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治病,當廣悉於氣,氣是萬物生存的根本,萬物源自於氣。切入生命自然的根本,當深悉於氣,瞭解生命的真切所在。在醫有萬法的今天,傷氣之法日多,益氣之術漸少,豈不悲乎!思萬法歸宗於氣之理,溯源探流的詮釋氣之理博大精深之內涵,就不難理解中醫養生治病的基本道理了,中醫養生治病,以氣為據。萬物根結於氣,理當萬法歸宗於氣,人當格守其理以益於生,醫當謹守其理以益於人。天下人與萬物合此一理,故天下醫必守其-理為醫道之本以行正道。

 

    一、氣的基本概念

 

    (一)氣是構成宇宙的最基本物質。氣在宇宙中有兩種形態:1.彌漫而劇烈運動的狀態,由於細小、彌散、加上不停的運動,難以直接察知,故稱“無形”。2.凝聚狀態,細小而彌散的氣,集中凝聚在一起,就成為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體,故稱“有形”。

 

    (二)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

 

    (三)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二、氣的生成

 

    (一)先天精氣:來自父母。髒府定位在腎(命門)。

 

    (二)後天水穀之氣:乃消化吸收之物質。髒府定位在脾胃。

 

    (三)清氣:呼吸而入。髒府定位在肺。

 

    三、氣的運動和運動形式

 

    (一)氣的運動中醫稱為〞氣機〞。

 

    (二)有升、降、出、入四種運動形式。

 

    (三)氣在不同髒府則有不同表現形式。

 

    (四)氣流布全身各處,走到臟腑就叫臟腑之氣,至血脈內外則稱營衞之氣,至經絡則稱經絡之氣等。

 

    四、氣的生理功能

 

    (一)推動作用;

 

    (二)溫煦作用;

 

    (三)固攝作用;

 

    (四)防禦作用;

 

    (五)氣化作用。

 

    五、氣的種類——依氣的來源作標準劃分:

 

    (一)元氣:是人體中最基本、主要之氣。乃由腎中精氣、脾胃水穀之氣及肺中清氣所組成,分佈於全身各處。

 

    (二)宗氣:由清氣及穀氣相合而成,以貫心脈而司呼吸。

 

    (三)營氣:穀氣之精專部分。旨在化生血液、營養全身。其運行路徑有二:1.十二經脈(精專營氣);2.任督,陽蹺,陰蹺。

 

    (四)衞氣:水穀之悍氣也。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

 

    (五)臟腑經絡之氣:和全身的氣一樣。是精氣清氣、水穀之氣經肺、脾、腎共同作用而化生。可轉化為推動和維持臟腑經絡進行生理活動的能量;並可更新充實髒府經絡的組織結構、並生成五臟六腑之精而貯存。

 

     人體是小宇宙,人體所有組織對應的是大宇宙與所有運動規律的分佈。人體是磁場,是大宇宙磁場的微分子。

 

    社會人要完成和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身體是載體,而身體的健康與否不僅是營養的問題。尚帶有遺傳,帶有陰陽,帶有先天物質與時間序列的組合。人的思維是後天的,後天的思維形式,情感內含,接受的磁場影響資訊,家庭教育及區域地理物質的表現都是直接影響人身體的重要原因。

 

    要瞭解人體各自不同的健康狀況,必須熟知人體各個器官的屬性,分解陰陽、奇經八脈。更要洞悉五行影響和對氣的認識。

 

    氣,是形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基礎。氣,真氣、元氣、精氣、正氣、邪氣都是對氣的分別稱謂。人們常說的豪氣萬丈,豪氣幹雲,一息尚存,氣息微弱,都是在說因為氣的盛衰在人體的表現。

 

    真氣是父母精氣(先天)天地之氣和穀氣合併而成。“內經”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者也”。先天之氣對人的成長十分重要。父母虛弱,疾病,就會先天不足,體虛多病。若無後天之氣的培養則易夭折,所謂後天之氣即指天地之氣,又稱大氣,也指人所需要的氧氣。可見環境、氣場對人體的重要。穀氣是人體吸收營養物質所化生的精氣。因此人體的氣是由元氣、大氣和穀氣組成。人體的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器官,無不有真氣存在。所以說:“元氣動而不息,巡於四方,得此真元之氣,血肉筋骨爪發榮茂,可以倚憑而能生長也”。說明氣是人體之根本,具有得氣而生,失氣而死的關鍵作用。

 

    人體是由父母之精相結合而成,父母之精皆源於真氣。故,“素問髒象論”說:“人稟氣而生,由氣而化形”。“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晉化醫學家“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賴氣以生也”。都說明人是靠真氣來維持生命活動的。一個人的真氣耗損,則不僅易於衰志,或未老而先衰,且易於患病,乃至夭折。反之,真氣旺盛,則精力充沛,健康、不易衰敗,不易病患。人的生命符號(八字)是顯示人體器官衰旺,真氣充盈和虛弱的語言方式。八字,也是人體真氣的抽象論述。

