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复兴来临——2014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国际论坛隆重召开

国学复兴来临——2014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国际论坛隆重召开

 

 按:2014年8月29日上午8点30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国际论坛”在辽宁省政府人民礼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俄罗斯、美国、韩国、瑞士、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和地区的1500余名代表与会。大会共收到论文两百余篇。本次论坛的宗旨是 “学与用的结合,古与今的融通。”

    由国际易学联合会与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四为堂辽宁分部承办。本次论坛设有主席团成员五十人,大会主席为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廖彬宇教授。
 
    国际易学联合会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与易学有关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联合组成的国际学术组织。是中国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唯一的国际性易学组织,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教授朱伯昆为第一届会长,中国社科院院长陈奎元为名誉会长。

 


 

 (大会现场)


开幕式

 




(孙晶教授主持开幕式)


 

(赵为民教授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由国际易学联合会法人代表、中国社科院孙晶教授主持。

  中 宣部原常务副部长龚 心瀚先生宣布论坛开幕,国际易联董光璧会长、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赵为民教授分别致辞。国际易联秘书长廖彬宇教授宣读了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周易学会刘大钧会长、国际易联荣誉会长、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成中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张涛教授、贵州省易经研究会理事长麻福昌教授以及国际儒学联合会发来的贺词。
 

  开幕式后,国际易联荣誉会长,中国科协研究员丘亮辉先生、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惠国先生、上海市原市委常委、市政府秘书长刘文庆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黄朴民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能宪教授、台湾欧洲文教基金会主席朱高正先生、西安交通大学赵应樾教授、清华大学赵丽明教授、台湾中华周易学会创始人吴秋文先生等作了发言。

 


 

(董光璧会长发言)


   董光璧(中科院研究员):中国已故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天人合一”观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这是他后半生沉思的彻悟,是他通过中西思想文化比较研究所得,并且作为终极结论在其最后的口述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加以阐述。天人合一观主张人道与天道的统一,即以天人关系为出发点理解和处理天命与人生的问题,由于《周易》的系统阐释而为百家共识。在现代语境中,天人合一思想被重新诠释为人与自然和谐或人文与自然和谐或文化与自然和谐。自然演化出人类,人类创造了文化。自然是人类的生存条件,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文化的进化从野蛮而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地质力量,使地球进入了“人类世”。人类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只能生活在自然界之中,“究天人之际”成为永恒的思考主题。从人地系统研究到自然控制论的诞生,以及盖亚假说和地球脑的觉醒,一个生存价值主导的“天人合一”观的现代版,隐约在当代科学界的思想深处。

 




(丘亮辉先生发言)

   丘亮辉(中国科协研究员):莱布尼茨说:“我的功绩在于解释了《周易》符号的二进制功能。”莱布尼茨发现了二进制原理后,二十几年没敢发表,后来看到邵雍的六十四卦图后,发现与二进制相通,所以有了发表的勇气和信心。这表明东西方思维方式是相通的,东方的长处是象,西方的长处是数。象、数的转换滥觞于《周易》,开创了数字和图像相互转化的先河。《周易》是我国持续发展的软实力所在。软实力是一国综合实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归根结底就是文化实力。四大文明古国中,唯独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不断,决不是没有原因的,很多历史学家思考这个问题。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从物质上讲,中华民族早于各民族2000年发明了生铁冶铸技术,推动了铁器时代的早早到来,促进了农具变革,使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边防战斗力。大大提高了物质生产方面的硬实力;从文化上讲,中国有《周易》的软实力,《周易》教人智慧、聪明,教人穷变通久,教人求生存谋发展,大大提高人的应变能力,增强了软实力。这些硬实力和软实力可能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延续不断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华民族的复兴、实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最重要的原因。


(黄朴民教授发言)

