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現代反思
風水是我國自古遺留於今的獨特產物,是源自祖先為適應環境而發展出的生存法則,它與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一樣,同是人類文明起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特別重視風水,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即便是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文學士人,也如痴如狂,趨之若鶩。幾千年關於風水實踐、積累下來的精蕪並存的經驗,形諸文字記載的典籍,汗牛充棟,清乾隆時修的《古今圖書集成·藝術典》專辟《堪輿部》,收集了歷代有關風水的各種文獻,達30卷之多,可謂是古代的一門顯學。到了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雖未明令禁止,但在特殊的政治環境下,尤其是文化大革命,風水又被看成是封建文化,列為禁學。改革開放以來,風水由出口轉內銷,隨着中國沿海和南部城市的日益富裕,使看風水又逐漸盛行,有關風水的出版物充斥市場。目前,對風水,聲討者有之,贊成者有之。筆者是一位歷史工作者,無意於卷人紛爭,只是與讀者一樣,伴隨風水已逐漸被人們談論而引起濃厚的興趣,並心之好奇想知道“風水”到底是什麼,以期歷史地、客觀地、正確的看待風水,利用風水。
風水,又稱堪輿,或稱地理、青囊、青烏、相宅、形法等等,於中國最早文獻如《詩經》及《尚書》均有文章記載,記述古代先民用於選址和規劃國都、城邑、住所,在帝王貴族至於黎民百姓中喜聞樂見頗受認同!,。可以說,“在中、西文化撞擊,西方建築學、規劃學傳人我國之前,中國幾千年的城市、鄉村、民居沒有那一座不是在中國風水思想指導下建成的。要建國都、城市、宅院,就要按照風水原則來進行,所以幾千年來風水根深蒂固地植根於民俗之中。從根本上來講,風水是中國獨有的文化。那麼,什麼是”風水“呢?
“風水”二字的出現,首見東晉郭璞《葬書》的見解,他說:
葬者,乘生氣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這被譽為是風水鼻祖的郭璞給風水至今認為較權威的定義,他已經明確指出了風水三大要素:風、水、氣。還簡明扼要的揭示了”風水“理論的根本,即以”生氣“為核心,以藏風、得水為條件,以尋求一個理想的墓葬環境為著眼點,以福蔭子孫為最終目的。後世風水師的主要工作,便是尋求能夠藏風、界水,具有生氣的吉地用於安葬或是修建住宅,以便發展繁衍,福蔭子孫。因這二字簡捷、易記,又生動地道出風水兩大作用力”風“和”水“的作用,不僅風水業者喜歡用,也常為民間慣稱,時至今日,已成為世界各地對中國這門學問的專有名詞。
風與水二者確實妙不可言,《易經·說卦》釋義為”撓萬物者,莫疾乎風……潤萬物者莫潤乎水。“從字面上理解,”風“是從天而行、流動着的空氣,”水“是順大地而走、大地的血脈、萬物生長的依靠。有風、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氣,萬物就能生長,人群就能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對風與水的考察乃是對天地之考察。
古代中國還有一個重要思想,滲透到中國社會的每一個階層,成為後來風水學的指導方針,這便是漢代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天人合一說。董仲舒認為,人是天派生的,天生萬物是為人,故天人屬同一類。天是人的曾祖父,人的形體是化天數而成的,天和人類社會具有密切關係。天人視為同一體,不僅有物質、自然上的相連,同時還有精神上的相通,這個理論對風水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o}。風水的最終目的,正在於通過宅地的處理,達到天人感應和天人合一,使人的生活順乎天意,從而,生活在和諧美滿的環境中。
