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設計大師張錦秋:傳統建築的空間藝術

工程設計大師張錦秋:傳統建築的空間藝術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設計大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張錦秋在目前舉辦的遼寧省土木建築學會建築師分會2013年學術年會。作了主題報告。


 

    張錦秋院士主題報告的題目是《傳統建築的空間藝術——傳統空間意識與空間美》。她在報告中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傳統建築的空間藝術,通過眾多經典建築案例,向青年建築師解讀了天人合一、虛實相生、時空一體、情景交融的建築設計理念,倡議建築師不應囿於建築本身的形式和風格,更應注重繼承和發揚中國景觀、園林的傳統美,使之與建築有機結合,鼓勵青年建築師真心實意地執着於建築事業,在每個階段踏踏實實做好該做的事,外界再浮躁內心也不要慌,以虛心追求完美,成長即理所當然。

    何謂建築的空間藝術?其研究的意義何在?
 

  從本質上看,建築藝術屬於綜合性實用藝術。由於它超大的尺度與體量,所以又在一般的工藝美術之外存在着建築造型藝術與建築空間藝術。

  建築的空間藝術是中國優秀建築傳統遺產的精華所在。傳統空間意識和空間美不僅存在於建築領域,實際上它們滲透於中國廣大的城鄉和風景園林之中。深入研究領會傳統的空間意識有助於把握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建築和風景園林的創作思想和方法,服務於當代。

  天人合一

  傳統空間意識中“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思想在漫長的歷史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和發展。在建築空間上往往表現為“因天時,就地利”,“雖由人作宛自天開”,肯定自然,順應自然,在自然中尋找自己恰當的位置和姿態,而不是與自然相抗衡。

  《管子·乘馬》講到:“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低毋近水而溝防省。”《園冶·相地》指出:“園地惟山林最勝,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懸,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

  傳統建築規劃設計中崇尚強調自然界的整體性及事物之間內在關係的有機自然觀,運用《易經》哲理,講究陰陽相合、主從有序,從而把人與自然、自我和宇宙加以統一。

  傳統空間布局之中先立賓主不僅僅是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意識。所以中國建築(601668,股吧)講究在其位,取其勢。傳統建築造成的空間美不但順乎自然、雅俗共賞,而且往往體現出深奧的哲理和嚴密的邏輯,這與上述的這種有機的自然觀是分不開的。

  現代城市設計大師凱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書中說:“我們的目標應該是一個可意象,同時也是開放式的環境。中國的風水理論,從一個非理性的角度,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特殊方法。首先,它對環境的分析是開放式的,因此有可能更進一步地發展新蘊含和新詩意;其次,它引導人們對外部形態及影響進行使用和控制,強調人類能夠預見、控制整個宇宙,並有能力改造世界。”

  虛實相生

  “虛實相生”“計虛當實”,在傳統空間意識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同時也是中國傳統藝術觀念的重要組成。中國《畫論》強調“虛實相生”,要求“無畫處皆成妙境”。

  中國建築藝術歷來就是“計虛當實”“虛實相生”,不但通過對建築物的位置、體量、形態的經營有意識地去創造一個與實體相生的外部空間,而且實中虛,虛中實,內外交融,從而構成獨樹一幟的藝術特徵。“虛實相生”的觀念在古典建築中從宏觀到微觀、從總體到單體都得到充分體現。

  園林建築的每一個部分幾乎都被賦予了吐納空間的職能。《園冶》中說“軒楹高爽,窗戶虛鄰,納千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縵。”杜甫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說的就是這樣的職能。

  中國人之所以如此重視空間,重視虛,那是因為“虛實相生”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宇宙觀念。古人認為宇宙就是陰陽的結合。老子說:“有無相生”,“鑿戶牅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無即是空間,是虛,是道,即是生命的節奏。正是由於虛實結合、虛實相生,中國的建築環境就生長在宇宙之中,從而具有了活潑的生命力。

  時空一體

  傳統空間意識中,空間與時間是不可分割的。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八卦上就標識着春夏秋冬配合著東南西北,時間的節奏率領着空間的方位。在中國建築空間構圖中成就了節奏化、音樂化的“時空合一體”。梁思成先生曾說:“中國的建築設計和中國的畫卷特別是很長的畫卷很相像,用一步步發展的手法,把你從開頭領到一個高峰,然後再慢慢地收尾,比較有層次,而且趣味深長。”

  傳統中國建築總是由單座建築組成的院落,進而以院落為單元再組成有層次、有深度的空間序列。

  中國的古典園林總是按照地形特點把全園劃分成若干景區,而每個景區又都有稱之為“景”的風景點。

  空間布局的序列安排則是傳統中國建築設計的要領,傳統建築空間經營中講究動態系列布局,講究陰陽剛柔變化,講究四季晨昏的效果,這樣就使空間藝術經過引申和擴展,平添了時間藝術的表現力。

  美國規劃大師E·D·培根在他的《城市設計》一書中,高度評價了北京和明十三陵兩個範例。他說:“北京可能是人類在地球上最偉大的單一作品。這座中國城市,設計成帝王的住處,意圖標誌出宇宙的中心……在設計上它是如此光輝燦爛,以致成為一個現代城市概念的寶庫。”他還說:“在建築上與運動有關的宏偉的實例是北京北郊的明十三陵。辟穿一片樹林的一條長通道以其有節奏排列的牌坊、石人、石獸面朝參拜路線而獨具特色。……布置得如此超群,把整個群山環抱的弧形空間都搞活了。”

  情景交融

  中國人於有限中見到無限,又於無限中回歸有限,其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迴旋往複的。空間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可斂可放,可流動變化。正如《文心雕龍》中所說:“目既往返,心亦吐納。”陶淵明飲酒詩中所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就是這種“往返”、“吐納”最生動的寫照。於是在建築空間中發揮其綜合藝術的特點,除建築本體以外還藉助於雕刻、繪畫、植物、水體、小品、匾額、楹聯創造出“小中見大”“以景寓情、感物吟志”的意境追求。

  意境的創造要把握兩點:一是“意在筆先”,先構思再畫圖,畫圖過程中再深化構思。清代王源祁說:“意在筆先,為畫中要訣。”“若無定見……遂塊堆砌,扭捏滿幅,意味索然,便成俗筆。”二是景觀與意境的統一。中國山水畫和園林歷來要求“可望、可行、可游、可居”。建築要立足於人的生活。景觀從形式美引起快感的謂之“美境”,只有當景觀能使人觸景生情的才能升華到“意境”的層次。

  此中的人是有不同對象的。對象不同應有不同的立意。通過這種立意被物化后的藝術,空間才能出現使人觸景生情的“意境”。因此說景觀與意境的統一才是建築藝術的最高標準。 來源:科學時報   作者:張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