   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诸子百家的思想都完全脱胎于《周易》,《周易》是当之无愧的群经之首。儒家把《周易》列为十三经之首,道家把《周易》列为三玄之首。说明《易经》的研究,是多么地重要。我才从青岛的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上很荣幸地赶来参加由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及国际易学联合会主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国际论坛”。那么兵法的精髓在哪呢?在《易经》中。可以说《易经》的思想是本体,孙子兵法的产生就是《易经》在军事领域的运用。

  王能宪(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我国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然而,国人却不知何故将“礼义之邦”误为“礼仪之邦”。并且,这一错误在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中触目皆是,泛滥成灾,大有积非成是、愈演愈烈之势。殊不知“礼义之邦”与“礼仪之邦”虽一字之差,但涵义万殊,二者格局之大小相差万里,境界之高下何止天渊。长此以往,不仅谬种流传,还将影响到对中华民族及其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评价,故不得不考辨之,以期引起诸位之重视。   
 
  赵应樾(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习 主席今年5月4日在北大与师生座谈时的讲话,讲话继2010年12月18日在重庆师大、2011年5月9月在贵州大学、2014年1月“中 央党 群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批总结会”等等,又一次倡导“知行合一”的治学精神,勉励大家“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二是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基因,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2014年6月10日中国教育报发表“2014年全国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在人文社科类中,一个古朴有内涵的书名——《国学旨归》,赫然入列其中,书目少而精,是为重点推荐,足见《旨归》一书的价值和份量。我是高校教师,政治上与党中央要严格保持一致,故购书阅读。“国学旨归",旨归,归于何处?考虑思忖,大悟:“归于国魂”!何为国魂?国魂是一个国家精神支柱之心、之中心,之核心。心就是真理!为天地立心,其中心就是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核心是:爰国!此即国魂。

               
  一个没有爱国主义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民族,就会是一个失去强大民族凝聚力、失去魂魄的民族,就必然会导致民族的衰亡。这个魂,还一定必须落实到国人身上、心中。否则,就会魂不附体,丧魂失魄,六神无主,精神失依,迟早会亡国亡种。今天这样的大会,以及对《国学旨归》此类书藉“知行合一”的阅读,就是践行习主席所说对中华民族的“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国学旨归》,由“老子汇通”、“千古易人”和“干支哲学”一套七本组成,洋洋洒洒,二百多万字。通篇正气充盈、其势磅薄,作者满腹经纶、“脱”口成“道”,哲理通透、出入自如,广证博引、随拈有据,思维浩瀚、深邃,传承中有创新,切合时代脉博,是中华少年、青年及所有人们立志、励志,报效祖国的思想库、资源库。人是有天生禀赋的,刘翔、孙杨、马拉多纳分别是跨栏、游泳和足球的天才,张大千、陈省身、爱因斯坦分别是绘画、数学、物理学的天才。该书作者是一九八六年出生的周易玄先生,不敢说他是百年一遇的国学奇才,但他至少是五十、六十年难遇的天才、奇才。在对权力极度崇拜、对财富贪婪追逐、导致价值扭曲、信仰缺失,很多青少年迷茫困惑之时,《国学旨归》的出版,犹如一声春雷,震来虢虢,配合着“明君习时代”,为往圣继绝学,重塑社会人生观地为生民立命,继而,才可为我中华万世开太平。此“四为精神”推向国际,环球同此凉热,世界必定永无干戈、永远和平。《国学旨归》一书的推出,必须感谢一贯奉行“知而能行”学术之道的清华大学出版社领导层的“厚德载物”。这个“德”,就是能破除由极左思想残余影响而因循设定的种种所谓的“禁区”、“雷区”,从而给学术更多的独立精神,给学术实践、研究上的更大自由;还必须感谢慧眼识珠、为使其顺利出版忠诚坚持、无怨无悔、使命感极强的责任编辑。《旨归》的出版,社会和海内外的评价是清华社及组稿者们为华人、全球华人,也特别为清华大学本身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大事!当年的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时代,清华国学院是何等鼎盛,现今清华“振兴文脉”,并由陈来,刘东,刘迎胜,姚大力等人担纲国学院,此四人皆为人之翘楚,研究哲学已有盛名,建树累累。但主执相邻学科领域,做学问仍必须潜心苦读、思索、实践、研究、韦编三绝之勤加上天赋条件,所以,清华国学院短时期之内实难产生《国学旨归》这类有影响的成果之作。今清华““复兴国学”,实在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率先揭竿举起了大旗。