中國風水術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認識偏重之差,追及唐宋,遂分為兩大流派:一是專主山形地勢,以龍穴、砂水相配來定吉凶禍福,故稱形勢派,亦稱巒頭派;一是專主理氣星卦,以八卦五行來定生克吉凶,故稱方位派,亦稱理氣派回。考之實際,古代風水通常包括陽宅風水和陰宅風水兩個方面,人活着要住房,叫做陽宅,人死了要落葬,叫做陰宅。郭璞定義僅涉及一面,無疑失之偏頗,但古人認為墓地周圍的山川、風向、水流的形態,能給葬者一家招來禍福。因此,按照”視死如事生“的觀念,無論陽宅風水還是陰宅風水,其理論要點古人都歸納為所謂的”地理五訣“—龍、穴、砂、水、向,即巒頭派的理論。理氣派風水,本文不贅。因此,”地理五訣“常被風水師視為風水理論的入門,其實,它就是把自然環境要素歸納為龍、穴、砂、水四大類,根據這四大類本身的條件及其相互間的關係決定宅地建築基址及朝向的布置,其要求是:龍要真、砂要秀、穴要的、水要抱、向要吉[5J。所以對龍、穴、砂、水四綱目的考察和踏勘構成了風水形法一項最主要的內容,稱為”覓龍、察砂、觀水、點穴“。覓龍,就是尋祖宗父母,審氣脈,俗稱找靠山。這裡祖宗指山脈的出處,亦即群山的起源之處,父母山即山脈的入首處,若宅地建築所倚之山,山勢蜿蜒起伏宛如行龍,則此宅地能”迎氣生氣“,人類才可能發達興旺。察砂,砂指的主龍(靠山)四周的山峰、建築,在穴前面近而小者,稱案山,遠而高者,稱朝山,統稱朱雀。在宅地左邊的山稱青龍山(砂)或”龍“;右邊的山稱白虎山(砂)或”虎“。後面的山稱樂山或玄武山,也稱應砂。它們雖方位不同,但其作用都是為了護氣。這種前後左右環抱宅地的群山,因隸屬來龍之主山,能”聚氣藏氣“。所以,風水師們選擇宅地,不得不考慮到不受大風吹刮的避風條件。觀水,指宅地面前有水抱流。水指水源、河流、湖泊、池塘,甚至海洋的不同,從某種角度上說,也指低洼地,道路等。有”高一寸則為山,低一寸則為水“之說。水喜環抱,宅地要定在水環抱的一邊,因為這樣才能使生氣環聚在內,而沒有走失的懷疑,故謂水能”載氣納氣“。”點穴“,來自人體脈絡穴位的比擬,認為地理脈絡與人體脈絡具有相同的規律。穴,就是指龍脈的聚集處,為氣的凝結點,也就是建房、造墓的最佳位置。點穴就是要找出生氣凝聚的吉穴(宅基)的位置所在I61。以上所述,是風水家到野外察看地形肉眼可見的吉凶,是以形觀風水,形中寓理,它追求的是一種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得到滿足的地形條件,表現了古人對於美的追求、吉的渴望。總括巒頭派理想的住宅環境模式就是”凡宅,左有流水謂之青龍,右有長道謂之白虎,前有汗池謂之朱雀,後有丘陵謂之玄武,為最貴之地。“!刀這就是說,住宅必須背靠山陵,左右各有山崗環抱,或者左是河流,右是道路,而前面必須是月牙形的池塘,或者是彎曲的河流。如果推而廣之,就城市、村鎮的環境選擇而言,則視野要更加開闊,左右環視,遠瞻遙觀,把局部小環境放人大環境更豐富的景物層面去考察,便可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通常老百姓講的陽宅最佳格局”背山、面水、朝陽“,即”前要照,后要靠“,就是巒頭派的通俗說法。中國漢民族的風水觀念,大都以這種”相形取勝“風水原則為重要依據的。
人是屬於自然的,有史以來,諸多領域的哲人和學者都以”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中國的建築理論概不例外,應天時,取地利,相形取勝是建築選址追求的完美目標。中國古代從早期居所、城市、村莊甚至陵墓的選址,無不體現了風水這一理論。
人們對風水的感知、應用與重視,應該說從華夏人類走人房屋時便已產生。中國數千年的”風水“觀念就是發源於黃土高原依水而築的早期窯洞地區。著名的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村落遺址,就是一個典型的風水例證。在古代,仰韶文化的氏族村落,都分佈在濟河兩岸的黃土台地上。南依白鹿原,再向南橫亘着雄偉的秦嶺山脈。白鹿原上生長着茂密的樹木,濟河裡流着清澈的河水。考古發現,所有的房屋幾乎都是背山臨水,坐北朝南,前面有開闊地,它既擋住了冬天從北方西伯利亞吹來的冷風,又能保證享受到最多的日照,這樣有冬暖夏涼的效果。在這裡勞動生產,不僅可以避免洪水的侵襲和方便汲水,而且還是適於農業、畜牧、狩獵和捕魚等生產活動的好地方。這說明先民們已較注重相宅,注重聚落的選址,體現了”得水藏風“的風水意識[z}ls0相宅發展到一定階段,大都從宏觀出發,即考察何處為建立國都的最佳地點。如《周禮·夏官司馬》指出:
