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開始深入解讀和思考《易經》的時候,許多問題紛至沓來。重讀《序卦傳》,忽然感覺孔子對於宇宙以及人類社會問題思考的博大精深,富有哲理和辨證的思想,真是太深邃縝密了。孔子的哲學思想都隱藏在對於八卦的解釋中。原來,《易經》六十四卦排列的原理是孔子思索和解釋的。僅此一點,便值得我們給予極高的敬意。
那麼,有幾個問題都值得我們思索。
一、六十四卦的卦名是不是原來就有的?從理論上推測,卦名應該是原來就存在的,但究竟是誰命的名則不好確定。既然是孔子之前,文王又推演過周易,那麼卦名中的絕大部分是文王命名的可能性最大。這個問題好像難以確定,暫時存留這裡。
二、六十四卦的順序是否原來就如此?這個問題也很難說清楚,存在這種可能性,因為從現存的文獻資料看不出肯定是孔子排列的根據。但是,孔子排列的可能性也有。因為我們可以這樣思考:原來的順序究竟是誰排的?他又是根據什麼排列的?孔子怎麼會知道他如此排列的原因?如果再這樣一思考,似乎六十四卦的順序原先是不確定的。孔子感覺應該排列次序,同時說明排列的理由。這種可能性似乎更大。退一步說,六十四卦順序以及各卦相互關係的解釋文字肯定是孔子原創的,這是沒有疑問的。這一點能夠確定便足矣,我們可從中體會出孔子博大精深的情懷和睿智敏捷的才情。
《序卦傳》中前十三卦的排序
孔子對六十四卦排列的順序進行解釋,這是前無古人的具有開創性的工作。從中可以最充分體現孔子的辯證法思想。這一點非常重要,是我們研究孔子哲學思想的重要文獻資料。我們先看看孔子在《序卦傳》開頭對前十三卦排序的解說: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
我們先把大意翻譯出來再進行分析闡釋。先有象徵天的乾卦和象徵地的坤卦,有了天地之後,萬物才能產生生長。充滿天地之間的都是萬物開始產生的氣息,因此接着就是“屯”卦。屯是陰陽交匯,萬物剛剛產生時的狀態。萬物始生,必然幼稚蒙昧,因此接着便是象徵幼稚蒙昧的“蒙”卦。既然幼稚就需要營養哺育,接着便是“需”卦。需要營養哺育的東西和生命很多,勢必產生爭奪,爭奪便一定有訴訟,因此下一卦便是“訟”。爭訟需要有支持者,需要眾人的力量,接着便是象徵兵眾和軍隊的“師”卦。凡是集體就需要相互比附,緊密團結,因此下一卦便是“比”卦。既然相互比附聚集在一起,就需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於是下一卦便是“小畜”。有了一定的物質積蓄和一定數量人口的集體,就需要一定的規則,人們便都要遵守這些規則,如同小心走路一樣遵守規則,履行義務,於是便有“履”卦。人們都能夠遵守規則履行義務則通向太平通泰,於是便是象徵太平的“泰”卦。但事物不能總是太平通暢,一定會出現矛盾和挫折,於是便有象徵閉塞的“否”卦。但事物不可能總是閉塞,一定要尋找出路,一定要尋找同志來突破閉塞的局面,於是便出現象徵“同和於人”的“同人”卦。
《序卦傳》中體現的辯證發展思想
我們把上面翻譯出的大意再簡化一下:天地開闢以來,才能產生萬物。萬物初生時很艱難很幼稚,於是需營養滋補,在爭奪滋補物質資源時便發生訴訟,訴訟則需要集體的力量,於是部落和軍隊出現。部落和軍隊則需要團結精神。有一定人口的部落則必須有物質,有物質共同享用則需要規則,需要禮樂制度。如果能夠遵守規則則萬事通泰,部落就會太平。但不可能總太平而必出現困局,出現困局則需要尋找新同夥。
其實,這是從天地開闢到人類出現,人類逐漸繁衍后出現部落。部落發展中又不斷出現摩擦而不斷滾動發展的情況,線索和脈絡是很明顯的。利用八卦的象徵符號將每一卦六爻的組合排列想象為一種自然情景或社會生活情景,再將前後卦進行邏輯的聯繫,真是非常精彩的思維。
《易經》上經三十卦是用乾坤,即天地開頭,因為天地是整個宇宙和一切事物的原始和開端。而下經三十四卦則用“咸”、“恆”兩卦開頭,同樣大有深意。下經開頭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將夫婦關係放置開端,說明下經主要是對於人倫關係的解釋與預測。“咸”卦卦形是上兌下艮,兌象徵少女,艮象徵少男,女上男下,寓意少男主動向少女求婚,故女尊男卑。是男女自然心動相戀,咸原意便是感動的意思,是無意識的自然感發,而不必用心就有感情之衝動。“恆”卦卦形則與“咸”卦相反。是上震下巽,震象徵長男,巽象徵長女,是少女向少男求婚成功結婚後的卦象。婚後,男上女下,男尊女卑,而這種關係要恆定長久。
“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這是多麼清晰的表述,孔子對於夫妻關係非常重視,因為夫妻關係是社會其他倫理關係的起點和基礎。夫妻關係的穩定恆久是社會關係穩定的基礎。
《序卦傳》上經從天地開始,下經從夫妻開始,可以看出孔子從自然轉向人倫的思維,對於《序卦傳》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是理解孔子哲學思想的一種途徑,可以寫作一本厚厚的書。來源:瀋陽晚報 作者:畢寶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