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易學聯合會執行秘書長、北京大學中國文化與戰略文化研究所所長周易玄也是本次論壇的主要嘉賓。他22歲就被聘為清華大學、人民大學的客座教授,25歲成為南京師範大學研究員、兼職教授,後來轉入北大,擔任多個研究課題的負責人。去年出版了數百萬字的《國學旨歸》系列叢書,在學界引起廣泛關注。他多年來一直在世界各地講學,主要是傳播中國文化。所以他的到來,讓所有人士都感到眼前一亮,精神不覺為之一振。
由於論壇的主題跟易學與傳統建築、風水文化等相關。記者一開始便問他對風水怎麼看。周易玄說:“風水這個詞語來自於《易經》。是六十四卦之一《渙》卦的名稱。如果說渙卦的渙是名,那麼風水二字就是它的字,字是解讀名的。風是指聖人的思想能夠行於天下,開化天下,如同春風拂地一樣;水是指王者的德行像水一樣潤澤天下。所以風水這個詞語,首先就有更深刻的文化內涵。”
“《易經》里講‘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們就發現,人文的思想,是來自於天文的。而風水、環境建築等也是為人文服務的。在老子那裡,他把《易經》讀明白了,發揮了這一句的內涵,於是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概念。人要選擇好的環境,這也可以說是風水學的一個來源,就是‘人法地’。那麼地法天是什麼呢?就是說風水文化的來源也是依據於古天文學的。譬如古人講‘不知天文,焉知地理?’所以說傳統的風水文化,它不光講究地理形勝,更多地,它還講究天文氣象等等。《易經》的天地人三才之說以及陰陽八卦等思想發展出了風水文化,而儒家所謂‘里仁為美’的說法其實也是風水文化的一種依據。風水更多的層面,還是追求人與自然、與環境、與萬事萬物的和諧。所以老子稱作‘道法自然’。這個自然可以說是宇宙的規律,也可以說就是大自然,大環境。自然一詞也就包含了自然環境的含義在這裡面。道都要法於自然,我們也可以這樣去理解,道的自然環境就是生態環境。如果說生態環境搞好了,道就自然會出來了。一會兒我們可以好好談談儒釋道文化中的生態理論。”
“中國文化是道統的文化。什麼叫做道統呢?就是由道所統攝、統攬、統一。這就是道統。道是最高層面的東西。它站在最高層面俯瞰宇宙全貌。所以《易經》開篇在《乾卦》里就說:‘首出庶物,萬國咸寧。’這個首就是道的本原,它高於一切,所以叫‘首出庶物’。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就是說,只要道一出來,天下就太平了。既然是道統,所以中國文化方方面面都在傳達着道的內涵。越是日用百事,越是生活當中,越有體現。比如文以載道、茶道、花道、香道、劍道等等。是要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參悟天地之道。佛教傳入中國后,產生了一個很大的宗派,叫禪宗。我們經常講的參禪悟道,這個參與悟,就來自於《易經》。而禪宗的法門,其實早就存在於《易經》的參天兩地的心法之中。所以《易經》里說:‘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所以風水文化從某種意義而言,他也肩負着傳承中國文化的使命。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前面講過,中國文化中的方方面面都在傳承着道。比如文字一定要傳道,這叫文以載道,下圍棋也要去參悟天地日月、陰陽變化、往來進退之道等等。風水裡面的道在哪裡呢?比如風水文化里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又講‘前有照、後有靠’等這些話,其實我們去了解的時候,就發現很有內涵。青龍、白虎這些都是古天文學裡的內容。你在研究風水的時候,無意中就是在傳承古天文學的文化。所以中國文化很多很深邃很奧妙的東西,反而通過最為通俗的風水給傳承下來了。‘前有照、後有靠’,我們如果從修為的角度來談,就很好理解。照,就是立遠志。用一個遠大的理想來照耀自己前行,不致於迷失方向。照我的東西越好,我的發展前途就越好。所以它跟立志是相通的。靠,是說的靠山。我們要找靠山。靠山要渾厚有力,這樣才能後繼有力。那麼靠山對於人而言,是什麼呢?就是內心的力量。老子叫做‘善抱者不脫,善建者不拔’、‘根深柢固’。人最靠譜的靠山,不是別的,就是自己的內心。從修身的角度,外化到風水,就衍生出了‘靠山’。所以風水文化,如果我們善於思考,也傳承了修身的文化;再比如,家居風水中,在這裡放置一幅字畫,在那裡又擺放一個物件。字畫本身就是傳承道的一個載體。一個人每天看到那些具有勵志精神的字畫,也在無形中加強自己的修養。比如故宮,它就很講究風水。名稱都全部來自《易經》,從端門進去到午門,到乾清宮進去,還有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到後面的坤寧宮等等。全部都是《易經》里的名詞。這就是在布風水格局。為什麼是用《易經》的詞語呢?因為《易經》是群經之首,真正的天人之學,治國安邦的道理都在裡面。