   当今的国际社会依然是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敌对势力环伺周围,我们修心凝魂才能作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旨归》作者掷地有声引用的两句诗,可作为中华儿女们的座右铭:“每逢大事有节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朱高正(台湾欧洲文教基金会主席):太极拳是中华武苑中的一支奇葩异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太极拳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一方面流派纷呈,名手辈出,绵延不绝,并成为深受现代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在健身和养生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功能。另一方面,无论其理论渊源、实践准则,还是其养生理念、乃至动作名称,都无不体现出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周易》的丝丝关联。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太极拳以一种特殊的肢体运动方式,通过具体的动作形象地表达、阐述、张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因此可以称为“活态的中国传统文化”。

 

分会场


  下午所有专家分为几个会场进行分组讨论,场面热烈,精彩纷呈。
 

 




(第一分会场现场)


 

(分会场一瞥)


   周山(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我认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是中国精神的最佳表述。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梁启超先生曾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题在清华大学作了一次演讲,清华大学的校长遂将这八个字作为“校训”直至今日。自强不息的内涵之一是忍,譬如乾卦的潜龙勿用就是自强不息的起点,忍便是要积蓄有生力量;自强不息的第二个内涵是忧,人类常常面临着两类灾难,一个是自然灾害;另一个就是人为造成的灾难。现实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自强不息需要忧患意识来支撑;自强不息的第三个内涵是悔。从传统文化观念而言,培养君子人格中就有“吾日三省乎吾身”的说法。反省,就包含着自悔的内容;厚德载物的核心内涵是“后”,甘居后,才能看得更有前瞻性。中国历史上,老子深谙此道,是最会给“后”德唱赞歌的人。

 


 

(部分参会代表大合影,居中者为龚心瀚部长,两侧为赵为民教授、周易玄秘书长)

  郑金治(台湾中华周易学会学术组副主任):《周易》是一本智慧的书,群经之首,万经之王。文王圣人为了这部经,在羑里城的监狱中忍受孤独,享受孤独,超越孤独,才得以留传伏羲圣人的智慧,开启中华文化的历史源流。孔子圣人精研《周易》作《易传》,周易哲理融入儒家一脉,影响至今。孔子圣人在《易传》言:“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并言:“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可见《易经》无所不包,无所不贯。又言:“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故易经放之可弥6 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是至精、至变、至神的圣书。《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卦卦比邻,爻爻相通,显现序卦人生的循环,有时善性循环,有时恶性循环,端看个人进德修业究竟如何。

  张永超(郑州大学教授):在西方语境中,在创世记中,我们看出人与神的关系,是造物主与受造物的二分关系。这决定了世界是二重的,今生与来世,此岸与彼岸,肉与灵,都是被设定了的,无可逃脱;此生不是乐园,而是赎罪祭,在肉与灵的张力中,在罪与义的修炼中,人逐渐回归造物主;此世并不值得珍惜,因为是可逝的,真正的意义在于“灵”、在于回归天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原初语境中,在通过人与世界的生成,中西的起源是如此的不通;一方来自自然,是阴阳之气演化的结果生人,这些只是前奏;更看重的是父母人伦,人来自父母;另一方是来自上帝,上帝因为爱创造人和自然,而且给予人最初的完美处境,人来自上帝,爱也来自上帝,上帝是爱的起源。此种不同的起源也造就了不同的天人关系,在中国天人关系主要通过君臣父子关系表现出来,这便是天道,阴阳化为“尊卑”,五行化为“五常”,只有人世间的伦理关系才是最真实的,而这一切都导致“立爱自亲始”;而另一方,因为人和世界来自上帝,爱也源自上帝,所以说上帝就是爱,他是最初的制造者,也是最终的裁判者;上帝因为爱创生人类,也会因为爱而毁灭人类,即如同创世记所记载的。人与上帝的关系是神圣的多维的,这是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是罪与善的关系。


