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閬中古城位於四川東北部、嘉陵江西岸,其東枕巴山余脈,西倚劍門雄關;南鄰南部,北接蒼溪。古代巴蜀與中原聯繫的米倉大道、金牛大道皆經閬中,跨劍門、越秦嶺,可抵陝西漢中、寶雞和甘肅;又有嘉陵江縱貫南北,逆江上至廣元,順流則至重慶、上海,因此,閬中自古為“巴蜀要衝”,有蜀道南路的“咽喉”之稱。據記載,人類始祖伏羲就孕育在閬中,周朝時閬中為巴子國國都,自秦惠文王置閬中縣起,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閬中一直是歷代郡、州、府、道治所,川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蜀漢名將張飛鎮守閬中達7年之久;明末清初四川臨時省會設於閬中長達17年。1986年,閬中被國 務 院確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縣建市之後,相繼被確定為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目前正在準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閬中古城風格獨秀,是中國古代依照“天人合一”選址建城的典型範例。閬中古城保護完整,現有古城面積1.78平方公里,是四川惟一保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它棋盤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風格於一體的建築群,堪稱中國建築藝術的實物寶庫,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譽為中國保存最完好的的四大古城。與其他古城相比,閬中又以其風水奇特見長,其城市選址、布局均契合中國傳統風水理論,是中國傳統風水中“龍、砂、穴、水、向”的完美組合,自古就有“閬苑仙境”、“風水寶地”之美譽。由於地理環境的封閉性,使古城風貌得到了天然保護,至今為止,閬中古城是按照古代,特別是唐代天文風水學理論營建而且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城池。早在2000年,四川省旅遊局在制定旅遊總體規劃時,就將其列為“中國風水文化旅遊觀光目的地”。
風水理論是我國古代有關居住環境構成,包括城市及其它建築選址、規劃和設計的一種傳統理論,它自成體系,其觀念和基本模式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我國歷代各種建築活動,可以說,我國所有的古城和歷史建築都不難找到風水理論的遺貌。西漢至唐,閬中一直是中國古天文和風水學的主要研究之地,天文學家、風水大師相繼輩出,並吸引同行到此研究天文、風水,如漢代天文學家落下閎,唐朝著名天文學家、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等,他們對閬中古城營建的各個環節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1.1城市選址
中國古代人們對城址的選擇十分慎重,認為它是未來事業興旺與否的關鍵,關係到族人和國家的前途與命運,必須作為頭等大事,集中全族人的智慧,須最高領導者作出決定。《詩經》中《大雅·公劉》篇就記述了周朝祖先公劉,約在公元前15世紀,率領族人遷居陝西旬邑縣,選址建城的經過。大意是:公劉登山察看地形,見山崗之南百泉流過,平坦可居。在這片平原上,北有高大的山阻擋北方寒流,南面遠處朝山,有險可據。東西兩側耳山蜿蜒起伏,山環水繞,水土完好,可避水災,御乾旱,防戰亂。適宜耕作,憑險防守,是建都立邑的好地方。於是公劉就決定遷族人於此,為周族的繁榮昌盛奠定基礎。