學好了,可以做聖人,可以做帝王,可以平天下,可以定乾坤。你想想,皇帝每天都看到這些詞語,就會暗示自己朝着這個方向去努力。所以這是風水文化當中具有人文性的一面。再如,中國文化是以孝治天下的文化,為什麼要講孝?孝是老字頭,是要追根述源,就是回歸;下部分的子字,是指子子孫孫,寓意着未來。所以一個孝字,就把古老的與未來的連接為一個整體,生生不息。做人不要忘本,才能立足於未來,這就是孝的文化。而風水文化中,古代很重視給祖先選擇葬地,就是對孝文化的一種傳承,一種表達,這本身是無可非議的,甚至充滿了人性,充滿了人情,充滿了愛。中國文化,通過風水的表現形式,來融合人們的感情,甚至用風水,把生者與死者都鏈接起來。使得後人,對先人永遠充滿了緬懷,充滿了敬畏、充滿了感恩。”
“風水當中傳承了天文學,又充滿了人文精神,它又講究法天象地,依山傍水等等,這又體現出風水的美學思想來。當然,風水更發展出了生態環境倫理的學說。把風水變身到了生態倫理,這就是《易經》的崇生論了。《易經》把生生作為人之‘大德’,所謂‘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慮天下,莫貴於生’。”
“風水文化,至少體現出天地生人、天人相通、效法天地、天人合一四個方面。莊子有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齊的說法。”
“生態倫理學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今時代的共同課題。《地球生命力報告2012》和《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2》顯示,從1970年到2008年間,地球生命力指數下降了28%,處於很不健康的狀態。專家指出,如果以這種超出地球資源極限的方式發展,到2030年,人類將需要兩個地球來滿足生存需求,到2050年,人類需要2.9個地球。伴隨着快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中國的生態系統面臨著日益增長的資源需求挑戰。中國生態足跡總量已居全球第一位,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一直處於生態赤字之中。所以風水文化也應該與時俱進,到歷史的今天來發揮它更大的作用。”
“我們所熟知的國際建築學家貝聿銘先生,他就非常敬重風水,將風水的學問用來指導自己的建築設計。這也是將風水與當下生活完美結合的很好的案例。
貝聿銘認為建築師都相信建築風水,但不是迷信的建築風水,建築風水有好幾種,比如說我們建築要擺房子,要背山傍水,這也是建築風水。
貝聿銘在香港設計的中銀大廈,被很多香港人認為是不吉利的建築風水,他們說這座大廈像個三棱的刀。旁邊的居民都裝反光鏡,說要把這個刀光擋回去;旁邊的滙豐銀行也像架了個水泥的機關槍。因為有一個鋒面對着港督府,港督府一開始時種柳樹來擋煞,後來柳樹死了一次,然後再種上柳樹。
對於以上的傳言,貝聿銘說:香港中銀的設計源於要省錢省地,因為運用大量尖的稜角,令他省卻了近30%的鋼材。
貝聿銘請兒子山地把一根方形木杆沿縱向切開,做成四個三角扇面柱,再將頂端切成斜面,用橡皮帶把柱綁在一起。當貝聿銘滑動這些柱子,讓它們互相分離時,在向上達到柱子四分之一高度的地方,一座體積逐漸縮小、帶有壁階的塔狀物出現了;在達到一半高度和四分之三高度時,又分別出現了第二和第三座塔狀物。剩下的那根柱子繼續向上升,形成金字塔般的頂點。這一畫面,最後就成了今天的中銀大廈。
據《貝聿銘傳》的描述,在技術圖紙的設計過程中,銀行方面曾給貝聿銘發來電報,對建築正面展現的眾多加了框的巨型“X”深表關注。因為在中國,“X”意味着遭殃,雖然銀行的高層官員並不見得相信風水,但他們擔心一旦大樓風水不好,就會影響儲戶和房客的積極性。
結果,貝聿銘把分隔樓層的橫向桁架隱藏起來,並把暴露在外面的部分,描述成一系列互相交叉的寶石。同時,他把塔樓比作雨後春筍,代表着茁壯成長的力量。
貝聿銘承認,在香港中銀的建設過程中,他也吸收了建築風水先生的一些說法,比如一開始設計中銀大廈的時候,曾經設想過有一股泉水,是從後門進去前門出來,後來有風水先生說水就是財,這樣做就會破財。貝聿銘說,建築風水先生說得很對,我用水,這個高樓兩旁都有水下來,這水是源,是財源,所以水到了下面變成一個池子。池子養魚,中國人認為就把財給蓄住了,最後我也順應照做。
貝聿銘認為他並不迷信,但他也懂得要在適當的時候做一些讓步,就如中銀大廈的封頂典禮,就挑選了一個被香港人認為是20世紀最吉利的日子 1988年8月8日。”
周易玄教授的發言可謂縱橫捭闔。他的特點是旁徵博引,信手拈來。聲如洪鐘,使得全場都鴉雀無聲。論壇結束后盛星翔先生很有感慨地說:“周易玄老師說話擲地有聲,如長江之水,浩浩蕩蕩,氣勢不凡。全場的人都被吸引住了。”
所以周易玄教授的發言,也是本次論壇中,原本最長,卻讓人感到最短的發言。因為意猶未盡就戛然而止,所以感到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