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溪古城风水龙脉的传说

四川青溪古城风水龙脉的传说

 


 

青川县老县城青溪处于阴平古道之上,从三国建广武县迄今有1700多年,历来是州郡县治地,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几度废兴,这里曾是英雄辈出,角逐天下之地,有“吊两朝兴废之由”之说。亦留下了很多离奇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尤其是“风水龙脉”传说更使古镇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风水”流长源远,风水活动在我国古代比较盛行,“风水”一语始见于《葬书》:“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学萌芽于春秋时期,破土于秦汉,生长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风水学方面的著作已是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时也出现了一大批诸如孟浩然、王维等专以描绘山水的诗人、词人,还有专门描摹山水为主的山水画派,推进了山水学的发展,特别是在唐朝将它作为一种兼有山水艺术气质,同时又深深切入世俗生活,为芸芸众生寻找暂时和永久归宿地的“山水学”和风水理论推向一个高潮。隋唐之后风水文化亦得到进一步发展。虽然到近现代一些人把风水与封建迷信划上了等号,大加指责与批判,甚至意欲消灭。但是,有关风水的传说还是很多,直到现在有意无意亦有实用的,如建园林、建房,甚至修工厂均要注意山水、风向等问题,人们在修房建屋时总是要考虑和选择近水而居,聚风处而住。风水在长期因循使用过程中,风水的叙述程式在每个堪舆家那里和每本堪舆学著作中,都有可能不同。然而,堪舆家们总是要根据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等程式进行风水活动。在古代修建重要建筑或建衙门时,均要选有龙脉龙神之地。清代叶久升在《山法全书》中说:“龙者何?山之脉也……土乃龙之肉,石乃龙之骨,草乃龙之毛”。唐代杨筠松在《青囊奥语》中说:“龙神者,五行之生旺气也,流行于地中,神秘莫测,故以龙神名之,状其妙也”,也就是说认脉寻龙,主要是看能否“藏风聚气”。据说生活在这种“藏风聚气”之地的人会富贵。从科学角度讲,在“藏风聚气”之地居住有利于人民安居,有益身体健康。千百年来,“风水龙脉”传说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心理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据堪舆家分析,青川县青溪古镇地域内主要有三大龙脉,分别称之为“五马奔槽”、“龙凤傍”、“龟马相会”,这些均是以集镇为中心而在四方位分布。“五马奔槽”是说东桥、干树杈等五山连水齐向古集镇奔驰而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将集镇合抱相拥。历史上州郡县治地一般是依山傍水而修建,其衙门是背北面南而设立。青溪集镇三面临水一面环山,古衙门所在地亦是背北面南,背后是脉气悠远之山脉,前边是东河、南河等五水相聚,形成了明显的藏风聚水之地。“龙凤傍”是说集镇西北一带由九座山连绵相聚形成飞腾的龙形山脉,即人们所说的九龙山,在风水上称为“九龙啸天”,九龙山拦住了吹向集镇的西北风,使集镇有藏风聚风效果。与之遥相呼应的是集镇东南方的几座小山连成的一只展翅飞翔的飞鸟形山势,称之为“凤凰展翅”。“凤凰展翅”山脉恰似凤凰飞舞在五水交汇的水口不远处,形成山水交融之势,这两大山脉相依相傍,形成龙凤配地脉。据说“龙凤傍”这种脉象较为罕见,应是生侯出妃之脉象。“龟马相会”传说是九天玄女的白马化作的山脉─—马鞍山,与远古时期神龟下界因眷恋阴平古道的人间美景而化作的山脉——神龟山(丁平山至小屯一带)就近相会,从而形成的龙脉之地,这两座山脉相连相结时,应是健康长寿之脉象。可惜的是很多年来这两个山脉均被东河水(唐家河下游)所截断,作用发挥不佳。这一脉象站在玉泉山庄或者石牛寺一目了然。

 