”土方氏家土圭之法以致日景,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國都鄙。“周武王選擇鎬都,周成王選擇洛都,無疑都是早期的相宅活動。堪輿家指出:”建都山水必大聚,中聚為城市,墳宅宜居小聚中。“!8}在陽宅風水中,最重要莫過於擇地建都,其次是州縣城市,複次是小鎮村落。
世界文明古都至今保持原貌的很少。北京是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歷經五個世紀的古都,北京城是完全在中國風水理論指導下規劃建設的。它包含了對地形、水流和方位的要求,處處寓含風水思想,可謂風水學的典型實物例證。
對於北京城的風水,史書中多有記述,其中以宋代理學大師朱熹的議論最為有名。他曾大發感慨說:”天地間好個大風水!冀都(即今北京)山脈從雲中發來,前面黃河環繞。泰山聳左為龍,華山聳右為虎。篙山為前案,淮南諸山為第二重案,江南五嶺諸山為第三重案。
故古今建都之地,皆莫過於冀都。}9}元朝建國,京城元大都堪選在此,是必然的。中國風水大勢,是西起昆崙山系,向東延伸,形成各大山脈、小支脈。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北京城的選址,就是與這一總系統的大勢相合相順的。北京西部的西山,為太行山脈;北部的軍都山為燕山山脈,均屬昆崙山系。兩山脈在北京的南口會合(南口是兵家要地)形成向東南方展開的半圓形大山灣,山灣環抱的是北京平原,地勢西北向東南微傾。河流又有桑乾河、洋河等在此匯合成永定河。在地理格局上,北京東臨遼竭,西依太行,北連朔漠,北扼軍都,南控中原,具有利於發展和控制的戰略地勢。從大觀風水視野看,北京遠前有滔滔黃河為照,後有燕山為靠,左有泰山為龍,右有西山為虎,它完全符合“山環水抱必有氣”的風水格局古人還認為,“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lnol,按照易理思維,無論是生是死均是自然規律。人活着要尋求養生的環境,利於生存的氣場;在死後要尋求安息的場所,利於神靈的轉世。中國人相信“風水輪流轉”,於是,民間將正常的生生死死視為“紅”“白”喜事。而歷朝歷代的帝王們,無論是都城選址還是陵墓選址,都是風水第一消費者。去北京遊覽過著名皇室陵寢十三陵的朋友就知道,朱棣的長陵為整個陵區的關鍵,它是由江西風水名師廖均卿選定的。據說開始選了多處,皇帝朱棣都不滿意,最後才選中昌平縣境內的天壽山。遂將陵定於天壽山南麓。天壽諸山,為太行山支脈,自居庸、軍都蜿蜒東來,至此處忽折而向南,前左有蟒山,右有虎峪,正合風水左青龍,右白虎之說,正前方則為一片平原,西北部的流水彙集在群山環繞的中部平川,最後向東南流去。由於天壽山與發源自昆崙山而綿延數千里的龍脈屬於同一脈絡,不僅是北京城的靠山,也是長陵的靠山。因此能與天上的元氣相通,陵區風水真是無可比擬。從此,明仁宗以後的十二座地陵,皆環繞天壽山而墓,遂有十三陵之稱[315(。總體看來,十三陵建築格局的風水正是北京城建築格局風水的投影。正是通過風水理念,將建築融人天地山川,把現實世界和精神世界相互滲透交融,這樣的布局,體現着《易經》的自然觀,人的生生死死都是自然的育化,最根本的是“生”,“生生之謂易”,視死如生生更生,反映出古代帝王“視死如事生”的思想觀念。
同樣,城鎮的形成,也相當重視地理山川格局,也講究局部地形的匹配。以古代間中選址為例,它處於大巴山脈和劍門山脈與嘉陵江的匯聚之處。從北 透 迄 而 來的大 巴 山余 脈 蟠 龍 山系,為間中風水的“來龍”。護送龍脈的嘉陵江從北面連綿的青峰翠谷中活潑奔騰而出,來到城北玉台山沙溪場(人水口,稱“天門”)便銷聲匿跡,堰旗息鼓,眾山眾水匯聚,若海潮拱辰,似萬邦納貢,形成“九龍朝聖”之勢。然後放慢腳步,由西而南,為塔山、大像山阻擋(出水山,稱“地戶”)而北行,再經靈山阻擋而南流。嘉陵江偎城抱郭、經城三面,在蟠龍山下,鑲成一個“U”行的環帶。間中城迎山接水,建造在這個山環水繞的“U”行沖積洲上。山水擁城,城依山水,“千水成垣”、“金城環抱”,這就是風水家稱頌的“形勝之地”}}u。優美的自然環境也成就了良好的人文氛圍,因此西南重鎮間中自古以來就是宗教和人文勝地,也是國內外專家公認的當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風水古城”。