  刘军安(湖南工程学院教授):研习《易经》和《文心雕龙》给我们“千载心在”的启示是,无论什么时候,人类都应该以包容宇宙的胸怀去理解宇宙和社会,解读宇宙和人生;凡古今中外之文道思想,唯常观之、常思之、常习之、常明之、常用之、常通之、常新之。若此,则何愁“文、心、道”不能集成于一体?智慧之光不激射万丈、永放光芒?故而,对于年轻的我们,只要努力虚心遵从于名师指导,博闻强记、勤学苦练、集思广益、敢于实践与创新,使三者相辅相成、变化无穷,假以时日,必能有所突破。即:为学、著文、行天下。文、心、道三者缺一不可。虽文不可及,然心可思之;心不可及,然道可融之。道所融出,如春风化雨,触之无形、激之有神,势如江海、连绵不绝。所到之处,无刚不克、无所不融。道至、心至、文至,则无门无类、无形无功。万法归宗,水到渠成。道至,可洞穿时空、触类旁通、万物同宗;心至,可寄心、道于文。有所著有所不著;道至心至而文未至,亦憾有所思而不可成文,非上上之心智、上上之文道。仅文至而无道,牵强附会、有胆无识,则必如共工触不周,憾身死而神不聚。


杨效雷(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周易》是以卜筮为外衣的,富含哲学智慧和历史经验的,指导人生决策以趋吉避凶的上古巫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巫,沟通天人者也;史,通古今之变者也。能够沟通天人,能够通古今之变,就能预知未来,所以称《周易》为预知书亦可。《周易》的简易、变易、不易、交易之理,时、位、应、中等思想,对人生决策都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周易》之所以能够指导决策,是因为《易》学乃“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天人之学。《周易·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有大德之人,须与天相应。有学者曾从生命和星球的关系、生命的节律、人体在太空中的变化、遗传学以及疾病的产生、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论述了“天人相应”思想的科学性,有理有据。在《周易》的作者看来,六十四卦是体现天意的符号,通过对六十四卦象的观察揣摩,可以获得启发,指导人生决策。如观乾卦之象而自强不息,观坤卦之象而厚德载物,观剥卦之象而“厚下安宅”等。


   杨月清(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按照西方学者伊里亚斯的说法,“文化”是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而“文明”则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他把“文化”看作是一种不必特意传授就会获得的精神气质,而把“文明”看成是常常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东西。我们以为,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思维模式和民族精神两个方面,如果说,思维模式还只是民族文化的有形载体,那么,民族精神则是其最为根本的内容实质。广义的民族精神泛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而狭义的民族精神则代表着一个民族积极的精粹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一个民族的主导或主流思想,它在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它往往深深扎根于这个民族的心理深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民族精神一直伴随着民族的兴衰,令其生生不息。在众多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强烈的忧患戒惧意识、自强不息的精进意志、厚德载物的宽容胸怀是其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而它们都蕴藏在易之卦象言辞之中,是先秦语言哲学的集中体现。“乾坤,其《易》之门耶?”,本来是从宇宙论和《周易》的构成上说的,但其意义绝不仅限于此,乾坤两卦还是我们走进中华民族精神深层次领域的大门。就像《圣经》和古希腊文化铸造了西方民族精神,《古兰经》奠定了伊斯兰民族精神的基石一样,《周易》的乾坤大道则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根。

                      
大会进行时


  30日上午,由中国科协王国政教授主持全体大会,南开大学廖墨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郑万耕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孙熙国教授、俄罗斯著名汉学家裴慈基先生、云南大学张一方教授、东南大学李仕澄教授、俄罗斯科学院研究员克鲁申斯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李土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向世陵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尚信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邓立光教授等先后分别发言。


