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溪古城風水龍脈的傳說

四川青溪古城風水龍脈的傳說

 


 

青川縣老縣城青溪處於陰平古道之上,從三國建廣武縣迄今有1700多年,歷來是州郡縣治地,歷經滄海桑田的變遷,幾度廢興,這裡曾是英雄輩出,角逐天下之地,有“吊兩朝興廢之由”之說。亦留下了很多離奇的傳說和動人的故事,尤其是“風水龍脈”傳說更使古鎮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風水”流長源遠,風水活動在我國古代比較盛行,“風水”一語始見於《葬書》:“葬者,乘生氣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學萌芽於春秋時期,破土於秦漢,生長於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風水學方面的著作已是林林總總、不一而足。這時也出現了一大批諸如孟浩然、王維等專以描繪山水的詩人、詞人,還有專門描摹山水為主的山水畫派,推進了山水學的發展,特別是在唐朝將它作為一種兼有山水藝術氣質,同時又深深切入世俗生活,為芸芸眾生尋找暫時和永久歸宿地的“山水學”和風水理論推向一個高潮。隋唐之後風水文化亦得到進一步發展。雖然到近現代一些人把風水與封建迷信劃上了等號,大加指責與批判,甚至意欲消滅。但是,有關風水的傳說還是很多,直到現在有意無意亦有實用的,如建園林、建房,甚至修工廠均要注意山水、風向等問題,人們在修房建屋時總是要考慮和選擇近水而居,聚風處而住。風水在長期因循使用過程中,風水的敘述程式在每個堪輿家那裡和每本堪輿學著作中,都有可能不同。然而,堪輿家們總是要根據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等程式進行風水活動。在古代修建重要建築或建衙門時,均要選有龍脈龍神之地。清代葉久升在《山法全書》中說:“龍者何?山之脈也……土乃龍之肉,石乃龍之骨,草乃龍之毛”。唐代楊筠松在《青囊奧語》中說:“龍神者,五行之生旺氣也,流行於地中,神秘莫測,故以龍神名之,狀其妙也”,也就是說認脈尋龍,主要是看能否“藏風聚氣”。據說生活在這種“藏風聚氣”之地的人會富貴。從科學角度講,在“藏風聚氣”之地居住有利於人民安居,有益身體健康。千百年來,“風水龍脈”傳說對人們產生了深刻的心理影響,也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據堪輿家分析,青川縣青溪古鎮地域內主要有三大龍脈,分別稱之為“五馬奔槽”、“龍鳳傍”、“龜馬相會”,這些均是以集鎮為中心而在四方位分佈。“五馬奔槽”是說東橋、干樹杈等五山連水齊向古集鎮奔馳而來,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將集鎮合抱相擁。歷史上州郡縣治地一般是依山傍水而修建,其衙門是背北面南而設立。青溪集鎮三面臨水一面環山,古衙門所在地亦是背北面南,背後是脈氣悠遠之山脈,前邊是東河、南河等五水相聚,形成了明顯的藏風聚水之地。“龍鳳傍”是說集鎮西北一帶由九座山連綿相聚形成飛騰的龍形山脈,即人們所說的九龍山,在風水上稱為“九龍嘯天”,九龍山攔住了吹向集鎮的西北風,使集鎮有藏風聚風效果。與之遙相呼應的是集鎮東南方的幾座小山連成的一隻展翅飛翔的飛鳥形山勢,稱之為“鳳凰展翅”。“鳳凰展翅”山脈恰似鳳凰飛舞在五水交匯的水口不遠處,形成山水交融之勢,這兩大山脈相依相傍,形成龍鳳配地脈。據說“龍鳳傍”這種脈象較為罕見,應是生侯出妃之脈象。“龜馬相會”傳說是九天玄女的白馬化作的山脈─—馬鞍山,與遠古時期神龜下界因眷戀陰平古道的人間美景而化作的山脈——神龜山(丁平山至小屯一帶)就近相會,從而形成的龍脈之地,這兩座山脈相連相結時,應是健康長壽之脈象。可惜的是很多年來這兩個山脈均被東河水(唐家河下游)所截斷,作用發揮不佳。這一脈象站在玉泉山莊或者石牛寺一目了然。