這是古人運用風水學說選址建城的早期記載。隨着時代的發展,風水學說與建築理論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並增加許多神秘的色彩。例如把山形比作龍脈,把水勢比作血脈,進而形成包括“龍、砂、穴、水、向”擇址理論等在內的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其實這些神秘色彩是出於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尊崇,而在客觀上,它對於保持水土,保護環境,促進生態平衡產生了很多積極意義。在風水觀念的影響下,無論是北京、南京等大處落墨的邦國都鄙,還是平民百姓聚居的村落宅院都對選址表示出極大的關注。從傳統風水學說來看,閬中古城城址同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閬”音浪,《說文》釋曰:“閬,門高也。”其字的意和形與閬中的地勢與水情構成了象形關係。據北宋《太平寰宇記》中記載:“閬中,其山四合於郡,故曰閬中”。《資治通鑒·漢紀四十二》載曰:“閬水迂曲,經其三面,縣居其中,取以名之。”
正如古書對其地名之來歷所述,閬中古城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山水均呈蟠龍蜿蜒之勢,活靈活現,騰挪欲飛,的確不同凡響。按風水學的專業眼光,閬中古城的地理器局,天然並且完美地齊備了“龍、穴、砂、水、向”的所謂“地理五訣”。說得更具體一點,源自“華夏祖脈”昆崙山的大巴山余脈蟠龍山係為閬中之“來龍”,其由嘉陵江水一路歡騰護送而來,於城北形成天然屏障,是為靠山;洶湧的嘉陵江在城北玉台山沙溪場“入水口”之後數條支流匯聚,狀若“九龍朝聖”,然後在西、南的錦屏山、黃華山、白塔山和大像山等布秀呈奇的“砂山”的衛護之下,偎城抱廓,繞古城三面,從蟠龍山東側“出水口”,形成一個巨大的“U”型環帶,天然形成了“麗水成垣”和“金城環抱”的風水絕勝之地。閬中古城之“正穴”是選在“來龍”蟠龍山的結脈處,此處現為閬中中學操場東北面,是為城市風水的中心。此處後接“來龍”,前照“案山”(錦屏山位於嘉陵江南岸,與城對景,為閬中“案山”),左、中、右三面砂山環拱護衛,“朝山”(黃華山等)更是毓秀鍾靈,蒼翠層疊。整個區域器局宏闊氣象非凡,堪稱世間難逢難遇的風水寶地,令歷朝歷代的風水勘輿家們無不心蕩神馳,流連忘返。
據《古今圖書集成》記載:“唐貞觀中有望氣者上言太宗,觀測天文,西南千里之外有王氣。太宗令袁天罡測步王氣,由長安到四川,行至閬中,果見靈山嵯峨,佳氣蔥鬱,其脈在蟠龍山山系之小蟠龍山鞍部。袁天罡在此處鑿斷石脈,水流如血,閬中人呼其地為鋸山埡。”此“鋸山埡”現今尚在,曾有守城者在此設關,又名“鋸山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這位奉聖旨來鑿斷閬中龍脈的鼻祖級術數風水大師,於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再次來到閬中,並在蟠龍山築台觀天象,后沿隆山驛古道入閬中西南的天宮鄉,因見其地理格局朗闊,風水絕勝,有如仙家靈地,遂定居於此,后葬於觀稼山。袁之摯友,唐朝的另一位風水學大師李淳風也於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循劍閣金牛古道入閬中,追尋摯友袁天罡察得的“風水寶地”,后亦定居於閬中天宮鄉,死後葬於五里台,與觀稼山袁天罡之墓遙遙相望,在中國風水學的歷史上傳為千古奇事。
袁、李二人作為一代風水學宗師,對唐代以後閬中古城的風水格局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唐以後的閬中古城完全按照袁、李二人所形成的完整成熟的風水理論進行設計,基本上已具備了今天的格局,使之與自然山川更加有機地融為一體。
1.2城市格局
唐武德及貞觀年間,高祖李淵的公子魯王李靈夔和騰王李元嬰先後被分封閬州,二王“仿長安”,並以袁天罡和李淳風的風水理論為指導,造宮苑,建五城十二樓,譽之“閬苑”。
