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極” 是什麼意思?

六極,又稱“六合”,指上、下與東、南、西、北四方。《莊子•應帝王》中有“以出六極之外,而遊無何有之鄉”。道教認為,六極各有一天帝統制,稱為“六天帝君”。據《上清靈寶大法》記述,六天帝君是中宮紫微北極大帝、太上昊天玉皇上帝、後土皇地祗、東極青華太乙救苦天尊、南極長生大帝和白玉龜台九靈太真金母元君。 

“中道” 是什麼意思?

  中道,原本是佛教裏的術語,道教借用來表示修“重玄”之道過程中的一個階次。唐代道教著名學者李榮認為,有欲之人主張“有”,無欲之人主張“無”,都屬偏執之見,他稱為“二偏”,他借病與藥的關係比喻說:“道非偏物,用必在中,無必有有。中和之道,非有非無。有無既非,借彼中道之藥,以破兩邊之病,病去藥遣,偏去中忘,都無所有。”這樣的中道又稱作“玄”。他用中道觀來看待世間萬事萬物,認為“不靜不躁,處於中和,人道之基也。故知懷雄猛之心者未可全真,抱雌柔之性者不能志道。今知性雄而守雌,則不躁不速,亦知性雌而守雄,則不靜不遲,不滯兩邊,自合中道”。達到中道就奠定了人道之基。 

道教裏的“動靜” 是什麼意思?

  動為變動之意,靜為靜止、不變之意。老子《道德經》中認為萬物變化無常,最終歸於虛靜。道教吸取老子這一思想,並加以衍化,成為其教義理論的內容。漢代時,魏伯陽作《周易參同契》,認為天地的動靜運作有一定的法則可循,若加以掌握,就能使丹道煉養與四季變化相和順適宜,而與陰陽之氣相得無礙。並把動靜與《易經》的乾坤二卦聯繫起來闡述其作丹之意。《太平經》中認為人具有陰陽的性質,天為陽,主動以生,地為陰,主靜以養,陰陽相合,產生萬物。從養生的方面說明動靜,唐代司馬承禎主張“坐忘”修道,認為心靈虛靜才能產生悟知真道的智慧,心神馳動只能使人昏愚遠道。任真子李榮用“重玄”的觀點解說動靜,認為從萬物化生的方面看,從無生有,變動不已,又是有動的;道生萬物,就是從靜處開始動,萬物歸根,就是息動歸寂。如此則動不常動,寂不常寂,永恆如此,但為教化“眾生”,才說“道”有寂有動,實際動與不動(寂靜),應視作“非動非不動”,才是重玄中道之義;最終,唯寂與動,寂動俱息,達到至虛空無的重玄境界。

 道教裏的“柔弱”有哪些特殊的含義?

道教的處世觀提倡柔弱不爭,柔弱不爭的教義源自老子《道德經》。柔弱,人們通常的理解是脆弱而沒有精神,但在道教教義中卻不僅是這個意思,其精神實質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 
    第一,柔弱內含的是生命存在和延續的精神實質。自然界的各種生物,因為有生命才能表現出各自不同的柔性;反之如果沒有了柔性,生命也就不復存在。修道之人就是要維護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長生久視,應事行事保持身體和精神的平和安靜,以和弱其氣持養身神。 
    第二,柔弱內含着積極的人生哲理。道教以柔弱為用,主張一切行為都不要太剛強,剛者容易先受摧毀,強者容易先受到屈折。修道應該以靜待動,守柔弱而不妄動,學習水柔弱而能攻堅強的精神,以積極的人生態度,處世應物,健養身神。

修道時要求清靜寡慾為什麼?

  “道”是用清靜的本性來化生和養護萬物的,從沒有想過回報。相對於人類社會來說,如果以“清靜”的思想來治世修身,世界將會和諧而太平,人們會得到更好的休養和生息,生命也將得到昇華。所以,修道通道之人,首先要學知清靜,以常清靜為行為標準,才能實現修行而得道的追求。 
    人來到凡塵世界後,由於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各種希求、奢望、情感等,這就是慾望。對於修道之人來說,這些都是阻礙修道的絆腳石。所以,要想進入真正的清靜境界,最主要的法則就是少私而寡慾。追求物我兩忘,摒棄智慧和思緒,淡泊無思,無憂無慮的超越精神境界。這種精神境界從忘形、忘利開始,以至於忘心。 
    “道”的偉大是說不完的,從大的方面來講,是萬物歸焉不辭;從小的方面來說,就是“無欲”,但高真務小而不務大,而結果卻能成其大。“道”的本來面目就是“無欲”,“無欲”的後果是成就了“道”的偉大,所以“少私寡慾”是修真的基礎。所謂寡慾,就是要求人們對世俗的名利、聲色、財貨的企求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不要用極端的行為去獵取,不要有非分的念頭和過分的奢求,嗜欲過重不僅有害於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會使人際關係錯綜複雜,成為社會惡患的根源;要以寡慾為行為準則、最終達到“道常無欲樂清靜”的最高境界。 

“道常元為而元不為” 是什麼意思?