  杨力(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周文王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中的伟大圣人,是中华文化的开创者与奠基者。他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和影响不亚于孔子。周文王是继黄帝之后的伟大国君,是孔子最为推崇的人,而且还是影响世界的《周易》的作者。他把西部文化和中原文化相融合,为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周的崛起、为周武王灭商奠定了基础。所以他无愧为中国东西文化的贯通者和中国版图的开拓者。周文王是孔子之前的伟大政治家、思想家。他任国君六十多年,周文王父子建立的周国注重仁礼,成为了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楷模。


                
  廖墨香(南开大学教授):我和廖彬宇教授是莫逆之交,他的《国学旨归》大作早已把我深深折服!我们都是八零后”,但他这个八零后的学问,令我感到惊叹!我自从认识他以后,我就不由自主成了他的义务宣传员!我走到哪,就把他的故事说到哪!我有几千个学生,首先我的几千个学生都知道了他。我宣传他的意义何在?我希望我们的国家,未来能多出像他这样的人!他已然具备了贯通百家的格局,这种修养,我活了八十岁,除他外,还没亲眼见到过第二个!所以我很感慨,周易玄先生的惊世才华与才能到底来自哪里?来自《易经》!《易经》是开启一切智慧的大法宝。


                    
  商宏宽(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周易》这本书,确实是上古、中古、近古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对自然、社会认知的总结, 并形成的一种思维体系,许多理念有很强的科学性,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值得人们借鉴。《周易》是以自然为法,主张天人合一,主客观统一、虚实并举、道德与才能并重的思想方法;重视事物之间的关系及网络、相互感通,强调阴阳和谐、对待流行、动态平衡、变化有序;既有实践基础,又有理性分析,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开物成务,尚象制器,取象比类,以寻求事业与社会之发展,堪称完整的易象思维体系,对古代、当今乃至未来都有借鉴意义。

 

大会闭幕


  30日下午,大会进入尾声,下午的大会及闭幕式均由廖彬宇教授主持。下午第一位发言的专家是张延生教授,他从象数易学与逻辑的角度进行探讨,广泛运用自然科学原理。他学问渊博,中西融通,不愧为当代易学大家;第二位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的甘雨泽教授,他谈到他也是通过学习张延生教授的书籍而入门,最后他建议国际易联应成立学术委员会对《易经》的研究与传播进行专门研究。他本身是翻译家,所以他希望专门再组建翻译小组,对《易经》进行准确翻译,并广泛宣介绍到世界各地。他发言以后,就是从瑞士来的费雷教授演说,费雷教授不会中文,由加拿大回来的华人学者喻群女士翻译。费雷的发言正好与甘雨泽教授的建言相呼应。费雷说易学和音乐一样,都是用图像来表达,所以不局限在语言文字之上。他说他也经常在世界各地宣导中国的《易经》。他提到了瑞士著名的哲学家荣格就是通过学习《易经》从而成就了举世瞩目的学问;其次是社科院俞长江教授、河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姜剑云教授的发言。俞老年届八旬,出口成章,从《易经》的角度大谈人生智慧。

(世界级易学家高发金教授在发言)
               
   此后湖北省十堰市水文水利勘测局的高发金教授的发言可谓惊天动地,他是自然灾害方面的预测学家,他的自然灾害预测水平,被成中英先生誉为“当代绝无仅有的大预测家”,中科院翁文波院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得知他利用《周易》象数理论准确预报自然灾害的事迹后,对他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称赞高发金先生的预测能力绝不在他之下。

   高发金教授同时还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专门发函给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郑重证明高发金教授的许多预言都是准确无误的。该函有这样一段话:

