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復興來臨——2014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國際論壇隆重召開

國學復興來臨——2014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國際論壇隆重召開

 

 按:2014年8月29日上午8點30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國際論壇”在遼寧省政府人民禮堂隆重舉行。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及俄羅斯、美國、韓國、瑞士、日本、加拿大、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和地區的1500餘名代表與會。大會共收到論文兩百餘篇。本次論壇的宗旨是 “學與用的結合,古與今的融通。”

    由國際易學聯合會與北京大學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聯合主辦,北京四為堂遼寧分部承辦。本次論壇設有主席團成員五十人,大會主席為北京大學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廖彬宇教授。
 
    國際易學聯合會是世界各國、各地區與易學有關的學術團體、研究機構聯合組成的國際學術組織。是中國民政部登記註冊的唯一的國際性易學組織,業務主管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教授朱伯崑為第一屆會長,中國社科院院長陳奎元為名譽會長。

 


 

 (大會現場)


開幕式

 




(孫晶教授主持開幕式)


 

(趙為民教授開幕式致辭)

  開幕式由國際易學聯合會法人代表、中國社科院孫晶教授主持。

  中 宣部原常務副部長龔 心瀚先生宣布論壇開幕,國際易聯董光璧會長、北京大學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趙為民教授分别致辭。國際易聯秘書長廖彬宇教授宣讀了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周易學會劉大鈞會長、國際易聯榮譽會長、夏威夷大學終身教授成中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易學文化研究院院長張濤教授、貴州省易經研究會理事長麻福昌教授以及國際儒學聯合會發來的賀詞。
 

  開幕式后,國際易聯榮譽會長,中國科協研究員丘亮輝先生、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惠國先生、上海市原市委常委、市政府秘書長劉文慶先生、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館長黃朴民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能憲教授、台灣歐洲文教基金會主席朱高正先生、西安交通大學趙應樾教授、清華大學趙麗明教授、台灣中華周易學會創始人吳秋文先生等作了發言。

 


 

(董光璧會長發言)


   董光璧(中科院研究員):中國已故歷史學家錢穆認為,“天人合一”觀是中國文化對人類的最大貢獻。這是他後半生沉思的徹悟,是他通過中西思想文化比較研究所得,並且作為終極結論在其最後的口述文章《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中加以闡述。天人合一觀主張人道與天道的統一,即以天人關係為出發點理解和處理天命與人生的問題,由於《周易》的系統闡釋而為百家共識。在現代語境中,天人合一思想被重新詮釋為人與自然和諧或人文與自然和諧或文化與自然和諧。自然演化出人類,人類創造了文化。自然是人類的生存條件,文化是人類的生存方式。文化的進化從野蠻而文明,作為一種新的地質力量,使地球進入了“人類世”。人類是大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且只能生活在自然界之中,“究天人之際”成為永恆的思考主題。從人地系統研究到自然控制論的誕生,以及蓋亞假說和地球腦的覺醒,一個生存價值主導的“天人合一”觀的現代版,隱約在當代科學界的思想深處。

 




(丘亮輝先生髮言)

   丘亮輝(中國科協研究員):萊布尼茨說:“我的功績在於解釋了《周易》符號的二進制功能。”萊布尼茨發現了二進制原理后,二十幾年沒敢發表,後來看到邵雍的六十四卦圖后,發現與二進制相通,所以有了發表的勇氣和信心。這表明東西方思維方式是相通的,東方的長處是象,西方的長處是數。象、數的轉換濫觴於《周易》,開創了數字和圖像相互轉化的先河。《周易》是我國持續發展的軟實力所在。軟實力是一國綜合實力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軟實力歸根結底就是文化實力。四大文明古國中,唯獨中華文明五千年延續不斷,決不是沒有原因的,很多歷史學家思考這個問題。從社會發展規律來看,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兩點:從物質上講,中華民族早於各民族2000年發明了生鐵冶鑄技術,推動了鐵器時代的早早到來,促進了農具變革,使大規模興修水利工程成為可能,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力和邊防戰鬥力。大大提高了物質生產方面的硬實力;從文化上講,中國有《周易》的軟實力,《周易》教人智慧、聰明,教人窮變通久,教人求生存謀發展,大大提高人的應變能力,增強了軟實力。這些硬實力和軟實力可能是中華文明幾千年延續不斷的重要原因。也是中華民族的復興、實現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最重要的原因。


(黃朴民教授發言)

