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崇齡:中華易學文化教育在當代台灣開展的路徑

 

 
 

  台灣島原居住着多元族群,隨着外省族群的陸續移入,彼此語言、生活習慣相異,使歸屬感的問題更加嚴峻。因此,台灣當 局適切地推展“國語”普及教育,以消弭族群間的疏離。教授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使各族群能對中華文化有歸屬感。

  1960年起,孔孟思想不能再滿足於台灣學界,因而尋求中華文化的根源《易經》以輔之。各大學開始講授《易經》。至1975年陳 立 夫開始關注社會成人教育,特別整合民間講易者共同發起成立“日新易經講座”,為期一年,共有200餘位學友,多數是為在中華文化中尋求歸屬感而學習。1976年改組“日新易經講座”,成立“中華易經講座”,設於台灣大學法學院,歷經3年,學友共1510人。1979年6月,經陳 立 夫、台灣輔仁大學羅光校長共同發起成立“中華易經學會”,以迄於今。

  為免於數術命學講座流於異瑞,特於1985年成立大專學院易數社團,推廣數術命學,以“數術學術化”為標杆。除教授各種操作技巧之外,並且側重在理論的根源,以及形而上的哲學思想的教授。強調數術命學的有限性,以及吉凶應轉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高層次概念,使得“60后”的高校生在其後的生涯中,能以另一種方式來思考問題,而不為迷信所苦。

  時至2000年,台北市成立老人大學,避免長者與社會疏離,期盼能透過學習來解構其心結。故提出“易經生活化”,將傳統古典《易經》以現代的語辭,針對共同的問題,予以適切的開導,使長者得到關懷,從而修正原有失落的價值,重新去學習關懷別人。從被關懷者進而成為關懷者,重新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成為一名積極的長者。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邵崇齡 國際易學大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