中國人幾千年來都在追尋“天人合一”的人居理想,強調人與自然的融合,這一點,在中國的鄉村古村落當體現得最為明顯。
依山面水,附臨平原,左右護山環抱,眼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這就是中國人理想的居住景觀模式。這種居住景觀模式的最大特點是:有山有水,山勢圍合。這種偏愛圍合,把自己隱匿起來的庭院似的景觀模式深受我們的祖先生活在陝西關中盆地的影響。不難想象,具備這樣條件的一種自然環境和這種較為封閉的空間,是很有利形成良好的生態和良好的局部小氣候的。
難怪,我國傳統住宅,大多帶有庭院,形成一個藏風聚氣的獨立空間,尤以北京四合院為典型!‘2}。在南方,也多用東西長、南北短的長方形天井,這有利於輔助房間的通風采光,加強穿堂風的作用,適宜於南方炎熱地區的居住要求。房屋院牆相接,大大減少風雨侵襲,隔離了鄰院噪音,構成了安靜舒適的居住環境l };I然而,在遼闊大地上並不是處處都能尋覓到優美無比的居住環境,對那些先天條件並不十分理想的自然環境,我們的先人往往會有節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採用因勢利導的方法,或修築堤壩,使河水改道,或鑿圳開溝,引水進村,從而極大地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
今人也一樣, 2010年召開的上海世博會的主題不就提出“城市,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嗎?近年來,各大城市都在攔河造湖、培育花木林帶,提高城市自然和環境的承載能力,營造山水園林景觀,建設宜居城市。這些,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正被人們重新發現和利用。看來,風水在古今宜居住所的運用,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風水文化中的精華,除選擇居住環境外,還可以為發展工農業生產服務。
據清初劉獻廷《廣陽雜誌》卷一記載:“川北淹水,民所開也,深數百丈,堪輿(即風水先生)指示其處。”這就說明,明清時期甚至唐宋時期,四川開採的井鹽,都需要請風水先生為其尋找地下鹽脈。找准了鹽脈,才能找出有淹水的鹽井。如果打出的鹽井無鹽水,成了乾井,那投資者等於白扔錢,代之傾家蕩產。因此,風水先生勘探鹽脈,是井鹽開採成敗之關重要的一環。
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為了打破外國對橡膠的壟斷和封鎖,下決心自己種植橡膠。但一般情況下,橡膠樹只能在北緯22度以南生長。對中國來說,只有海南島、廣東的茂名、陽江、雷州半島、廣西的欽州、合浦、北海和雲南西雙版納這些地方可以種植,面積有限,規模不大。為了擴大種植面積,把橡膠宜林地向北擴展,中國的地理工作者很敏感地想到了風水學說中選擇居住地的做法。那種半封閉或封閉的地形結構,使得北方的寒冷空氣受阻,不能南下;而東南方向的濕潤、溫暖的氣流則可以進人,提高小地形內的氣溫。在這種半封閉或封閉的地形保護下,橡膠宜林地可以向北擴展到北緯24度,即向北推進了200多公里。這樣,廣東三分之二的面積、廣西三分之一的面積、雲南三分之一的面積、海南島全部都可以種橡膠樹了。這樣的橡膠林規模完全可以滿足全國的需要,為國家解決了困難。這是利用風水文化精華將橡膠宜林地向北擴展為國家生產建設作出的巨大貢獻{14}Sfi0三、反思風水,總結人類對風水認識的成功和教訓在中國文化中,風水文化一直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千百年來,“風水”的概念紮根於漢民族的心靈深處,很難抹去。我國古代先哲都很重視陽宅文化建設。