   黃朴民(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館長):諸子百家的思想都完全脫胎於《周易》,《周易》是當之無愧的群經之首。儒家把《周易》列為十三經之首,道家把《周易》列為三玄之首。說明《易經》的研究,是多麼地重要。我才從青島的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上很榮幸地趕來參加由北京大學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及國際易學聯合會主辦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國際論壇”。那麼兵法的精髓在哪呢?在《易經》中。可以說《易經》的思想是本體,孫子兵法的產生就是《易經》在軍事領域的運用。

  王能憲(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我國被譽為文明古國、禮義之邦。然而,國人卻不知何故將“禮義之邦”誤為“禮儀之邦”。並且,這一錯誤在書刊、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中觸目皆是,泛濫成災,大有積非成是、愈演愈烈之勢。殊不知“禮義之邦”與“禮儀之邦”雖一字之差,但涵義萬殊,二者格局之大小相差萬里,境界之高下何止天淵。長此以往,不僅謬種流傳,還將影響到對中華民族及其傳統文化的認識與評價,故不得不考辨之,以期引起諸位之重視。   
 
  趙應樾(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習 主席今年5月4日在北大與師生座談時的講話,講話繼2010年12月18日在重慶師大、2011年5月9月在貴州大學、2014年1月“中 央黨 群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首批總結會”等等,又一次倡導“知行合一”的治學精神,勉勵大家“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二是強調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基因,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2014年6月10日中國教育報發表“2014年全國教師暑期閱讀推薦書目”,在人文社科類中,一個古樸有內涵的書名——《國學旨歸》,赫然入列其中,書目少而精,是為重點推薦,足見《旨歸》一書的價值和份量。我是高校教師,政治上與黨中央要嚴格保持一致,故購書閱讀。“國學旨歸",旨歸,歸於何處?考慮思忖,大悟:“歸於國魂”!何為國魂?國魂是一個國家精神支柱之心、之中心,之核心。心就是真理!為天地立心,其中心就是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就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其核心是:爰國!此即國魂。

               
  一個沒有愛國主義的民族,是一個沒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民族,就會是一個失去強大民族凝聚力、失去魂魄的民族,就必然會導致民族的衰亡。這個魂,還一定必須落實到國人身上、心中。否則,就會魂不附體,喪魂失魄,六神無主,精神失依,遲早會亡國亡種。今天這樣的大會,以及對《國學旨歸》此類書藉“知行合一”的閱讀,就是踐行習主席所說對中華民族的“凝魂聚氣、強基固本”!《國學旨歸》,由“老子匯通”、“千古易人”和“干支哲學”一套七本組成,洋洋洒洒,二百多萬字。通篇正氣充盈、其勢磅薄,作者滿腹經綸、“脫”口成“道”,哲理通透、出入自如,廣證博引、隨拈有據,思維浩瀚、深邃,傳承中有創新,切合時代脈博,是中華少年、青年及所有人們立志、勵志,報效祖國的思想庫、資源庫。人是有天生稟賦的,劉翔、孫楊、馬拉多納分別是跨欄、游泳和足球的天才,張大千、陳省身、愛因斯坦分別是繪畫、數學、物理學的天才。該書作者是一九八六年出生的周易玄先生,不敢說他是百年一遇的國學奇才,但他至少是五十、六十年難遇的天才、奇才。在對權力極度崇拜、對財富貪婪追逐、導致價值扭曲、信仰缺失,很多青少年迷茫困惑之時,《國學旨歸》的出版,猶如一聲春雷,震來虢虢,配合著“明君習時代”,為往聖繼絕學,重塑社會人生觀地為生民立命,繼而,才可為我中華萬世開太平。此“四為精神”推向國際,環球同此涼熱,世界必定永無干戈、永遠和平。《國學旨歸》一書的推出,必須感謝一貫奉行“知而能行”學術之道的清華大學出版社領導層的“厚德載物”。這個“德”,就是能破除由極左思想殘餘影響而因循設定的種種所謂的“禁區”、“雷區”,從而給學術更多的獨立精神,給學術實踐、研究上的更大自由;還必須感謝慧眼識珠、為使其順利出版忠誠堅持、無怨無悔、使命感極強的責任編輯。《旨歸》的出版,社會和海內外的評價是清華社及組稿者們為華人、全球華人,也特別為清華大學本身做了件功德無量的大事!當年的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時代,清華國學院是何等鼎盛,現今清華“振興文脈”,並由陳來,劉東,劉迎勝,姚大力等人擔綱國學院,此四人皆為人之翹楚,研究哲學已有盛名,建樹累累。但主執相鄰學科領域,做學問仍必須潛心苦讀、思索、實踐、研究、韋編三絕之勤加上天賦條件,所以,清華國學院短時期之內實難產生《國學旨歸》這類有影響的成果之作。今清華““復興國學”,實在是清華大學出版社率先揭竿舉起了大旗。