 

眾所周知,有諸多的地仙和堪輿家們在這一帶從事過風水活動,也有許多朝代在這塊土地上建立過州郡縣治地,何也?一般而言,在古代建州郡縣治地之地,除了考慮軍事以及所處地理位置等重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考慮是否是風水寶地。北魏時期,研究風水之風盛行,堪輿家輩出,當時一名地仙在陰平古道一帶踏勘時,發現馬鞍山一帶常有紫雲黃氣之異,占卜以為有將相與王者之氣,這個消息迅速傳到了朝廷,大臣們紛紛要求在青溪建郡縣治地,皇帝採納了這個建議,於正始元年(504年)廢平武郡置馬盤郡兼置馬盤縣,治地從關虎一帶遷至今青溪場鎮,隋唐、五代、宋元時期均建縣治地於此。明朝初年,龍州土知州薛文勝等一行人到達青溪,隨軍擅長於風水龍脈之術的幕僚對古城周圍地形進行了認真考察,他發現這一帶龍、鳳、龜、馬等脈象齊具,且藏風聚水效果較好,又處在陰平古道上,位置十分重要,甚為驚異,她立即向薛文勝稟報:“此地乃龍脈福地,建龍州衙門更為祥瑞”。薛文勝大喜,不惜動用人力、物力,將龍州治地遷往青溪古城。這在史冊上也有記載,如:《龍安府志》和《青川縣誌》均記載:“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土知州薛文勝由江油雍村徙龍州治地於青川縣青溪”。其衙門設在青川縣的青溪龍州街(原西街),並歷經了薛繼賢等4任州官。龍州治地建青溪后,青溪得到較大發展,薛文勝等人在其境內進行了治水、改土等,大力發展生產,設立了鐵蛇等四大關,重新修建了城牆城樓,在面向馬鞍山的東門上懸掛“紫氣東來”的牌匾,也隱含了承接龍脈之意,進一步強化了軍事。他們還維修了青溪一帶包括華嚴庵、石牛寺、城隍廟、關帝廟在內的70多座寺廟庵等,建園林20多處。同時亦加強了民族之間的融合等等,使青溪在這個時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成為少有的繁華之地。直到明洪武二十三年,由於征戰需要等原因,龍州府衙治地才由青溪遷至龍安府(現平武縣城)。龍州治地遷走後不久,古鎮發生了許多離奇之事,大約是在明宣德年間,有5個和尚結伴來到青溪,為首的和尚慈祥面紅、青衣黑須、手執禪杖、氣質非凡,兩位老和尚和兩個小和尚緊隨其後。他們到來的前後,怪事連連發生,如:九龍山、馬鞍山一帶紅雲不退,夜裡鳥鳴虎嘯,5個和尚剛到青溪時的居所石牛寺一帶日夜雲霧繚繞不去,雲霧中青牛時隱時現。據地輿家分析說:“那是有緣貴人到了,地脈龍神在潮動”。忽然有一夜,一朵碩大的金蓮花從城南冉冉升起,毫光四射,並向雜木溝方向漂去,半個時辰後方才消失,這一奇異天象據本地一些打柴燒炭人說他們也曾經見過類似情景。第二天,人門忽然發現北邊石牛寺一帶的雲霧退去了,5個和尚已隨金蓮花的飛向到了華嚴庵,於是華嚴庵驟然森嚴起來,庵里的女尼們紛紛出走,尼姑庵成為了和尚修行的庵。一段時間裡,不斷地還有補鍋打銅的五色匠作紛紛到華嚴庵住下。後來人們才知道那五位和尚就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文一行,兩個老和尚是大臣陳濟等人扮成的,兩個年輕的是護駕人,那些五色匠作是“靖難之役”之後,隨建文皇帝西逃的大臣們,他們是一路尋訪建文皇帝到達華嚴庵的。推算起來,到那個時候建文皇帝已在雲貴川等地雲遊飄泊10多個年頭了,畢竟是遜國皇帝,不想長久當遊方和尚,很想找個具有龍脈之地,且又較隱秘之地安身。他們一行到過好幾個省,遊歷過一些名山古剎,都感到不如意,他們到達青溪后,地脈龍神潮動,大臣陳濟這個人又深諳風水和懂天文識地理,他反覆考察了青溪一帶的風土人情,根據地脈龍神的潮動,以及太白金星託夢所指引,他發現了“龍鳳傍”、“龜馬逢”等山水脈象,同時也發現青溪處於陰平古道的要衝之上,這一帶山巒疊嶂,便於隱藏,進退有據。遂在金蓮花的指引下來到華嚴庵長駐至死。在華嚴庵發掘的立於清朝康熙8年的《廣佛碑》、立於清朝康熙58年的《重建華嚴庵碑記》等碑記以及九五方圓塔等均佐證了建文皇帝隱居於華嚴庵至死的事實。《青川縣誌》亦記錄了這一事件。同時聽當地年長者說起,他們在孩提時就聽說建文皇帝到華嚴庵是太白金星給陳濟託夢,指明藏龍之處在“金蓮盛開的龍脈之地”,而華嚴庵四周地形正是一朵盛開的旱蓮花,很有利於落難“真龍天子”安身靜靜修鍊。幾百年來一直傳說建文皇帝死後就葬在了青溪,即“明十四陵”就在青溪。不過,他會選擇什麼地方作為皇陵,在蓮花山還是在九龍山?龍眼在何處?現在還是個謎。