閬中城共開四門,北門偏西,南門偏東,東、南、北皆加築了瓮城,惟西門缺。從地形上看,應該是西牆距河較近,空間局促所致。查資料記載果真如此:漢時閬中城址在城西北,后嘉陵江河床變遷,逐漸向東岸侵蝕,到了唐朝,城址只得東移南遷。考察一幅清代道光元年的《閬中治城圖》可知:為改善西門無瓮城的狀況,建城者據風水原理作了彌補。這種彌補在圖中得到完整的反映,我們可以看到西門外有閬風亭、覽勝山房、石匱閣、王爺廟、鎮水舊鐵犀、新魚翅等地物。其風水意象契合《陽宅會心集》所言:“城門者,關係一方制民,不可不辯,總要以迎山接水為主。”又言:“如有月城者,則以外門收之;無月城者,則於城外,建一亭或做一閣,以收之。”月城就是瓮城。西門外未建瓮城,便修築以上亭、廟、閣、房等,從而克服了西門迎山接水之難,人為地取得了風水吉象。風水的選擇,不僅撫慰了人們的心理,而且在景觀上進一步構成了“西津晚渡”、“石匱凌雲”等古閬勝景。
《閬中縣誌》提到:“古人營建執法,……前朝後市,左宗廟,右社稷。都城然,郡國何獨不然。閬之為治,蟠龍(山)障其後,錦屏(山)列其前。錦屏(山)適當江水停蓄處,城之正南亦適當江水彎環處……”山此可知,閬中城坐北朝南,前朝後市,左祖右社,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城市布局形式。
閬中古城幾何中心位於“中天樓”之處,中國古代“崇方”、“尚中”,所以城中心的確定和安排是城市建設的重中之重。從地圖上看,“中天樓”位於城中東西南北主幹道的交會處,正應風水“天心十道”之喻,乃閬中城正穴。城內街巷,以此為核心四向展開,分別與“案山”朝對並據為底景,所謂“城中飛閣連危亭,處處軒窗對錦屏”。以“中天樓”為中心還分佈着保寧府署、川北道署、文廟、武廟等衙署機構和宗教文化建築,符合風水“京都以朝殿為正穴,州郡以公廳為正穴”之說。
閬中城外,東北山勢高峻,主山蟠龍之頂,築有“觀星台”;西南地勢低平,立“火神廟”;東南舟楫往來,商貿繁榮,立“財神樓”。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原來,與風水九宮八卦相關。《周易·說卦》指出,東北為艮卦,象徵山,為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古代風水家以此為觀測天象之最佳方位,故築此觀星台,使閬中天象觀測日盛,成為古代著名的民間天文研究中心。正南離卦屬火,故近此方位修“火神廟”以祭火;東南“巽”卦,主財,立“財神樓”祈財祈福,這是風水上最常見的做法。
觀圖可見城東南一片繁華,寺廟、祠堂、會館、鎮江樓(正對江南氣口南津關之華光樓),一應俱全。風水書《宅譜問答指要》上講,城市“南門、東門,生方,宜高昂軒朗”,正應此番景象。可見,古代風水講究的“府州縣城,內立衙署、倉庫、文昌閣、奎星樓、城隍廟、關帝廟諸祠;外建社稷壇、里記、歷壇於北,風、雲、雷、雨、山川壇、旗纛廟於南”1,古城閬中的城市布局多因於此。
閬中現有90餘條古街巷和上百座古宅院也十分講究風水,都是背山面水。東西街道多而長,南北街道少而短,既滿足了良好的朝向,又使建築高低錯落,層次豐富,視野開闊,通風良好。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閬中古城風水格局和意象所具有的經典性、奇特性和神秘性:一方面,閬中的山水配置最簡單、最完全、最準確地體現了風水理論“龍、砂、穴、水”意象,山水城融為一體,形成山環水繞、金城環抱之勢,城垣樓閣,水光山色,天造地設,構成古代風水“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俯”的意象圖案和山水城結構圖式,典型地體現了我國古代城市建設規劃思想和實踐,難怪古人稱其為蜀中“三奇”之一,清人張之洞讚譽為“嘉陵一江勝處在閬州”。另一方面,奉聖旨鑿斷閬中龍脈的人,反而來此定居,並葬於此地,風水大師袁天罡的行為的確讓人難以琢磨。其實,在閬中,關於袁天罡、李淳風二位風水大師生前活動的遺迹和各種奇異的傳說還有很多,如袁天罡之子袁客,亦繼承父業,畢生探究天文地理陰陽術數之學,是為當時一代名師;而李淳風之子李諺、孫子李仙宗也非平庸之輩,其祖孫三人超群絕倫,先後均官授大唐之“太史令”。在閬中民眾看來,這似乎是得益於袁天罡、李淳風墓穴的極佳風水,應證了閬中風水人文的確是可以光耀祖宗、澤被後人的。這些神秘或者近乎荒謬的傳說,有些已流傳成為民間的口述文學,吸引了不少學者關注的目光。這更讓閬中風水文化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積澱了濃郁的風水傳統文化特色。