 自然和無為是兩個既不同又有着密切聯繫的教義名詞,要真正進入或達到“自然”的境界,就要踐行“無為”的處世方法。“道”就是踐行無為的,並通過無為的作用成就萬物,體現“道”之偉大的本性。這裏的“無為”,並不是消極不為,而是要反對“有為”,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要強求或對事物的自然發生和發展強行進行干預,自自然然才是完美的。修道之人,就應該體行自然無為之真道,不要有任何執著。如果修行能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於精神,治國則有益於眾人。 
    人生在世,對尊名榮貴,華衣美食,珍寶廣室和音色財貨總是有所企求的,企求超出了自然無為的規律就會出現種種有為之弊害,轉化為貪欲。而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靜寡慾的教義外,還應持守樸素無為的人生態度。消滅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為強求,基本企求不要脫離社會實際,以全身修道為目標,最終達到忘其形骸,無所執著,自然無為的境界。一是遠嫌疑,遠小人,遠敬得,遠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鬥;常思過失,改而從善。二是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在積極通曉自然、社會和人際關係的基礎上,更好地學道修道。 

“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

 老子首先提出“自然”的觀念來解釋“道”和“德”,並以此作為人們的活動準則。《老子》中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為道生萬物以及天、地、人的活動過程都是“自然無為”的,並非“道”之上還有一“自然”實體的存在。莊子繼承老子的天道自然思想,主張人生的目的就是任其自然,道教吸收“自然”觀念後,認為“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則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間,其行為的最高法則也應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則。自然,沒有任何固定的模式,它生化萬物,萬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長,無欲無待,不存在強加的任何因素,從而保證了自然界的和諧。而人修大道,就當效法道的自然本性,順應天地自然變化的規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性,致力於維護自然界的和諧。對於人世間的一切東西,不要強求,要順應事物發生發展的自然規律。要知足、知止、知常,使心神平和、精神得到昇華。 

“一” 是什麼?

《老子》中的“一”是指天地萬物產生形成和正常運作的普遍本質,其意義同於“道”。道教承襲道家之說,並加進宗教神學的內容。《老子想爾注》中將“一”等同於“道”,認為“道”的化身就是教祖太上老君。《黃庭經》中將“一”神化,或以“一”為元氣。《太平經》中認為“一”同“道”一樣,是天、地、人的根本。葛洪在《抱樸子•地真篇》中又進一步對“一”進行了解釋。道教主張,修道者若要長生,必須修“守一”之法,並具體講述多種“守一”之法;道教中又將“守一”法分為“守真一”與“守玄一”兩種。《抱樸子》中認為只有守一存真,才能消災免禍,益壽延年,長生不老。 

“玄” 是什麼?

 道家經典《道德經》中曾多次使用“玄”,如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其意義為渺冥幽遠,是對“道”或“德”的一種形容。道教創始,沿襲老子“玄”的概念,衍化成為其教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東晉時葛洪建構道教教義理論體系,將“玄”提升為宇宙的本原實體;“玄”成為先天地而存在,產生萬物的根本,通過天地萬物顯現為有,又還原於虛寂而歸於無;這樣的“玄”基本上與“道”相同。隋唐之際,重玄思潮興起,義理之學盛行,一些道教學者沿用之前的“玄”的概念,將“玄”發展成為認識體悟“至真大道”的一種精神境界。唐初道士李榮認為“無”或“有”都是偏執一邊,所以要非有非無,合於中道。他們用重玄思想去看待世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主張從心智認識上取消剛與柔、動與靜、有與無、善與惡、是與非的一切對立,以達到境智雙泯、能所都忘的虛無境界。 

道和德有哪些關係?