  公元17世紀40年代開始,中國進入由滿清統治時期,在清朝統治的200餘年曆程中,“反清復明”的活動一直未停止過,滿清政府採取了包括“大興文字獄”、武力鎮壓等各種手段來對付人民的反抗,據《龍安府志》記載,清順治6年(1649年)清朝置青川分縣於青溪,在青川分縣居統治地位的官僚集團基本上是滿族人。在清朝中後期,青川分縣一帶的農民起義,白蓮教活動日益頻繁,同治年間,石達開余部也到達青川分縣,青川分縣統治者更是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維護其統治,其中採取了“破風水、斷龍脈”的辦法。據說在清朝後期清政府曾派來了一個很懂漢文化、精通風水學的知事,他研究了青溪的風水龍脈之後,在東橋一帶找到鳳凰山脈的細頸處的“龍眼”,組織了200多人在那裡連挖了近兩個月,挖斷了鳳凰山脈的“頸”,又修建風水塔一座壓住了鳳凰背,於是鳳凰不能展翅,更無法形成“龍鳳傍”了。又下令炸毀了建於明朝的東河六孔石木大橋,脈氣見水而止,龜馬無路相會。同時又派500多人到石牛寺高家梁一帶開渠挖溝,在斬龍崖一帶深挖數日,想使“九龍嘯天”氣走脈息。一百多年來,很多人也去看過開挖的龍脈之地,的確是溝壑深深,他們感到十分稀奇,也很遺憾!

  俗話說:“風水輪留轉”,有人說龍脈一個花甲子,即60年一流轉,也有人說古鎮龍脈需經“三元”(上元、中元、下元)180年才能輪轉,更有人說青溪古鎮脈氣早已轉回來,只是一般人無法受用,也未能起到什麼作用,要等“有緣人”來開拓,而“有緣人”是誰呢?“龍眼”又在何處呢?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實筆者認為: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些水,在科教興國的今天,我們又何必去深究,也許是千古笑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