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周易》哲學對中醫養生學的影響

試論《周易》哲學對中醫養生學的影響

 


 

《周易》是我國最古老的哲學著作,是古聖賢認識世界、探索宇宙原理的不朽傑作。其中的辯證法思想,對我國古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尤其對中醫的深刻影響更是有目共睹的。故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醫門捧喝》亦曰:“《易》之言,一言一字皆藏醫學之指南。”本文擬就《周易》哲學對中醫養生學的影響作一淺探,以求學者之斧正。
 
 
  1 “天人合一”與“天人相應”

  “天人合一”是《周易》哲學思想的核心。《說卦·傳》曰:“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曰仁曰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中藏經》釋云:“人者,上稟天,下委地;陽以輔之,陰以佐之……人之動止,本乎天地……天合於人,人法於天。”這種三才統一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法則的具體體現。古人把宇宙看作大天地,而把人看作小天地,兩者在不同的層次上發展變化,但有其共同的本質與屬性,遵從其統一的發展規律。故而《周易》指出:“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這一“天人合一”的哲學觀,為人類的頤養天年提供了可靠的理論根據。

  中醫養生完全吸收了《周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天人相應”的養生觀。

  《內經》言:“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這一“天人相應”的養生觀是在強調人作為自然界的產物及其組成部分是受自然規律的支配與制約的。故《內經》強調:“智者之養生,必須四時而適寒暑。”《內經》的作者根據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規律,提出了“四氣調神”的具體措施,倡導“春養生氣,夏養長氣,秋養收氣,冬養藏氣。”還倡導:“春……使志生;夏……使志無怒;秋……使志安寧;冬……使志若伏若匿。”至此可見,“四氣調神”是達到“天人相應”境界的必要手段,而“四氣調神”的目的又在於保持陽氣的充沛。人體陽氣充沛,精神煥發,便健康長存。歐陽修說得好:“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不自戕賊夭閼,以盡天年。”上古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四類養生家便實踐了這一諾言,故能“提攜天地,把握陰陽”,“處天地之和”而不危。他們“順四時而適寒暑”的寶貴經驗值得後人借鑒。與此相反逆四時的嚴重後果亦當警鐘長鳴:“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陽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歷史的經驗,揭示了一條永恆的真理“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故只有順應四時養生保健,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潛龍勿用”與“精神內守”

  “潛龍勿用”是《周易》哲學思想的重要命題。《乾卦·初九》曰:“潛龍,勿用。”龍是指龍星。《說文》:“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故“潛龍”是指潛淵之龍,隱而不見。爻辭提醒人們,處在這種狀態,便應靜而不動,以伺時機。《艮卦·彖辭》亦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宜,其道光明。”艮卦卦義為靜止,與“潛龍勿用”一脈相承。兩則爻辭在於表明:凡事必須等待時機,謹小慎微,而不可肆意妄為,失去理智,否則便大難當頭,災不可免。

  中醫養生接受了《周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精神內守”的養生觀點。

  《內經》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中醫養生注重內因,所謂“精神內傷,身必敗亡”,“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講得便是此理。《內經》主張“出世離俗,積精全神。”《內經》認為:“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據此可見,養生的關鍵之一在於積精、全神、行氣。而此三者又都以“神”的修養作為運轉中心。因為只要神守於內,“恬淡虛無”,體內真氣便會自然充盈,氣的運行也會符合自然之旨,生機就會旺盛,整個生命運動就會處於最佳功能狀態。李東垣在《東垣十書》中揭示得好:“積氣以成精,積精以全神,必清必靜,御之以道,可以為天人。”

  以養生著稱於世的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在“精神內守”方面亦有異曲同工的妙語。老子言:“少思寡慾。”莊子語:“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道家老莊的虛無思想清除其消極的部分,而情志影響健康,神形不可分離,當為養生保健的重要環節。

  3 “艮趾無咎”與“防微杜漸”

  “居安思危”是《周易》哲學思想的又一重要命題。《艮卦·初六》首言:“艮其趾,無咎,利永貞。”這裡強調指出雖然腳趾受傷是小毛病,但要引起重視,惟其如此,才能身體長安,健康長存。“艮趾無咎”的比喻,生動地展現了古人在“見微知著”中預防疾病的光輝思想。又如《坤卦·初六》言:“履霜,堅冰至。”爻辭提醒人們:事物的發展總會由量變達到質變,而要防止事物向壞的方面轉化,必須“未雨綢繆”、“居安思危”。