   當今的國際社會依然是物競天擇、弱肉強食,敵對勢力環伺周圍,我們修心凝魂才能作好應對各種情況的準備。《旨歸》作者擲地有聲引用的兩句詩,可作為中華兒女們的座右銘:“每逢大事有節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朱高正(台灣歐洲文教基金會主席):太極拳是中華武苑中的一支奇葩異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着重要地位。太極拳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一方面流派紛呈,名手輩出,綿延不絕,並成為深受現代人們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在健身和養生方面,發揮着獨特的價值功能。另一方面,無論其理論淵源、實踐準則,還是其養生理念、乃至動作名稱,都無不體現出與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周易》的絲絲關聯。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太極拳以一種特殊的肢體運動方式,通過具體的動作形象地表達、闡述、張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因此可以稱為“活態的中國傳統文化”。

 

分會場


  下午所有專家分為幾個會場進行分組討論,場面熱烈,精彩紛呈。
 

 




(第一分會場現場)


 

(分會場一瞥)


   周山(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我認為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是中國精神的最佳表述。在二十世紀的二十年代,梁啟超先生曾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題在清華大學作了一次演講,清華大學的校長遂將這八個字作為“校訓”直至今日。自強不息的內涵之一是忍,譬如乾卦的潛龍勿用就是自強不息的起點,忍便是要積蓄有生力量;自強不息的第二個內涵是憂,人類常常面臨著兩類災難,一個是自然災害;另一個就是人為造成的災難。現實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自強不息需要憂患意識來支撐;自強不息的第三個內涵是悔。從傳統文化觀念而言,培養君子人格中就有“吾日三省乎吾身”的說法。反省,就包含着自悔的內容;厚德載物的核心內涵是“后”,甘居后,才能看得更有前瞻性。中國歷史上,老子深諳此道,是最會給“后”德唱讚歌的人。

 


 

(部分參會代表大合影,居中者為龔心瀚部長,兩側為趙為民教授、周易玄秘書長)

  鄭金治(台灣中華周易學會學術組副主任):《周易》是一本智慧的書,群經之首,萬經之王。文王聖人為了這部經,在羑里城的監獄中忍受孤獨,享受孤獨,超越孤獨,才得以留傳伏羲聖人的智慧,開啟中華文化的歷史源流。孔子聖人精研《周易》作《易傳》,周易哲理融入儒家一脈,影響至今。孔子聖人在《易傳》言:“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並言:“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可見《易經》無所不包,無所不貫。又言:“夫易,聖人所以極深而研幾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故易經放之可彌6 合,卷之則退藏於密,是至精、至變、至神的聖書。《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卦卦比鄰,爻爻相通,顯現序卦人生的循環,有時善性循環,有時惡性循環,端看個人進德修業究竟如何。

  張永超(鄭州大學教授):在西方語境中,在創世記中,我們看出人與神的關係,是造物主與受造物的二分關係。這決定了世界是二重的,今生與來世,此岸與彼岸,肉與靈,都是被設定了的,無可逃脫;此生不是樂園,而是贖罪祭,在肉與靈的張力中,在罪與義的修鍊中,人逐漸回歸造物主;此世並不值得珍惜,因為是可逝的,真正的意義在於“靈”、在於回歸天主。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原初語境中,在通過人與世界的生成,中西的起源是如此的不通;一方來自自然,是陰陽之氣演化的結果生人,這些只是前奏;更看重的是父母人倫,人來自父母;另一方是來自上帝,上帝因為愛創造人和自然,而且給予人最初的完美處境,人來自上帝,愛也來自上帝,上帝是愛的起源。此種不同的起源也造就了不同的天人關係,在中國天人關係主要通過君臣父子關係表現出來,這便是天道,陰陽化為“尊卑”,五行化為“五常”,只有人世間的倫理關係才是最真實的,而這一切都導致“立愛自親始”;而另一方,因為人和世界來自上帝,愛也源自上帝,所以說上帝就是愛,他是最初的製造者,也是最終的裁判者;上帝因為愛創生人類,也會因為愛而毀滅人類,即如同創世記所記載的。人與上帝的關係是神聖的多維的,這是有限與無限的關係,是罪與善的關係。


