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大师张锦秋:传统建筑的空间艺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锦秋在目前举办的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作了主题报告。
张锦秋院士主题报告的题目是《传统建筑的空间艺术——传统空间意识与空间美》。她在报告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传统建筑的空间艺术,通过众多经典建筑案例,向青年建筑师解读了天人合一、虚实相生、时空一体、情景交融的建筑设计理念,倡议建筑师不应囿于建筑本身的形式和风格,更应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国景观、园林的传统美,使之与建筑有机结合,鼓励青年建筑师真心实意地执着于建筑事业,在每个阶段踏踏实实做好该做的事,外界再浮躁内心也不要慌,以虚心追求完美,成长即理所当然。
从本质上看,建筑艺术属于综合性实用艺术。由于它超大的尺度与体量,所以又在一般的工艺美术之外存在着建筑造型艺术与建筑空间艺术。
建筑的空间艺术是中国优秀建筑传统遗产的精华所在。传统空间意识和空间美不仅存在于建筑领域,实际上它们渗透于中国广大的城乡和风景园林之中。深入研究领会传统的空间意识有助于把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和风景园林的创作思想和方法,服务于当代。
传统空间意识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漫长的历史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发展。在建筑空间上往往表现为“因天时,就地利”,“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肯定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中寻找自己恰当的位置和姿态,而不是与自然相抗衡。
《管子·乘马》讲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园冶·相地》指出:“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传统建筑规划设计中崇尚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及事物之间内在关系的有机自然观,运用《易经》哲理,讲究阴阳相合、主从有序,从而把人与自然、自我和宇宙加以统一。
传统空间布局之中先立宾主不仅仅是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意识。所以中国建筑(601668,股吧)讲究在其位,取其势。传统建筑造成的空间美不但顺乎自然、雅俗共赏,而且往往体现出深奥的哲理和严密的逻辑,这与上述的这种有机的自然观是分不开的。
现代城市设计大师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说:“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可意象,同时也是开放式的环境。中国的风水理论,从一个非理性的角度,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特殊方法。首先,它对环境的分析是开放式的,因此有可能更进一步地发展新蕴含和新诗意;其次,它引导人们对外部形态及影响进行使用和控制,强调人类能够预见、控制整个宇宙,并有能力改造世界。”
“虚实相生”“计虚当实”,在传统空间意识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同时也是中国传统艺术观念的重要组成。中国《画论》强调“虚实相生”,要求“无画处皆成妙境”。
中国建筑艺术历来就是“计虚当实”“虚实相生”,不但通过对建筑物的位置、体量、形态的经营有意识地去创造一个与实体相生的外部空间,而且实中虚,虚中实,内外交融,从而构成独树一帜的艺术特征。“虚实相生”的观念在古典建筑中从宏观到微观、从总体到单体都得到充分体现。
园林建筑的每一个部分几乎都被赋予了吐纳空间的职能。《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缦。”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说的就是这样的职能。
中国人之所以如此重视空间,重视虚,那是因为“虚实相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观念。古人认为宇宙就是阴阳的结合。老子说:“有无相生”,“凿户牅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无即是空间,是虚,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正是由于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中国的建筑环境就生长在宇宙之中,从而具有了活泼的生命力。
传统空间意识中,空间与时间是不可分割的。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八卦上就标识着春夏秋冬配合着东南西北,时间的节奏率领着空间的方位。在中国建筑空间构图中成就了节奏化、音乐化的“时空合一体”。梁思成先生曾说:“中国的建筑设计和中国的画卷特别是很长的画卷很相像,用一步步发展的手法,把你从开头领到一个高峰,然后再慢慢地收尾,比较有层次,而且趣味深长。”
传统中国建筑总是由单座建筑组成的院落,进而以院落为单元再组成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序列。
中国的古典园林总是按照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成若干景区,而每个景区又都有称之为“景”的风景点。
空间布局的序列安排则是传统中国建筑设计的要领,传统建筑空间经营中讲究动态系列布局,讲究阴阳刚柔变化,讲究四季晨昏的效果,这样就使空间艺术经过引申和扩展,平添了时间艺术的表现力。
美国规划大师E·D·培根在他的《城市设计》一书中,高度评价了北京和明十三陵两个范例。他说:“北京可能是人类在地球上最伟大的单一作品。这座中国城市,设计成帝王的住处,意图标志出宇宙的中心……在设计上它是如此光辉灿烂,以致成为一个现代城市概念的宝库。”他还说:“在建筑上与运动有关的宏伟的实例是北京北郊的明十三陵。辟穿一片树林的一条长通道以其有节奏排列的牌坊、石人、石兽面朝参拜路线而独具特色。……布置得如此超群,把整个群山环抱的弧形空间都搞活了。”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其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空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可敛可放,可流动变化。正如《文心雕龙》中所说:“目既往返,心亦吐纳。”陶渊明饮酒诗中所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就是这种“往返”、“吐纳”最生动的写照。于是在建筑空间中发挥其综合艺术的特点,除建筑本体以外还借助于雕刻、绘画、植物、水体、小品、匾额、楹联创造出“小中见大”“以景寓情、感物吟志”的意境追求。
意境的创造要把握两点:一是“意在笔先”,先构思再画图,画图过程中再深化构思。清代王源祁说:“意在笔先,为画中要诀。”“若无定见……遂块堆砌,扭捏满幅,意味索然,便成俗笔。”二是景观与意境的统一。中国山水画和园林历来要求“可望、可行、可游、可居”。建筑要立足于人的生活。景观从形式美引起快感的谓之“美境”,只有当景观能使人触景生情的才能升华到“意境”的层次。
此中的人是有不同对象的。对象不同应有不同的立意。通过这种立意被物化后的艺术,空间才能出现使人触景生情的“意境”。因此说景观与意境的统一才是建筑艺术的最高标准。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张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