在晚清著名學者、經學大師蕭光遠的故里貴州省遵義縣毛石鎮舉行,來自省內的近百名易學研究專家學者、易學愛好者及蕭氏代表出席相關活動。
據了解,將毛石鎮蕭光遠故居定為“貴州省易學與國學研究中心易學研究基地”,是經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同意,由貴州省易學與國學研究中心和毛石鎮人民政府共同建立。基地共聘顧問6人、研究員23人。基地建立后,可以充分發揮其文化教育功能、文化旅遊功能和科研功能,可以為貴州省易學與國學研究中心專家作易學講堂提供場所和科研支持。
據史料記載,蕭光遠,遵義縣毛石鎮台上村人,字吉堂,別號鹿山野人,清代末期的遵義文化名人,貴州晚清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經學家、史學家、文學家,一生以教書為業。從教期間,潛心研治易學,歷時16年,著成《周易屬辭》12卷、《周易通例》5卷、《周易通說》2卷、《易字便蒙》1卷。鄭子尹、莫友芝分別為之作序,均給予較高評價。其三部易學著作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屹立中國書林。他與鄭子尹、莫友芝鼎足並稱學界泰斗、文化巨擘,同列《清代貴州名賢像傳》,在《續遵義府志》的人物列傳中,名列“文學人物”首位。
毛石鎮鎮長穆雲康告訴記者,易學研究基地作為毛石鎮的文化符號,可使蕭光遠的學術思想和文化能量服務當代、傳之後代。基地建立后,通過學術研究、學術論壇、文化講座的高端交流與傳播,打造地方文化名片,提升毛石鎮的易學文化中心地位,增強毛石鎮乃至遵義地區地域文化的獨特性和厚重性,擴大對外文化交流,推動地域特色文化走向全省乃至全國,助力地方經濟的發展。
首屆貴州易學論壇由貴州省易學與國學研究中心主任王路平教授主持。論壇上,原省社科院院長蔣南華《梵凈山為中心的武陵黔中地區是“科學之母——易學”的發源地》,省社科院研究員、貴州文史館館員黃萬機《蕭光遠的詩與唐家的關係》,遵義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葛鎮亞《蕭光遠的易學特色》等專家學者的精彩研究成果的展示,讓與會人員共享了一輪豐富的易學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