 

    自然時序中有四季,皆有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在人體正常情況下是對人有益的。“素問,至真要論”講:“本乎天者,天之氣也,本乎地者,地之氣也,六節分而萬物化”。六氣是天地之氣隨陰陽而產生,萬物賴以化生。但,六氣亦能危害人,當人的真氣虛弱時,六氣乘虛而入,侵害人體,則變成六邪。即所謂外感六邪侵害人體,六邪之氣在現代科技發達的社會表現的可能更為突出。上天大氣的污染,地表植被土質的污染,水源、植物的污染,化工原料、所居住工作環境的侵蝕等等。都是能夠當人體真氣虛弱時侵入並導致人病症的根源。

 

    而當人體真氣充盈,則六氣卻不能危害人體,只能對人體有益。“內經”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幹”。說明疾病的產生同人的真氣虛弱與否有密切的關係。

 

    氣的盈虛會直接影響到人的精神。更會顯著的表現於器官。人體內臟的器官分佈、所屬、衰旺是由先、後天的氣所組成和化育的。某一個器官的衰弱有先天父母的資訊。也有後天場態,食物的信息。也必會和其他器官產生關係,更會影響人的精神和思維系統。實際上也必會影響到人的社會行為。

 

    人們常說的丹田,即是由點到面自然形成的。即為田,就有面積的含義。丹田之氣也就是聚集,蓄存於丹田的真氣。丹田分上、中、下。上丹田在頭部,中丹田在胸部兩乳間膻中穴處,下丹田在人體中心。範圍包括關元、氣海、神闕、命門等處。丹田的氣對人至關重要。如上丹田:“凡氣虛下陷,頭畏風寒及腦貧血者,血壓較低者,應守住上丹田之氣,神意凝注於頭尚佳”。中丹田:“凡中氣下陷,月經不調,可意守此處”。下丹田包括的穴位較多有:“元關、玄關、玄牡、玄冥、元竅、元華、中宮、中黃、內腎、北海、坤腹、神室、神爐、龍宮、紫府、調所等等”。對人體至關重要,人們常說的意守丹田即在此處。下丹田乃為性命之祖,是生命之源,五臟三腑之本,十二經之根,是陰陽之會,呼吸之門,是水火交會之鄉,是存氣的主要部位。守此處能氣血循視而不亂,精神內固而不搖。衰者起,萎者愈。疲轉康健,枯槁回溫潤之色,增精補髓,養氣助陽、睛目光明,身輕力健,百病減除。亦可調動人體潛力,可見丹田之氣對人體健康的重要。

 

    氣,有多種含意,氣也是多維的,變易的場態。有物質的類形所散發的氣,混合的氣。這種氣遍佈於我們生活的空間,還有情感氣場,思維意識氣場,更有平常我們所說的人氣,人氣是由地理區域及虛擬氣場和人的實體所產生的氣交織起來的。對於地理屬性來說人氣是很重要的,也是一個區域,一個地區是否發達的標誌。無論是怎樣的氣,對人的生命健康,生命延續都是十分重要的。

 

    人,靠氣的流動進行呼吸。人體器官的機能也依靠氣的清潔與否而維繫它的正常運轉。那麼,氣的正常流動,氣的污濁與否,氣的寒、暖、燥、濕必定對人的生命健康有着關鍵性的重要意義。

 

    古人對風水地理的重視,也是建立在首重氣的理論基礎上。注重山環水抱,注重空氣清新與流通,注重水質與植被的相互融合,實則是氣的根本產生,氣的清香潔美來源於環境的優美。一個好的區域地理:山清水秀草飛蔦歌,天清地潔,那裏的人必定是身體健康,地靈人美。人的情感氣場,思維氣場也必定會受到這種大的物質氣場的薰染而溫文爾雅,綿長而文明。反之,人的器官受到各種雜氣、毒氣、或長期恆定的一種或濕的氣場之中得到侵害、腐蝕。人的思維,情感氣場必定會低迷或亢燥。反映到行為,甚至到行為,甚至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的危害則極為深遠。

 

    人體和宇宙是相共的,也是相通的。生活在科技發達工業化的時代。人的生活品質,物質水準是提高了很多,但人體同時也受到了工業化所帶來的危害。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使人體,精神健康,又如何養生去病,保持肌體的正常運轉並能達到預期效果,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古人在長時間的實踐探索之中體會,分解了許許多多寶貴的養生修身之法,許多方法被載入中華醫學大典並為人們所應用。又有許多煉體,修身的方法被佛道,諸宗教奉為秘芨。古人在修身煉體的活動之中首重氣,多見於各種著述。老子在“道德經”中說:“虛其心,實其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等等就是對氣的吐納蓄養之法。如何用氣,養身。在過去被人們重視,今天更應得到重視。因為今天的人所食用所吸納的食物,氣體在很大程度上與過去有很大差別。治,是表,養則是根。如何養則需要方法。

萬靈風水修復綜合派. 萬靈風水堂{許少鋒QQ59557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