  劉軍安(湖南工程學院教授):研習《易經》和《文心雕龍》給我們“千載心在”的啟示是,無論什麼時候,人類都應該以包容宇宙的胸懷去理解宇宙和社會,解讀宇宙和人生;凡古今中外之文道思想,唯常觀之、常思之、常習之、常明之、常用之、常通之、常新之。若此,則何愁“文、心、道”不能集成於一體?智慧之光不激射萬丈、永放光芒?故而,對於年輕的我們,只要努力虛心遵從於名師指導,博聞強記、勤學苦練、集思廣益、敢於實踐與創新,使三者相輔相成、變化無窮,假以時日,必能有所突破。即:為學、著文、行天下。文、心、道三者缺一不可。雖文不可及,然心可思之;心不可及,然道可融之。道所融出,如春風化雨,觸之無形、激之有神,勢如江海、連綿不絕。所到之處,無剛不克、無所不融。道至、心至、文至,則無門無類、無形無功。萬法歸宗,水到渠成。道至,可洞穿時空、觸類旁通、萬物同宗;心至,可寄心、道於文。有所著有所不著;道至心至而文未至,亦憾有所思而不可成文,非上上之心智、上上之文道。僅文至而無道,牽強附會、有膽無識,則必如共工觸不周,憾身死而神不聚。


楊效雷(天津師範大學教授):《周易》是以卜筮為外衣的,富含哲學智慧和歷史經驗的,指導人生決策以趨吉避凶的上古巫史文化的百科全書。巫,溝通天人者也;史,通古今之變者也。能夠溝通天人,能夠通古今之變,就能預知未來,所以稱《周易》為預知書亦可。《周易》的簡易、變易、不易、交易之理,時、位、應、中等思想,對人生決策都有宏觀的指導意義。《周易》之所以能夠指導決策,是因為《易》學乃“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天人之學。《周易·文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有大德之人,須與天相應。有學者曾從生命和星球的關係、生命的節律、人體在太空中的變化、遺傳學以及疾病的產生、診斷和防治等方面論述了“天人相應”思想的科學性,有理有據。在《周易》的作者看來,六十四卦是體現天意的符號,通過對六十四卦象的觀察揣摩,可以獲得啟發,指導人生決策。如觀乾卦之象而自強不息,觀坤卦之象而厚德載物,觀剝卦之象而“厚下安宅”等。


   楊月清(上海理工大學教授):按照西方學者伊里亞斯的說法,“文化”是民族之間表現出差異性的東西,它時時表現着一個民族的自我和特色,而“文明”則是使各個民族差異性逐漸減少的那些東西,表現着人類的普遍的行為和成就。他把“文化”看作是一種不必特意傳授就會獲得的精神氣質,而把“文明”看成是常常需要學習才能獲得的東西。我們以為,這種文化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思維模式和民族精神兩個方面,如果說,思維模式還只是民族文化的有形載體,那麼,民族精神則是其最為根本的內容實質。廣義的民族精神泛指一個民族的整體精神面貌,而狹義的民族精神則代表着一個民族積極的精粹思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就是一個民族的主導或主流思想,它在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力,它往往深深紮根於這個民族的心理深處。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的民族精神一直伴隨着民族的興衰,令其生生不息。在眾多的中華民族精神之中,強烈的憂患戒懼意識、自強不息的精進意志、厚德載物的寬容胸懷是其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觀,而它們都蘊藏在易之卦象言辭之中,是先秦語言哲學的集中體現。“乾坤,其《易》之門耶?”,本來是從宇宙論和《周易》的構成上說的,但其意義絕不僅限於此,乾坤兩卦還是我們走進中華民族精神深層次領域的大門。就像《聖經》和古希臘文化鑄造了西方民族精神,《古蘭經》奠定了伊斯蘭民族精神的基石一樣,《周易》的乾坤大道則是中華民族精神之根。

                      
大會進行時


  30日上午,由中國科協王國政教授主持全體大會,南開大學廖墨香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鄭萬耕教授、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書記孫熙國教授、俄羅斯著名漢學家裴慈基先生、雲南大學張一方教授、東南大學李仕澄教授、俄羅斯科學院研究員克魯申斯基、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李土生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向世陵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楊力教授、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尚信教授、香港城市大學鄧立光教授等先後分別發言。


