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興起家族範字,按輩分字取名

宋代興起家族範字,按輩分字取名

 

從宋代開始,大興修撰續寫家譜的風氣,按輩分取名的做法廣為流行,進而形成家族範字。所謂以“輩分字取名”是指同宗同輩之中的人,均選取一個固定的範字以表示一代人的輩分,一代人選用同一個字,如此排行,井然有序,載入家譜,世次分明。

 

  這些由家族先祖選出為後代規定的範字,修入家譜,稱為譜名。由最初的表示家庭輩分,進而成為顯示家族輩分的作用。同一家族之人,只要知道對方的姓名,即可推知出對方與自己是什麼關係。宋太祖趙匡胤就給自家宗室規定了十四個字的範字。

  受皇家影響,民間也廣泛採用家族範字。曲阜孔氏家族從元代孔子第五十四代孫孔思晦開始採用家族範字,其排序為“思”、“克”、“希”、“言”、“公”、“彥”、“承”、“弘”、“聞”、“貞”、“荀”、“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名字與避諱
 
 
  避諱是中國歷史上特有的一種制度,規定臣民子孫對當代帝王(包括后妃)和尊親不得直稱其名,在言談和書寫時必須設法用避開或改字、空字等方法加以避忌。

  避諱觀念源於原始禁忌,最初的原因是名字保密,與巫術崇拜及其恐懼有直接關係。商代已出現類似避諱的避名萌芽,最遲西周時已產生了避諱。

  避諱,大致上可分為國諱和家諱。國諱,是指皇帝、皇后以及皇族的名諱是舉國共避的,又稱“聖諱”、“皇諱”、“公諱”。家諱,是指家族內部長輩的名諱。避諱的方法有改字、空字、缺筆、改音等。在所有避諱中,以帝王名字的避諱最常見,也最為重要。一旦犯諱,臣民將身罹大禍。如秦始皇父親名子楚,因此秦國稱楚國為“荊蠻”。秦始皇名嬴政,與“政”有關的同音字均改音讀“征”,農曆每年一月也改稱正月(“正”讀音為“征”),後來改“正月”為“端月”,以避其諱。

  家諱中也有很多講究。如漢代史學家司馬遷的父親名司馬談,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避“談”字,凡遇有名“談”者均改稱,如“張孟談”改為“張孟同”,“趙談”改為“趙同”。

  唐代詩人李賀才華橫溢,為人言直氣盛,不為權貴所喜,有意排擠他的人遂以其父名晉肅,應避家諱為由,反對他考取進士,原因是“進”、“晉”同音。在封建社會倫理綱常的壓力下,李賀未能應試,二十七歲抑鬱而終。

  避諱中最為人熟知的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故事。州官田登驕橫跋扈,自諱其名,在轄區內強行推行私諱,不許他人寫或說與他名字同音的字。手下吏卒因一時不慎而犯忌遭到責打的有多人,於是整個州內都把“燈”稱為“火”,一年元宵節放花燈,允許百姓到州府觀燈,發佈告示說:“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此事化為民間諺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百家姓》何人所寫
 
  有關《百家姓》的編撰者,很難考證,但從《百家姓》成書的源流可以推知,此書很可能成書於北宋以前,宋初經生活於吳越地區的文人加工定型后流播開來。與《百家姓》類似的姓氏之書,歷代均有出現。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人研究記述姓氏,戰國晚期,出現了第一部記載姓氏源流的書《世本》,書中記錄了黃帝以來至春秋時帝王公卿諸侯大夫的譜系。

  據宋人王明清《玉照新志》書中推測,《百家姓》為宋初浙江錢塘一位老儒所編。《百家姓》以趙姓居首,是因為北宋皇帝姓趙,被尊為國姓,理所當然列於諸姓之首。其次為錢姓,是因為錢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王的姓氏,前後有吳越王錢鏐與其孫錢弘俶。第三為孫姓,則是因為錢弘椒的正妃姓孫。第四是李姓,因為南唐國王為李姓之故。第二句“周吳鄭王”,也是根據吳越王錢鏐以下歷代妃子們的姓氏而定的。

  《百家姓》並非就是一百個左右的姓,而是多達四五百個之多。《百家姓》版本很多,所收姓氏也略有差異,現代通行的《百家姓》則有503, 504, 505, 507, 515個姓等不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