2.1風水文化的民俗學屬性
起源於“卜宅”、“相地”的風水理論約形成於5000多年前,是我國古代選擇、營建居地環境的一種理念和方法,是找尋一種理想模式的評價系統,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文化形態。
國內外不少學者對風水文化興趣濃厚,相關研究成果斐然。在國外,英國尹特爾、韓國尹弘基等主要從建築學、生態學的角度給風水以高度評價。在國內,何曉昕、王其亨等主要認為風水是古人因擇居需要而建立的融建築學、生態學、規劃學、美學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由於風水是多種成分雜糅而成的文化複合體,要全面系統地揭開其中的奧秘,必須對其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地研究,尤其是要將它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視野,找准它在中國傳統文化坐標中的位置,才能真正窺測到它內在的奧秘。
在文化研究中,人們習慣於將個民族或一定族群的文化,根據其在社會文化結構中所處的位置,做不同的層次劃分,如上位文化—下位文化、精英文化—民俗文化等。根據風水文化的特質,聯繫閬中古城等中國風水文化發展留下的烙印,筆者認為,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坐標中,它應處在民俗文化的位置。
首先,從風水文化的性質和特徵看,它是一種生活文化。居住問題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第一大問題,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人們認為個人命運、家族興衰與人的住所有關,所以對住所的選擇和營造向來十分重視,而風水文化講究的是居址選擇、村落布局、景觀布置、宅居營造、門窗開啟、床榻安放、傢具擺設和環境美化等具體居住行為與個人命運、家族興衰之間的關係,屬於一種居住文化。從閬中古城建築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在居址選擇方面講究“地基方止,間架整齊”2、 “星形端肅,氣象雄豪,護沙整齊”,在宅居營造方面講究“牆垣周密,四壁光明,天井明潔”,在門窗開啟方面講究擋煞、避煞、幽曲,在灶位選擇方面講究“向中宮”,在井處方位上信奉“吉方鑿井而飲,生聰明俊秀之子”,在環境美化方面講究“前不植榆,后不種桃”等等,表現的均是傳統社會人們運用風水這獨特的文化樣式以寄託生活理想,尋求精神安慰的人文情懷,體現了民眾對安居樂業、發家致富、兒孫滿堂理想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屬生活文化的範疇。
其次,從風水文化的價值和功用看,它是一種信仰文化。風水文化的價值和功用主要體現在居址選擇活動上,這種活動不僅僅是看重了宅居所固有的物質使用屬性而對人們具有實用價值和功能,更重要的一點是看重了它還作為一系列人生信仰的寄託而具有文化價值和功能。因此,講究居址的選擇和占斷的風水文化,又是一種信仰文化。在閬中古城的營建過程中,中天樓的修建就十分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據文獻記載,“中天樓”之處原有一山曰鳳凰山,自主山蟠龍來,山勢嶙峋,蒼翠窈窕,如屏如幾,后被庸人削平,僅存山麓。明萬曆年間,新任知府為增風水吉象,命在原址築樓增勢,“中天樓”便由此而來。風水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國歷史上延續千年而不斷,至今仍在民間社會有着廣泛的流行,應該說,正是由於風水文化具有這種通過對居址的選擇作出對人生吉凶禍福的占驗和頂測之功能,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世俗社會對去凶避禍、趨吉祈福的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