道的尊高和偉大,其最高體現就是“德”,道造化萬物由德來蓄養,神明可敬也是因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道教在“尊道”的同時也“貴德”。道和德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因為道是由德來體現的,在理義中又有差異,是可分又不能分,但又不能合而稱為道。因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們通道修道,必須以“德”為根基,來證道和成道。“道”是非物質的宇宙本原,取得這種非物質的本原的體性,便是“德”,而這種非物質的宇宙本原,凝聚起來便是最高天神。 
    對於廣大通道和修道之士來說,修道的首要條件就是立德,就是要在日常中不斷積累功德。立德的關鍵在於提高自我修養,具備良好的品德,在內在的修持上和外在的行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則去做。清靜寡慾、柔弱不爭、胸懷寬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貴、不自譽、不妒忌、不妄語,不溺於音色美食。樂人之吉,湣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施恩不求報,不殺生以自娛,濟世利人,慈心於物,正信誠實,與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則德累而基立,基立則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德” 是什麼?

 先秦道家老子認為,講求清靜無為,因順自然,有所得於道,就是有“德”,並提出“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莊子也認為“德”的重要性僅次於道。道教沿襲老莊關於“德”的哲學思想,而加進神仙修煉的仙學內容。認為修道有成,與道一體,自然長生,就叫做“德”。同時,道教又認為,“道”生萬物,不自恃以為功,生而不有,長而不宰,如果學道者修得這種特性,行事與道合,也稱為“德”,所謂“道之在我之謂德”。另外,道經中也有將“德”當作社會倫理規範講的,這是繼承《老子》中“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思想。總之,道教的“德”與“道”一起,共同構成其教理的核心內容。 

“道” 是什麼?

 “道”是道教的最高教理,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為核心的,道教的一切經典,無不宣稱其根本信仰為“道”。“道”是春秋思想家老子提出來的,他認為“道”是宇宙的本原和主宰者,是宇宙一切的開始與萬事萬物的演化者.戰國時的思想家莊子繼承老子關於“道”的論述,也主張“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本,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道教創始後即奉老子為教祖,神聖其形象,尊稱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為經典,將“道”加以改造,成為道教的信仰核心;認為“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氣化為三清,並形象化為太上老君;“道”有最偉大的德行,它以虛無為體、清靜為宗、柔弱為用,無為不爭;“道”真常永恆,無生無滅,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長存於天地之間。宋朝時,道門中人又把道學思想和儒、釋兩家思想相融合,把“道”的理論提到哲學上更深的層次,為道教思想發展開闢了新的途徑。正因為“道”的偉大和神聖,所以道教尊道為最高信仰,並教導人們學道、修道、行道、弘道。 

內丹伍柳派是怎麼形成的?

內丹伍柳派由明末道士伍守陽和清朝道士柳華陽所創。伍守陽,號沖虛子,江西南昌人。他通佛理,好道德性命之言,曾從曹還陽受丹法,為龍門派四傳弟子,其學匯通三教,以儒家之道德修養、誠心誠意融攝道教內丹學說,參以佛理及禪定功夫。 
    柳華陽,道號太長,江西南昌人。他早年習儒業,曾翰林及第,但他無意仕途,後削髮為僧,自稱其遇伍守陽傳以丹法秘旨,乃豁然開悟。其說匯通三教,闡述性命之旨,形成“伍柳派”,門下眾多,流布亦廣。 

內丹西派是怎麼修煉的?

 內丹西派為清咸豐年間李涵虛所創,李涵虛,四川樂山人,李西月善琴,嗜詩酒。後因病至峨眉療養,遇道教高人鄭樸山,遂拜其為師。後來,他自稱於蛾眉山遇呂洞賓和張三豐,得丹法秘要,潛修數載,得成金丹,呂祖為之改名西月,字涵虛。由於當時此派只是活動於西蜀樂山一帶,所以稱為內丹西派。 
    與陸西星一樣,李西月也以隱士身份弘揚仙道,也不效出家之行,他整理陸西星《道緣匯錄》、《賓翁自記》為《海山仙跡》,並重訂《呂祖年譜》,以東派陸西星後身自居,並沿襲其丹法。但因李涵虛曾受張三豐丹法,與鐘呂道法匯合,所以與東派又不全相同。他把性功分為九層煉心,又將命功分為四層,主張丹法以清靜立基,然後陰陽雙修。李涵虛著有《道竅談》、《三車秘旨》、《太上十三經註解》等。西派與東派同稱呂祖親傳而開派,於道統上各自成一家,均屬南宗陰陽派,而為清修派所反對。 

內丹東派創立者是誰?