  “高发金高级工程师,系我会常委。他于1991年首先应用《周易》象数理论预测多种天灾,受到翁文波院士的注意;首创“卦象定性,卦数定量”方法,在国内独树一帜,也是我会唯一的一人。16年来曾成功预测了长江中下游“91.7”、“95.7”、“96.7”、“98.8”、“99.7”、“02.8”大水至特大洪水。……1995年预测印度、巴基斯坦、朝鲜特大洪水;丹江口及十堰地区大旱;2003年丹江口秋汛明显,预测流量每秒28800立方,实测每秒28500立方;成功预测了2005年8-9月美国新奥尔良飓风及特大洪水、2006年长江干旱、第二松花江8月10-12日大暴雨;韩国潘基文任联合国秘书长、“99.9-21”台湾南投大地震等;对“2006.6.5”印尼苏门答腊地震预测8.0级;正确预测了2007年4月20日中国台湾6.5级地震。上述预测事例属实。”

                     
   高发金教授的发言掀起了闭幕式主题发言的高潮。大家都为高发金教授的研究成果而大声喝彩,短短半个小时的演讲中,掌声持续不断,是两天以来大会发言的亮点。

   此后是台湾成功大学林金泉教授、湖南大学靲九成教授、美国著名易学家戴斯克教授、南京大学伍玲玲教授依次发言。中国幸福网总编陈晓松先生做了压轴性的演讲。陈晓松先生的演讲题目是《从国学旨归到文化归旨》,他详细地陈述了中国文化当前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性。他的发言铿锵有力,台下的学者们屏息静听,为他的发言暗暗感动。

   王国政(中国科协教授):从李约瑟问题开始,人们反复追问“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了”。其实,有不少近现代科学概念,在早于西方好多年前就在古代中国闪现过。只不过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形成系统的理论;或者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利用,进而转化为生产力。比如,对于现代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数学、被称为“人类智慧花朵”的微积分、变量数学的“数列极限”概念、现代物理学中普遍使用的“场”的概念,很少有人想到它们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什么相关之处。实际上,在中国上古时代的伏羲八卦就有过类似于“二进制”计数的符号系统;在战国时《庄子》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蕴含了“数列极限”概念;在中国魏晋时代刘徽计算圆周率采用的 “割园术”方法,就是现代积分的无限逼近方法;中国古代描述连续物质的“元气”与近现代物理学中的 “场”概念也极其相似。

               
   另外,中国古人在探索世界物质本原的过程中,发展了一门相对比较完整的学说——“元气”说。王充在《论衡》中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元气说认为: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稀微无形, 人眼察觉不到,但又充满宇宙太空;它聚集生成万物,离散又成为元气。张载还认为气只有聚散,并无生灭。张载和王夫之相继提出了“太虚即气”的观点。认为“太虚”不能是没有物质的空间,而是充满着“气”。这些和近现代科学中的“物质不灭”、“ 运动守恒”以及“真空不空”等概念如出一辙。元气学说曾传播到西方,由西方科学家把它演化为近现代科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场”。莱布尼茨说,“气,在我们这里又称为以太”。以太曾作为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的绝对坐标,后来出现的狭义相对论跟这些概念密切相关。整个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都曾经建立在宇宙空间充满“以太”的基础之上的。直到迈克尔逊——莫雷否定实验以后,才否定了寻找“以太”绝对坐标的努力。

              
   以上所说,还只是在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中发现的很小部分。许多中外科学思想史相互印证的典型案例, 最先是被外国人首先发现的。这些东西方文化中跨越大尺度时间、空间的 “不谋而合”,能说明许多问题。比如:人类的认识过程可能有有些不可或缺的必经阶段;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可能有其内禀的逻辑导向……这些都是更深层次的规律,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近现代科学元素为什么没有发展成理论系统,没有形成学说、学派?这里不仅有学术原因,还会有文化、社会、生产力水平等等许多原因。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也就等于回答了“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问题。挖掘、探讨、深入研究古代中国文化遗产中包含的近现代科学元素,不但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重新塑造传统文化的形象,提振民族自信心,而且可以寻找近现代科学的“种子”,发掘东西方科学连理并蒂的“根系”,理清人类科学文化的整体脉络。也许能象欧洲的文艺复兴起源于“继” 古希腊之“绝学”一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做出自己贡献。


   最后由廖彬宇教授总结陈词,并宣布本次大会圆满结束。

 注:本文转自  中国风水师在线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