  楊力(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周文王是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中的偉大聖人,是中華文化的開創者與奠基者。他對中國思想文化的貢獻和影響不亞於孔子。周文王是繼黃帝之後的偉大國君,是孔子最為推崇的人,而且還是影響世界的《周易》的作者。他把西部文化和中原文化相融合,為黃河文化、中原文化及中國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西周的崛起、為周武王滅商奠定了基礎。所以他無愧為中國東西文化的貫通者和中國版圖的開拓者。周文王是孔子之前的偉大政治家、思想家。他任國君六十多年,周文王父子建立的周國注重仁禮,成為了孔子“鬱郁乎文哉,吾從周”的楷模。


                
  廖墨香(南開大學教授):我和廖彬宇教授是莫逆之交,他的《國學旨歸》大作早已把我深深折服!我們都是八零后”,但他這個八零后的學問,令我感到驚嘆!我自從認識他以後,我就不由自主成了他的義務宣傳員!我走到哪,就把他的故事說到哪!我有幾千個學生,首先我的幾千個學生都知道了他。我宣傳他的意義何在?我希望我們的國家,未來能多出像他這樣的人!他已然具備了貫通百家的格局,這種修養,我活了八十歲,除他外,還沒親眼見到過第二個!所以我很感慨,周易玄先生的驚世才華與才能到底來自哪裡?來自《易經》!《易經》是開啟一切智慧的大法寶。


                    
  商宏寬(中國地震局研究員):《周易》這本書,確實是上古、中古、近古人類在生產、生活的實踐中對自然、社會認知的總結, 並形成的一種思維體系,許多理念有很強的科學性,對實踐有指導意義,值得人們借鑒。《周易》是以自然為法,主張天人合一,主客觀統一、虛實並舉、道德與才能並重的思想方法;重視事物之間的關係及網絡、相互感通,強調陰陽和諧、對待流行、動態平衡、變化有序;既有實踐基礎,又有理性分析,是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開物成務,尚象制器,取象比類,以尋求事業與社會之發展,堪稱完整的易象思維體系,對古代、當今乃至未來都有借鑒意義。

 

大會閉幕


  30日下午,大會進入尾聲,下午的大會及閉幕式均由廖彬宇教授主持。下午第一位發言的專家是張延生教授,他從象數易學與邏輯的角度進行探討,廣泛運用自然科學原理。他學問淵博,中西融通,不愧為當代易學大家;第二位是哈爾濱師範大學的甘雨澤教授,他談到他也是通過學習張延生教授的書籍而入門,最後他建議國際易聯應成立學術委員會對《易經》的研究與傳播進行專門研究。他本身是翻譯家,所以他希望專門再組建翻譯小組,對《易經》進行準確翻譯,並廣泛宣介紹到世界各地。他發言以後,就是從瑞士來的費雷教授演說,費雷教授不會中文,由加拿大回來的華人學者喻群女士翻譯。費雷的發言正好與甘雨澤教授的建言相呼應。費雷說易學和音樂一樣,都是用圖像來表達,所以不局限在語言文字之上。他說他也經常在世界各地宣導中國的《易經》。他提到了瑞士著名的哲學家榮格就是通過學習《易經》從而成就了舉世矚目的學問;其次是社科院俞長江教授、河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姜劍雲教授的發言。俞老年屆八旬,出口成章,從《易經》的角度大談人生智慧。

(世界級易學家高發金教授在發言)
               
   此後湖北省十堰市水文水利勘測局的高發金教授的發言可謂驚天動地,他是自然災害方面的預測學家,他的自然災害預測水平,被成中英先生譽為“當代絕無僅有的大預測家”,中科院翁文波院士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得知他利用《周易》象數理論準確預報自然災害的事迹后,對他進行了詳細的了解,並稱讚高發金先生的預測能力絕不在他之下。

   高發金教授同時還是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專門發函給十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鄭重證明高發金教授的許多預言都是準確無誤的。該函有這樣一段話:

