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尋味的武義發寶象龍塔


尋訪八婺寶塔之武義發寶象龍塔

外地人去武義,一出火車站就可以看見一座白色的塔矗立在公路邊,知道是縣城到了。

這座塔的名字頗耐人尋味,叫“發寶象龍塔”,既沒有佛教的色彩,也沒有地名的含義。很多人都不知其所云,而且字數多,讀起來有些拗口,所以當地人也只叫它“塔”。

發寶象龍塔位於武義縣城東北武川路和環城北路交會的一個小山坡上,山坡像一個馬鞍形,古代叫金鞍山,現屬武川公園。地處城郊比較偏僻,但武義縣城本身也不是很大。從車站到塔下,不過一刻鐘的時間。發寶象龍塔雖然聳立山巔,但山上植被茂盛,大樹參天,古塔僅僅露出兩三層。金鞍山也不高,數分鐘就可攀登至塔下。

發寶象龍塔是一座仿樓閣磚塔,七級六面,高約42米,通體白色。塔身逐層收分,收分舒緩,造型挺拔。磚疊澀出檐,檐下墨繪斗拱。每層相錯開窗,內有樓梯,可登至最高層,眺望武義山城的美麗風光。

據載,發寶象龍塔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竣工於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成為武義縣城一個重要的象徵。

建塔的幾個傳說

有着拗口名稱的發寶象龍塔是如何建起來的,武義民間存在頗多傳說。

相傳武義縣城的金鞍山上原來有座香山寺,是五代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建造的。歷史悠久,時毀時修,到明代還保留完好。在明萬曆年間,這個寺院還是武義要口,新上任的官員都要到寺里更衣,衣冠整齊然後進縣城。當時武義的一些讀書人認為有寺無塔,不配套,就自發籌集資金,建起了這塔(香山寺於清代雍正末年被毀,僅留塔)。

而據《武川顧氏宗譜》記載,明萬曆年間,武義人科舉考試屢屢不中,堪輿家提議建文峰(風水塔)轉運。當地於是在武義水口附近的金鞍山上建塔,顧氏先人顧有光等人還出錢出力。

民間則傳說建造此塔與“寶塔鎮河妖”有關。據傳,很早以前白洋渡是武義最大的碼頭,經此做生意的人很多。一日,有對父子倆撐船去金華,夜裡,父親聽到有講話聲音,好像是一條公龍和一條母龍在商量着在天亮之前把武義淹了當做海,天亮了法力就會變弱。這個父親被嚇得心慌慌,馬上叫醒兒子,並在船里學起了公雞叫,連着叫了幾下,全白洋渡的公雞都跟着啼了起來。兩條龍聽到雞啼,以為天要亮,就想溜。母龍一緊張,動作慢了點,被自己指揮移來的山壓住了。天亮以後,老百姓知道這個事情,怕母龍活過來做壞事,就在壓住母龍的那座山上造了一座塔,叫做鎮龍塔,也就是現在的發寶象龍塔。

哪個傳說比較靠譜?當地學者一般認為,《武川顧氏宗譜》的記載較為可靠,認為該塔就是一座風水塔。

拗口的名字怎麼來的

“發寶象龍”這個拗口的名字,據說是當時的縣令張國裳所取,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和“風氣漸開,人文欲啟”等含義。《歷史文化名城金華》一書中又有介紹說發寶是“舍利之藏無發而螺發,珠光之現不寶而多寶”之意,象龍則取自《貝葉經》“狂象無言問老龍”一句。

據傳,明萬曆年間塔建成后,當地儒生項世良等人就去請縣令張國裳取個塔名寫篇記。縣令當即滿口答應。過了幾天,儒生們去問詢塔名,縣令說:“一般的塔名都是用佛學的意義來取名的,武義有呂祖謙婺學的文化(明招文化),我就用儒學的義理來考慮,取名為‘發寶象龍塔’。”                   

儒生們聽了很高興,感到新鮮又陌生,就問:“這名字是什麼意思?”縣令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叫大家一起去登塔。

那一天,剛好是縣城集市,城區很熱鬧,在塔上俯瞰時,縣令指着那人頭攢動的集市說:“你們看,這許多人熙熙攘攘,臉孔看不清楚,但頭髮就很顯眼,有黑色的、白色的,還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像淺紅色、深青色的,閃動有光,都是老百姓。”他引經據典說:“在《周易》書里說到‘寡發、有發’,又說到‘利市三倍’,都含有‘寶’的意味。我所寶貴的就是民。”他又指着市場說:“那些魚、鹽、果、米、布……都是寶。這些寶都是老百姓勞動創造所得的,歸根結底是物寶來自發寶,所以我就取名為‘發寶’,你們看怎樣?”

儒生們個個感到意義深刻而又通俗,拍手稱好,接着又問:“‘象龍’是什麼意思?”縣令又帶他們走到塔下,要大家向上看,說:“現在塔高高地矗立着,《周易》中又說到‘象’(指圖像)和‘龍’。‘象’善於變化;‘龍’更是得到‘雲蒸雷奮’就要騰飛。”他又聯繫到當時武義的情況說:“今天武義風氣漸開,人文欲啟,士人有凌霄干雲之氣,兀然擎天。所謂人以地傑,地由人勝,你們讀書人也似龍,都是寶,希望‘愛其寶’,建設家園。合起來就叫‘發寶象龍’。”

生動有趣而又意義深刻的塔名,就是放在現在也意味深遠。

發寶象龍塔自建后歷380年未修,破損嚴重,1984年大修后雄姿重現,於1997年被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金華新聞網 本報記者 方躍鎮 實習生 汪翠翠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