《釋名》云:“宅,擇也,言擇吉處而營之也。”歷代名人的住宅,大多選在今人認為的風水寶地,如孔子、百里奚、范暴、鄭玄、陶潛、謝玄、w康等人的宅地被傳誦千年。
歷代文獻中有許多關於陽宅的論述。《墨子·辭過》云:
“古之民未知為公室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說明上古的民宅是傍山陵阜而建。《後漢書·仲長統傳》記載仲長統對住宅的要求是“使居有良田廣宅,背山臨流,溝池環匝,竹木周布,場圍筑前,果園樹后。”背山臨流,前有場圃,這正是風水術對陽宅的基本要求。人生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住宅家中度過的,住宅本身及環境的好壞與人的日常生活關係極大。風水講究的氣場和環境,其實就是我們天天生活在其中的陽光、空氣、水和物質環境。風水理論除了選擇自然環境如枕山、環水、向陽以外,還要選擇社會環境,要迴避神前廟后香火之地,茅坑拉腳之地,屠宰場地,尼庵娟妓之地,祭壇古墓,橋樑牌坊之地。這些地方人員往來複雜,生活環境污穢,嗓音擾人,既不安寧,又不安全,居住在這些地方,心裡不寧靜,對後代影響也不好,住家自然不理想。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記載,齊景公建議晏子重新選地蓋房,理由是“子之宅近市,漱隘囂塵,不可以居。”這說明住宅環境對處理政務有影響。但是,如果我們“將中國風水活動僅僅看成陰陽宅地的選擇是太狹窄了,還應包括國防、城防建設,水利建設,園林建設,國土規劃,找礦,找水,資源開發,軍事設伏等。凡是’順應天時,巧借地利,促進人和‘的人類工程活動,都有風水活動作出的貢獻。”I’習中國風水,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隨着中國文化的傳播與滲透,風水同時擠人世界之林。凡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最廣的國家,也是風水開花結果的天下。可以說,風水相當程度地左右了日本、朝鮮及東南亞諸國人民日常起居的內外環境,風水也融進那一方民眾的思想和生活。西方人結識風水,始於16世紀傳教士進入中國的時代。在20世紀,風水在世界更是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認同和推廣。在研究風水的西方諸多學者中,以英國劍橋學者李約瑟博士影響力為最,他不僅在西方產生影響,並且啟示了中國人對風水的反思。李約瑟對中國文明研究的框架是構建於西方科學的模式之上的,也就不可避免地把風水定義為”准科學“,歸人迷信一類,他說”風水在很多方面都給中國人帶來了好處,比如它要求植竹種樹以防風,以及強調住所附近流水的價值。但另外一些方面,它又發展成為一種粗鄙的迷信體系。不過,總的看來,我認為它體現了一種顯著的審美成分,它說明中國各地那麼多的田園、住宅和村莊所在地何以優美無比。p1r17}
幾乎可以肯定,如果沒有李約瑟博士對風水權威式的推薦,就沒有20世紀80年代之後中國學者結合風水與中國傳統建築的研究。因為至今的中國學術界都在某種程度上繼承五四抑或是“文革”以來的反封建反傳統的傳統,這顯然會抑制任何關於風水的進一步思考。風水文化是我國古代獨樹一幟的傳統文化,一個傳承了幾千年的風俗文化,它不可能沒有蘊藏一定的科學性,但也正是因為傳承了幾千年,在傳承的過程中,為了適應人們普遍存在的避凶就吉的心態,一些職業術士又編織了越來越龐雜的謊言籠罩在它的上面,增添了不少玄乎的東西,以求其神秘性,在一定程度上又被世人稱為“玄學”。在封建社會,皇帝帶頭迷信風水〔上好之,下必勝之。官吏希望風水能招財進爵,比較富裕的老百姓也相信“葬先陰后”,不吝請風水師尋壽地,深切盼望後代升官發財,兒孫相繼。古代有識之士對迷信風水也深惡痛絕,對風水術中迷信成分的批判,始於東漢王充,唐代的呂才也據理批駁風水書中的迷信說教,以維護儒家經義!1411。宋人羅大經在其筆記《鶴林玉露》卷六丙編中談及風水時對墓葬風水也痛陳其弊:“乃若葬者,藏也葬者,欲人之不得見也。古人之所謂卜其宅兆者,乃孝子慈孫之心,謹重親之遺體,使其他日不為城邑、道路、溝渠耳。借日精擇,亦不過欲其山水回合,草木茂盛,使親之遺體得安耳。豈藉此以求子孫富貴乎?郭璞謂‘本骸乘氣,遺體受蔭’,此說殊不通。……今枯骨朽腐,不知痛癢,積日累月,化為朽壤,蕩蕩游塵矣,豈能與生者相感,以致禍福乎?此決無之理也!}18}