  “高發金高級工程師,系我會常委。他於1991年首先應用《周易》象數理論預測多種天災,受到翁文波院士的注意;首創“卦象定性,卦數定量”方法,在國內獨樹一幟,也是我會唯一的一人。16年來曾成功預測了長江中下游“91.7”、“95.7”、“96.7”、“98.8”、“99.7”、“02.8”大水至特大洪水。……1995年預測印度、巴基斯坦、朝鮮特大洪水;丹江口及十堰地區大旱;2003年丹江口秋汛明顯,預測流量每秒28800立方,實測每秒28500立方;成功預測了2005年8-9月美國新奧爾良颶風及特大洪水、2006年長江乾旱、第二松花江8月10-12日大暴雨;韓國潘基文任聯合國秘書長、“99.9-21”台灣南投大地震等;對“2006.6.5”印尼蘇門答臘地震預測8.0級;正確預測了2007年4月20日中國台灣6.5級地震。上述預測事例屬實。”

                     
   高發金教授的發言掀起了閉幕式主題發言的高潮。大家都為高發金教授的研究成果而大聲喝彩,短短半個小時的演講中,掌聲持續不斷,是兩天以來大會發言的亮點。

   此後是台灣成功大學林金泉教授、湖南大學靲九成教授、美國著名易學家戴斯克教授、南京大學伍玲玲教授依次發言。中國幸福網總編陳曉松先生做了壓軸性的演講。陳曉松先生的演講題目是《從國學旨歸到文化歸旨》,他詳細地陳述了中國文化當前作為國家戰略的重要性。他的發言鏗鏘有力,台下的學者們屏息靜聽,為他的發言暗暗感動。

   王國政(中國科協教授):從李約瑟問題開始,人們反覆追問“為什麼近現代中國科學技術落後了”。其實,有不少近現代科學概念,在早於西方好多年前就在古代中國閃現過。只不過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進而形成系統的理論;或者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得到利用,進而轉化為生產力。比如,對於現代計算機使用的“二進制”數學、被稱為“人類智慧花朵”的微積分、變量數學的“數列極限”概念、現代物理學中普遍使用的“場”的概念,很少有人想到它們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什麼相關之處。實際上,在中國上古時代的伏羲八卦就有過類似於“二進制”計數的符號系統;在戰國時《莊子》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就蘊含了“數列極限”概念;在中國魏晉時代劉徽計算圓周率採用的 “割園術”方法,就是現代積分的無限逼近方法;中國古代描述連續物質的“元氣”與近現代物理學中的 “場”概念也極其相似。

               
   另外,中國古人在探索世界物質本原的過程中,發展了一門相對比較完整的學說——“元氣”說。王充在《論衡》中說:“萬物之生,皆稟元氣”。元氣說認為:宇宙天地和世界萬物都是由“氣”構成的,“氣”稀微無形, 人眼察覺不到,但又充滿宇宙太空;它聚集生成萬物,離散又成為元氣。張載還認為氣只有聚散,並無生滅。張載和王夫之相繼提出了“太虛即氣”的觀點。認為“太虛”不能是沒有物質的空間,而是充滿着“氣”。這些和近現代科學中的“物質不滅”、“ 運動守恆”以及“真空不空”等概念如出一轍。元氣學說曾傳播到西方,由西方科學家把它演化為近現代科學的基礎概念之一 ——“場”。萊布尼茨說,“氣,在我們這裡又稱為以太”。以太曾作為充滿整個宇宙空間的絕對坐標,後來出現的狹義相對論跟這些概念密切相關。整個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電磁理論都曾經建立在宇宙空間充滿“以太”的基礎之上的。直到邁克爾遜——莫雷否定實驗以後,才否定了尋找“以太”絕對坐標的努力。

              
   以上所說,還只是在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中發現的很小部分。許多中外科學思想史相互印證的典型案例, 最先是被外國人首先發現的。這些東西方文化中跨越大尺度時間、空間的 “不謀而合”,能說明許多問題。比如:人類的認識過程可能有有些不可或缺的必經階段;數學和物理學的發展可能有其內稟的邏輯導向……這些都是更深層次的規律,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近現代科學元素為什麼沒有發展成理論系統,沒有形成學說、學派?這裡不僅有學術原因,還會有文化、社會、生產力水平等等許多原因。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也就等於回答了“為什麼近現代中國科學技術落後”的問題。挖掘、探討、深入研究古代中國文化遺產中包含的近現代科學元素,不但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重新塑造傳統文化的形象,提振民族自信心,而且可以尋找近現代科學的“種子”,發掘東西方科學連理並蒂的“根系”,理清人類科學文化的整體脈絡。也許能象歐洲的文藝復興起源於“繼” 古希臘之“絕學”一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做出自己貢獻。


   最後由廖彬宇教授總結陳詞,並宣布本次大會圓滿結束。

 註:本文轉自  中國風水師在線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