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兴起家族范字,按辈分字取名

宋代兴起家族范字,按辈分字取名

 

从宋代开始,大兴修撰续写家谱的风气,按辈分取名的做法广为流行,进而形成家族范字。所谓以“辈分字取名”是指同宗同辈之中的人,均选取一个固定的范字以表示一代人的辈分,一代人选用同一个字,如此排行,井然有序,载入家谱,世次分明。

 

  这些由家族先祖选出为后代规定的范字,修入家谱,称为谱名。由最初的表示家庭辈分,进而成为显示家族辈分的作用。同一家族之人,只要知道对方的姓名,即可推知出对方与自己是什么关系。宋太祖赵匡胤就给自家宗室规定了十四个字的范字。

  受皇家影响,民间也广泛采用家族范字。曲阜孔氏家族从元代孔子第五十四代孙孔思晦开始采用家族范字,其排序为“思”、“克”、“希”、“言”、“公”、“彦”、“承”、“弘”、“闻”、“贞”、“荀”、“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名字与避讳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制度,规定臣民子孙对当代帝王(包括后妃)和尊亲不得直称其名,在言谈和书写时必须设法用避开或改字、空字等方法加以避忌。

  避讳观念源于原始禁忌,最初的原因是名字保密,与巫术崇拜及其恐惧有直接关系。商代已出现类似避讳的避名萌芽,最迟西周时已产生了避讳。

  避讳,大致上可分为国讳和家讳。国讳,是指皇帝、皇后以及皇族的名讳是举国共避的,又称“圣讳”、“皇讳”、“公讳”。家讳,是指家族内部长辈的名讳。避讳的方法有改字、空字、缺笔、改音等。在所有避讳中,以帝王名字的避讳最常见,也最为重要。一旦犯讳,臣民将身罹大祸。如秦始皇父亲名子楚,因此秦国称楚国为“荆蛮”。秦始皇名嬴政,与“政”有关的同音字均改音读“征”,农历每年一月也改称正月(“正”读音为“征”),后来改“正月”为“端月”,以避其讳。

  家讳中也有很多讲究。如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名司马谈,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避“谈”字,凡遇有名“谈”者均改称,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

  唐代诗人李贺才华横溢,为人言直气盛,不为权贵所喜,有意排挤他的人遂以其父名晋肃,应避家讳为由,反对他考取进士,原因是“进”、“晋”同音。在封建社会伦理纲常的压力下,李贺未能应试,二十七岁抑郁而终。

  避讳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故事。州官田登骄横跋扈,自讳其名,在辖区内强行推行私讳,不许他人写或说与他名字同音的字。手下吏卒因一时不慎而犯忌遭到责打的有多人,于是整个州内都把“灯”称为“火”,一年元宵节放花灯,允许百姓到州府观灯,发布告示说:“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此事化为民间谚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百家姓》何人所写
 
  有关《百家姓》的编撰者,很难考证,但从《百家姓》成书的源流可以推知,此书很可能成书于北宋以前,宋初经生活于吴越地区的文人加工定型后流播开来。与《百家姓》类似的姓氏之书,历代均有出现。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研究记述姓氏,战国晚期,出现了第一部记载姓氏源流的书《世本》,书中记录了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卿诸侯大夫的谱系。

  据宋人王明清《玉照新志》书中推测,《百家姓》为宋初浙江钱塘一位老儒所编。《百家姓》以赵姓居首,是因为北宋皇帝姓赵,被尊为国姓,理所当然列于诸姓之首。其次为钱姓,是因为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前后有吴越王钱镠与其孙钱弘俶。第三为孙姓,则是因为钱弘椒的正妃姓孙。第四是李姓,因为南唐国王为李姓之故。第二句“周吴郑王”,也是根据吴越王钱镠以下历代妃子们的姓氏而定的。

  《百家姓》并非就是一百个左右的姓,而是多达四五百个之多。《百家姓》版本很多,所收姓氏也略有差异,现代通行的《百家姓》则有503, 504, 505, 507, 515个姓等不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