  中醫養生繼承並發展了《周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防微杜漸”的養生觀。

  《內經》中“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體現的便是“未病先治”的哲學思想,並以“渴而穿井,鬥而鑄錐”,比喻闡明治未病的重要意義。何謂治未病?明代張景岳感受深刻:“禍始於微,危因於易,能預此者,謂之治未病,不能預此者,謂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謹於微而已矣。”張氏還指出:“履霜堅冰至,貴在謹於微,此誠醫學之綱領,生命之樞機也。”張景岳一語中的,道出了“謹於危”便是“治未病”的關鍵所在。世上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有其先兆,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健康當然也不例外,能將影響身體健康的微兆扼殺在搖籃中,這便是掌握了醫學的綱領、攝生的法則。

  在“未病先治”方面,中醫養生還有其獨具的特色,傳統的針、灸、按摩、葯補均可成為“治未病”的良策。宋代太醫竇材在《扁鵲心書》中云:“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矣。《內經》、《千金方》亦記針關元、足三里,灸膏肓穴均有強身作用。宋代醫家張杲在《醫說》中有一名言:“若要安,三里長不幹。”就是說經常按摩足三里,有舒筋活血,促進新陳代謝的養生功能。另外,中醫藥補的作用亦不可小視。《神農本草經》被列入“上品”的藥物均冠以“輕身益氣,不老延年”之辭。如此豐富多彩的預防措施,實在是中醫養生的一大驕傲。

  4 “反身修德”與“德全不危”

  “反身修德”是《周易》哲學思想的精髓。《周易》注重道德修養。在《蹇卦·象辭》中,就提出了“君子以反身修德”的命題。何為德?古籍中有多種解釋。《洪範》曰:“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尚書·大禹謨》曰:“九德,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節而廉,剛而塞,強而義。”《正韻》曰:“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以上三說儘管內容不盡相同,但“正直”是其共同的內涵。德性的修養是人們事業成功的保證,也是趨吉避凶的法寶。《周易》鄭重指出:“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周易》作者以履、謙、復、恆、損、益、困、井、巽、九卦為喻,展現了一副完美無缺的德性修養圖,為人們的社會行為準則提供了極佳的道德規範。

  中醫養生承襲了《周易》重德的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德全不危”的養生觀。

  《內經》曰:“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故“大德者必得其壽。”不言而喻,道德高尚的人,心地善良、胸懷坦蕩、為人正派,故能時刻做到心安不懼,即使事情有了變故,也能處之泰然,轉危為安。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便是至因。美國杜克大學中心雷德福·威廉斯教授指出:“易激怒與憤世妒俗者,比那些遇事冷靜,與人為善的人,不到50歲時的死亡率要高4倍左右。因此,只有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與人為善的寬鬆心境,保持心態的平衡,才能使正氣旺盛,氣血流暢,臟腑功能正常,進而壽得天年。”由此看來,“養德養性無二術”的至理名言,可以信矣。

  縱觀歷史我們看到:唐朝的一代名醫孫思邈不但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而且慎於養生,做到了“內外百病皆不生”。他百歲后還能出診行醫,解人疾苦,攻讀《易經》,撰寫醫籍,甚至還登山採藥。當代著名的人口學家馬寅初教授,五十年代就提出“節制生育、控制人口”的正確主張,卻遭到了不白之怨,在逆境中仍心胸豁達,遇事冷靜,堅持鍛煉,持之以恆,也達到了百歲高齡。孫馬兩氏的輝煌人生是“大德必得其壽”的有力佐證,當為後人養生的不朽典範。

  綜上所述,《周易》哲學對中醫養生學的影響是巨大的。中醫養生之所以能在全世界獨樹一幟,歷經千載而不衰,是因為博大精深的《周易》哲學思想構築了其理論框架,我們從中醫養生的發展中再次看到了《周易》哲學思想的新的升華。願人們深研《易》理,盡啟其秘,使未來的中醫養生再來一次質的飛躍。

  作者簡介:施觀芬,女,副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醫古文教研室副主任。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