羅大經對”葬先蔭后論“的這段批判真可謂有情、有理、有論、有據,讀之後,不能不使人感到”葬先蔭后“論的確荒唐無稽。雖歷史上發生過福I反氣和下葬擇日的爭議,但至今仍然有許多人篤信與流傳。報載,由於全國各地農村風水迷信泛濫,土葬盛行,我國每年將喪失耕地74萬畝〔河南鄺山一直是中原傳統的墓葬風水寶地,2008年墓地被炒貴過樓價,‘叭商洛還發生了在烈士陵園裡割地賣墓的事件}}}n .有的地方為了搶佔風水寶地建”壽墳“、”生墓“,還常常引起群眾之間的紛爭乃至械鬥,造成社會不安定。還有,風水在部分官員中也獲得了相當的市場,這些無疑是一個相當值得反思的現象)從理性角度看,迷信是文明人所不屑的,然而迷信卻如醇芳的陳釀中屏人了麻醉毒品,使你不知不覺地飲下而自以為是享受對於風水迷信的外殼,我們今天究竟要進行怎樣的批駁,使其回復到原來意義上的古代環境工程學的面貌,值得今人好好研究。但我們不能僅僅因為風水被披上了迷信的外衣,就全盤否定它,聲討它,正如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員陳明說,民俗信仰有長久的歷史經驗和理論的支持,因此,它不會輕易被一種意識形態完全覆蓋mi筆者也認為,傳統文化留給我們的不可能是簡單分類的精華和糟粕。一般的J清況都是二者的揉合,只不過各自所佔的比例不同罷了,這應該是我們審視文化遺產的基本觀點。如果中國的風水術全是糟粕,全是胡說八道,那麼它不可能在民間久盛不衰。它之所以不絕於世,是因為它還能為世人提供類似於建築事務所那樣的諮詢功能。因此,今天我們反思風水,就應該採用尊重的態度去看待它21世紀伊始,國人已從各種媒體注意到,2003年韓國開始梳理”中國風水“,政府啟動了”整體風水地理“項目,將其列為韓國的申報世界遺產項目這個項目不僅由韓國中央博物院主持,更有聯合國數十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參與。其後不久,又傳來日本也在偷偷着手風水申遺的準備。這時,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才發現風水原來也是一個寶貝,勉為其難地開始對風水學有所接納。2004年,國家相關中心在《2004年健康住宅技術要點》中婉轉地表了個態:”住宅風水作為一種文化遺產對人們的意識和行為有深遠的影響。它既含有科學的成分又含有迷信的成分。“2005年8月,建設部下屬某中心下發了一份”關於成立風水文化專家委員會的通知“,明確說”建築風水文化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強調的和諧、循環、平衡等觀點,對於我們今天建立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現實的參考價值。“這回算是鬆了口,風水有了一個國家說法}4iG總之,風水作為風俗文化,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文化價值和思維模式,探討了人類如何居住的大問題,”風水理論,在景觀方面,注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和諧統一;在環境方面,又格外重視人工自然環境與天然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I_3},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多次講到的“思維規律和自然規律,只要它們被正確地認識,必然是互相一致的”I=;I在這個意義上,以天人相互協調的風水理論確實有很高的價值、風水的存在本身就是人類遺產!風水和端午節,乃至崑曲一樣,都擁有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格。 來源: 蘭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