 內丹東派為明世宗時的陸西星所創。陸西星,字長庚,號潛虛子,自幼聰穎,異於常人,青年時曾習儒業,攻於文辭書畫,後因九試而不中,乃棄儒為道,入山隱居。數次遇異人,得受仙道秘訣,後自言呂洞賓降臨其北海草堂,住二十二日,親授丹訣。陸西星認為自己深得呂洞賓真傳,故著書立說,闡發內丹之旨,開內丹東派,被後世道教尊為內丹東派之祖。 
    陸西星是兩宋、元明道教房中術及內丹雙修理論的集大成者。他對《參同契》、《遇真篇》、《陰符》等的闡釋,頗有超過宋元注釋之處。他主張陰陽同類雙修,認為“男女陰陽之道順之則生人,逆之則成丹”。並撰成《七破論》,抨擊其他煉養之術。在金丹命術方面主張“真火無候、大藥無斤”,不應拘泥於煩瑣法度。陸西星著作另有《金丹就正篇》一卷,為道教內丹學史上第一篇有關雙修問題的專論。《玄膚論》一卷,是內丹學通論,討論了諸如三元丹法之相互關係,內外丹之劃分,先後天之區別,修性了命之聯繫等一系列至關重要的理論問題。陸西星雖創東派,但本人未曾出家受戒,不受全真教規約束,所以並未立教,故師徒傳授系統不詳。 

什麼是內丹中派的核心?

內丹中派是元朝道士李道純所創立的,李道純,道號瑩蟾子,為白玉蟾再傳弟子。其學以全真南宗為主,兼取北宗。在其所撰《中和集》中,論及性命之說和內丹要旨,主張三教合一,援儒入道,核心要訣為守中、中和,認為“中”乃乾坤之交所生成,故先天地而存在,在人身即為心性,也稱“玄關”。認為性命不過是同一個事物的兩種說法,性無命不立,命無性不有,故主張性命雙修,先性後命。先持戒、定、慧而空其心,後煉精、氣、神而保其身,以臻性命雙全,形神俱妙。他還根據性命之理,對各種修煉方法作了抉要總結,先辟“傍門九品”,包括房中、服餌、采補、辟穀、吞霞服氣、瞻星禮鬥、定觀雜思、閉息導引、搬精運氣等,說其是下品,是邪道,中上之品也不過是只可祛病的外道。次分內丹為頓、漸二種,漸法又分三乘,下乘為安樂法,中乘為養命法,上乘為延生法;根機淺薄者,宜從修命入手,循序漸進;頓法為最上一乘,有根機者所宜修,只須一直了性,則自然了命。其法乙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靜為丹基,無為為丹母,性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窒慾懲忿為水火交,性情合一為金木並,洗心滌慮為沐浴,存誠定意為固濟,戒定慧為三要,中為玄關,明心為應驗,見性為凝結,三元混一為聖胎,性命打成一片為丹成,身外有身為脫胎,打破虛空為了當。 

龍門律宗是怎麼形成和發展的?

全真道自元代以來,北七真門下各自開派,形成七個支派,其中丘處機所開龍門派勢力最強。該派傳至明代,出現以戒律密傳的“龍門律宗”。此宗以丘處機門人趙道堅為第一代律師,趙道堅又授張德純,張德純又授陳通微,陳通微大約在明初又授周玄樸。周玄朴後傳於張靜定、沈靜圓,二人同被視為龍門律宗第五代律師,從此龍門律宗分作張、沈二支流衍。 
    張靜定又傳戒法于山東琅琊人趙真嵩,沈靜圓傳戒法於嘉興石門人衞真定,趙真嵩和衞真定二人被視為第六代傳人。 
    趙真嵩所傳弟子王常月,為龍門律宗第七代律師,他在明末清初入主北京白雲觀,開始了對全真道的改革,使自明代以來沉寂已久的全真龍門派出現了中興氣象。 

             張三豐道派有哪些特點?

  張三豐道派實際上並沒有一個真實的組織,而是由於張三豐在武當山的影響,他的弟子及弟子的弟子和崇尚張三豐的人所形成的一個把張三豐作祖師崇拜的團體。 
    張三豐約於明朝初年來到武當山,與丘玄清等弟子結廬而居,終日探討道術,這時張三豐雖已超過百歲,但精力充沛,常為他的弟子表演或教導武當武術。後來,張三豐離開武當山,不知所終。明成祖聞其名,多次派人去全國各地深山名寺尋找,卻都未找到,明成祖更以其為神奇,在其結廬處大修宮觀,供奉張三豐。張三豐派的道士們,大都是武林高手,他們不羨世俗財色,主張隱居修道,強調三教合一,重視忠孝仁義,既注重內丹修煉,又注重武功拳法。 

萬靈風水修復綜合派, 許少鋒  (QQ595578222)

萬靈風水堂官方網httpwww.wlfengshui.com
分享 | |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