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論壇武漢開幕 台灣學者倡易經生活化
    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論壇

     武漢開幕 台灣學者倡易經生活化

 


中國易學大會會長邵宗齡。(中評社 黃蔚攝)




台灣傳統基金會董事長黃石城在論壇上做主題發言。(中評社 黃蔚攝)




歐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朱高正。(中評社 黃蔚攝)

  中評社武漢12月18日電(記者 黃蔚)由武漢大學台研所舉辦的“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論壇”今晨在武漢大學珞珈山莊正式開幕。在第二輪主題發言環節,各講者就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等議題從多個角度做了不同的闡述。

  發言環節伊始,中國易學大會會長邵宗齡向與會者介紹到,在台灣光 復之前的四五百年,台灣分別經歷了荷蘭統 治、鄭成功父子之經略、滿清的治理和日本的割據,這使得島內族群之間產生認同感的問題。而台灣 當 局在1949年之後開始推展國語,以消弭族群之間的疏離感。但1960年之後,孔孟思想不能再滿足學界,因此人們開始尋求中華文化的根源:《易經》。

  邵宗齡說,“在當下社會,‘易經生活化’能夠針對多數人共同的問題給予開導,並不斷鼓勵修正原有的只在乎自我失落的價值觀”,對當下社會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台灣傳統基金會董事長黃石城則表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已成為中華文化的道統。具體而言,黃石城介紹到,“中華文化主張天人合一、有宗教之實無宗教之名、強調王與霸之分別、重視人格尊嚴、崇尚倫理道德、採用中庸之道並提倡大同”。他說,中華優良傳統文化延續數千年,有最富有人性的倫理道德,也是祖先所遺留下來的典範,更是國內外華人的光榮。

  因此,黃石城總結到,“欲挽救人類,應喚醒人性,宏揚中華文化,加強倫理道德教育,提升國民的品格,始能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榮耀和永續,拯救人類面臨的危機”。


  而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王基倫則從傳統文化教育的角度切入,做了一番精彩的闡述。他說。台灣大學生在入學前已經對傳統文化有較好認知,原因有三:其一民間信仰在台灣各地非常普及,其二“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課程有極大幫助,其三,學生熟讀經典文本的範文。

  但是,王基倫轉而論述到,雖然這些經歷使台灣學生溫和善良、有人情味、懂得禮讓守法、深諳傳統文化知識,但也使他們缺乏國際視野。

  鑒於此,王基論表示,希望大陸政府高層重視文化教育、出版古籍、讓學生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培養學生文藝理論研究的能力、並着手培養學生的外語能力和國際視野。

  除此之外,歐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朱高正也做了主題發言,他表示,我們應該重視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與中國的復興。他首先向與會者介紹了自己的經歷:“我從高二讀《易經》,但我真正讀懂《易經》是在德國德語版的時候,這就說明當代中國人與中華的傳統文化處於割裂狀態,”他接著說,“我看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通過否定自己的傳統文化來實現現代化,如果我們老祖宗真正窩囊得需要被推翻,那麼我們其實也沒得救”。

  朱高正說,其實,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全世界各地都是被擺在前茅的。他舉例到:萊布尼茨就最推崇康熙,伍爾夫也推崇中國文化。此外,“日本非但不糟 蹋中華傳統文化反而用得很好,日本在明治維新的時候如果不懂《易經》是不能入閣的”。他表示,中國馬上就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但什麼時候才能成為世界第一文化大國呢?他認為,如果不重視中華傳統文化,中國不可能實現中國夢。


  而來自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講師姜海龍的講演切入點則更加具體,他主要介紹了無錫國專(註:無錫國專是民國期間一所以“國學”為專科的私立學校)的現代啟示。

  姜海龍認為,無錫國專之所以能辦好有一下三方面原因:一是因為學校有好校長,是以人物為中心而不是以課程為中心,二是因為學校接地氣,學術傳統和文化環境得天獨厚。此外,姜海龍還介紹到,無錫國專非常有特色:學校人少,精中選精還延續了傳統書院特色,精讀國學,並擁有很高的靈活性,對現代大學制度不排斥。

  姜海龍認為,以上經驗可為當下國學教育普及的困境提供啟示。

  在第二組主題發言環節,各嘉賓講演切入各有不同,內容非常豐富,而今日下午,論壇還將進行小組討論環節,以期思想碰撞。

  此次論壇由武漢大學台研所主辦、旨在用文化交流強化兩岸的相互認同、拉近及彌合台灣前 領 導人去中國化所造成裂 痕。

  在今日的“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論壇”中,兩岸3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探討國學、教育及中華傳統文化價值觀等內容,並希望通過對兩岸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的探討走出解決台灣 問 題的新路。