众所周知,有诸多的地仙和堪舆家们在这一带从事过风水活动,也有许多朝代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过州郡县治地,何也?一般而言,在古代建州郡县治地之地,除了考虑军事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等重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是否是风水宝地。北魏时期,研究风水之风盛行,堪舆家辈出,当时一名地仙在阴平古道一带踏勘时,发现马鞍山一带常有紫云黄气之异,占卜以为有将相与王者之气,这个消息迅速传到了朝廷,大臣们纷纷要求在青溪建郡县治地,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正始元年(504年)废平武郡置马盘郡兼置马盘县,治地从关虎一带迁至今青溪场镇,隋唐、五代、宋元时期均建县治地于此。明朝初年,龙州土知州薛文胜等一行人到达青溪,随军擅长于风水龙脉之术的幕僚对古城周围地形进行了认真考察,他发现这一带龙、凤、龟、马等脉象齐具,且藏风聚水效果较好,又处在阴平古道上,位置十分重要,甚为惊异,她立即向薛文胜禀报:“此地乃龙脉福地,建龙州衙门更为祥瑞”。薛文胜大喜,不惜动用人力、物力,将龙州治地迁往青溪古城。这在史册上也有记载,如:《龙安府志》和《青川县志》均记载:“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土知州薛文胜由江油雍村徙龙州治地于青川县青溪”。其衙门设在青川县的青溪龙州街(原西街),并历经了薛继贤等4任州官。龙州治地建青溪后,青溪得到较大发展,薛文胜等人在其境内进行了治水、改土等,大力发展生产,设立了铁蛇等四大关,重新修建了城墙城楼,在面向马鞍山的东门上悬挂“紫气东来”的牌匾,也隐含了承接龙脉之意,进一步强化了军事。他们还维修了青溪一带包括华严庵、石牛寺、城隍庙、关帝庙在内的70多座寺庙庵等,建园林20多处。同时亦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融合等等,使青溪在这个时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少有的繁华之地。直到明洪武二十三年,由于征战需要等原因,龙州府衙治地才由青溪迁至龙安府(现平武县城)。龙州治地迁走后不久,古镇发生了许多离奇之事,大约是在明宣德年间,有5个和尚结伴来到青溪,为首的和尚慈祥面红、青衣黑须、手执禅杖、气质非凡,两位老和尚和两个小和尚紧随其后。他们到来的前后,怪事连连发生,如:九龙山、马鞍山一带红云不退,夜里鸟鸣虎啸,5个和尚刚到青溪时的居所石牛寺一带日夜云雾缭绕不去,云雾中青牛时隐时现。据地舆家分析说:“那是有缘贵人到了,地脉龙神在潮动”。忽然有一夜,一朵硕大的金莲花从城南冉冉升起,毫光四射,并向杂木沟方向漂去,半个时辰后方才消失,这一奇异天象据本地一些打柴烧炭人说他们也曾经见过类似情景。第二天,人门忽然发现北边石牛寺一带的云雾退去了,5个和尚已随金莲花的飞向到了华严庵,于是华严庵骤然森严起来,庵里的女尼们纷纷出走,尼姑庵成为了和尚修行的庵。一段时间里,不断地还有补锅打铜的五色匠作纷纷到华严庵住下。后来人们才知道那五位和尚就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文一行,两个老和尚是大臣陈济等人扮成的,两个年轻的是护驾人,那些五色匠作是“靖难之役”之后,随建文皇帝西逃的大臣们,他们是一路寻访建文皇帝到达华严庵的。推算起来,到那个时候建文皇帝已在云贵川等地云游飘泊10多个年头了,毕竟是逊国皇帝,不想长久当游方和尚,很想找个具有龙脉之地,且又较隐秘之地安身。他们一行到过好几个省,游历过一些名山古刹,都感到不如意,他们到达青溪后,地脉龙神潮动,大臣陈济这个人又深谙风水和懂天文识地理,他反复考察了青溪一带的风土人情,根据地脉龙神的潮动,以及太白金星托梦所指引,他发现了“龙凤傍”、“龟马逢”等山水脉象,同时也发现青溪处于阴平古道的要冲之上,这一带山峦叠嶂,便于隐藏,进退有据。遂在金莲花的指引下来到华严庵长驻至死。在华严庵发掘的立于清朝康熙8年的《广佛碑》、立于清朝康熙58年的《重建华严庵碑记》等碑记以及九五方圆塔等均佐证了建文皇帝隐居于华严庵至死的事实。《青川县志》亦记录了这一事件。同时听当地年长者说起,他们在孩提时就听说建文皇帝到华严庵是太白金星给陈济托梦,指明藏龙之处在“金莲盛开的龙脉之地”,而华严庵四周地形正是一朵盛开的旱莲花,很有利于落难“真龙天子”安身静静修炼。几百年来一直传说建文皇帝死后就葬在了青溪,即“明十四陵”就在青溪。不过,他会选择什么地方作为皇陵,在莲花山还是在九龙山?龙眼在何处?现在还是个谜。

  公元17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由满清统治时期,在清朝统治的200余年历程中,“反清复明”的活动一直未停止过,满清政府采取了包括“大兴文字狱”、武力镇压等各种手段来对付人民的反抗,据《龙安府志》记载,清顺治6年(1649年)清朝置青川分县于青溪,在青川分县居统治地位的官僚集团基本上是满族人。在清朝中后期,青川分县一带的农民起义,白莲教活动日益频繁,同治年间,石达开余部也到达青川分县,青川分县统治者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其统治,其中采取了“破风水、断龙脉”的办法。据说在清朝后期清政府曾派来了一个很懂汉文化、精通风水学的知事,他研究了青溪的风水龙脉之后,在东桥一带找到凤凰山脉的细颈处的“龙眼”,组织了200多人在那里连挖了近两个月,挖断了凤凰山脉的“颈”,又修建风水塔一座压住了凤凰背,于是凤凰不能展翅,更无法形成“龙凤傍”了。又下令炸毁了建于明朝的东河六孔石木大桥,脉气见水而止,龟马无路相会。同时又派500多人到石牛寺高家梁一带开渠挖沟,在斩龙崖一带深挖数日,想使“九龙啸天”气走脉息。一百多年来,很多人也去看过开挖的龙脉之地,的确是沟壑深深,他们感到十分稀奇,也很遗憾!

  俗话说:“风水轮留转”,有人说龙脉一个花甲子,即60年一流转,也有人说古镇龙脉需经“三元”(上元、中元、下元)180年才能轮转,更有人说青溪古镇脉气早已转回来,只是一般人无法受用,也未能起到什么作用,要等“有缘人”来开拓,而“有缘人”是谁呢?“龙眼”又在何处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笔者认为: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些水,在科教兴国的今天,我们又何必去深究,也许是千古笑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